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四章柳絮隨風舞

去年冬天本就沒下過幾場雪,即使下雪,也是腳面都沒蓋過的小雪。入春之後,又是到現在還沒有下過一場透雨,導致今年春耕比去年要晚了很多。

這兩年,各村的地里,都打了不少的機井。這是由國家撥款,專款專用,專門為了解決農村灌溉困難的問題而出台的一項惠農政策。這一政策讓老百姓們著實收益不少,至少不用費事費力的像往年一樣從家里用水櫃,一車車的拉著水去田間地頭澆地了。

這天一大早,王勇被干媽從被窩里揪了出來,迷迷糊糊地也沒有刷牙洗臉,吃了早飯,就被干媽命令去縣里農貿市場買些肉食魚蝦回來。媛媛這個兒媳婦要來了,有了媳婦忘了兒的干媽不理會兒王勇的抗議,直接把吃完飯的他轟出了家門。

春天總是有著刮不完得風。當地有個諺語叫開門風刮一天,閉門雨下一宿。意思就是說,如果是天剛亮的時候就起風了,那這風至少要刮上一天;如果是天黑的時候開始下雨,那這場雨至少要下一宿。

今天就是刮了開門風,這才早上八點,呼呼的風聲就已經咆哮多時了。一陣陣的大風帶著滲人的呼嘯聲,掛起滿天的沙塵,讓人不得不隨時的遮住眼楮,以防沙吹入眼里。那風吹得樹木東倒西歪,看的人們跟著揪心不已,生怕下一刻那被吹彎的小樹就會突然斷裂。

漫天的柳絮也趁著這股大風,被刮的整個天空都是白茫茫一片,混著塵土的昏黃,連太陽都被遮掩了往日的光芒,躲了起來。避而不見。

不遠處的田地里溝渠旁,樹林下,滿村的尋找著聚攏到一起的柳絮,然後壞笑著掏出打火機,打著火。慢慢湊近如同棉絮一般的柳絮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有什麼大動作,因為這些柳絮實在是太輕了,只要帶起一點的風,就會隨之飄到天空,漫天飛舞,四散而逃。

當火機的火焰剛一踫觸到這些柳絮的時候。那一堆潔白如雪的柳絮如同一堆火藥一般急速燃燒,忽的一下,一大片的柳絮就全部被點著了。

只是柳絮的燃燒時間極快極短,這火剛剛升起就以更快的速度熄滅了。不過就這麼短短的幾秒鐘,甚至幾秒鐘都用不了的瞬間,猛的燃起的火焰大多都會嚇的點火的孩一大跳。

這些熊孩就在同伴兒的嘲笑聲。一副不服氣的樣直奔下一處柳絮的聚集點,非要讓小瞧自己的小伙伴們看看,自己只是一時沒注意罷了,可不是膽小。

王勇看著玩的高興的這幫村里的熊孩,嘴角泛起一絲笑意。記得小時候,也是這個時節,他和大偉一塊在他家院里點柳絮玩。

他家的門口本來有兩顆四五米高的柏樹。長的十分好看。從根部一直到最頂尖,猶如一個標準的圓錐體一般,挺立在大門口。就像兩個保護家園的門神,一年四節,沒日沒夜的聳立在哪里,任憑風吹雨打,烈日暴曬。

說個題外話吧,對于他家里的這兩棵柏樹,王勇一直以為是松樹,後來還是他爸說的這是柏樹。區別就是柏樹的針形(有的柏樹真的是針形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找看)很短,而松樹的松針要比它長很多。王勇對于這個答案到今天還是半信半疑,不過當地卻是一直這樣區分松樹和柏樹的說法。

言歸正傳,那天的天氣特別好。好幾天都是晴空萬里,一絲風也沒有。哥倆都準備好了火機,分配好一人一棵樹,就打著火,準備點火。

當倆人把打著火的火機伸向那因為樹樹枝遮擋兒堆積的厚厚一堆的柳絮時,王勇的火機被突如其來的一陣微風給吹滅了。

大偉哈哈怪笑的調侃自己的小伙伴兒,驕傲自豪地將手里的火機點燃了他那棵樹下的柳絮堆。只是悲劇發生了。還沒等這家伙兒起來起身跟王勇繼續炫耀,那柳絮燃起的火苗就忽的一下將整棵柏樹給燎著了。

然後,然後王勇很沒義氣的扔下發呆的大偉,獨自逃離犯罪現場,逃之夭夭。等到在屋里的大偉的家里人跑出來救火的時候,整棵柏樹已經成了一棵燃燒的大火炬。

再然後大偉的**一個星期都不敢坐凳,而被他出賣的王勇也沒好過,頂著一對通紅的招風耳,讓小伙伴們嘲笑了一整天。

「哎!王勇!你笑什麼呢?怎麼還沒去呢?你說你這孩怎麼這麼不听話呢?人家……」

干媽跟村里的婦女相處久了,好好地一個女強人,也變成了嘮叨起來沒完的農村大媽了。

「STOP!STOP!」

王勇一听干媽的嘮叨,就如同《大話西游》里,至尊寶被唐僧念了緊箍咒懲罰一般,乖乖舉手投降。這不一著急連英格里斯都冒出來,趕緊求饒。

「嫌干媽嘮叨了?誰讓你這麼不听話啊!還有,不是干媽說你,就你那英格里斯的發音,也太不標準了,這個詞語應該是這麼念的。干媽給你示範一下啊「

王勇趕緊捂著耳朵,上了自己的路虎,落荒而逃。耳邊響起干媽開心的歡快笑聲,還有暗自的嘀咕聲︰「沒想到大嫂說得這個方法還真有效,對付我這干兒還真管事!「

王勇听了一愣神,好懸沒把車給開溝里去。一陣咬牙切齒之後,卻只能無奈地偷偷流淚。大媽那可是自己惹不起的主,這個仇看來這輩是報不了了!

開車出了村,在漫天飛舞的柳絮之直奔遠方。等他來到縣里的農貿市場,已經十點半還多了。

這天氣,風大,加上漫天的遮掩視線的黃沙和白色的柳絮,真心的不敢開快車,一路上就沒快過十邁的時候。嚴格按照道路限速標志行駛,做了一回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公民。

一路上踫到了四起交通事故,讓王勇暗自高興,還是自己英明啊!這帥小伙兒不僅長的好,這腦袋那也絕對的不白給。那句話怎麼說,這叫相貌和智力是相匹配的實力派!

在農貿市場一陣亂逛,等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將近一個小時之後了。王勇手里提著大包小袋的一大堆的東西。

五條帶魚,兩條平魚,十只梭蟹。五斤多的皮皮蝦,還有牛肉,豬肉,排骨,一斤多海參,還有被干媽囑咐了好幾遍一定要買的黃鱔和鰨嘛魚(也叫偏口。好像是比目魚的一種吧,味道很好)。

干媽買東西一般只在本地買一些不是太貴重的東西,用她的說法,咱們這里是小地方,種類不全,有些東西想買都買不著,另一方面即使有那也是好壞難辨。所以還不如在大城市的專賣店買,吃著放心。

王勇也慢慢接受了干媽的這種說法。話說你要是在這麼個小縣城想買到好鮑魚,好的石斑魚,燕窩之類,那還真有點不可信。

倒是帶魚,海參這類本地就又出產的東西沒有這些講究,而且在本地買不僅新鮮還要比其他地方便宜不少。就說帶魚,在本地就要比京城一斤能便宜一塊多。這里離著京城才多遠吶?要是往西北內陸去,那差價得相差多少啊?

將一堆東西放到車里,王勇返身又回了市場。不過沒多久就出來了。這次手里拎著兩個袋,里面裝的是藕和山藥。干媽特別喜歡吃這兩樣食材,連帶著現在二女乃,大媽和大伯也喜歡上了這口。所以每次出來買東西的時候,只要看到了。王勇總會買上一些回去。

來到市場外面的時候,天空竟然暗了下來,似乎時間一下加速,到了黃昏時刻。呼嘯的狂風雖然還在不停地怒吼著,但相比來時已經明顯的弱了不少。

「陰天了?天氣預報沒說今天下雨呀?」

「就是,我昨天特意看了天氣預報的,說今天是多雲間陰啊!有四到五級風。」

「這年頭還有信天氣預報的啊?十次有五次準那就是牛大發了!」

「下吧,正好下完了就能種棒(玉米)了!」

王勇一邊想自己的車走過去,一邊听著大家七嘴八舌地吐槽天氣預報。相對于這些不得不看這些總是預報不準的天氣預報的人們,王勇要幸福得多。就比如現在,神念一放,發現天空雲層越來越厚,越來越低,里面凝聚的水珠越來越大的時候,王勇就知道這場雨小不了,而且估計下的時間短不了。不過這場雨要下來,還沒有這麼快,最快也要到黃昏。

心里有底了,就沒必要像其他人那麼急匆匆地趕時間了。因此在一片行色匆匆的人群,王勇眾人皆醉我獨醒,特立獨行地慢慢地踱著步,在旁人詫異地注目禮來到車旁,打開車門,將手里的山藥和藕扔到車里,這才鑽進車里發動車,準備回家。

等到了縣汽車站附近,王勇在工行門前的便道上發現了一個賣古玩的攤。這個攤已經存在很久了。每次從這里過,都可以看到攤上擺滿的老瓷器,銅器,字畫,錢幣,相片,宣傳畫之類的。

以往王勇對這些東西根本就不了解,也沒有那個閑錢買這些東西。所以雖然經常看到,也只是一個匆匆過客,從未停留過。不過今天王勇再次看到這個攤的時候,忽然就心血來潮的把車靠了過去。

因為工行門口有個不大的停車場,王勇就將車徑直開到了那里,停好車熄了火,下車關好門就直奔那個攤。

來到攤前,一眼就看到了一堆的建國初期的照片,宣傳畫。有十大元帥的合影宣傳畫,有主席和林元帥登樓遠眺,指點江山的圖畫,而在王勇的神識下,這兩張畫竟然還有夾層,更令他驚喜的是夾層里的東西——郵票,確切的說是龍票,華夏最早的一枚公開發行的郵票。

「老板,你這瓷枕怎什麼價?」

「哎呦!您可來著了!我這可是好東西,正宗的宋代汝窯真品,」

「停,停,也別跟我講故事了。還宋代汝窯?要真是宋代汝窯的真品,你就這樣擺這?早就找拍賣行拍賣去了?還有這麼費勁巴拉的在這里擺攤嗎?不就一現代仿品嗎,當我是冤大頭啊!」

「啊!看來您也是行內人?您這就不對了?您這不是砸我飯碗嗎?「

「行了,別墨跡了,我正想買一瓷枕,你這玩意多少錢吧?你說個數,合適我就收下了。」

「您說得是真的?真有心要?」

「你這不廢話嗎?不要我來這干嘛?跟你逗悶啊?」

「好,我就給你個痛快價,一千塊怎麼樣?」

「行,我要了。」

說完,王勇掏出錢包點了一千塊遞給攤主,順手就把瓷枕抱了起來,準備回車里。

「哎!您不再看看,我這里可有真正的好東西!」

王勇听到聲音停住了腳步,心說就等你這句話呢!

PS︰第二章送到,再次感謝wnghu1985的兩張月票打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