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沒想到李漢亮是抱著這樣的殺心的︰「計策不在多復雜,多高深,只要有用就行,而且此計看似簡單,可這是集合了信勇,仁義等在里面的。一、如果不是首長一直以來對治下百姓和軍兵都是說到做到,現在就算把嘴巴喊爛了,也不會有人相信,二、首長手下士兵每戰損失都極小,殺敵極多,當兵的哪個不想奮勇殺敵建立功勛?三、楊奉本就是李傕帳下一部,偷挾獻帝,反叛李傕,視為大逆不道。董卓遷都之時,大肆焚毀房舍,劫掠百姓,洛陽存糧本就不多,現在被圍,總有糧草耗盡的一天。在這樣的情況下,首長都能原諒他們,接納他們,並且承諾給予糧草,已經是集大義,信勇,仁義于一體的計策了。怎麼會簡單呢?可以說這個計策是專為首長打造,換一個諸候或者洛陽城內的也不是西涼兵馬,此計都不會成功。」
李漢亮想想,自己有做得這麼好嗎?「那李傕怎麼辦?匈奴人怎麼辦?你還沒告訴我呢?」
賈詡舀起水壺喝了口水,看來說得都口干了︰「前面所說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等楊奉投降,李傕受降見面的時候,讓人狙殺楊奉,首長既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在萬軍之中狙殺了獻帝,現在殺楊奉應該沒問題吧?」
李漢亮想想,應該可以︰「其實,本來我是準備連著獻帝和楊奉一起狙殺的,可楊奉的服裝和西涼其他軍官差別不大,在人頭涌動的萬軍之中實在找不到,而獻帝的車駕夠顯眼,好找。經過了獻帝的死,現在楊奉還會給我這樣的機會嗎?」
「會的,並不是他楊奉不想露面就可以不露的,他手下軍兵嘩變逼他投降,他是一定要當面向李傕賠罪的,而且楊奉以為自己已經投降,就算李傕想殺他,也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他,收繳兵權以後,困殺不是更好。可他肯定不會想到,我們把李傕也一起算進去了,等他李傕一照面,楊奉就被狙殺,楊奉在西涼軍從軍這麼多年,會沒幾個效死的心月復手下?不然他也不可能反叛李傕帶走獻帝。而且,在面見李傕的時候,楊奉的鐵桿肯定會跟隨在楊奉左右的,到時候楊奉一死,他們還不以為李傕要卸磨殺驢,肯定馬上撲向李傕,和李傕拼命,而李傕的親衛肯定會拼死保護,倒是場面肯定會極度混亂,這時,我軍再從暗處順手殺掉李傕、郭汜。然後再打著為李傕報仇的旗號,名正言順的殺掉一批西涼的董承等高層軍官,那西涼軍還不是首長的囊中之物?」
恐怕這才是賈詡的真正算計,這些一流謀士的計策,果然都是一環套一環,讓人不知不覺就走向深淵了。
不過李漢亮就喜歡這樣的人才︰「好,就這樣辦,我馬上讓機步一營的教導員鄧志剛去做招降宣傳。到時候殺楊奉就用軍弩好了,畢竟李傕不可能進城受降,還是楊奉要出來,只要楊奉出城,近距離的情況下,用軍弩就可以了,這樣也不會太過于暴露。還有匈奴人呢?這些人我寧願不要洛陽,不要西涼軍,也絕不會讓一個匈奴人活著回大漠。」
賈詡只得接著說道︰「首長滅絕異族的決心,詡完全明白,詡也是在西涼出生,飽受羌族等異族的迫害,對于他們的痛恨也不比首長小,但凡事以大業為重,暫時的忍讓並不代表就是放過了他們,我們暫時連著匈奴人一起招降,等他們投降以後,我們收繳他們的武器,然後美其名曰安排住房和田地給他們生活,讓他們回益州,至于回到益州以後,怎麼安排還不是首長說了算。」
李漢亮想想也是這個理,這段時間,羌族的奴隸也死了不少,就讓這些匈奴人頂上吧︰「好吧,回益州就讓他們需山滴干活。女的全部充當奴隸分給共軍士兵,讓大家也嘗嘗馬背上的民族那股彪悍勁好了。哈哈哈!」
接下來就是鄧志剛的勸降演說了,這些搞思想政治工作出生的口才都不會差到哪里去。
鄧志剛開著李漢亮的雷達指揮車圍著洛陽城開吼︰「洛陽城內的西涼同胞和洛陽百姓們,你們不用緊張,我軍並不是要為難你們,我們的敵人是楊奉一人,只要楊奉肯投降,我們既往不咎,難道你們不想回西涼老家看看家里的老婆孩子?父母姐妹?我知道你們也是被楊奉蠱惑,並不知道楊奉的陰謀,等到你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上了他的賊船,回不了頭了。但是,你們真的忍心對昔日的戰友痛下殺手?說不定他們和你們可能還是一個村的鄰居,更有可能還是親屬關系,你手中長戟刺入的身體或許曾經在戰場上救過你的性命,是你們可以交托性命來依靠的忠實戰友。現在我軍首長右將軍李漢亮以他的性命保證,只要投降的西涼士兵都可以既往不咎,我們仍是戰友兄弟。李將軍和你們也共事了幾年,難道他的話你們還信不過嗎?難道我共軍的保證還信不過嗎?李將軍有一首詩送給大家,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說,我們本就是在同一顆豆苗長大,而你們則是豆萁,我們都豆子,用你們這些豆萁來生火煮我們這些豆子,何必把火燒這麼大呢?當然這也不怪你們,主要是楊奉這個生火的人,所以,我們是絕不會對你們痛下殺手的。還請大家看來以前戰友的份上,早日開城,讓大家互相攙扶著都回去吃上熱飯,喝上熱湯。」
不愧是教導員,這一圈繞下來,城牆上的很多西涼守兵都被他說哭了。
鄧志剛的話也很快傳遍了洛陽內的西涼軍兵,楊奉這幾天啥事都沒干,就忙著和各個手下將領在做思想工作了,而且眼看就要壓不住爆發的趨勢。楊奉坐在椅子上是心急如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