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醉八仙

「很好,你們比我想象的要出色,能夠**做到這一點,無論美丑,你們都算是有了一點演員的自我修養……」

無視著十八偽娘幽怨的眼神,楊猛轉身面對門口的方向鼓起掌來,「現在,請大家掌聲歡迎,京城第一名旦吳菱仙先生,接下來的這段日子里,會由吳先生來教大家,如何模渀女子的體態動作,以及女子日常發聲的竅門……記住,此項考核不合格者,直接從潛伏培訓班淘汰,去高級武斗學員班接受景廷林的操練……」

眾人只覺身上偽胸一顫,眉目間的表情頓時變得自然甚至‘嫵媚’了許多,盡管在楊猛的手底下,總會被他變著法地折騰,可到底是真學到了許多神乎其技的偽裝和潛伏的手法,且各項待遇,也是整個同盟會中最為優厚的……

听過在那個景閻王的手下,倒是不用變著法的折騰,卻是一門功夫使勁地折騰到底,每天不折騰得那幫‘武科班’的學員幾近虛月兌,據說壓根別想好好地休息……

一個眉目清秀,四方小臉的中年男子,在眾人忽地變得極為熱烈的掌聲中,面帶微笑著拱手走進了教室,盡管眾人對他的盛名早已如雷貫耳,但如現在這般近的距離面對面,卻是第一次。

或許是見慣了戲迷那種狂熱的眼神,吳菱仙的表情顯得十分自然,看著一個個好似解月兌般的學員,忽地有些不太忍心地笑了起來︰「見慣了北方的空曠冷峻的四季,來到上海方知道,原來這生活竟可過得如此精致玲瓏,今日有緣與各位在此相見,本是一樁幸事,奈何瘋猴先生早有吩咐,所以菱仙今日怕是也要做一回惡人了……

隨著吳菱仙的話說完,身後又走出三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在眾人有些不解的目光中,輕輕地拍了拍肉呼呼的小手。

啪啪啪……

一個個烏黑錚亮的酒壇和陶碗,被擺在每一個學員的面前,就在眾人臉上露出一絲竊喜的時候,忽地又听吳菱仙說了一句︰「咱時家班別的不好,專好這杯中之物,且又有瘋猴的盛情囑咐,所以今日菱仙便給你們上第一課‘先干為敬’……」

瞅著吳菱仙端起手上人頭大小的酒壇,仰脖就咚咚咚地喝了起來,眾人臉上的喜色頓時一變,漸漸化作了滿眉眼的畏懼,而原本提出這個建議的楊猛,剛剛還帶著笑容的臉上,不覺也隱隱地抽搐了起來……

「這是要喝死人的節奏啊……」

提起京劇,必然要提到「同光(治)十三絕」,因為這十三絕是徽班進京後,由徽調、昆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同時,他們也都是當時各懷絕技的梨園藝術大家。

其中有位時小福,被南北梨園共尊為‘天下第一青衣’。

青衣屬于旦角,而旦角又是京劇的主要行當之一,也是女角色的統稱,按扮演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有著十分詳細的分工,其中有正旦、青衣、花旦、閨門旦等以說唱為主的旦角,也有如玩笑旦、潑蕩旦、花衫、刀馬旦、武旦、老旦等以動作表演為主的角色。

按照楊猛與若離的分析,及後來對吳菱仙的囑托,這位京城第一名旦重點傳授給這些間諜學員們的,正是花衫、潑蕩旦、武旦、刀馬旦及老旦等以動作為主的角色,用來快速掌握女子的各種動作、神態乃至眼神。

模擬一個女人或任何身份的人物,重點都不在于語言,而在于肢體語言能否表達出目標人物的特征或感情。

對于這一點,即便是在練拳中,也可以體會出來。

尤其是太極拳。

換做是熱血與狂野的外家拳,這種滋味便難以很容易的體會到,但在太極拳平日幾近慢動作的熬練拳架中,每一記行拳或動腿,都有兩種練法。

一種便是楊猛如今為了追求先天化勁的法門,將拳腳發力與自身體機能單純的條件反射融合起來,以純粹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血氣賁張發勁中綻放雷音。

另外一種,則是化勁之後更為注重的,武道至理。

即在日常的生活中,將感情與意念自然而然的融入動作之中,即道門或禪宗所說的混若天成,拳到則意至,招未發而念先出!

這種方式體現最為明顯的,又要首數太極雲手。

雲手,在武當太極十三母式也是重中之重,對整個太極拳的拳理乃至拳意的凝練,都可謂是承上啟下的技法。

這武藝一道,能被稱為國術,不單是因為其能提高人拳腳爭斗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將人生或自然天道的哲理融入其中。

所謂文事武功,正是說明這國術對神意的要求,是第一位的。

所以只有用神意統領周身,按自然的法則隨心運轉,才會出現「周身無處不太極」的先天狀態。

既然雲手是太極拳的「母式」,那麼雲手的神意,就是太極拳練法乃至打法上真正的神意。

正常情況下,神意的關注又分內外之別。

在內為內勁的隨機調節,在外為眼神的適時觀照。

「遵易理,合拳法,統周身」才是雲手神意的「真態」。

用最普通的話來解釋,就是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要接上純粹到了極點的拳意或精神,渀佛在動作中,會帶上意念乃至喜怒哀樂這般情感的流淌。

按照楊猛現在尚未圓滿的眼光來看,如果功夫到了,那眼里、手中、腳下甚至指尖皆是拳意,連目光都,都可以透露出一股子精氣,也就是船越義熊那般可以懾人神魄的心劍目打。

所謂得道難,守道、護道乃至奉道更難。

這一個多月以來,楊猛看似瘋瘋癲癲,卻是按照日升月落的自然規律,時刻感受著自然對人體的影響,用道門的話來說,便是‘常觀日月運行急,欲挽光陰無漏地’,正是從自然日月星辰及山河湖海之中,領悟國術道藝的真諦,從而才能念頭圓滿,渾身暗勁再無泄漏荒廢的地步,尋到如何踏上道藝之路。

那麼接下來,便是不斷吸取其他道藝中的武道精髓,來滋養自己的道藝,從而達到養道、護道的目的。

所以,楊猛找到了吳菱仙,不單單是因為他是「同治十三絕」第一青衣時小福的得意傳人,更因為他知道吳菱仙的一個秘密。

前文書過,清代的武行,除了行走江湖開館傳藝的正門外,還有花榮葛念這四暗門與其緊密相關,而在金、皮、彩、掛、平、團、調、柳這明八門中,則是以‘掛’字門的賣藝武把式,和‘柳’字門高台唱戲的梨園中人,與武行的聯系最為密切。

人們都說梨園長青,特別在清代乃至清朝晚期,高台唱戲的名角地位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很多在正門武行里幾近失傳的拳術武藝,反而在梨園中得以完整地傳承了下來。

時小福,1886年被選為清官教習,並破例被委任精忠廟廟首,據傳時小福演戲時常常用白酒飲場,而他收的入室弟子,皆以「仙」字排名。

除了其中的秦燕仙不幸早夭外,其他著名者有張雲仙、張紫仙、吳菱仙、吳靄仙、陳霓仙、陳桐仙、王怡仙、江順仙等八人,時人起初稱之為「八仙」,等到後來「八仙」真正漸漸出名後,京城的票友們才忽然發現,這八位‘仙’,竟然與其師時小福一樣嗜酒如命,且都是無底的海量,因此又將他們八位稱做「醉八仙」。

一個人能喝正常,兩三個能喝也無所謂,但一門師徒九人,個個嗜酒如命,且醉酒飲場後演繹角色尤其精湛深刻,絲毫不見一點走板跑腔,這就很難不讓人覺得有點怪異了。

說不怪也不怪,因為這一門師徒九人,除了在京戲上的造詣極深外,身上也都有武藝在身,而且傳承的是幾近失傳的北方道門拳藝——‘醉八仙’。

楊猛也會醉八仙,但他這套拳法卻是在紅樓里學來的,算是江湖上普傳的形法拳路,這種拳法借著自己暗勁的功夫,偶爾用以搭手切磋或出奇制勝還算可以,如若舀來以之開館授徒傳藝,未免就會讓真正的行家笑掉大牙,覺得他是在誤人子弟了。

這個就像南拳一脈,普傳的醉八仙和魯智深醉拳一樣。

江湖普傳的路數,和那種師徒一脈傳承下來的正統道門或禪宗拳藝,無論是在拳架還是打法的關竅上,都有極為明顯的不同,最關鍵的是,那正統道門傳承下來的吞氣法門乃至其拳理神意之中,蘊含的武學哲理是江湖普傳永遠都學不到的,在傳承上不單是代代口口相傳,且還有其特殊的功效隱藏其中,這也是江湖普傳路數難以企及的地方。

這個道門密宗的拳藝,說白了就是最接近道藝的拳術,對楊猛養道護道至關重要,其中蘊含的吞氣發勁的關竅,很可能會加速楊猛將身上暗勁熬練圓滿的過程。

所以,你讓楊猛怎麼可能不惦記吳菱仙,還有他身上傳承下來的這套道門拳藝-醉八仙。

c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