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旗山奇跡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雷諾不亮日產亮

錢嘉威的問題是很關鍵的,中旗國際在前兩次的短線操作中賺了不少錢,從幾千萬美金跳到B個億的港幣,然後介入香港股票和地產,通過母公司的抵押融資,迅速將資產規模擴大到巫個億的規模。

然而,中旗國際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光是依靠這麼炒樓絕對非鼻常。

楊少宗在手指尖玩弄著一種看起來很高檔的鋼筆,思量片刻,他才說出自己心里想了很久的話,很正式的和錢嘉威說道︰「錢總,如果我們當初設立中旗國際的時候是希望進入香港地產業,那就絕對不會找您擔任中旗國際的總經理。我們【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寧做雞頭,勿做鳳尾」這個道理在商場上是很受用的,也是我們中旗公司的基本哲學。我們寧可做那些大家不做的產業,只要是行業第一就行,也不去做大家都做,但只能是行業第十,甚至是第十之外的產業。香港地產業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我們還想介入就沒有必要,何況同樣的資本足夠我們成為南海經濟特區和上海的地產大王。現在……我們來一起思考一個問題,那就中旗未來到底要做什麼,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看看自己的優勢在哪里?」

錢嘉威沉默著,並沒有急于回答,雖然出生在香港,可他十四歲就跟隨父母去了美國求學,畢業後才回到香港工作,在摩根士丹利的多年工作經歷將他逐漸培養成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職業經理人。

這就是他和管靳生等人的不同之處,他在某些方面可以堅鼻自己的判斷,並做出勇敢的出擊,但在此之前他也必須得到上司的同意。

他沒有急于回答,雖然他心里有一些想法,但他相信楊少宗必然有自己的思考。

楊少宗則續道︰「中旗國際的優勢在于它立足香港,而它的母公司是【中】國的摩根士丹利。雖然我們中旗資產管理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差距頗遠,可我們在【中】國內地市場擁有一個其他競爭者所不能比擬的特殊優勢,那就是我們和各地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別人不能比的。中旗國際未來就應該是立足香港,為國內企業機構和個人服務,為他們提供在香港上市、投資服務,反向進入國內介入資產重組等業務以及為國內企業兼並收購國際企業、業務部門服務,包括為其他國際企業進入內地市場服務。」

說到這里,他劃…了一個圓圈,道︰「投資服務就是我們中旗國際的核心業務,包括港台澳新等地的企業集團想要進入內地如果由我們領路也會變得非常順利。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應該積極從事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比如說,台灣剛經歷一場股市崩潰,這種大蕭條式的危機對台灣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我相信台灣必然要進行產業調整,而電子代工業是台灣最有可能的出路,所以,如果我是你,我就會想辦法進入台灣股市在這個階段大規模切入台灣的電子代工企業股票。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和台灣的合作,引入台灣的企業進入內地投資。」等楊少宗說到這里,錢嘉威就徹底明白了。

說到底,中旗國際投資公司還是做回自己的主業一家國際投資公司也依然要將自己的標桿定位在摩根士丹利這樣的國際投行上。

稍加思量,他和楊少宗問道︰「那我們是不是要在香港設立自己的證券部門?」楊少宗點著頭,道︰「當然要設立,不僅要設立自己的證券部門,我們甚至要在香港收購一家銀行。」

對香港金融業非常熟悉的錢嘉威當即就道︰「永安銀行、香港工商銀行、遠異銀行和廣安銀行都是比較合適的收購對象,他們的股權相對都非常集中母公司在接手後也沒有長期運營的打算。相比較而言,我比較看好遠東銀行,首先是它的經營團隊一直比較穩定,母公司是萬國寶通銀行也就是國內所說的hu 旗銀行。hu 旗銀行在最近幾年一直不停出售在香港控股的子銀行,前幾年剛將有利銀行出售給【日】本三菱銀行而遠東銀行則長期在其的出售表內,價格應該不會太高。」楊少宗盤算了一下,道︰「可以接觸一下看看,如果價位不是很就想辦法接手,然後改為中旗銀行。」錢嘉威道︰「我的估算是在4億元左右,它本身在香港十幾家分店的物業加起來就值2億,再加上銀行牌照和自有資本,4億港幣是最少的轉讓價位,也就是hu 旗銀行現在急于月兌身,對香港的前景長期不看好,所以才有這個可能。」楊少宗道︰「都接觸,我們在這個領域肯定是要長期坐穩的。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控制了深發展銀行的大股東的股權,只是迫于和深州政府層面未能進一步達成共識,暫時沒有真正的操控權。我預計,隨著市場的發展,我們直接拿下深發展的可能x ng非常大,屆時,我會將香港的銀行產業引入深發展,在深港兩地形成一個銀行聯盟。」錢嘉威贊道︰「這倒是一個真正的好事情,如果有這個前提,我們就真可以在香港擴大銀行產業,同時利用銀行店鋪經營中旗旗下的一些金融服務產品。新鴻基證券公司目前也在嘗試月兌手,我們完全可以拿下來。」楊少宗問道︰「新鴻基證券公司和香港新鴻基地產是一家嗎?」

錢嘉威道︰「不是,原先的新鴻基地產是郭李馮三個大佬聯手創立的,他們在69年就分家了,馮景禧離開之後重新創立了新的新鴻基證券公司。80年代的地產危機中,新鴻基銀行和證券公司都面臨破產,銀行被阿拉伯銀行收購了,證券公司則勉強保留在馮景禧的手里,但也是江河日下。」

楊少宗道︰「收購是一個快刀線給錢就能拿下別人幾十年打下的基礎,問題是值不值的問題。我們對這個事情了解不多,你可以負責操盤。我們在香港的發展是比較寂寞的,從基礎上說,我們既不是內資紅籌,也不是香港本地,更不是國際企業,確切的說,我們的根基是香港企業中最薄弱的。雖然我們在內地的資本是比較充裕的可要想將內地資本調入香港又面臨各種阻礙,很苦逼……!」

听著「苦逼」這個詞,錢嘉威稍微怔了片刻,起初不明白這個詞的意義,粵語里面是肯定沒有等了一下才從普通話里琢磨出一些道道隨即又覺得楊少宗這個級別的人會說這種話,還真是蠻奇怪。

可這麼仔細一想,他也覺得苦逼。

中旗資產管理公司在內地絕對是巨無霸的投行,如果內地有完善的股票市場,中旗的市值絕對有可能超過長江實業這樣的香港大盤股。

可惜沒有。

中旗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雖然闊綽,想要進入香港卻需要通過外匯指標這條路,中旗資產管理畢竟不是真正的內資紅籌,和招商局、中銀香港是無法比的空有,卻無法換成美無。

最糟糕的是現在一直在政府控制下的持續貶值。

所以,這就是真正的苦逼。

想明白這些,錢嘉威也笑了笑,道︰「是很苦逼!」

楊少宗則道︰「所以說中旗想要在香港站穩腳跟,一方面母公司要想辦法和招商局、華潤、中銀打好關系,另一方面,你在香港也要和本地富豪打好關系,抓住一個戰略合作方長期結對作戰。」

錢嘉威當即道︰「新世界,鄭裕彤前幾年決定退休將公司交給長子鄭家純打理,結果出了大事。鄭家純是一頓亂出擊,大搞多元化發展,錯過了前兩年囤積土地的好機會。他們原先是靠珠寶黃金首飾發展起來的一直都是香港的鑽石大王和黃金大王,但在香港這方面的發展已經有點很難突破了。在此之前,集中在地產業的發展是很順利的,新世界一度曾是香港第三大的地產公司。現在雖然還能算是第四大地產公司,比起長江實業、新鴻基和恆基,差距已經比較遠了。」

楊少宗對香港產業界的了解是有一定程度,但肯定沒有香港本地人這麼深入,听錢嘉威說完,他就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考慮著這個問題。

國內在零售渠道這一塊直到2004年以後才對外資全面開放,當時想要進入就必須采取繞道經營的策略,包括家樂福都是選擇了這種方法。

相比香港市場,國內的黃金和珠寶市場發展空間還非常大,現在如果能夠抓住機會入主,那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至于新世界想在香港地產業中繼續發力的可能x ng也不大,包括入主亞視也是個吃虧生意,即便以後想要介入國內地產業,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楊少宗並沒有對這個問題作出【答】案,但是,中旗國際投資公司並沒有更多的選擇,隨後,吳梅文女士和林信光抵達中旗國際洽談,由于胡祖銘兩次前往台灣已經將大部分的合作意向都談妥了。

台灣內部經濟陷入長期低m 已經是必然的問題,裕華集團想要進入內地,只是他們的主業是汽車產業,想要找一個合適的合作方非常艱難。

雙方的合作方式是在淮海青浦工業開發區合股投資一家裕華汽車產業公司,負責生產汽車零部件,並不斷擴大在國內汽車零配件方面的份額,另一方面也會由裕華集團同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洽談,共同在國內投入股份經營一家神州通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制造通用旗下的汽車在華銷售。

情況比較好的橡況下,雙方還會共同合股建立另外一神州裕華汽車股份公司,用于生產中華牌等轎車、吉普車。

對裕華集團來說,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機會,而中旗公司也需要從他們這里得到汽車工業的一些經驗和人員,開展屬于【中】國人的汽車工業。

雙方一拍即合,幾乎沒有費什麼周章。

敲定了這件事後,楊少宗在港停留了一個多月,先和鄭裕彤、以及有過接觸的李兆基接觸隨後又在鄭裕彤的介紹下,頻繁和香港本土富豪打交道,又連續訪問了華潤、中銀、招商局等紅籌單位,謝謝他們在中旗收購香港展會中心時給予的特殊關照和幫助。

香港媒體將楊少宗稱為「中旗系總裁」和「新紅籌」。

雖然期間和李嘉誠等人也有過會晤,但楊少宗並沒有和其他人做過多的合作探討,而是進一步加深和新世界的合作,雙方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計劃。

他將宋方舟等人介紹給鄭裕彤,達成了中旗國際、富旗集團、新世界集團在地產、酒店、商場百貨領域的系列合作,富旗集團從新世界拿到周大福內地經營的授權在旗山成立一家旗州富光貿易有限公司,負責在全國開設門面店,新世界旗下的周大福珠寶公司則和富旗集團合股成立【中】國周大福珠寶管理公司,負責代理周大福的品牌和運營。

這個策略就繞過了國內對零售業的外資限制,新世界繞道進入國內發展渠道由富旗集團控制雙方合股共同經營。

楊少宗給鄭裕彤的一些建議是盡快找個合適的機會將亞視和永安的股份賣掉,清空手里的一些不必要的資產,甚至連剛收購的香港華美達酒店也可以出售,集中全力做地產、礦產能源、電信、港口、基建、電力六個產業,最好是集中精力做好電信和礦產能源,不要去拼長江實業,抓住礦產能源做到底,絕對是有賺無賠。

做為港商新世界想要切入世界礦產行業不會遭遇太大的阻礙,這和中資、紅籌企業不同,以後哪怕是中旗也很難在無阻力的情況下擴展向國際礦產。

現在正好是世界礦業和能源產業的一個低谷階段,這個時候入手不賠本,如果【中】國內地繼續按照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甚至是以更高的速度發展下去,特別是國內的寬松貨幣政策繼續發展下去,必然會對制造業和基建產業非常大的影響,【中】國內地遲早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對整個世界產生的資源消耗問題會是非常急劇的。

對于楊少宗給出的建議,鄭裕彤自然是很驚訝,但同樣覺得這個想法絕對是有可行的。

做生意必然要有風險,賭一把也並無不可,何況新世界在香港已經被長江實業、新鴻基遠遠甩在身後,抓住電信和能源礦產兩個新主業繼續發展下去,或許還能迎來轉機。

6月中旬,楊少宗、蕭薇在錢嘉威、裕華汽車公司總經理林信光的陪同下前往美國,和美國通用汽車開始接觸,隨著鄧首長南巡使得【中】國經濟政治同時轉向更為開放,美國通用也在尋求一種新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但他們此時還沒有合適的符合中旗公司要求的車型,這真是讓美國通用很尷尬。

這倒是不奇怪,在全球市場上,雷諾是的開創者,也是真正的領導者,而美國的市場一直不是很熱,包括通用別克GL8在美國本土根本就不出售。

雖然美國通用提出了其他的一些解決方案,比如專門重新根據中旗公司的要求另外設計車型,並且是同時在【中】國內地和台灣市場推出,但這絕對不是最佳的方卒。

1992年7月,楊少宗等一行人抵達法國和雷諾進行新的會晤,在此之前,中旗公司的另一名副總華康盛尊經到雷諾接觸過一次,隨著法國標致在華的營業也陷入一種比較尬尷的情況,雷諾此時對在華投資表示某種疑慮。

此時的楊少宗也是非常的尷尬,國內汽車工業幾乎是從起步,中旗公司根本沒有任何技術基礎,如果真的投入10個億長期運作,那真是熬不起,也傷不起,最佳策略還是找一個能夠穩固的長期合作方,先從合資和技術合作開始。

問題就恰恰在這里,你想穩固,別人卻怕你做大,不會和你穩固,不管是大眾、通用、本田、豐田,統一的特點是在國內拿到市場就立刻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將旗下的新車左右給,逼著兩邊的合作伙伴都給高價。

甚至連馬自達都這麼做。

國內的汽車工業真是傷不起啊,當然,國內汽車工業本身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中】國人做生意的本x ng就在這里暴l 無遺誰都只想賺快錢,與其將錢投入做研發,不如痛快的引入合資,將錢都砸到渠道上,內部競爭來一個渠道為王。

雷諾實際上是一個合適的合作方,雖然這家公司的產品未必就能在國內大殺四方實際上,這是法意汽車統一的弱項,他們在設計理念、審美觀念上總是和亞洲市場,特別是和【中】國市場格格不入。

【日】本汽車在美洲和亞洲很強勢,到了歐洲也吃虧,真正能吃遍天下的只有德國汽車。找德國汽車合資傷不起,人家都是玩高檔,也不看得起連拖拉機都沒有造過的中旗公司,找北歐,太小眾,更加傷不起。

和雷諾合作的好處就在于可以通過合作得到成長,並且迅速針對【中】國市場進行自己的調整,用低檔豐和日韓競爭,用雷諾的高端合資車型和其他外資抗衡,在低檔車的發展中逐步鍛煉自己,壯大自己。

這也就是楊少宗自己的想法,雷諾在合作方面非常猶豫,看著這個情況,即便開始合作了,技術轉移等各個方面都會吃虧,廣州標致就是典型。

就在楊少宗自己也失去了方向感時,正在【日】本訪問的華康盛發回了一條新的消息,確定日產汽車株式會社有很強烈的意願和中方合作。

據華康盛所說,日產汽車株式會社在80年代大規模向美國和歐洲擴充工廠,又在91年的【日】本經濟泡沫中遭受重創,目前正陷入比較復雜的經濟債務中,這種債務在【日】本已經非常普遍,類似于國內東北地區的三角債,極其復雜,對【日】本經濟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中旗公司當然沒有資格說抄底【日】本經濟,但確實可以成為【日】本經濟泡沫的受益者,在【日】本經濟陷入崩潰的局面後,錢嘉威在香港收購銀行的接觸中,【日】本三菱銀行願意以17億港幣左右的價格轉讓他們在1987

年兼並的香港有利銀行,而在當時,他們曾為此支出 幣。

從有利銀行現在持有的地產物業和整個資產結構而言,17億港幣的價位絕對是很劃…算的,僅僅是有利銀行在香港持有32家銀行網點及其持有的香港物業、證券就完全可以達到17億港幣的價格。

有利銀行做為第二家在香港開業的銀行,原稱是印度香港【中】國三處匯理銀行,在1862年至1892年、1912年至1972年之間都曾做為香港三大發鈔行,旗下擁有的最主要資產是位于中環的有利大廈,以及相對較為寬裕的存款率和客戶比較穩定的證券、投資部門。

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是當時香港願意在銀行業擴展的企業很少,能夠出得起口億港幣價位的富豪也不是說特別多,而這些人幾乎都無意在香港銀行業中擴展,在匯豐、中銀、渣打三強的合圍下,幾乎不可能有其他銀行能在香港銀行業中佔到便宜。

中旗國際在地產市場連續出擊後,本身的資金流也基本無力應付如此大的收購,關鍵時刻還是要靠母公司中旗資產管理公司幫助。

有了楊少宗在此前親自和中信、華潤等紅籌公司的交往,這一次再借錢就容易的多,還是故伎重施,在不使用外匯指標的情況下,用旗紡集團的資產做抵押,中旗資產管理公司繼續和中信、中銀、華潤等紅籌系拆借資金,並且親自和華康盛等人前往三菱銀行總部進行交涉。

他們一邊在東京和三菱銀行總部洽談,一邊在香港連夜審計有利銀行的資產,試圖用最快的速度決戰。

因為無法確定具體的風險,錢嘉威想辦法引入了前雇主摩根士丹利進入交易,由摩根士丹利承擔二次評估和風險抵押,將一部分的風險和收益轉嫁給摩根士丹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