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旗山奇跡 第九十九章 投機倒把的新旗山人

吹。

也是一種本事。

在【中】國做事一定要會放炮,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企業家,楊少宗就是放炮的高手。

他說要給費老四千萬投資辦酒廠,實際給出的啟動資金只有210萬元。辦酒廠有辦酒廠的規律,如果旗山這個地方釀不出好酒,楊少宗是根本不會做巨額投資的。費老得先從一個小酒坊做起,先建造七八個小害池逐個試驗配方和工藝,確定能釀出好酒,酒也擺在了楊少宗的面前,楊少宗才會將後續的資金都拿出來,在此之前就是210萬,多一分錢都沒有。

他說要投建12萬畝的美國山核桃林,12萬畝山林就意味著要550萬棵苗株,人工和引苗的費用加起來至少要hu 費2000萬,十年才能見效…………

他又不傻。

他將這個項目喊的很嘹亮,大講綜合效益和長達80年的長期收益率,實際上都是用省委和省農業廳的各種扶持款子在辦事,真正從旗山公社支出的自有資金到目前不足40萬元,只是先將小楊嶺林場的示範區辦起來,後面就停著。

真正先上馬的是山地灌溉系統和牧草種植,hu 費小,見效快,可以節省一大筆粗飼料的引進費。

他說要拿出紅口萬投資旗山伺料廠,三年之內讓旗山飼料廠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際上呢,旗山養豬場目前已經達到了舊萬頭生豬的存欄量,從進欄到出欄,如果一直從其他伺料廠購買伺料,光是伺料費就絕對不會低于3000萬。

楊少宗的辦法是拿出六百萬給旗山伺料廠引入設備,再給旗山同料廠1500萬用于收購原材料」旗山伺料廠今年等于白干,只賺了這麼一套設備費用。

旗山伺料廠所購買的原料中,本地提供的幾乎佔了一半數量,首先是旗山肉聯廠的下腳料和廢料,酒廠的酒糟,小楊嶺林場提供的粗牧草,再從寧州收購豆餅、豆渣,在這些基礎上重新加工,按配方調整蛋白、粗縴維、鈣磷鹽比。

楊少宗將賬算的很精細,他這10萬頭生豬養出來的成本是很低的」

只要撐到明年,豬肉一漲價,他就等著賺翻了。

楊少宗說是要拿出200萬和長江大學醫學院、省食品工業研究所合辦一家營養醫學研究中心,實際上」今年也就拿出了十多萬」後面的賬,…以後再說。

在【中】國做生意一定要喊出非常響亮的大口號,但也更要將賬算的非常細致,多一分錢不給,少一分錢不賺。

不管你的口號是要做高科技,還是要做信息網絡,亦或者是實業、

家電、鋼鐵、輕工、傳統工藝「……,商人就是商人,有機會賺錢就一定要賺錢。

溫州人喜歡到二線城市和縣里辦廠,他到地方將地皮廠房一佔,設備一開,後面就要貸款,拿到貸款就去炒樓炒股,只要廠子不虧本,十年之後挪個地方」廠房地皮一賣就賺了。

這一招漂亮啊,商人賺錢了,官員們也有了政績。

從5月份開始,楊少宗以各種名義貸款、拆款,到了6月底,他不僅給旗山肉聯廠保留了3850萬的流動資金和1萬萬噸的庫存豬肉」手里還另外捏著八千多萬的流動資金,一半來自旗山肉聯廠的盈利,另一半來自政府和銀行系統。

即便是這樣,他還走到處說自己的資金鏈緊張」投資的大項目太多。

在【中】國就得這樣,只有傻子才會說自己的流動資金很充裕。

這八千多萬的款子緊緊的抓在手里」加上鴻遠在7月會拆借過來的四千萬,楊少宗後面只會干一件事…「買煤囤著等發財。

他已經和寧州地委的幾位領導談好了,只要旗山這邊想買煤,那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他甚至連倉庫都提前租賃好了。潘時敏抽空去了一趟淮山,利用自己在淮山的關系也談了一筆煤炭供應計劃,價格好說。

這些事情一直是低調的辦著,只有楊少宗、宋長明等幾個人知道。

季昌玉離開旗山沒幾天,楊少宗這邊已經從淮山市和寧州市買到了第一批計劃小煤,在市場煤上也以57元每噸的價格吞了三十多萬噸的優質煤。

1.2億砸下去,楊少宗從55元抄底,230元左右拋出,他就能將旗山的建設經費一口氣提升到5個億。

另一邊,此時的旗山煤礦廠不僅在大力增招工人采煤,還在拓建新礦道,原有的豎井礦都重新用上了,從5月開始,旗山煤礦廠除了保證對3口所和長江冰箱總廠的電廠煤供應計劃外,其余的產能一概都壓在l 天倉庫里。

現在的旗山煤礦廠是拼了命的建倉庫,就是不賣煤。

按照目前的預算,到了12月初,旗山煤礦廠自己也能囤積到一百萬噸煤,轉手一賣也是兩個億的收入「……,有了這筆錢,別說旗山煤礦廠有錢自我擴建,旗山核桃林、養牛場、養豬場、雞禽場、伺料廠的後續建設資金不也都一起過來了嗎?

80年代一句話,做實業的永遠不如做倒爺的,80年代確實是屬于實業,可更屬于渠道,而且是【中】國式的渠道。

楊少宗口口聲聲說要做實業,s 底下的手段還是做倒爺,不是他的素質不夠高,而是他太了解事實的真相,世界就是這樣,【中】國就是這樣。

一個企業純粹靠產品的利潤率發展壯大,那太低級,…也可以說是水平太高,歐美的大企業靠控制上下游的產業鏈走向巨頭,【中】國的大企業就靠一個「倒」字。

左手進,右手出,原封不動賣給你。

這就是商場上千金不換的真諦倒!

楊少宗這些天基本就在抓兩件事,一個是抓緊旗山肉聯廠的渠道建設工作,另一個是抓緊時間和機會在中原煤礦區買煤。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是【中】國人的一句古話和至理名言。

在踢年底的漲價大潮中,有兩樣東西都漲價是最凶狠的,排號第一的是煤,排號第二大是鋼材,江東省和淮海市周邊都沒有一等一的大鋼廠,只有中原煤礦區這麼一個聚寶盆。

所以,楊少宗只能倒煤。

這半個月的時間里,他基本是天天帶著程治中去寧州、淮山一帶賣煤,有些時候是跟著鴻遠公司的陸總一起去買」有時候就自己去買,反正是只要有煤就付款。

也差不多就是在同一時間段里,旗山無聲無息的涌現了幾百個十萬元戶,他們就是富旗公司的那些收購員,這些人有一半是宋方舟、徐明、潘時新等人的親戚朋友,有一半是楊少宗、楊建林他們幫忙聯系的親戚。

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抱成一團,相互守著秘密。

就這個時期而言,他們其實干的都是要坐牢的事情,到底是合法遷是不合法,實際上也很難說清楚。

鴻遠公司以前是有款子就收購,沒款子就等貸款,一個月收購,一個月休息」有時候是去鄉下收購兩個星期,然後就換個地方休息一個月。

現在不一樣了,鴻遠直接將所有國庫券都在淞州的幾家試點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兌成現金,5個多億的資金一鼓作氣的砸下去再收購一輪。

因為真的賺錢,每個人都還在旗山公社將老婆父母什麼都喊了出來」要不然就是最要好的親戚朋友和同學,差不多有近七百人的旗山籍收購員跟著鴻遠跑最後一輪收購。

他們這邊收購,壓到十萬圓國庫券就讓鴻遠的業務員帶回去兌換成現金,等個兩天,現金又回到手里繼續收購。這一輪跑的特別快,特別凶,雖然市場上已經明顯有了其他的隊伍在競爭,可大體都是沒有背景的小個體戶,不能和他們這種人抗衡,一個月下來」平均每個人都跑了一百多萬。

加上自有資金的翻滾,跑完最後一輪,富旗公司的資金翻到了五千六百多萬,近七百人的收購員隊伍也大體都成了萬元戶。

到了這里還不夠可怕,富旗公司很快就跟著鴻遠公司一起囤煤,實際上只是將公司的資金都壓給鴻遠公司一起做買賣,宋方舟、宋建哪這些人都閑在省里沒有事做。

很快,宋建邪和徐明就琢磨起了一個新的想法,他們在國庫券的生意上玩了這麼久,很清楚幾個試點地區的國庫券流通價位是不相等的,以凹年的五年期十圓國庫券為例,徽州兌價是口淞州兌價是

元。

這是七個試點地區中的最大差瓶傳說中的楊百萬就是靠這個價差發財的,宋建鄄在銀行干了這麼些年,自然很清楚這里面意味著什麼,原先他們想以富旗公司的名義去微州銀行的櫃台買國庫券,結果被銀行拒絕了。

一是他們的購買量太高,而富旗公司沒有投資國庫券的商業資格和憑證,二是微州銀行這邊也沒有說清楚具體誰能買,誰不能買。

沒有辦法,大家就把手里的錢都拿出來打人海戰術,徐明用鴻遠公司的關系去軍隊拉過來十多輛軍卡車,每天上午在微州買國庫券,下午就到淞州賣掉,晚上再坐夜車返回。

這些人中,有的是上個月剛加入,手里只有五六千圓的辛苦費,有的已經積壓了幾萬塊的辛苦費,宋方舟、宋建郫、徐明、潘時新是四個大戶,也是帶頭人,他們手里每人都壓了十幾萬的s 款,全部賭上去豪購。

這一輛車去淞州的時候,貨車里面拉著十來個人,另外就是幾百萬的國庫券,為了怕遇到壞事,徐明請了軍區後勤部的幾位爺吃飯,每個人都送了好些進口家電,駕駛員之外都專門搭一個士兵帶槍。

現在就是這麼一個特殊時期,牙一咬,什麼狠事都能干得出來。

人家楊百萬何嘗不是也雇佣了兩個【警】察當保鏢。

這每天跑一趟就是的淨利潤,一萬圓起步,一天淨賺2672.5

圓,幾天之後,潘時新覺得這樣搞起來太累,索x ng換了一個招法。

他們又怎麼辦呢?

辦法簡單。

宋方舟在微州,宋建鄄在淞州,每邊帶著三四百個散戶,潘時新和徐明負責各帶幾輛軍車從中間跑,將所有資金分成四個部分,宋方舟負責買,宋建邯負責賣,潘時新和徐明負責運錢運國庫券,中間靠電話確認每個人的數額。

從徽州開車到淞州走高速公路只要四個小時,兩個小時發一趟,十多輛軍車來回跑。

為了防止被抓,潘時新還出了一個招法,大家還在外面雇了大量的本地人代買,幫忙買賣一天給一百塊的好處費,再不停的換人。

等大家用上了潘時新的招法,這個賺錢速度就更快了,一不留神,連最後面加入到幾個人都成了十萬圓戶,大家才知道不對勁,這麼搞下去似乎是要出大事了!

是啊。

肯定要出大事了,他們每天在微淞兩個試點營業廳進出的帳加起來有兩個多億,一旦被抓,全部都得槍斃。

說真話,大家前些天是【興】奮的發抖,晚上坐在一起怕的發抖,一大堆錢也不敢存銀行啊,怎麼辦呢?

特別是這一天,宋建邯買了一份淞州的《解放日報》,評是《國庫券流通是一條必行之路》,在這篇文章說,評論員引用了一個很嶄新的數據證明淞州市民是如何歡迎這件事淞州最近每天吃進的國庫券總額都超過3億圓。

一看到這個數卓,宋建郫的腦袋就開始漲血,因為他們這邊在淞州幾個試點窗口的每日出售額佔了整個數字的1/3。

換句話說,整個淞州市民加起來只是他們的兩倍。

這個數據還能不讓宋建哪害怕嗎?

他甚至絕對自己被槍斃十回的罪都是有的,雖然他也不覺得自己有明顯違法的地方,可是,不犯法被槍斃的事情還少嗎?

萬一來個投機倒把的罪名,那可是坑害幾代人啊。

宋建邪回到他們租的辦公室就給宋方舟打電話,說他們這邊不敢搞了,宋方舟也t ng害怕,可徐明和潘時新不松口,他們還要繼續搞下去。

怎麼辦呢?

宋方舟就說,你們先別著急繼續,我回一趟旗山找楊少宗問一問,看看會不會出大事!

這天晚上,他就立刻開車回到了旗山。

現在的宋方舟還不夠有錢嗎?富旗公司的股份不談,光是他和宋建哪、徐明一起在微淞兩地倒賣國庫券就讓他手里拽著三百萬的s 款。

不過,他開的車還是從鴻遠公司倒賣過來皇冠七代。

雖然他也想買一輛奔馳,可他總覺得還是皇冠比較低調,滿城都是走s 的【日】本車,誰也不會高看他一眼,這樣好啊,特別是像他這種被揪出來就得槍斃的男人。

他回到旗山的這個晚上,楊少宗也剛從寧州買煤回來。

兩個人都是投機倒把的大戶,只不過楊少宗是為公社投機倒把,宋方舟是為了自己投機倒把。

因為天s 已經很晚了,楊少宗就直接將他這輛切諾基開回旗山肉聯廠的生活區,他還是繼續住在那間職工宿舍里,也繼續和潘時敏、趙大軍擠著一間宿舍。

其實,宋長明很早就提出在專家公寓樓單獨安排一個小套間給楊少宗做宿舍,楊少宗沒有接受,因為他在肉聯廠這邊住著對工作上有好處,隨時可以通過同學們了解一些自己可能忽視的問題,抓著肉聯廠的工作也很方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