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薩姆邦南部靠近雨林地帶一個小村莊不斷的傳來爭執怒罵和哭喊聲.
一支英軍連隊奉命來到這里收繳糧食,由于印度鬧饑荒,讓西方聯軍嚴重缺乏糧食。
西方世界已經把中國列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簡直比對此世界大戰對德國還要嚴肅。為了確保擊敗中[***]隊,西方世界調動了幾乎所有能調動的重武器,往前線調動的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整整上千門,加上其他野炮、山炮,不包括迫擊炮和戰防炮在內,就超過五千門大炮,準備炮彈數百萬發。
當年英法聯軍和德軍進行索姆河會戰,集中兩千多門火炮,儲備三百六十多萬發炮彈,整整進行炮擊七天。而此次阿薩姆邦會戰,西方聯軍炮火足足提高了一倍,炮彈儲備也提高了一倍多,達到八百萬發,其實就是打算用炮火推平中方的陣地。
如此龐大的重武器對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可是不這麼做顯然是不行的,中方擁有超級火炮群已經不是秘密,那種帶著尾翼的飛彈令整個西方世界都感到極大的不安,那是一種他們前所未見的新式火炮,威力不下于三百毫米巨炮。可是他們卻沒發現中[***]隊有帶著巨炮行動,如果是一兩門巨炮也就罷了,那畢竟是有可能的,可當初阿薩姆邦會戰慘敗,中方暗中新式火炮絕對是數以百計的,沒有足夠的重武器拿什麼去對付中國人的超級炮群?
龐大的後勤壓力,西方聯軍在印度的行動只能就地而食。原本這里是英國老牌的殖民地,恆河平原又是產糧重地,多幾百萬張嘴是沒有問題的,可誰想到印度恆河平原都鬧饑荒?最要命的是,兵荒馬亂之下導致糧食生產嚴重受損,後續的供應也將嚴重不足。而且西方聯軍的後勤遭到印度反殖民武裝的不斷搔擾破壞,幾百萬部隊每天要消耗的糧食都是天文數字,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只能強征糧食。
在村口外警戒的士兵發覺不遠處叢林有動靜,登時警惕起來,對著那個方向吼道︰「什麼人?出來,不出來開槍了。」
「別開槍,我們是英緬軍。」一個顯得虛弱疲憊的聲音傳出來。
很快,叢林里走出幾十個白人,身上的軍裝早就成了乞丐裝,還有一個擔架,上面抬著一個老頭。
士兵見到是白人,也松了口氣,可他突然看見似乎是這幾十個人的頭領一樣的中年人,身上軍裝雖然連乞丐裝都不如,可那肩章赫然是一個星星,差點看傻了眼。其中一名士兵道︰「英緬軍不是已經在密支那被中國人干掉了嗎?長官,你們真是英緬軍的人呢?」
中年少將眉頭一挑,就要發火,突然擔架上的老頭虛弱地叫了聲︰「奧利弗,算了。問一下他們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盡快趕去司令部。「
奧利弗應聲,隨即對士兵喝道︰「我是英緬軍少將參謀長奧利弗,這位是英緬軍司令丹納特上將。把你們長官叫過來。」
在村口警戒的士兵都被驚呆了,做夢都沒想到他們居然遇上了這樣的大佛。當下不敢怠慢,很快把一個中尉軍官叫了過來,中尉古來後,當即行禮道︰「報告長官,帝國本土第三師中尉埃里克森向您致敬。」
奧利費松了口氣道︰「第三師?我是英緬軍參謀長奧利費,也曾經在第三師服役擔任過團長。」
埃里克森大吃一驚道︰「您就是奧利費將軍,久仰大名,您怎麼」說到這里醒悟到奧利費等的狼狽,說不下去了。
奧利費嘆息一聲道︰「別提了。當初我們英緬軍為了切斷中國人和阿薩姆方面部隊的補給線,控制了密支那以西的山地和簡易公路,可是後來由于急行軍帶的糧食太少,印度士兵發生了嘩變,我們被迫向熱帶雨林轉移。後來這一帶一直被中國人控制,我們被迫在山里生存,三千多人餓死、病死、被毒蟲咬死的,總之只剩下這些了。你先給我們找些吃的來,快點,司令官快不行了。」
「是!」埃里克森中尉當即應聲,很快讓人弄了些吃的過來。
一干人就如同餓死鬼投胎一般,拼了命往肚子來塞東西吃。
丹納特上將自然是在哨所內唯一的一張椅子上靠著,吃了一些東西,精神稍微變好,當即問道︰「你們這是怎麼回事?」
埃里克森中尉嘆息道︰「就地征糧。」于是將情形說了一遍後,道︰「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村莊也幾乎都沒有糧食了。而且這些人已經不是阿薩姆邦原先的土著,很多是從法屬安南遷移過來的。」
丹納特上將和奧利費面面相窺,臉色極其難看。
奧利費看著丹納特上將苦澀地道︰「司令官,沒想到居然被你猜中了。」
斷其糧道這樣的戰術古今中外數不勝數,當時中國國防軍節節勝利。可他認為,中國當時的那些軍隊不足以和西方抗衡,在工業上西方世界是中國的幾十倍。
丹納特上將經過反復思量,認為中方迅速攻佔印度東部,可能壓根就是虛招。因為如果那是一支準備大決戰的部隊,部隊推進不可能這麼快,因為一場大戰絕對不是一支軍隊隨身攜帶的物資所能支撐的。可中國人的目的是什麼呢?無論是什麼,那都必須是給西方聯軍造成巨大的威脅或者中方急切需要的。
在丹納特上將帶著部隊逃亡熱帶雨林,被餓得前心貼後背的時候,猛然醒悟,很可能中國人除了掠奪財富外,極可能搶糧食,使得印度形成**,這樣既能讓西方聯軍無法就地取食,更能牽制西方聯軍的兵力。
當丹納特上將听到埃里克森中尉這麼一說,心底咯 一聲,涼了半截。當下沉聲道︰「是不是這一帶村莊都這樣的情形?」
埃里克森點頭道︰「是的,將軍。幾乎每家每戶的糧食已經吃完,過了今天,所有人都要餓肚子。」
丹納特上將倒吸了一口冷氣,只覺得如墜冰窟。他只覺得中國人實在是太狠了,這絕對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中國人在印度了這一帶的大撤退,等于給西方聯軍留下了上億的災民,一旦餓瘋了的災民爆發,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
丹納特上將越想越害怕,當即叫道︰「立即送我們去司令部。」
面對臉色陰沉的丹納特,埃里克森不敢怠慢,當即和上級取得聯系,很快派部隊將丹納特、奧利費一行送往司令部。
西方聯軍總司令海格和參謀長馬歇爾接到消息極為震驚,他們以為丹納特等早就陣亡了,因為已經失去聯系了幾個月,而且西方有通過南美洲的南美帝國方面了解中方俘虜的情況,其中並沒有丹納特等,可沒想到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了。
丹納特上將軍中的資歷和威望沒有海格高,但是同樣也非同小可。
海格很自然很熱情地接待,當初英緬軍為了給印度爭取時間,不惜將自身置之死地,那是何等的魄力和勇氣。雖然印度最終還是淪陷了東部,但是那並不是丹納特的錯,那是因為英法海運部隊增援遭到了中國海軍的阻擊,否則當時英法真的能及時組織中[***]隊的快速推進。
接到了丹納特上將一行,雙方客套一番後,丹納特上將再也忍不住,當即就說出了自己的推論。
丹納特的大膽推論讓海格上將和參謀長馬歇爾大吃一驚,心頭如壓著一塊大石頭一般。
海格苦澀地道︰「就算我們知道了又能怎麼樣?災情馬上就要爆發,更本無法阻擋。就算我們想賑災,也不可能拿得出這麼多的糧食。」
丹納特上將咬牙道︰「我們必須撤退,盡可能的撇開這個漩渦,任何人卷入這個漩渦,那都會粉身碎骨,那是會被記載到歷史上的,那將會是遺臭萬年。」
馬歇爾苦澀地道︰「不能退。丹納特上將,您不知道整個西方世界都對即將來臨的‘黃禍’充滿了恐懼,我們不斷的‘收復失地’,好不容易在民間建立了信心,可是如果撤退,那這建立起來的一點點信心將全面崩潰,部隊的士氣也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該死!」丹納特上將焦慮萬分,狠狠的咒罵著,面對這樣龐大的計劃,更本就無法可解。
奧利費突然道︰「我想我們可以進攻。中國人從印度奪取大量的糧食,應該就儲備在迪布魯格爾一帶,只要我們攻佔迪布魯格爾,那我們就有糧食,能緩解災情,甚至堅持到農業收獲,那一切就迎刃而解。」
「進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