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卷 紫金血淚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魂今何在

澄心堂內,李煜听了林仁肇的話後,面色大變,卻見堅毅、冷酷之意,寫滿了林仁肇那略顯風霜之色的臉上自從淮南之戰後,南唐元氣大傷,如劉仁瞻、張彥卿等能征慣戰之將身死,徐皓月、郭廷謂、龍彥塵、朱元等將歸周,被大周放回的俘虜大將也不復當年之勇,環顧朝中如同林仁肇一般的悍勇之將已是鳳毛麟角了。林仁肇素來勇猛,而且經常行事出人意表,饒是李煜向來只道他的秉性,但也不禁被他膽大妄為的主意嚇了一跳。

李煜呆愣的看了林仁肇半晌後才緩緩說道︰「林將軍不是戲言吧。」

林仁肇面色凝重上前抱拳道︰「主上,御前奏對,末將何敢戲言?如今大周才經過殿前軍之亂,徐皓月等周將忙于收拾朝局,淮南李重進已經被調回京城,南下接替他的是韓通,此人忙于瓦解李重進留在淮南的勢力,裁兵不少,又選精銳之士如今,淮南只余數萬兵馬,散于揚州、滁州、楚州、廬州等地,各州兵馬已然稀薄。雖尚有王環的水軍萬余、戰船數百,但末將在南昌已經為水師添補戰船、精煉水軍,亦有戰船數百、水軍兩萬,有信心可一戰而破周國水軍。只要主上調出京城精銳兵馬數萬,同末將水軍一道,沿運河搠淮而上,水陸並進,末將定能一舉克復淮南!有了淮南之地,便可解國中錢糧不濟之厄,亦可窺伺中原,亦復我大唐盛況。」

李煜身上孝服未去。又看了看林仁肇身上的白衣,緩緩搖搖頭道︰「此策太過急進。眼前朕繼位不久,當穩定朝局為先,況且朕也需要林將軍這樣的大將在朝中坐鎮方可安心,內不穩徒然興兵于外,實非上策。」說著李煜起身離案,負手走了幾步後道︰「先祖初登大寶之時,便是行休兵罷戰之事。方能富有國力,而先帝在位,過于專注兵伐之事,致有淮南之敗,如今我大唐四面環敵,便連荊南彈丸之地。亦敢興兵相向。足見大唐外患至多矣。朕如今意欲外息兵戈,以安國內,緩復國力。林將軍,朕知你忠心,但如今確然不是用兵之時。」

林仁肇默然不語,李煜走到他身前勉慰道︰「只要將軍雄心不息,將來總有建復我大唐戰魂之日。今日所說不可外傳,否則必將引得大周疑忌,于將軍于大唐都不利。」

林仁肇本欲再勸李煜,但見李煜也是言之確確,知道再說也是無用,只得告退而去

李煜打發走林仁肇之後,長舒了口氣,命近侍擺駕周憲寢宮。他知道周憲也想知道些徐皓月與英若蘭的近況,便急著去見她。

到了周憲宮內。卻見永寧公主李芳儀一身素服,正在周憲寢宮內和周憲說話。周憲和李芳儀見李煜到來。一起起身見禮,李煜抬手免禮道︰「原來皇妹也在。」

幾年過去,李芳儀稚氣略月兌,容姿更加端美起來,只見她素娥不展低聲道︰「近來睡不安穩,便找皇嫂說說話來。」

李煜輕輕嗯了一聲,坐後道︰「出使大周的陳喬等人已歸,大周倒是已經準了恢復先帝帝號的請求。」

周憲點點頭道︰「我也說了這徐皓月必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先帝雖然有負于他,但他也不會忘了與我們有舊的。」

李煜嗯了一聲,便將陳喬等人北上後,所見所聞說了,對徐皓月和英若蘭的近況也略有描述。李芳儀听著之時,總是不斷問起徐皓月的事,想來她心里也一直沒有忘了徐皓月。

說道後面李煜輕嘆道︰「如今大周才復了先帝帝號,而且也派了重臣前來吊唁,想不到林仁肇卻只想著如何興兵北上,卻不知道知恩圖報這句話麼?」

周憲和李芳儀微微一驚,李芳儀問道︰「什麼興兵北上?」李煜這才想起自己說漏了嘴,但想著周憲和李芳儀都是自己的至親,便也不避諱,當下把林仁肇之策說了。

李芳儀略略惱怒的說道︰「這些武將,整天只想著打仗建功,卻不知道休養生息,打戰可都是苦了百姓的啊,皇兄你說得對,我大唐是該向先祖開國之時一樣,罷兵休戰才是。」

周憲拉了拉李芳儀低聲道︰「皇妹,這國家大事我們還是不要議論為好,主上自有主意的。」

李芳儀嗯了一聲,也不再說什麼,見李煜和周憲似乎想單獨說會兒話,李芳儀便先告退了出來。

出了周憲寢宮,李芳儀左右無事,帶著從人信步到了御花園內,卻遠遠的見到皇甫繼勛帶著內班宿衛正在換崗,李芳儀心中一喜,便命人上去傳喚皇甫繼勛過來說話。自從徐皓月離開金陵之後,李芳儀心中一直惦念著,雖說李璟收了徐皓月為義子,算是李芳儀的義兄,但在李芳儀心中卻一直沒有承認過。人走了之後,反而更加的念想,整日里都讓近侍、宮女們到處打听徐皓月的事跡回來說與她听。後來听聞徐皓月和皇甫繼勛交情不淺,兼之皇甫繼勛掌宮中禁衛,李芳儀便多向他問些徐皓月的事來听。

皇甫繼勛一身戎裝到了李芳儀身前見禮後,李芳儀緩緩說道︰「皇甫將軍,近來可有什麼故事說與我听的麼?」

在宮中內班宿衛與公主說話本是大忌,但李芳儀一直是李璟最為寵愛的公主,因此李璟在時也就不太過問,況且唐風一直甚為開放,久了宮中眾人也就習以為常。但皇甫繼勛還是不敢逾禮,在三步外站定後躬身道︰「回稟公主,上次末將听來的徐大哥平定趙匡胤之亂的故事,已經說完了,沒有什麼新的故事。」

李芳儀微微有些失望,低聲道︰「真是無趣,也不知道林仁肇真的興兵北上,他能不能抵擋得住。」跟著李芳儀搖搖頭苦笑道︰「我又在胡思亂想了,皇甫將軍你先忙去吧。」

皇甫繼勛听了李芳儀無意的一語,心中大驚,但面上還是不動聲色,躬身告退而去。

安排內班宿衛換班完畢之後,皇甫繼勛離宮回府,一路上心中一直在琢磨著李芳儀的話,回到府上後思慮再三後,寫了封書信吩咐親信將書信交與城中英家商號的人。

十余天後,這封信已經出現在了徐皓月的書房桌案上。徐皓月在北上之後,和皇甫繼勛的聯絡一直未斷,大周和南唐息兵之後,英家也一直在金陵有生意,徐皓月這樣安排一來是為了賺取錢財,二來便是方便收集南唐的情報。自從徐皓月掌權以來,皇甫繼勛更加靠向大周,最後皇甫暉死後,皇甫繼勛已然沒有了羈絆,儼然已經成了徐皓月在南唐的臥底。

看完書信後,徐皓月眉頭緊皺起來,書房內下首位上坐了一名十余歲的年青人,此人年輕氣盛,面容剛俊,只是臉上的稚女敕之氣未月兌,不過眼眸中的精光卻是不能內斂。這人見徐皓月皺眉不已,躬身問道︰「大將軍可是有何為難之事?在下新投麾下,難得大將軍不嫌棄在下年少,委以用事,在下自當為大將軍分憂。」

徐皓月看了看這年青人,此人名喚恆宇,乃是常山人氏,前些日子來投奔,徐皓月也不嫌棄他只有十五歲,便問了些他治國之策,此人居然能侃侃而言,所說和自己心中所想不盡相同,徐皓月大喜之下便留在了身邊,這人雖然年青,但只要稍加磨練,將來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

听到恆宇的問話,徐皓月回過神來,笑了笑道︰「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先听听你的意見如何?」當下將皇甫繼勛的信遞了過去,這信皇甫繼勛並未署名,讓恆宇看了也無妨,也能顯示對他的信任。

恆宇見狀果然有些意動,但卻沒有伸手接信,只是道︰「大將軍的書信定然機密,在下新至不敢僭越。」

徐皓月淡淡笑道︰「無妨,信人則用,不信則廢,你看便是了。」

恆宇重重的嗯了一聲,接過信看了之後,也是皺眉道︰「唐人果然還是念念不忘復仇之事,只是不知道這林仁肇會如何興兵北上,照目前形勢,唐人最可能的還是兵出淮南,韓將軍在淮南只有四萬兵馬,有些吃力的。最重要的是,唐人這一出兵,會打亂大將軍的部署。」

徐皓月搖搖頭笑道︰「唐國主李煜不會答應此策的,他不是有雄心之人,這點倒是不必擔心。我所憂慮者乃是林仁肇,此人乃是大唐戰魂所在,乃唐國柱石棟梁,將來平定南方,有他在會棘手很多。」

恆宇哼了一聲道︰「林仁肇乃一介莽夫,大唐戰魂在大將軍歸周之時,已然全都帶到了大周,唐國如今已經沒有半點爭雄之心了。」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這林仁肇膽大包天,還是及早除去為好,在下有一策或能讓唐國自斷一臂!」

徐皓月哦了一聲笑道︰「你是不是想使個反間之策,讓李煜殺了林仁肇?」

恆宇聞言面色微微一變,躬身道︰「大將軍果然才智過人,在下不如也。」

徐皓月搖搖頭道︰「林仁肇忠義,若能投效大周,實乃大周幸事,但他愚忠未必肯投。反間之策其實我也想過,只是不夠光明磊落。」

恆宇低聲道︰「大將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能鏟除敵人,不管是什麼策略都是值得一試的!」

徐皓月哦了一聲眉頭微微一皺道︰「原來你是這般想的。」跟著又笑了起來道︰「也罷,你且說來听听該如何行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