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訓左撐右支。斗來斗去。竟發現這人翻來覆去就只會這十幾招。不禁心中稍安︰這便好辦了。既然知道他的出拳路線。憑借自己的百獸身法倒還躲得開。只要注意不要與他硬踫硬便好。若是再來一下。他非吐血不可。
伊難阿茲曼見對方如蛇一樣油滑。如老鼠一般靈動。如虎豹一樣敏捷。而他自己的步伐便相形見拙了。氣得哇哇直叫。
沒辦法。他師傅是天竺高僧。教授弟子們武功。便都是每人只教五招。目的讓他們防身健體。而不是耍勇斗狠。
這伊難阿茲曼縱然聰明。偷學了兩位師弟的武功。也僅僅會十五招大日如來掌。第一時間更新與九九八十一招的全本神功相去甚遠。即便如此。也可以笑傲江湖了。
李承訓之所以還在堅持。那是因為。他用自己百獸身法的長處。來攻對方身形笨拙的短處。繞是如此。在對方剛猛拳路的逼迫下。也漸感力不從心。
此時。一個洗衫帶血的耶律家武士。從山下匆匆而來。在耶律風面前低聲耳語幾句。隨即便見那耶律風面色一變。拍案而起。「住手。」
李承訓聞言。心中狂喜。看來無憂必是成功了。可他想停手。對方卻是不干。
伊難阿茲曼依然一招緊似一招。他沒有听命于耶律風的必要。第一時間更新而且他已然感到李承訓是強弩之末。如何肯收手。
「啊。」一聲爆喝。人影乍分。是耶律風身後的一位袖口繡三花的老者出手。他抵在李承訓身前。代他接了伊難阿茲曼的一掌。
這伊難阿茲曼與那老者身子搖晃。都退了半步。那老者臉色一紅。實際上是他輸了半招。畢竟伊難阿茲曼已與李承訓糾纏百招。♀耗費了不少精力。
"那曼將軍。山下。咱們的人起了沖突。」耶律說話間已然起身。並疾步向外走。
那曼特勒也是吃了一驚。忙隨後而出。他上山前曾再三叮囑手下。遠離山口。且不可上山。也不要生事。怎麼會起了沖突。
李承訓悄然墜在後面。正是他設計令無憂去引得他們相互殘殺。好收漁利。
山下。雙方人馬依然在廝殺。倒在地上的尸首不下百具。各佔了半數。
「住手。」雙方首領立即叫住本方隊伍。詢問情況。
李承訓則冷眼旁觀。心中謀劃著接下來他該如何應對。他這招可謂陰狠。這不是他的行事風格。可也是無奈。誰讓他們欺人太甚呢。
在眾突厥馬賊的簇擁下。那曼特勒陰沉著臉。向耶律風走來。
耶律風同樣面色難看。似乎訓斥了手下兩句。便把目光移在了那曼特勒的面上。等待著他過來。
「耶律公子。我們將軍問你為何指使手下偷襲我們營寨。殺我兄弟。」那翻譯的話語中充滿了怒意。好似他也是突厥人一般。
「一派胡言。分明是你的人率先來攻打我大青山。」耶律風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對方的首領尚在敵營中談判。而他們沒有理由此時發起攻擊。可事實上卻是如此。
「哇呀呀」那曼特勒臉色通紅。把自己偌大的戰斧。捶得地面當當做響。生嚴厲色的說罵了一通。
翻譯解釋說:「是耶律家的人躲在營地外面放箭。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射殺了咱們好幾個人。我們的人一路追到山腳下。扶都爾隊長出來與你們理論時。居然又被你們埋伏在山上的人射殺了。所以大家才會攻山的。」
其實作為耶律家新一代的佼佼者。什麼都要涉獵。包括突厥語。若要在塞外生存。這是必須的。因此。他完全听得懂那些突厥馬賊與那曼特勒的回報。所以即便沒有這翻譯的說辭。他也知道事有蹊蹺。
耶律風笑了。他確信。沒有他的命令。耶律家的武士不敢如此作為。一定是有人假扮耶律家武士。栽贓嫁禍。
突厥馬賊凶狠多疑。卻是少有頭腦。因此他們多以胡人和漢人為軍師。而那栽贓者正是抓住了那曼特勒帶著他的胡人守衛和漢人翻譯進山談判的時機。行此奸計。自然無人可以識破。
「那曼將軍。若真是我安排人要吃掉你們。剛才就不會放你下山。我們四個殺掉你們三個。不是很費勁吧。」耶律風說話間目光飄了一眼李承訓。眸中殺機畢露。
李承訓見之。心中咯 一下。「好聰明。這麼快便懷疑是我從中搞鬼了。」
其實他已然有些後悔了。在今晨開始啟動這個計劃的時候。他還未與耶律風祥談。並不知道此人城府深沉。智計百出。若是早知此人手段。他寧可放棄大青山。也不會用此險計。
但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吃。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抵賴。然後見機行事。不過抵賴是最無用的手段。對方可以對此行為不予理會。格殺勿論。
所以說。李承訓已經把自己處于極端危險之中。一旦他們雙方和解。達成一致。便是他最為凶險之時。
耶律風與那曼特勒講了假設耶律家率先殺人的種種疑點︰
其一、他方才已經說過。若是決定與突厥幫沖突。必會先制服在山上談判的那曼特勒。
其二、沒有不透風的牆。他若對突厥幫動手。便等于是絕了自己去往草原大漠經商的通路。這種事情得不償失。耶律家是不會犯傻去做。
其三、這次耶律家就二百人。突厥幫尚有四百余人。這真打起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他耶律家再傻。也不會這麼干。
同時。他也肯定了突厥馬幫沒有發起挑釁的可能。
其一、若是突厥馬幫挑釁。必不會選擇那曼特勒在山上談判的時機。把自己的頭領置于險地。
其二、突厥馬幫孤軍深入大唐邊境。隱藏行至還來不及。如何敢觸動耶律家。即便要打。也不是這區區四五百人可以應對的。
其三、面對已在山上設伏的耶律家。突厥人再殺也知道。那不是他們騎兵的優勢地勢。怎麼會殺到主動攻擊。
由此。耶律風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耶律家還是突厥馬幫。都被人設計和愚弄了。
那曼特勒本身奸詐。加之身旁的那個中原人翻譯兼軍師的出謀劃策。很快便安定下來。糾纏讓耶律風說出是誰在陷害他們。
「那曼將軍。我也是受害者。哪里知道是誰在搞鬼。不如我們問問楊兄。這大青山除了咱們兩幫人馬。便只有他了。」耶律風臉上已無了笑意。冷冷地望著李承訓。畢竟他耶律家損失了五十余條性命。這筆賬。是一定要算的。
如此暗示。那曼特勒如何不懂。他大吼一聲。便見那些突厥馬賊全都沖了過去。把李承訓團團圍住。
與此同時。耶律風卻擺了擺手。示意他的手下全部向後撤。給突厥馬幫倒出空間。而他則是雙手背負。冷眼旁觀。
有突厥人替他拷問李承訓。省得自己麻煩。而他要把心思放到背後的大山上。因為李承訓一直與他在聚義廳談話。不可能分身行凶。那說明一定還有人隱藏在暗處。甚至在李承訓危險時。還會出手相救。他置身事外。正好可以觀察左右。
李承訓大風浪經得多了。雖然心中緊張。但面上卻是一派輕松。好似事不關己。「那曼將軍。你這是何意。咱們已經達成共識。我又何必引這爭端?」
「你是想我們突厥勇士與耶律家的人拼個兩敗俱傷。好趁機佔領山寨。」那突厥翻譯道破了李承訓的心思。其實他的推測對。也不對。
的確。李承訓的初衷是先讓突厥和耶律家的底下人沖突起來。進而再挑唆那曼特勒的勇士與耶律家的高手決斗。待雙方力竭之時。李承訓再帶人收拾殘局。不過。這個殘局卻不是要上下通吃。而是幫助耶律家消滅突厥馬幫。
因為他不能兩廂得罪。必須依附一方。對付另一方。而這兩方人若要選擇。他肯定會選擇耶律家。
這樣一來。耶律風必然是會感激李承訓的幫助。或許會同意把大青山讓與他。當然。如此大事耶律風未必做得主。但耶律家族為了自己的聲譽與信義。也會對李承訓大大的回報。即便不把大青山給他。他也可以爭取把大青山借來。
耶律家總部在幽州。橫跨大唐突厥兩國行商。不過都是私底下的秘密行事。以他們以往的風格。不會親自出面搭理大青山事務。而會找一個代理人。這也是耶律風開始提出請李承訓加入耶律家。而把大青山讓與李承訓駐扎的根本原因。
不過。李承訓在幫助了耶律家後。他有信心不入耶律家族。而可以借到大青山。這樣。他便可以效仿劉備借荊州。待自己壯大以後。耶律家怕是也不敢再索要大青山了。
李承訓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這是他在紅娘等人的啟發下。構思的周密布局。若是遇到尋常對手。恐怕已經成功了。但他遇到的是耶律家新生代的掌舵人。在草原大漠已模爬滾打十余年的耶律風。恐怕是很難得逞了。甚至有被揭穿的可能。
在听見那個突厥翻譯道破自己的心事後。李承訓表現得很從容。因為他已經轉變了策略。不再以唆使兩幫相互攻殺為目的。而變成了設法開拓撇清自己以自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