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關于大宛國購買秦國飛艇的事情,在當初秦國人打敗安息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心思,不過秦國方面處于自身安全的考慮,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答應下來,畢竟,這種飛艇可以遠距離作戰,一旦飛到秦國人頭上的話,秦國的處境可就不妙了。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人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提供對方這樣的武器。

但是,隨著戰爭結束,以及戰爭需求不再那樣的重要。秦國方面認為,這些戰爭物資成為一種累贅,他們需要處理這些戰爭物資。因此秦國政府決定處理這批軍事物資給對方,畢竟,拿在秦國人手中也換來不了大量的軍費。

趙國航空工業也經歷了起步階段,他們正在研制自己的發動機,盡管發動機的馬力還很小,無法裝備自己使用,但他們畢竟有了這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他們的飛艇制造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這種進步是建立在他們先進的設計理念之上,雙飛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這代表著他們有了自己的先進理念可以發展起來。

韓國的航空工業在發展當中,他們有了自己一套較為成熟的發動機研制系統,這樣的系統可以幫助他們生產大功率的飛艇發動機,不過他們的飛艇設計理念比較落後。大部分都是抄襲作品,比如他們會抄襲趙國的雙飛艇設計理念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的抄襲作品,韓國人一直在走仿造路線,創新意識不是太多。

楚國吳越港。

「該死的,稻米的價格下來了。真該死。」一名投機商人搖頭說到。

「做多的時機已經過去了。既然做多不能賺錢,我們可以賺錢,現在天氣已經很暖和了。在南方,听說越州那邊,稻米增產了很多,他們在過一個半月就可以收割第一批水稻了。這速度真的是很驚人。」另外一名投機商人說到。

「嗯,的確是,對做多而言,壞消息可真多,真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壞消息。」那名投機商人搖頭說到。無奈之下,他只能平掉手中大量的多單,一開始他還賺了很多。他大部分是在低點的位置吃進了很多的多單,然後迅速的上漲,上漲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這讓他感覺做多的時機成熟了。時機上,那個時候有很多的大客戶正在瘋狂的出手他們手中的多單,他們正發愁市場上找不見那樣多的買家。現在好了他們終于找見他們要找的買家了。

「壞消息壞消息。听說從緬州來了一批商船,他們運輸來了大量的稻米,這些稻米數量足夠韓國一年需求的了。」一名少年帶來了一條勁爆的消息,這些少年主要活躍在期貨市場上,他們及時的傳達一些經過確認的消息,如果他們能夠給那些交易者帶來有用的消息的話,他們會賺到一些小費,這些小費比他們在外面工作一天都要賺的很多,而且他們也 願意干這樣的事情,他們只是幫助買賣一些交易單,同時他們還會幫助端茶送水,活不重,還能輕松。當然了。如果他們願意承擔一些風險的話,他們可以拿著這些小費,還有他們的薪酬做上一筆,他們當中不乏這樣大膽的人。

比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對秦國李文的故事表示感興趣,因為當初李文也是一個抄寫數字的小報童開始的,在抄寫了很長時間的之後,他決定自己來上一筆,然後他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想想看,他們自己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他們會怎麼樣。

楚國的金融市場不是很完善,但他們正在快速的發展當中。這樣也給了很多人投機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可以當場創造很大的財富。一夜暴富不是一種神話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想到這里,他們會怎麼做,當然是要去做他們能夠做的事情。這樣混亂的市場越能給他們造成很大的投機機會,因此很多年輕人很願意冒險做這樣的事情。

「該死。」听到這樣的消息,一些投機商人揮手讓年輕去賣掉手中的交易單,不管多少價位他們都願意承受,因為市場上的稻米太多了。這樣的話,會讓他們的價格持續不斷的下跌的。他們根本承受不住這樣的下跌。

韓國,新鄭。

「太好了。我就說,肯定有這樣的稻米,稻米多的很。」韓淑看著電報說到。

「是的,王上,一開始我們也沒有想到,印地方面還有大量的稻米,印地人一直以出口庫這樣多的稻米來換取他們需要的各種物資,我們是不是在這方面幫助他們一下。」張良說到。

「不。不要這樣做,讓他們繼續出口他們的稻米就可以了。等到我們的稻米需求變的足夠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種植棉花。另外感謝那些商船。」航速說到。

韓國方面的確應該感謝那些商船,因為隨著中原地區大規模的出兵計劃,各國軍方都需要大量的商船來運輸,但是,中原地區的商船數量減少了許多,他們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西洋上,因為西洋貿易可以帶來很大的利潤,他們除了帶回大量的利潤之外,還有很大的空間,回國可以攜帶自己的商船,同時幫助軍方運輸物資,人員,幫助他們打開更大的市場,可以說,很多事情都是非常順利的。想到這里,他們自然願意做這樣的事情,正好這時候稻米的價格上漲的很大。

而印地方面一直以出口稻米為主,他們換來有限的資金購買大量的軍火以及分發更多的資金給那些月氏軍團,同時緬州的稻米有需要處理,就這樣,第一批從印地和緬州來的稻米給予稻米期貨市場一次很大的下跌,加上未來預期有一批稻米成熟,倉庫的稻米會多的要命,這時候實在是不會上漲上去。面對這樣一種狀況,稻米價格應聲下跌,而楚國政府早在之前已經通知了那些投資商人注意風險,但是真正下跌來臨的時候,很多還是無法承受這樣的下跌。

秦國,咸陽。

「賣出,賣出。」李文也在忙碌著,他也犯下了一個錯誤,因為他認為小麥的需求會變得很大,可能還會上漲一些,在一開始上漲的時候,可能他會讓自己的人持有一些,但是,今天忽然上漲到了一個高點,不再上漲的時候。李文意識到自己可能犯錯了。就是這樣一個因素導致他損失了很大的一筆利潤。而今天的交易讓他變得有些手忙腳亂起來。

「該死的。」李文也覺得自己很惱火,他不應該這樣貪心,或者是說,如果他小心一些的話,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亂子了。但現在他必須盡快的處理好當前的事情。

隨著稻米期貨市場的下跌,小麥也緊隨其後,盡管小麥沒有其他的利空消息出現,比如大規模的增產,以及小麥庫存的增多,但是稻米的價格會沖擊小麥,人們可以不吃小麥,那時因為稻米會更加的便宜。

「我們是不是轉化做空?」助理這時候小聲的問道。出現這樣的事情,他也感到很無奈,但是,投機本身就是一種充滿刺激的事情,面對這樣的刺激,他們應該感到慶幸才是,畢竟,他們還有很大的利潤。

「嗯,買進一部分不要太多,太多的話,我們承受不了這樣的錯誤。」李文顯然已經吸取了自己的一個教訓。

「是的,先生,我這就處理。不過還有一份報告,需要我們注意,這來自棉花市場。」對方說著就交給了李文一份報告。

「棉花?」李文看著報告。助理已經離開處理手頭上的事情去了。李文需要靜下心來處理棉花的事情,秦國也有棉花期貨,比韓國上的交易品種還要早。但是秦國的棉花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了北疆,以及大宛的部分區域,而且棉花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軍用,秦國方面並沒有把大量的棉花轉化成棉布來進行大規模的傾銷,因為這樣做會大量的影響他們的皮革,要知道秦國有大量的皮革產區,如果大規模的棉布沖擊的話,會導致他們的皮革需求迅速的減低,這對他們來說,損失會大,所以,為了減少這樣的影響,秦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就棉布。

但是,韓國不同,楚國有自己的絲綢產區,這讓楚國在貿易當中處于一種優勢,這種優勢,就是他們的絲綢,他們可以瘋狂的傾銷他們的絲綢來達到他們貿易處于有利地位,這也是為什麼韓國頻頻的在殖民地當地有事情,而楚國人的殖民地卻毫無事情的原因,因為他們正在悶聲發大財。絲綢就可以給楚國政府帶來大量的利潤,這種利潤讓韓國人十分的羨慕,但他們也無法組織大量的絲綢工廠來進行生產,因為那樣的話,會造成兩國的矛盾進一步的增加,為了增加韓國商品的競爭性,他們于是使用了另外一種優勢的產品。棉布。

棉布的優勢在于產量大,紡織速度快,而且價格便宜,他們可以大規模的傾向,相比之下,絲綢需要特定的市場,他的絲綢需求並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了貴族,大商人,政府官員等上層社會當中,平民是很難接受這樣的東西的,但棉布卻沒有這樣的市場要求,他們主要針對的是平民市場,不過他們的市場通常情況下很難打開,因為這關系到大量的稅收問題。

不過韓國人似乎有決心推廣他們的棉布,他們和世界不同的地區,國家進行交戰,為的就是推廣他們的棉布,市場效果還不錯,最起碼滿足了他們一定的需求,隨著這種需求的增加,棉花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而一時間棉花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棉花的價格上漲了。

看到報告當中的一些事情,李文覺得似乎可以這樣嘗試一下,因為他看到另外一條消息。

那就是在楚國的吳越地區,他們增產了很多使用蒸汽機的紡織工廠。

楚國之所以增加紡織工廠,是因為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絲綢競爭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只是滿足了一部分的需求,但是,還是很難打開另外一部分的市場,他們覺得自己對市場的挖掘程度不夠。在這樣的影響下,他們決定采取一些措施來做這樣的事情,這就是他們為什麼一下增加紡織工廠的原因,因為他們需要開發另外一個市場,這樣一來他們同樣對棉花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需求變得越來越大,而供給卻嚴重的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棉花的價格會持續不斷的上漲。

李文似乎一下子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矛盾的出現,有了這樣一個矛盾的出現,讓他一下子興奮起來,他不管政府之間的競爭關系是什麼,也不管其他的因素帶來的影響是什麼,他知道的是,只要做好這樣的事情,他會狠狠的大賺一筆,相比之下,李文決定去韓國參加這場棉花大戰,隨即李文讓自己的助理收集棉花的相關報告。同時預定了去韓國新鄭的火車票。他已經迫不及待的加入到棉花大戰去了。

魏國,大梁。陳余的辦公室內。

「最後的人數在七百八十一人,其中,五十歲的超過了半數。大部分都在三十五歲左右。」助理無奈的告訴陳余這樣一個事實報告。

隨著議會抽號的完成,魏國完成了第一次民兵動員,盡管只是動員了一個區域,但這樣的一次結果還是讓陳余感到十分的不滿。

大量的適齡兵員開始有意思的躲避這次征兵,畢竟,魏國人不願意參加戰斗,而且,在魏國,尋找一份比民兵工作薪酬高的事情多的很多,他們沒有必要去當兵送死,當兵危險性很高,而收入卻低的嚇人,況且這次作戰遠在很遠的地方,自然有人不願意干了。

「好吧,就取其中的一半,五十歲以上的,我們不要了。他們太老了。讓他們回家休息去吧,我們就需要那些士兵遠征,讓他們做一些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吧。」陳余很清楚下面的人弄的花樣,他們會把適齡的人隱藏起來,然後找出他的父親,或者是兄長來代替,畢竟他們大部分當中的一些人不願意當兵,有了這樣的事情,下面的人自然而然的順手起來,他們會找來自外地的人來冒名頂替,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真的可以讓奴隸來做這樣的事情,富裕的地區是真的不能當兵作戰了。畢竟,有錢的情況下,人們還是願意享受財富帶來的樂趣,他們可不願意把大好的青春浪費在戰爭上,那樣的話,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

不僅僅是魏國遇到這樣的問題,趙國也在遇到同樣的問題。

「我們的兵役制度出現了問題,秦國人實行的是民兵,但他們的民兵還能接受一些基礎的訓練,而且他們的軍官儲備很多,比如軍校,但是,我們的情況卻不同。」李左車對李牧說到。

「我們實行的是普遍征兵制度,也就是說,到了適齡的階段的年輕人都要去當兵,當前各國都是這樣做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在大城市,比如,邯鄲內有很多的年輕人,但是他們卻從事需要的工作崗位,他們是工人,是重要的技術人員,他們的薪酬很高,對他們來說,當兵就是有一種極為虧損的事情,因為當兵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軍營是封閉的,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將失去很大一種進步的機會。這對他們來說,是最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進入軍營,意味著他們的勞資薪酬減少了好幾倍,因為我們的軍隊無法提供更多的資金付給他們大部分的軍餉,如果打仗的話,風險還很高,沒有人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做這樣的事情。也就是說,當前我們的軍隊情況並不是很妙。」李左車說到。

「嗯。我清楚這一點了。這種情況在我們經濟發展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李牧點點頭說到。他的征兵參謀就提醒過李牧這一點,因為隨著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這就通常意味著他們將要失去更多的兵員。因為大部分的兵員進入了工廠,他們賺的比當兵的還要多,而當兵卻成為一種笑話,因為軍隊給他們的錢比乞丐多不了。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趙國很有可能因為快速的發展導致自己的兵員緊張。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改變的話,情況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損失,這種損失會造成我們進一步的麻煩。」李牧說到。

「情況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情況已經發生了。我們也就只能這樣進行下去了。」李左車說到。(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