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秦國,咸陽。尚文的丞相府內。

「就目前來看,北方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秦國不能注重一個發展方向,秦國有廣闊的北方,北方現在發現了大量的礦產資源,比如,銅礦煤炭,以及一些鐵礦,這些對秦國的發展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嬴玉說到。

「嗯。但這些地方的開發都需要銀行來做這樣的事情,我想,你應該明白這一點。」尚文說到。

「是的,但是,銀行發展的方向很多,銀行周轉不出更多的資金來。趙國。燕國,還有南方的楚國,這是東方方向上,而在北方,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進行基礎建設,主要集中在鐵路建設上。不僅僅如此。在其他方向上,我們太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了。」嬴玉說到。

「你的意思說,銀行方面沒有周轉的資金?」尚文點頭,他意識到了銀行這一塊的問題。在秦國,銀行,金融業是秦國的主要交稅大戶,銀行的稅收佔據關中稅收的一半。如果加上金融的話,這個數字會進一步的增加。可以說。秦國的大部分增長,是靠著金融進行增長,當然了。這其中不單單是金融增長這樣簡單。但是,金融的作用卻十分的明顯,他不僅僅活躍了秦國經濟,更多的是活躍了六國,以及秦國在其他地區經濟的發展。

「是的,我就是這樣認為的。在我看來,秦國應該進一步的放寬貨幣上的政策,特別是政府擴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力度。」嬴玉說到。

「如果再加上大宛,吐火羅兩個方面的軍事武裝擴張的話,銀行的狀況會進一步的變得糟糕。需要的資金太多,而提供資金的地方太少。這樣一來,銀行就難以運轉,最後,資金就會變得越來越少。最後難以發展起來。銀行的作用是讓資金流轉起來。目前,銀行做到了這一點,但是。資金,銀行的流動資金正在減少。」嬴玉說到。

「秦國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就目前來看,銀行無法提供這樣的幫助,主要原因就是,資金的流動性變得越來少。我們無法進一步的擴大這樣的區域影響。」嬴玉說到。

「嗯。」尚文點點頭。

「秦國需要銀行在大宛,吐火羅方面提供充足的資金,以便購買充足的債券,這些國家可以提供很多的礦產資源做為抵押。但是,這樣的話,銀行大量的資金就會陷入其中。未來的情況可能變的難以控制。」尚文說到。尚文需要解決大宛,吐火羅方面的安全問題,但是這樣的安全問題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證,秦國財政資金肯定是拿不出這樣多的錢財。政府也是借債來進行維持這樣的事情。但是,銀行可以做到。所以,尚文需要做通銀行的工作,他需要銀行方面提供這樣做的支持,但是,現在,銀行方面沒有這樣多的充足資金。主要是,銀行已經把都大量的金幣借貸了月氏政府。而月氏政府遲遲不能償還銀行借貸的資金。而在另外一方面。在北方。秦國需要更多的資金解決更多的問題。比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都需要銀行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我想知道,你們能夠提供給政府什麼樣的解決辦法?」尚文問道。他需要解決這樣的問題。

「發行債券。銀行來購買,主要是使用金屬貨幣來進行購買。然後,抵押給銀行一部分貨幣發行權,允許發行一定額度的貨幣,擴大貨幣發行量。滿足北方的需求,在西域,我們可以使用大量的金幣,那里可以滿足各方的需求,但是,在北方,那里是秦國的實際控制區。所有的地方都被控制起來了。那里秦國的紙幣和金幣是相同的。北方已經變成了秦國的傳統貨幣區域。所以,只要提高更多的貨幣發行量,北方的貨幣問題就能解決。同時,政府大量的借債,除了償還之前的債務之外,還可以使用大量的財政資金,刺激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北方地區。」嬴玉說到。

「那麼,大宛,吐火羅方面的債務問題如何解決?」尚文接著問道嬴玉。對于發行更多的債券,提高貨幣發行量這樣的事情。尚文覺得,應該謹慎考慮。因為從政府,和銀行方面進行考慮。銀行的措施要賺取的利潤可能會更高。這是對銀行十分有利的舉動。

「這個。唯一的辦法就是舊債券兌換新債券,高價兌換。這是解決唯一的辦法。」嬴玉說到。

「嗯。好吧。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辦法。」尚文點頭表示感謝。對于解決西域大宛和吐火羅方面的問題。尚文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

魏國,大梁火車站。剛剛上任的大梁新的執政官。陳余正坐在火車上思考他的下一步的打算。一旁是他剛剛任命的財政部長,高源,一名地產商人。他在陳余的尚未上台的時候。他就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他也如願得到的財政部長這個位置,實際上,他得到這個位置,目的只有一個。得到了權利,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財富。

「執政官。現在擔心什麼?」高源小聲的問道陳余。陳余在得到位置的時候看望了一下張耳。張耳對此十分的不解,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竟然陳余能夠上台,對此,他十分難以理解。但是,陳余也不願意多說什麼。他只是認為,張耳在那個位置上做的不是很好。僅此而已。

「哦。沒有什麼。我。」陳余停止了張耳這件事情的思考。

「我只是在想,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大梁還需要更多的資金,只有有了更多的資金,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知道,我們的賬面上,還缺乏最少超過兩百多萬的金幣才能進行這樣的事情發展,就是半兩錢,也需要超過五百萬的半兩錢。這對我們來說。這個挑戰很大。」陳余這樣說到。

「嗯。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非常的棘手。」高源說到。他很清楚這一點。因為他知道,這個問題需要解決起來非常的難。在沒有上台之前,他就知道。魏國財政力量極為的薄弱。薄弱到了難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一上台之後。他就覺得,必須解決所有的財政資金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之後。他才會有機會大肆的撈取一筆。

「不知道,高先生在這方面有什麼樣好的想法沒有?」陳余問道高源。

「嗯。我是做地產生意的,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地皮上考慮一些問題。」高源說到。

「地皮就是錢,我們只要賣出一些地皮。這些地皮是我們的,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地。還有些平民佔據的土地,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棚戶區進行改建。搬遷到新的地方,然後進行房屋上的改造。我想,這樣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這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的改造。此外還有增加更多的工廠區,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聚集在這里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高源說到。

「賣地是一個辦法,但是賣地得到的財源還是太少。最多也就是幾十萬半兩。這還不能滿足魏國方面的需求。」陳余听到之後這樣說到。他也知道這一點。賣地可以得到一些土地出讓的費用。但是,這些費用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魏國的財政問題。況且,魏國政府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發展公共事業,盡管公共事業非常的有前途。他看到過一本秦國的經濟類書籍。或許是某位秦國經濟研究員的研究吧。他認為,基礎設施越完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而政府,就在經濟發展當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不是毫無作為片面的等待經濟的發展。這種觀點來自于戰爭的刺激,以及人為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畢竟,秦國就有這樣的例子。秦國可是靠戰爭發家的。只不過,隨著這種方式到達一定的階段之後。他的效果不明顯,秦國轉而使用了另外一種經濟政策,自由經濟發展政策。秦國目前使用的就是這樣的經濟政策。

而張耳卻按照秦國的這種自由發展狀態來進行發展。但是,這種經濟政策對魏國是無效的。因為魏國這樣發展下去毫無結果。陳余就是這樣認為的。盡管不知道具體的原因是什麼。但是他認為,他的經濟政策是對的。他需要改變這種發展狀況。

「我們必須去秦國。得到秦國銀行方面的資金支持,議會是不會讓我們增加稅收的,他們反對這樣的稅收增加。這點是我們得到議會支持的主要原因。」陳余說到。

「只有發行更多的債券。發展更多的公共事業,在未來的可能情況下,我們可以放棄我們手中的公共事業的股票來償還這些債務。但當前,我們必須得到秦國的支持。必須。」陳余說到。

「嗯。」高源點點頭。盡管他不知道陳余為什麼這樣做,但是他覺得。這樣做可能是對的。只要對魏國發展有利,特別是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是工程項目,沒有政府的批準,沒有人根本能夠拿下這樣的項目。這是一個絕對發財的機會。

趙國,邯鄲。

「丞相。」很多銀行家,還有工廠主紛紛對郭開行禮到。郭開很受用。他覺得,這才丞相應該有的情況。

「好了。你們都坐下來吧。怎麼樣?發展公共事業。如何啊?」郭開直接說到。郭明在一旁坐下來,他習慣性的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上面都記錄著一些事情,這些事情都對趙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銀行方面堅決的支持郭丞相的發展。」一名中年銀行家首先站出來表態到。

「嗯。不錯。」郭開點頭說到。

「我們也堅決的支持郭丞相的發展,這公共事業對趙國來說,就是一次巨大的變革。此變革遠超趙武靈王的改革。這是我趙國的第一次偉大的躍進。」一名年輕的銀行家極為夸張的說到。這讓很多銀行家都注意到對方的身上,但對方卻一點也不在乎,只是微笑著說著。

「好了。好了。你們能夠賺錢,也能為我趙國的發展出一份力。就是做出了偉大的貢獻。」郭開很受用這樣的馬屁。這還是有人第一次這樣說。不過他感覺狀態非常的好。好的不得了。或許,趙國的歷史上,真的該有這樣的一位偉大人物出現。不過。郭開認為,名聲雖然好。還是來點實際的比較好。

「趙國想要發展更多的公共事業,還需要你們,第一,你們需要提供更多的銀行資金來支持。第二,還需要各位工廠,你們不僅僅獲得了資金上的支持,也得到了更多趙國人的期盼。沒有這些,你們還是很難發展起來。所以,各位都要精誠合作。共謀我趙國發展大計。」郭開站起來說到。眾人點頭說到。不過郭開還是需要解決更多的財政資金,畢竟,銀行,工廠企業參與進來。政府也必須做一些事情,這點還是郭明提醒他的。政府沒有更多的資金。就會變得極為的被動。這對趙國政府來說,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但是如何解決這樣的事情。郭開還是沒有較好的辦法。

大宛財政部。

「這是秦國銀行發來的解決辦法。」財政部長對國防部長說到。

「我看不懂這些,你知道的,我是管國家安全的,國家安全出了事情,我需要更多的資金。大宛國現在最少需要擴編四個步兵師,進而才能擴編更多的步兵師。」國防部長說到。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如果不解決財政問題。一切都很難進行下去。」財政部長說到。

「好吧。我看看。」說著國防部長看起來了來自秦國銀行方面的建議。

「他們是什麼意思?」國防部長問道。

「舊債券兌換新的債券。高價收購。或者是說,我們兌換其中的比例更加的高一些,只有這樣,才能讓秦國的銀行同意借貸更多的資金給我們。」財政部長說到。

「也就是說,秦國政府拿不出這樣多的資金來,但是,他們卻需要更多的債券,意思是,我們付出的代價更高。」財政部長無奈的說到。

「這樣做的話,豈不是讓我們的大宛政府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嗎?」國防部長說到。

「是的,但是,我們面對的安全問題,卻是滅頂之災。如果安息人發動進攻,就按照你說的那樣。那樣的話,大宛的經濟就會遭遇極大的崩潰。那時候。大宛政府可能已經不存在了。想要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發行更多的債券,對于之前的債券,使用新購買的債券的資金來解決。這樣的話,政府需要首先購買舊的債券,或者是高價折算債券才能解決財政問題。只是,政府需要抵押的東西更多了。」財政部長說到。

「這場戰爭的代價就太大了。」國防部長說到。

「所以,我們不希望看到戰爭,但是,戰爭卻主動找上我們,有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的。」國防部長說到。

「吐火羅方面也是這樣,他們也會面對安息國這樣的舉動。我們必須早點進行打算,如果不這樣打算的話,未來面對的狀況可能會更加的被動。」財政部長說到。國防部長點頭說到。

秦國,北方,一個小型的火車站。秦國騎兵第三十四團臨時駐地。團部非常的忙碌,更多的部隊到達這里之後。他們得到了新的命令。除了一些考試通過的士兵晉升為士官之後。很多士兵被下達了退役命令。

「那邊招工人,或許我們可以去試一試。」一名剛剛退役出來的匈奴騎兵拿著手中的退役通知單告訴另外一名士兵說到。

「我。我覺得不太可能,對方要求很高。最起碼是小學學歷,你看,上面要求認識五百個字以上,可我才三百個。」另外一名士兵擔心的說到。

「試一試,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帶頭的退役騎兵說到。他現在才知道,當初學習有什麼用了。他們的騎兵團下達了一個新的命令。他們團不存在了。也就是他們的番號被撤銷了。很多士兵被退役。不過他們都找不上一些好的工作,一些人買了車票。他們計劃回去看看。還有的人計劃留在這里。一方面他們需要尋找一些另外的工作。看看這里的機會。他們覺得這樣的機會很多。

「不要,不要。你們認識的字太少了。而且,管理起來也不好辦。或許那些農場也需要你們,但是礦場,工廠。你們的熟練技能不好。」一名招工的負責人這樣說到。

「軍隊也真是的,不對你們進行培訓。就把你們給解散了。」那名負責人接著說到。

「騎兵都離開這里,我們要工兵,會爆破的優先啊。」招工的人大聲的喊道。(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