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門高千尺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分(上)

第一百四十七章情分(上)

「這場雨可來的不是時候!」听到樊流海之言,薛遠的臉上顯露出了一絲苦笑︰「眼見著要完成遷移事,卻遇到這雨天,怕是路上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樊流海安慰的說著︰「只有幾千戶百姓沒有遷移過去,雨未必下的有多大,只需小心些,不會出現變故,再說,我這里可以多派些護衛和物資。」

「但願如此。」薛遠望著 啪而下的雨說,說著。

成都府城,宋涵府中。

一間書房內,端坐著兩個中年人,這兩個中年人都是容貌不俗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留有美髯長須,另一人是短短的黑須,正是宋涵宋恆兄弟二人。

男子向以長須為美,宋涵本就保養得當,又容姿不凡,這兩年來在成都府城過的甚是如意,絲毫不顯老態。

宋恆年紀較兄長小上幾歲,不喜長須,留著短須,梳理的甚是干淨利索。

宋恆和兄長宋涵一樣,年紀已過四十,但本就是大族出身的貴族,除去多年前受過的奔波焦慮,這些年來,同樣是生活如意,不僅自己的幾個兒女還算孝順,宋家的一些後輩更是很有出息,比對著那些漸漸沒落的世家,他是極為滿意現在現狀。

「大哥,子燁先前的舉動,可是你授意?這一隊物資,可著實是大手筆。」此時的宋恆正低聲向宋涵詢問著。

宋家家大業大,光是成都府城的產業,現在已經遍地開花,不用說蜀地其他地方了。

在蜀地,宋家是其他世家無法比擬的存在,即便宋家再如何低調,也改變不了蜀地數一數二豪門的事實。

這樣一份家業,宋恆縱然也在管理著,可總有顧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當他知道宋家商隊送了物資給張玉溫後,心里便是一跳。

向來這籠絡人心,便是主君大忌,宋恆生怕自家子佷做了錯事。

宋恆與虞良博交情不錯,自然清楚,虞良博為何會如此受王弘毅信任,有時,即便是父子夫妻之間,該有的保身之舉,亦是不能少。

更何況只是姻親。

正因為如此,宋恆這才跑到大哥的書房,向他詢問此事。

「子燁那件事,為兄也是剛剛得知,不過你不必有所擔憂,他是打著國公名號送的物資,事先也與國公提過此事……實是想不到,此子現在也知道與國公緩和關系了,本以為要好生教訓他一番,他方知道這其中利害。」宋涵說到這里,輕嘆一聲︰「雖然這件事有些鹵莽,也有些隱患,但是不算太破格,能表明心意就可以。」

「既是如此,那不必擔憂了。」宋恆松了口氣。

「只希望此子能一直如此,宋家之所以能有今日,是借的國公勢,若無國公庇佑,失去了情分,再富可敵國不過是一夜的工夫。」

宋涵的話,讓兄弟二人想到了前段時日消失的世家,不再言語。

宋涵站起來,隔著窗台望著外邊,喃喃說︰「雨大了,里面還有著雪珠,看這樣子,冬天第一場雪怕是要來了……」

「大哥,現在蜀中統一,開墾荒地,派下糧食,這冬天不會過的很難,到了明年,獲得二場豐收,就更是安居樂業了。」

兩人在這里感嘆雨水,卻是說中了,外面雨漸漸變成雪,這場雪一直下了數日。

蜀內的百姓很是高興。

數年來的平靜生活,並沒有讓他們忘記曾經的動蕩。

蜀國公平定了龍劍,蜀中大一統,再沒有比這些百姓更高興了,能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生活,就是他們所願。

蜀地百姓享受著這難得的和平冬天,蜀地統一,帶來的將是太平和收獲,亂七八糟的藩鎮賦稅減少了一半,田地增長了一倍,也沒有大兵掠殺了,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對于這個冬日,都有了一絲期待。

半月後,薛遠和張玉溫終于將十萬百姓從龍劍四郡遷移過來。

這一善舉,使得龍劍地區土地得以寬裕,又使得蜀內得以開發,可算是利國利民之事。

成都府,王宮,秘書閣之內。

王弘毅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案幾上,擺著的是記錄著遷移之事的賬目,以及幾份密報。

虞良博、張攸之此刻就坐在王弘毅的下首。

官員在遠處忙碌著,因為距離遠,不提高聲音,這些人是听不清的里面的話。

「這麼說,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事情辦的很是順利?」看著面前的密報,王弘毅暗暗點頭。

薛遠這次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將此事辦的甚好,張玉溫作為副手,同樣功不可沒。

想平安的將這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又豈是容易事?

雖是善事,一個處理不當,就極可能引起民變。

龍劍雖然土地貧乏,可對于世代居住在那里的百姓來說,那里是他們的故鄉,是他們的家。

即便家再不好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離開生活了幾代人的地方,去一個完全陌生之地?

哪怕只隔了幾百里。

這本就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可薛遠張玉溫二人將這件事情辦的很是妥當,王弘毅對此很是滿意。

這時,有內侍從外面步入,一直來到王弘毅面前,回稟︰「主上,薛大人和張大人已到了,正在外面侯著,是否喚他們入內?」

王弘毅說著︰「請他們入內。」

侍應聲,退了出去。

不一會,在內侍的帶領下,兩個官員,從外面走進秘書閣。

「臣薛遠(張玉溫),見過主公!」薛遠和張玉溫一前一後,在王弘毅面前拜倒行禮。

「兩位請起。」王弘毅微笑著說︰「這幾個月,二位辛苦了。」

「臣愧不敢當。」薛遠張玉溫幾乎是同時說著。

王弘毅今天心情很好,看著二人的目光,更是柔和許多。

「十萬百姓能安然進入蜀內,這非是易事,你二人此次辦成此事,功勞不小。你二人先將這幾個月的事,與孤匯報一番,雖然之前已知道結果,可從你二人口中听到的,定然比那上報生動。來人,給兩位大人上茶,賜座!」

薛遠和張玉溫連忙再次拜倒,謝恩。

雖是坐下來,卻直著腰,向著王弘毅回稟半年來的所見所聞。

王弘毅听的很是認真,一邊听,一邊點頭。

說起來,薛遠和張玉溫倒還真是合作默契,二人雖是文臣,一個善于處理瑣事,一個擅長統率大局,二人恰好互補,辦起事情來,往往事半功倍。

兩人性情和善,很是細心,有著耐心,這次又額外細致,終于把事情辦了下來,這樣看來,自己當初將他們二人湊成搭檔,是做了件對事。

王弘毅感慨的暗想著,打量著兩人,很是欣慰的看見著薛遠頂上的本命氣,已經變成了淡黃色。

「薛遠,張玉溫,你二人此次做的甚好,孤很欣慰。」王弘毅在二人講罷後,開口說著︰「薛遠,你本是六品,被降至七品,可有委屈?」

薛遠聞听此言,忙從座位上起身,跪倒在地,說︰「主公,薛遠之前做事不當,辜負主公信任,主公能再給薛遠一次機會,薛遠已是十分感激,又豈會感到委屈?主公待薛遠如何,薛遠一刻也不敢忘。」

「你能這樣想,孤很高興,這次看到你與張玉溫辦好差事,更感欣慰。」說到這里,王弘毅又看向了一旁的張玉溫。

「這是你初次外出做事,辦的很好,沒有給秘書閣丟了臉面,連虞大人和張大人,都時常夸贊于你。」

「臣謝過主公的看重,謝過兩位大人的栽培。」張玉溫同樣起身,說著。

王弘毅看著下面二人,沒有再說話,而是審視了片刻。

再次開口時,已是嚴肅起來︰「薛遠,張玉溫,听封!」

薛遠和張玉溫不敢抬頭,跪在地上等候王弘毅的下文。

只听王弘毅說︰「薛遠、張玉溫,辦事得當,薛遠官復原職,張玉溫官升一級。」

「臣薛遠(張玉溫),謝過主公。」听到各升一級,薛遠和張玉溫心中俱是歡喜,連忙謝恩。

二人起身後,王弘毅又恢復了一臉微笑。

「孤看你二人這次辦事得當,索性再委派你們一起去做件事,如何?」

「良博,將那份文書,交給他們看看。」說著,示意一旁的虞良博取過文書,遞給二人。

「臣遵命。」虞良博知道王弘毅現下很是看重眼前的二人,否則也不會將這事交給這二人去做,听到吩咐,他忙將手里的文書,遞交給二人。

薛遠和張玉溫輪番看著上面的內容,他們看的差不多了,王弘毅方再次開口。

「你們也看過了,孤欲在全蜀推廣神仙方的國策,看你二人合適人選,你二人可願去做此事?」

薛遠和張玉溫自是大喜,神仙方是大秘密,能推行就可增產,這不但是效益,也是大有官望的事。

推廣此項,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是這數年的任務,不過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既是如此,他們又有何不願接?

並且兩人合作的頗為默契,這事如果辦下來,功勞情分都有了。

「臣自當全力辦妥此事。」薛遠回答的說著,張玉溫同樣表態。

王弘毅微笑,推行神仙方(土制化肥),是益國益民的事,獲得民望和功德不計其數,王弘毅把這事交給薛遠,就是希望通過這事,本命一路上漲,日後能封侯拜相。

這心思不可說,賞賜了他們一些金銀布匹,放他們離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