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豪氣干雲
日寇氣數已盡,我們的勝利卻是必然的!——王耀武
1945年4月23日,王耀武指揮的第4方面軍司令部也在運籌帷幄,做出相應部署。
王耀武說︰「此次會戰,從時間、地區和雙方動員兵力來看,關系我國抗戰成敗,因此只能勝,不能敗。上峰已下最大決心,調集優勢兵力裝備用于本戰區,務望我各級將士,共體時艱,同心同德,英勇殺敵,以完成我軍人之天職!」
中將參謀長邱維達接著進行補充︰「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類生于大地之上,尤如螞蟻行于丘溝之間,地形稍有不便,即跌跌撞撞,難以行動,敵軍遇到地形險阻,就限制其部隊武器行動,無能為力,善用兵者,深知此道,地形宜于戰則戰,不宜戰則守,只要各級部隊將士善于利用湘西山區地形,此戰可操勝券
緊接著各方面匯報各自一周來的戰況,當提起下一步作戰方案時,邱維達介紹道︰「雪峰山地區山巒重疊,道路險阻,山脈均系南北走向,愈向西進山勢愈高,正是孫武所指的死地,我軍采用攻勢防御,先守後攻,守可以消耗敵軍有生力量,攻可以進一步殲滅敵人全部或大部分有生力量。我們利用雪峰山地形,布置成一個袋形陣地,武岡、新化、安化三點要堅守,作為兩翼陣地支撐點,敵人主攻方向在圭洞公路地區。並配有裝甲部隊。擔負此方面作戰的74軍。應集中步兵炮和火箭筒在公路兩側,多準備數道陣地,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我們的手段是誘敵深入,只要武岡、新化、安化不丟失,爾後掩護我戰略預備兵團易于出擊作戰,就可能圍殲日軍
邱維達的一席話說得眾將頻頻點頭,王耀武最後作會議總結︰「我喜歡《周易》,初通卦卜之術。說起來主要是根據生日的干支排出來的,起運的字數如果是順的,就由生日干支的下一個干支排下去,逆數的,就由生日干支的上一個干支倒排上去。昨天遇到一名小有名氣的江湖術士,我請他從總理初建民國的時日算起,排國運的干支,這術士推出今年是大吉、流年吉,而日本國今年大運凶、流年凶,命理之言。有無效驗,另當別論。可日寇氣數已盡,我們的勝利卻是必然的!」王耀武的一席話,引起一片笑聲和掌聲。
來不及等到陸軍大學的結業典禮,張靈甫便于4月26日飛回前線。3個多月前離開芷江的時候,芷江的中美空軍只有100多架飛機,而現在擁有b-25重型轟炸機、c-46大型運輸機、最新式的野馬式戰斗機300余架,天上戰機穿梭,地上銀翼相接,無論數量還是性能,皆遠遠超過日軍,叫人看了無不歡欣鼓舞。而來接他的盧醒、高敬以及孟鐵蛋等一班隨從衛士,更讓他大開眼界︰清一色的美式大蓋帽、夾克式軍裝、白襯衣、綠色領帶,個個帥氣,人人精神,再也不是以前那種皺皺巴巴的粗布衣形象了。這還不算,最讓他意外的是盧醒、高敬竟一人開來一輛敞篷小吉普。回前線之前,他已經知道,史迪威一走,美械裝備就大量運抵昆明,美軍顧問團團長羅斯少將還親臨七十四軍,督辦換裝,卻沒有想到變化如此之大。
「怎麼樣,拐子,兄弟們起簍子了吧?」盧醒一腳踩在踏板上、一手敲著車門,得意十足地炫耀道。「張叔叔以後若有興致,我教您開車,包教包會!」高敬也拍著胸脯對他說。
張靈甫「哼」了一聲,說︰「幾桿洋槍洋炮,看把你們得瑟的!」嘴里盡管不屑一顧,可滿臉全是掩飾不住的興奮之情。只有鐵蛋冒傻氣,沒听出意思來,急得他舉起手中的卡賓槍說︰「才不是幾桿呢!瞧瞧,這啥?卡賓槍,比步槍輕、比沖鋒槍準!我們再也不怕小鬼子了!」
最後一句說得太急,辭不達意,盧醒反手敲了一下他腦殼,高敬踢了他一腳,兩人異口同聲道︰「你這差一點!我們幾時怕過小鬼子?」前不久,羅斯少將來五十八師,見到多年未見的鐵蛋,很高興,給他一塊厚厚的巧克力,他以為是肥皂,拿去洗衣服,還跟高敬說,這洋肥皂就是不一樣,洗衣服不起泡。
「應該說,我們更打得過小鬼子了!」張靈甫將鐵蛋的大蓋帽取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先俯,對著吉普車的反光鏡看了看效果,覺得十分滿意,便一腳踩在踏板上,抬頭、挺胸、叉腰,詢問弟兄們︰「怎麼樣?像不像盟軍的麥克阿瑟元帥?」沒等大家回答,他又把大蓋帽還給鐵蛋,幫他扶正之後,豪氣十足地跨上車,把手一揮︰「走!開車!」
兩輛吉普一前一後緩緩駛出機場。張靈甫注意到機場上那些身穿新式軍裝的哨兵,有的很精神,有的卻很好笑的樣子,便對盧醒說︰「美式軍服很挑人,不是隨便那一個都可以穿的,越帥氣的人,就越是錦上添花,而個子不高、氣質不佳的,被大蓋帽一壓就顯得猥瑣不堪。看來,以後我們七十四軍在招兵的時候,還得注意一高呢!」
盧醒心想,長官是不是要當軍長了,連這個問題都考慮到了?
車出機場,路就寬敞了,迎著巍峨的雪峰山,向洞口方向疾駛而去。抵達安江後,張靈甫先去第四方面軍總司令部,向總座王耀武報到。軍情緊急,王耀武正好要去位于江口的五十一師,一是督戰,二是安撫,兩人稍作寒暄,即一同上車。
路上,王耀武向張靈甫簡要介紹了當前敵我態勢︰4月中旬,日軍集中5個師團、3個旅團約10萬人以上的總兵力,分3路並進,中路主攻隆回、洞口,左路進攻武岡、綏寧,右路進攻新化、漵浦,其意圖一是左右包抄我第四方面軍,二是穿越湘黔公路,攻佔芷江。總部決心依托雪峰山天險與敵死戰,七十四軍和一百軍各配屬一個炮兵團,分別于洞口以南的武岡、綏寧和洞口以北的龍譚、漵浦一線正面阻擊,在我南北兩翼的靖縣和新化,分別配置七十三軍、胡璉十八軍和湯司令的第二十六軍、九十四軍,一旦日軍進至雪峰山月復地,即以十八軍和湯集團分別殺出兩翼,南北對進,實現合圍;為加強我方面軍作戰力量,新六軍也即將從緬甸空運芷江。目前,湘西會戰已全面展開,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也親臨芷江,統一指揮我參戰各部。
早在移防武岡之時,張靈甫便把湘西的山山水水默記于胸。听到這里,他說︰「房梁之所以要做成三角形狀,乃因三角形最穩定,垮任何一邊,屋頂必塌。如將武岡、新化、芷江之間連成線,像不像一個等腰三角形?芷江便是屋脊,武岡、新化便是兩個邊,只要我們在這兩個邊頂得住,湘西會戰必勝矣
不看地圖,便勾劃出本次會戰的三處要點,連「等腰三角形」這種從未听過的新名詞都出來了,王耀武暗自稱奇,記得何老總在作戰會議上,也的確強調過武岡、新化作為全局支撐點的重要性。他扭過頭來,手在張靈甫的背上拍了幾下說︰「將別三日,也當刮目相看嘛!」
張靈甫揚起眉峰一笑,沒有做聲,以最後一滴血,守最後一寸土,他的心早就飛到了雪峰山的那一邊。
雪峰山,湘西最高山,海拔兩千米。民謠雲︰「雪峰山,山連山,九曲十八彎,彎彎都是鬼門關」。這道天塹,越向西山勢越高,成為芷江的堅強屏障,而**五大主力就有三個雲集在此,七十四軍、十八軍、新六軍個個全副美式裝備,居高臨下,構織層層火網,且制空權更在我們手里,美軍聯絡官攜帶電台已配備到師一級,可隨時呼叫空中支持,指示目標,糾正偏差,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看他日軍還怎麼蹦達!
車過廟門後,進入雪峰山月復地,只見路隨山轉,車輪旁便是深不見底的溝壑。過鐵山河時,橋窄水急,僅容一輛卡車通過,路北叫鐵山,路南叫鐵山莊,兩側絕壁萬仞,峽谷幽深,古木參天,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入之勢,使人凜然而生涼氣……
有此險山,有制空權,有英勇善戰的官兵,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武器,有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和彈藥補給,管叫它小鬼子有來無回。多少官兵對此戰抱定了打勝的信心和決心。(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