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回 通靈寶玉的煉成 (一)

第一回通靈寶玉的煉成賈雨村的發跡史

從前有座山,這座山沒有廟也沒有老和尚,只有數不清的萬壑千岩。此山名為大荒山,因這里盛產石頭,所以女蝸娘娘就在大荒山無稽崖煉成了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來補天。補天用去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巨石就把它丟棄在此山青埂峰下。這塊石頭孤零零的留在了地上,眼看著同伴們都上天為人類做貢獻去了,心里難免會有些許的遺憾和憂傷。因為這塊石頭經過女媧娘娘的煆煉之後,已經通了靈性,它不再是一塊冰冷的、沒有追求的普通石頭了,它也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好在它的精神追求在不久後就得以實現了。

那一天,沒有一點預感的石頭正在黯然神傷,忽然看見遠遠地走來了兩個人。等走到跟前,石頭定楮一看,原來是一僧一道,見兩人生的骨骼清奇、相貌不凡,石頭心里不禁暗喜,心想自己的出頭之日終于到了。

倆人也許走累了,就一坐在石頭邊休息。先說些雲山霧罩的神仙玄幻之事,然後又話鋒一轉,開始聊紅塵中的榮華富貴。听到此處,石頭禁不住動了凡心,不得已,只好口吐人言︰「兩位大師,弟子方方正正的沒手沒腳,不能給二位施禮了。剛才听你們談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心里羨慕得不得了,也想去享樂一番。你們別看弟子生的粗壯不堪,但心卻稍通靈性。望大師慈悲為懷,如果肯帶弟子到凡間走一遭,大師的恩德,弟子將永世不忘。」

「善哉,善哉。」神仙畢竟是神仙,听到石頭說話竟然一點也不驚訝,要換做普通人早嚇得尿褲子啦︰「你以為紅塵中只有樂事嗎?非也,難道你沒听說過‘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嗎?(石頭被丟在荒山野嶺不知多少年了,我想它除了女蝸娘娘誰都沒見過,怎麼可能听說過這八個字呢。)你還是不去的好!」

石頭在心里搖了搖頭。既然凡心已定,大師的話哪里听得進去。它苦苦哀求,恨自己不能生出兩只雙手拉住大師的衣袖。兩位神仙知道此刻說什麼石頭也听不進去了,就嘆息了一聲說道︰「好吧,我們就帶你去享樂一番,但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不要後悔呀。」

「不會,不會。」石頭終于樂了,雖然別人永遠看不到它的笑臉,但是,它內心已經樂開了花(如果它有心的話)。

「不過,你這個樣子……」兩位大師看了看石頭沉吟了一下︰一來,這塊石頭又大又笨不好攜帶;二來,就算他們施仙法不費力氣帶入塵間也就只能當做一塊墊腳石。(這墊腳石可夠壯觀的)。

「罷了,我們施法幫你變變樣子吧。」大師說完,那僧人便口念咒語,一塊巨大的石頭瞬間就變成了一塊晶瑩透亮的美玉,而且,還縮到扇墜那麼大小。那僧人托在手掌上,笑道︰「總算像塊寶貝了,我再在上面鐫刻上幾字,讓人一看更像奇物。」

「不知大師要帶弟子到什麼地方?」石頭千恩萬謝之後終于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不要多問,到了你就會知道的。」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大師怎麼可能告訴石頭呢,既然你要去凡間,那就不管好壞去好了。

石頭雖然內心忐忑,但是畢竟就要離開這塊不毛之地,它內心還是比較激動的,它透過僧人的指縫望了望那些補天的弟兄們,心理終于平衡了︰你們繼續為人民服務吧,我也要去享受幸福啦。

後來,不知過了多久。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然見一塊大石上刻了許多字,細細看來,原來就是無緣補天的那塊石頭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悲歡離合世態炎涼的一段故事。後面還有一首偈(ji頌的意思)︰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譯文︰我沒有才能去修補那殘破不堪的蒼天,白白的在人世間生活了這麼多年。這里記載的是我生前死後的經歷故事,請看到的人抄錄到人世間去做奇聞流傳。

——譯文來自《紅樓夢詩詞賞析》,著作者︰劉亮。本文所有詩詞譯文均出自此,不再另注。

空空道人看完,便對石頭說道︰「石兄,這段故事,你自己覺得有些趣味,想流傳百世,但在我看來,只不過是幾個不同尋常的痴情女子,雖有點小才情,也沒有班姑(既班昭,東漢史學家班固之妹,才女)、蔡女(指蔡文姬,東漢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多才)的德行和才能。我就算抄了去,恐怕人家還不願意看呢!」

石頭笑了,開始引經據典,此處略去若干字(相信大家真的不願意看)……無非就是想證明自己的這個經歷,絕對可以讓人感覺耳目一新,是不同于那些理朝廷治風俗(理治之書)和著意渲染(風月筆墨)之書的。

不明白這個沒嘴的石頭怎麼這麼能說,反正把空空道人說的動心了。空空道人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終于同意了石頭的觀點,于是抄了下來。

後來,曹雪芹在悼紅軒中經過十年的反復修改,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並題名《金陵十二釵》,一部曠世之作《紅樓夢》就這樣問世了。這其中,還經歷了幾次書名演變,具體的演變過程請參照劉心武先生的《劉心武揭秘紅樓夢》,里面講的非常清楚。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譯文︰滿紙上好像都是荒唐的文字,字字句句卻浸透著我心酸的眼淚。人人都說我太過痴情,可又有誰能夠真正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好了,下面故事正式登場。

當日地陷東南(神話故事︰共工與顓頊zhuanxu爭帝,共工氏撞斷昆侖山,西北的天柱塌了,自然天就向那個方向傾斜了。天向西北方傾斜下去,東南方翹起來,就將東南方的地維崩斷了,因此大地就向東南方傾斜。),東南方有一個地方叫姑蘇閶門(蘇州的別稱)。當年的姑蘇城不僅是繁華,那是相當繁華。用曹雪芹的話說就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外有個十里街(勢力街),街內有個仁清巷(人情巷)(《紅樓夢》一書用人名地名諧音寓意,不再一一作注。)巷子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狹窄,被人們稱作葫蘆廟(這個地名相信好多人都熟悉,因為後面的章節葫蘆僧亂判葫蘆案曾出現在中學課本里)。廟旁住著一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他的原配妻子封氏,情性賢淑,深明禮義。家中雖不是很富裕,但在本地也算個名門望族了。甄士隱生性恬淡,不喜功名,每天就是種種花、養養草,外加喝點小酒後乘興吟吟詩,陶冶一下情操。美中不足的是,甄士隱已年過半百,膝下無兒(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只有一女,叫甄英蓮(真應憐),今年三歲。

一個炎熱的夏天,大概是剛剛吃完午飯吧,甄士隱先生閑來無事在書房中打發無聊的時間,看了一會書後,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此睡法不科學,據專家說,此睡法時間長了可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疏導,還可誘發青光眼。但是,那天午後,甄士隱還是以這種不科學的睡姿朦朦朧朧睡著了。事實證明,睡姿不正確還容易做夢。因為,甄士隱同志就做夢了……

甄士隱夢見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忽然他看見了一僧一道,倆人邊走邊談。

「你準備把這塊蠢物帶到哪里去?」道人問。

「現在正好有一大伙風流冤家要轉世投胎,趁此機會,我把這蠢物夾在他們中間讓他去經歷經歷。」僧人笑著回答︰「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因為得到赤瑕宮神瑛侍者的日夜澆灌,這株絳珠草竟修煉成一株仙草,變成了一個女人模樣,整天在離恨天外游蕩,餓了吃蜜青果,渴了喝愁海水。但是因一直沒有報答神瑛侍者的澆灌之恩,所以,此女一直郁郁寡歡,內心深處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正好近日神瑛侍者忽然想下凡了,就在警幻仙子那里掛了號(看來神仙下凡也需要排隊的)。警幻仙子考慮到正好絳珠草的灌溉之恩還沒解決,就問她是否願意陪他下凡。絳珠仙子正有此意︰‘他給我的是甘露之惠,我沒什麼可以還他的,就把我一生的淚水還給他吧!’」

絳珠仙子說的不是什麼豪言壯語,但是一個柔弱女子能有如此決心和毅力把畢生的淚水都為一個男人而流也是勇氣可嘉的。

「好吧,還淚之說我還是第一次听到,看來這段故事一定很精彩了。」道士有點驚訝︰「我們趁機也下凡超度幾個,豈不也是一場功德?」

「你先同我去警幻仙子那里把這蠢物交代明白,然後,等這群風流冤家投胎完畢,我們再去。」

甄士隱先生在夢中听得很清楚,心想他們說的「蠢物」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來到了大師面前,彎腰施禮︰「兩位大師好,剛才你們說的弟子雖不能完全明白,但也受益匪淺。只是不知這蠢物是何東西,能否讓弟子見一面?」

「這蠢物與你有一面之緣。」僧人說著就把那塊玉遞到了甄士隱手中。

甄士隱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上面鐫刻著「通靈寶玉」四個字,後面還有幾行小字,正要仔細看時,僧人說︰「幻境到了。」然後一把從甄士隱手中奪過玉,與道人過了一塊大石牌坊,牌坊上寫著四個大字「太虛幻境」,兩邊還有一副對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譯文︰當假的被當做真的時,真的也就成了假的;當沒有被當做有時,有也就成了沒有。

甄士隱剛想跟著兩人進去,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他猛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定楮一看,窗外烈日炎炎,窗下的芭蕉葉無精打采低垂著腦袋,剛才的夢已經忘了一大半。這時女乃媽正抱著英蓮走過來,甄士隱看英蓮長得粉妝玉琢,越來越乖巧可愛了,不禁伸手接過來抱在懷中,玩耍了一會,就抱到街上看熱鬧去了。

在街上又玩了一會兒,剛要回家,只見那邊來了一僧一道︰那僧頭上長著黃癬,赤足;那道士則跛足蓬頭、瘋瘋癲癲。到了他們面前,那僧人就大哭起來︰「你把這個爹娘白養活有好命沒好運的孩子抱在懷里干什麼?快點給我吧!」

我想,甄士隱剛才的夢不是忘了大半,而是一點也記不起來了,不然,生得這麼骨骼清奇的倆人他不可能沒有印象吧?他只當他們說的瘋話,也不理睬,抱著女兒就要走。那僧人看他並不相信,就指著他哈哈大笑,嘴里念了四句詩︰

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