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午時,暮家老家主暮老帶回來了宮里的消息,說四皇子對大皇子指使他母妃淑妃與皇後為難的事供認不諱,另外他還說道,他听他母妃淑妃說過,說大皇子與冰國人有所勾結。

現在,蕭知遠已經帶人去搜查大皇子的鄲王府去了。

狄禹祥听得當下一怔,即便是易修珍,也訝異地張了嘴。

這是皇上知道查不到大皇子謀殺九皇子的證據,他就干脆栽贓到他身上去了?

這事狄禹祥再清楚不過,大皇子根本沒留下任何把柄,他帶過好幾次頭徹查大皇子,每次都無功而返。

大皇子雖有動機,也有蛛絲馬跡表明與他有關,可蘭家那邊的人完全不松口,而那位蘭先生現在還跟在如家,與如家禍福與共,甚至還拿出了她的積蓄給了如翁,現在她在如家上下的聲威,可不比如老夫人的差。

大皇子在狄禹祥的眼里,那可是相當深不可測的一個人。

可看這動靜,很顯然,皇帝是下了狠心,一定要動明顯準備了多年的大皇子了……

因老家主帶回來的消息,暮家人皆心有所思,午膳時,留下來的易修珍都有些心不在蔫,膳後,他直接與老家主道,「我去宮中一趟,看看九皇子,這幾日,我兒留在您身邊,您看可好?」

暮老看了他好幾眼,隨後讓暮斐過來,等暮斐探過小世子的脈,帶他去偏廳檢查過身子回來朝他頷首後,他撫須朝易修珍點了下頭,答應了珍王的交易。

他們負責把小世子治好,珍王負責站在九皇子這邊。

**

朝廷上已經是亂成了一鍋粥,已經有人闖到文樂帝的養心殿前去死諫去了。

已經有兩位監察官,大闖養心殿,他們剛把頭在養心殿門前磕破,下一刻,就被侍衛以大闖皇宮的罪名,把頭割了下來,他們狠,文樂帝沒給他們留任何退步。

文樂帝早做了準備,五千禁衛軍把皇宮圍了個密密麻麻,另有樞密院五百死士,就像憑空出現,圍在了鳳儀宮左右。

文樂帝下令,誰闖鳳儀宮,不管來者何人,即便是他皇帝本人,也當場宰殺不誤。

此令一下,消息傳到狄府是當天傍晚,下午狄禹祥與蕭玉珠回來後,他就下令讓府中前後兩門緊閉,下人全部回屋不許走動,護衛則一半守門,一半守著大廳,他帶了兩個弟弟出外辦事,而蕭玉珠帶著兩房的弟妹和孩子們坐在大廳,內心驚心動魄地等著外面的消息傳進來,可真听到宮里可能會宮變的消息後,蕭玉珠平時帶笑的臉也褪去了笑意,她那再嚴肅不過的表情,任誰看了都知此事非同小可。

這夜到了深夜,狄家三兄弟都沒有回來,陳芙蓉與曾倩倩根本沒經過這樣的陣仗,都有些木了,如若不是還有孩子們要她們照顧,她們能慌到六神無主。

等把孩子抱到他們堂兄的院子里去睡,一出內屋的門,曾倩倩沒忍住帶著泣聲問大嫂,「三郎他……他什麼時候和大伯二伯回來啊?」

她真怕他回不來了。

蕭玉珠挽了她們的手,帶她們守在孩子們的外屋,輕聲跟她們說,「明天就回了。」

屋內,長文他們還不知道母親們的擔心,還在跟大堂兄在背弟子規,長南輕聲地哄他,讓他早點睡,明天背給他听是一樣。

陳芙蓉為三弟妹抱著已經睡著了的蛐蛐,這時候,她就有了些像曾倩倩二嫂的樣子,她小小地在蛐蛐的頭上輕吻了一下,偏頭與三弟妹道,「莫擔心了,大伯會帶二郎三郎回來的,咱們都知道大伯的能耐,他會護著他們的。」

曾倩倩擔心得腿都是軟的,佷兒們一離開了身邊,她也不掩飾自己的膽怯了,這時她再也走不動路,無聲地流著眼淚被丫頭扶到了外屋的椅子上坐下。

這氣氛實在太凝重了,府中連平常晚上總是要喊幾聲的看門狗都不吠了,就是什麼都看不見,曾倩倩也覺得她連氣都喘不過來。

**

第二天一早早朝,文樂帝當廷下了封九皇子為太子的詔書。

宮里的血腥味未淡,加之左右兩派和清派不少人都是擁皇後嫡子繼承大統的,文樂帝此旨一頒,竟無一人出來置疑。

但之後,大皇子的外祖父,三朝元老,當朝陶太師在留下「請陛下洗清大皇子鄲王冤屈」之後,在大殿破頭而亡,舉朝靜默。

宮里,大皇子的生母陶穎敏,當年未出嫁前與暮皇後是結拜姐妹的德妃在鳳儀宮的外圍長跪一夜,于辰時昏了過去。

暮皇後听後,冷冷地勾起了嘴角,「居然還活著?」

她未發話,德妃被抬進了她的未央宮以前歷代皇後所住的鳳宮。

自文樂帝繼位以來,她就在這個宮里住了二十多年了。

當年說皇後是天鳳命的那個術士說皇後不宜居住未央宮,未央宮的地鳳氣與皇後的天鳳氣相悖,皇後住進去,會因悖氣致病,遂,她就搬來了此宮。

她當時以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可那時候,對皇後厭憎的皇帝為皇後另起了鳳儀宮,把先皇所住的秋陽宮重新翻新,命名為鳳儀宮,他則搬出了小秋陽宮一半的養心殿,把那當成了他的寢宮。

饒是如此,她還當是先皇余威還在,她在未央宮里又繼續風光了好幾年,可惜好景不長,再之後,這宮里她成了過時的舊愛,和妃,淑妃,容妃,一個接一個,取代了皇上心頭愛的位置,直至皇後肚子里有了皇子,從此宮妃再無寵可爭。

無寵可爭,可現下,她連兒子都快沒有了……

德妃被掐醒後,看著她睡了二十多年的鴛鴦床,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當年視她如掌上珍寶的皇帝,今日怎會如此殘忍地對待她。

那些蜜里調油的恩愛纏綿,難不成,一直死死記著不放的只有她?

**

當日下午,二郎和三郎回了狄府,陳芙蓉與曾倩倩大松了一口氣,曾倩倩沒忍住,抱著三郎嗚嗚地哭了起來。

「大嫂,」狄禹鑫把兄長要他帶的字條給了朝他們微笑不已的大嫂,「這是大哥給你的。」

蕭玉珠笑著接過,朝他們道,「都累了,去休息一會再說。」

「是。」狄禹鑫與狄禹林臉色確實不好看,昨夜樞密院領頭揪出了不少人馬出來,但這些只是先前查出來的,不能個個都確定是不是大皇子的人,他們兩兄弟在政事堂跟著陳相凌相左右兩相忙了一夜,替他們這方把關,著實不輕松。

他們回來休息一會,得接著回政事堂繼續審核。

「娘,」長南拉了拿著父親信的母親坐到了坐位上,看著他娘手中的信道,「你坐好,打開看看,爹說什麼了?」

說著,仰長脖子去看。

蕭玉珠打開一看,見第一句是叮囑莫讓孩子們忘了練字的話,她不由搖了搖頭。

長南長生長息都瞄到了,看到後,身板一正,抬頭平視前方,不敢看母親。

今天早上,他們確實沒練字。

長福則鑽到了母親的懷里,看父親寫的信,他是個小神童,雖然還得幾天才能年滿五歲,但父親寫的字,他大都認識,他隨母親看過信,便朝哥哥們招手,道,「大哥二哥三哥,快快去收拾東西,爹說,等會宮里有人要帶你們去宮中去看九皇子。」

說到這,長福抬頭疑惑地問母親,「為何不帶長福去?」

「因為長福要陪娘親啊,長福也去了,那誰來陪娘呢?」蕭玉珠低頭問他。

「是呢,」長福一听,釋然了,還轉過身子抱著母親的腰,嬉笑著道,「這次換我陪娘嘍,就我一個人。」

說著,還轉過頭去朝兄長們得意地皺了皺鼻子示威。

長南這時已飛快走了過來,他模了模調皮的小弟弟的頭,拿過母親手中的信,走到一邊,和兩個弟弟看了起來。

信中就幾句話,長南也猜不出父親信中所說的有人帶他們去宮中看九皇子的意思,等到了宮中一看,發現他們沒見到九皇子,倒是一個宮殿里,有不少大臣的兒子,里面有好幾個文官武將的兒子,還是長南這段時間在京中交的好友……

不知如何,長南突然覺得他們就是一群質子,他們這時的聚于宮中,跟宮外的大人們的情況息息相關。

而他們進入宮里,他們在家中的母親因他們父親暗示了其無憂,不必擔心的話,尚還算平靜地坐于府中,安一府上下的心。

而此時正在狄府大門緊閉,京中四個市坊全都關閉,無人喝賣一物,空無一人的大街小巷中,從珍王府里出來一抬四人抬轎,往狄府的方向快步走去。

轎內,蕭玉宜臉無血色,眼窩發青,她緊緊揪著手帕,指甲深陷手心而不自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