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蕭玉珠確是要與蕭玉宜保持著距離,一是蕭老夫人那邊,帶著他們淮安的老太君回了溫北,兄長要人,但被老將軍夫人婉拒了。

溫北那是已經打算用他們府上的老太君防著她兄長了,所以,她與蕭玉宜雖是同族之人,但這關系是算得上好,還是不好,那只能說是無事的時候當然是好,有事起來,同室操戈之事古往今來從沒少過,蕭玉珠也不敢說換到他們頭上,此事就不會發生了。

二來,蕭玉珠也是盡了自身之力幫她這個妹妹了,該為她說的好話,該為她做的事,她都做了個七七八八,她做了當然沒奢望蕭玉宜領情,于她來說只是問心無愧,之後,各行其道,各安其命,各自活各自的,這于她們誰都好,沒必要因共處一處之地,反而要做成親親熱熱的姐妹來,這種感情于她們倆誰都無益。

當斷則斷,這是蕭玉珠對蕭玉宜朝她伸出和善之手的看法。

說白了,蕭玉宜籠絡她,得了名聲不說,還能因此挾制她在京中的兄長,而她還得因她這個妹妹的看重受寵若驚,見一次還得感謝她一次的看重。

這種親熱,是于她有害無益的。

哪怕她真覺得她這個玉宜妹妹是個好的,可形勢容不得她們當那好姐妹。

所以當蕭玉宜派人再三來請她入王府,拒絕了前面兩次蕭玉珠這次托了病,沒去。

蕭玉宜那邊又派了大夫過來看她,蕭玉珠嘆了氣,讓人把了脈。

因她來大冕有些水土不服,吃得甚少,身上也起了一些厲害的紅疹子,王府的大夫過來模了診,探出蕭玉珠所病不輕後,還小吃了一驚。

大冕六月的天很是炎熱,午後,區老婆子提了一桶熱得發燙的草藥水過來與蕭玉珠泡澡,在給她擦背的時候,這個已經跟蕭玉珠熟斂了起來,且知蕭府形勢的老婆子與蕭玉珠淡道,「她就是要用您,是您把她想得太好了。」

蕭玉珠趴在浴桶上閉目養神,聞言輕笑了一聲,「區婆婆,你也是知道的,于我們這樣的人,誰能單純到哪里去?」

「她若是再派人來,那就叫不知趣了。」區婆婆語氣不變地道。

「她是王妃。」蕭玉珠笑笑道。

區婆婆擦著她背後的一片紅疹,見經過熱水滾燙後,越發紅得可怖,她有些不忍地問了一句,「不疼?不熱?」

「尚好。」

區婆婆當下無語,她不再開口說話,蕭玉珠也就好好地趴在邊沿閉著眼楮吐納,好一會,她又听區婆婆開口與她說,「公子走前吩咐了我一些話。」

「嗯。」

見她只輕應了一聲,一絲好奇也無,區婆子也是真奇怪了,「您就真不想知道說了什麼?」

蕭玉珠回過頭去,清淡的眉目之間因她嘴邊漫延開的笑變得溫婉了起來,「區婆婆,他的心在我這。」

所以,他說什麼,她大概都猜出一些,猜不出的,她知不知道也無關緊要,他總歸都是為她好。

「您就這麼肯定?」區婆子更奇怪了,她就這麼篤定?

「是,我肯定……」蕭玉珠復又閉上眼楮,笑道,「哪天他心不在我這,我也敢肯定他不在,我從不欺瞞自己。」

男人的心在不在自己身上,有幾個女人是不明白的?說不明白的,不過是不想承認,不想接受那結果罷了。

「您還真……是……」區婆婆慢吞吞地說著,說到末尾,她也不知用何話接下去說好,也就停了話。

蕭玉珠輕笑了一聲,又因背部的一陣疼痛輕吁了一口氣,不過那柳眉之間還是舒展的。

「公子走前,」區婆婆在一陣停頓之後,接了先前的話,「讓我看著您點,他說您小女兒善心腸,有些事做不來,那些做不來的事就讓我這老婆子做了,免得……」

「免得?」蕭玉珠玩味地笑了起來。

「免得髒了您的手。」區婆婆口氣又恢復了之前的不緊不慢,「就像王妃的事一般,過一會我就去王府送點賠禮過去,您看如何?」

當妹妹的置疑姐姐托病不去見她,那麼,他們就用送點賠禮過去,也好讓王妃加深一下印象,讓她記清楚她家的女主子到底是病還是沒病……

回頭珍王爺回來了,這些事算起來,誰對誰不對,只要還是講點道理的,就知道理在誰那邊。

「何必?」果然,蕭玉珠不由感嘆了一句。

「您說呢?」區婆婆把綠得發黑的草藥汁往她先前雪白得似白玉,現在紅得可怖的背上潑,嘴里淡道,「她這都快有些收不住了,虧您還在外人面前夸她端莊大方。」

蕭玉珠輕嘆了口氣,搖搖頭,拿起放在凳子上的銅鏡照了照臉,看自己的臉現在也沒有出現紅疹,不由放松了下來。

「少夫人,我要不要去上一趟?」區婆婆走到門口,叫桂花把清水抬進來後,走到屏風內,又問了蕭玉珠一句。

「去罷。」這次,蕭玉珠頷了首。

**

王府對狄府冷清下來後,蕭玉珠的日子算得上極端平靜,因她身上有疹,怕傳給了兒子們,所以她接連半個月都不太敢抱孩子,皆由婆子和當地找的女乃娘照顧他們。

京里的女乃娘因都是在京有家之人,皆沒帶來,路上蕭玉珠一人喂三個孩子的女乃有些吃力,所以到了大冕之後,這女乃娘還是交給了兄長給她找的人去來了兩個來,但因眾護衛中的領頭人鄭非此次被狄禹祥留了下來,他是個疑心非常大的人,找女乃娘的工夫都費上了五六天,但女乃娘找來,不到半月,就又被他換了一次。

加之有著阿桑婆和阿芸婆寸步不離身的看護,蕭玉珠對二郎他們也算是能放得下半個心,而長南這邊這段時日有楓祥夫妻帶著看著,蕭玉珠就算不能去抱她的孩子們,但還是能在旁看著過過眼癮,這日子于她還算熬得下去。

如此再半月,直到七月中旬,與關西那邊連著的邊境傳來消息,說易軍已經攻進關西,想來用不了再半月,就有人馬能挺進關東……

這事傳來,大冕城府里的百姓奔走相告,個個激動不已。

蕭玉珠這時背上的紅疹好了許多,陶夫人見此,還特地下廚做了幾個小菜端過來,邀了張夫人也過來,三人對月共飲了幾杯清茶。

張夫人見陶夫人如此鄭重其事,只是為了喝幾杯茶,差點笑掉大牙,陶夫人倒頗為羞澀地回之,「我喝不得酒,大夫說我身子現在有些虧,喝酒傷身,于日後有孕有礙。」

「你還生?」張夫人模模她的額頭,喃道,「沒發燒啊?三兒一女還不夠你愁的啊?」

「那個是大女兒,已經說給了人家了,將軍他還是想有個小女兒……」陶夫人臉紅通通的一片,隨後又機智地道,「玉珠也是喝不得酒的,她身子剛好,喝酒這不是給她找事麼?」

「你現下來說這話,已是遲了。」張夫人畢竟年長,也不取笑她,笑著說了這麼一句後,就沒再說什麼了。

「玉珠,」陶夫人給蕭玉珠又倒了一杯清茶,問她,「你若是身子養好,你家狄大人難不成還不想生個女兒不成?」

「許是想的罷。」蕭玉珠想了想笑道,「族里也大多是生的兒子,我那二弟妹生下來的也是兒子,我家若是能有個女兒,怕是捧著怕摔了含著怕化了,應是再如珍似寶不過了。」

「生兒子好啊,」張夫人各人都輕拍了下腦袋,玩笑般地笑罵道,「外面不知多少人愁生不出兒子來,你們就知足罷。」

「也是。」陶夫人一笑,坦坦蕩蕩地道,「不過我家將軍要個女兒,我就想再生個女兒,我也不過三十余載,也生得出來,生得出來就生,生不出來,到時再說,總得先盡了力再說。」

蕭玉珠听著笑而不語,這廂張夫人又跟陶夫人說起她這是業障起來,兩人說說笑笑地絆著嘴,相對應的,少話的蕭玉珠則安靜地听她們嘴舌往來,間或插上一兩句,湊個熱鬧。

這夜她們這一次相聚,情景也是傳到了珍王府。

鄭非甚是奇怪府中這半月來怎麼有了溫北蕭家那邊的探子,等他查清是怎麼回事,就朝蕭玉珠上報了過去,同是書信一封,把這事傳去了邊境的公子那。

蕭玉珠得知他們府上來過蕭玉宜的探子,跟幾個婆子探討過後,得出了是蕭玉宜是來查明她是真病還是假病的結論後,蕭玉珠什麼話也沒說,曾是已過逝的大易芳華長公主,也就是文樂帝大姑母身邊侍女的區老婆子總結道,「王妃這次想太多了,大冕正在打仗,她不該在這個時候把人先用到自家人身上,這種不識時務的窩里橫,是我朝皇室弟子歷來所不喜的。」

「她也有她自己的考量,不是什麼大事。」蕭玉珠輕描淡寫了一句,想來這左右不過是蕭玉宜是想知道她到底是怎麼想的,王妃畢竟年紀還小,現在身邊又沒有了人指點,想岔了想法,就會執意了些,她自己曾經也曾如此過,所以也不好說人,說罷她又道,「不過,蕭家給了探子讓王妃用,這事,珍王爺是知還是不知?」

如果是知道的,玉宜妹妹以後是要真的要小心了,她兄長說了,易家皇室里的每一個人,只有他們算計著人心的份,他們都不怎麼喜歡被人算計,所以她哥哥回朝廷這麼久,再怎麼雷厲風行,可沒見他拿哪家皇族中的人開過刀,反而在職守範圍內護過幾次皇室弟子,就如他救過孝軒王就是其中的一樁,所以之後他去溫北再生死未卜,在朝中那些保他的人里,就有皇室的那一批人,他們的權勢和態度堅定得沒幾個人敢出言否決。

這群人,因有權有勢,所以恩怨分明起來,讓人付出的代價也格外的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