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獨孤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剛經》)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贊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華嚴經》)
華天翔正在客房中翻閱著佛經,至于李笑天、李曉峰這兩個小子則不知道跑到哪兒玩去了。自華天翔在少林寺住下來後,每天就是觀看少林僧人送來的經書,了解佛理,希望早日創出自己預期的武功。憑借其強大的精神力和超強的記憶力,每天閱讀的經書不下百冊,這還是華天翔未盡全力的結果,否則還要快得多。
華天翔忙碌的日子里,「黑白雙煞」可輕松多了,每日里在少林寺里瞎逛,捉弄一下與他們同齡的和尚。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用的什麼辦法?居然還能跟少林中很多同齡的和尚都打成了一片。戒律院首座苦智為了這事,找上了方丈,說寺里的僧眾都被他二人給帶壞了,希望方丈能夠制止,卻被苦乘老和尚給安撫下來了。只是叮囑不要讓二人闖入少林寺的禁地,其他的不用理會。慶幸的是,兩人沒有無禮的探查少林禁地,倒是減少了麻煩。
苦乘老和尚倒不愧是個老狐狸,在李笑天兄弟二人閑逛的時候,時常來找二人閑聊。表面上是關心二人,實際上卻是探查幾人的來歷。兩人沒有什麼心機,哪能比得上苦乘和尚的精明?一來二去的,兩人倒是把自己的地交代的清清楚楚。當苦乘從二人口中得知,二人確實是華天翔的徒孫,而且華天翔已經將近六十歲,徒弟十多人的時候,對華天翔的態度越發尊敬。要知道,從外表看來,華天翔不過三十歲的樣子。將近六十歲的年紀,外表像三十,可想而知,其武功高到了何種程度,可不是少林寺惹得起的,若是一個不慎,惹惱了對方,少林寺可承受不了人家的怒火。
苦乘態度的轉變,華天翔都看在眼里,不過他沒有去理會。他來少林的目的只是觀閱經書,以此來提高心境修為,其他的並不在乎。要說華天翔這幾年不是研讀道家經典,就是佛學,其目的就是提升心境,希望在日突破金丹境達到虛無境(虛無境,《太清訣》中並沒有,而是華天翔根據這些年的感悟,結合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所創),到時候,就可以擁有子女了。這些年來,蔡麗華和柳青青二女都一無所出,皆因華天翔處于金丹境,不能使二女受孕。雖然二女沒有抱怨,但是華天翔卻心懷內疚,這才有了這幾年的行為。
放下手中的最後一本佛經,華天翔出了口氣,終于都看完了。這次對佛經的閱讀,讓華天翔的心境更進一層,距離突破又進了一層。這是主要收獲,其他的附帶收獲則是又創出了兩門功夫︰《六字真言》、《如來神掌》。
「六字真言」分別為「唵、嘛、呢、叭、咪、吽」,乃是佛家真言,主要是佛家精神修為的一種體現。華天翔通過這種精神力的用法,將內功、聲音、精神力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集物理與精神攻擊于一體的新的武功。這套新的六字真言威力遠遠大于少林的《獅吼功》,在使用者發出這六個音節時,會采用六種音調,同時配合相應的運功法門。這些要求就使得該功法修煉起來非常困難,他要求修習者最低要有一流高手的境界,否則必被反噬。
而《如來神掌》則是在現代時,華天翔在武俠小說中看到的,對于《如來神掌》華天翔非常期待見識一下。結果到了宋代這麼長時間,卻從沒有听說過這門武功。華天翔就知道這門武功要麼失傳,要麼就是還沒有出現。因此,就著這次借閱佛經的契機,華天翔自己把《如來神掌》給創了出來。
《如來神掌》一共有十式。第一式:佛光初現;第二式︰金頂佛燈;第三式:佛動山河;第四式︰佛問迦藍;第五式︰佛光普照;第六式︰迎佛西天;第七式︰天佛降世;第八式︰佛法無邊;第九式︰萬佛朝宗;第十式︰萬佛涅盤。這十式《如來神掌》是華天翔從佛法中領悟而得,每一式都有莫大的威能,即使是完整的《降龍十八掌》與之相比,都要差上一籌。
《如來神掌》需要用陽剛的內力來催發,前九式練起來不是特別困難,但是要練成第十式就難上加難了。因為要練成第十式,就要看透生與死,有佛的慈悲犧牲自我的精神,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經歷生死變幻。經歷生死,又要在生死關頭領悟,這樣的人萬中無一。不過,能練成前九式,天下間也難尋敵手了。
完成兩套武功的創造,華天翔用紙筆把每一式招式和心法口訣都清清楚楚的記錄了下來。寫完後,華天翔想了想,又把《如來神掌》的前六式多寫了一份,打算送給少林。一來嘛,《如來神掌》是一套佛門武功,送給少林幾式倒也說得過去;另一方面,華天翔幾人在少林呆了那麼久,答謝一下也應該。只要到時叮囑一番,免得落入奸邪之徒手中即可。再說了,《如來神掌》佛意很強,奸邪之徒幾乎不可能練成,即使勉強練成,也要時時受到反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