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四︰序戰 第431章、太年輕

原創第431章、太年輕

李逵與鄧元覺都是粗魯漢,說打就打,根本就不會請示領導原創首發]

砰砰砰!

一打起來,拳對拳,腳對腳,根本就是毫不留情。

兩人是真的往死里打。只看開打前的小細節。

李逵抓向身後,鄧元覺也虛空抓了一下。

只是這二人的武器太特殊。一個雙短板斧,一個重有五十余斤的渾鐵禪仗。

伸手抓了,這想起放在了投宿的地方,並沒有帶出來。

趙佶的禁武令雖然是不了了之,但是這兒是汴京。是大宋皇城所在。想帶武器在這兒的街市上晃蕩,那不是武人,那是找麻煩來的潑漢。

不過就是沒有使用武器,也可以感受到二人的力度。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哪個也沒有真正打到哪個。

拳對拳,腳對腳,拳對腳。雙方都是那種力大勢沉的人物,不閃不避。拳來腳往。

然而五十余合一過,鄧元覺便佔了上風。

武松恐李逵有失,不得不殺出助戰。像他們這樣的漢,如果一個拳頭沒防住,讓拳頭打到身上,那可是非死即傷。

武松一上,他本就是以逸待勞,再加上武松的強項也是拳腳功夫。一上來,便壓住了鄧元覺。

李逵不比他人,自己人上來了,他不僅不退,是氣得哇哇大叫,也沖了上去。

方臘皺皺眉說︰「以二欺一,算得什麼好漢?」

李逵卻說︰「怕人多,你上來也就是了。這個和尚,俺非捶上他一頓不可!」

方臘會上嗎?他又不是傻。這兒有這麼多的漢,還有一個不知道深淺的寧采臣在。

比起武者,他在乎寧采臣的身份。要知道他的法力不過是他撿到的一本道書,自行修煉出來的罷了。

所以方臘知道他自己與那些有師門的修真是沒有辦法比的。多他也就是個漢末的張角。

方臘喊道︰「元覺,回來。不要和他們打了。」

鄧元覺听了,立即跳出戰圈,敗退回來。他知道自己對上他們任何一個,都是穩贏,但是兩個一起,他就吃不住了。

不打了,武松也沒有追擊,就這麼放他回去。怎麼說大家也沒仇,沒必要再打下去。

李逵卻追了上去。

鄧元覺一看,好啊!你還敢追來?上去便要打他。方臘卻攔住了他。

中間多個人,李逵也就不好再沖,大聲嚷嚷︰「和尚,出來,再與俺大戰三百回合!」

鄧元覺不屑道︰「你這黑廝,能接我一百合已是運氣,竟然還大言三百合!」

「呀哇哇!」李逵氣得哇哇大叫,「不是俺武器不在手上,你早讓俺掄趴下了。」

鄧元覺說︰「我若是禪杖在手,你連我三十合都接不下。」

李逵當然不服氣,可是武松也拉住了他。因為武松知道這和尚的拳腳功夫,是真的不是太好。與李逵一樣,只是硬對硬罷了。

所以武松知道他說的是實情。真要換上趁手的兵器,他們這邊還真不好說。因為武松對兵器並不是那麼擅長。

方臘對寧采臣說︰「咱們就這樣罷手。你看如何?」

寧采臣是對他們是知根知底的,他知道武松的木棍絕對不是五十余斤渾鐵禪杖的對手。

木頭棍打個老虎都能斷,不用說與鐵禪杖過手了。

不知道為什麼,寧采臣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話來︰倘使林沖、夏侯劍在此,必可戰而勝之。

呸呸呸!真不吉利,這話似乎是袁紹說的吧!「倘我上將顏良文丑在此……」

趕不再想了。不過也不用寧采臣多說,梁山人來這兒不是為了打架來的。

戴宗他們也勸住了李逵。說是接哥哥要緊。

「寧大人,我等先去接哥哥了。」

「也好,我隨後就來。」

梁山人趕去接宋江,這兒很冷清下來。

「大人,剛是我等冒犯了。」打了一架,人也冷靜下來。方臘率先道歉。

寧采臣沒有出聲,而是轉身就走。

「你這人怎麼這樣?聖公都向你道歉了,你怎麼一言不發,轉身就走!」鄧元覺不滿道。

「聖公?」寧采臣停下。好象這方臘確實組織了個宗派,自稱為「聖公」。

方臘解釋說︰「在下為聖教之人,暫居教主之位……」

什麼暫居,都是虛的。歷史上他到死,不仍然是教主聖公嗎?

寧采臣說︰「你們不走嗎?剛打了一架,再不走,一會兒城衛巡捕什麼的來了,可是很麻煩的。」

寧采臣是不怕,但是他們不行。一听寧采臣這樣說,立即動了起來。

一行動起來,他們也不再拖拖拉拉的。只是……

「你們還跟著我干什麼?不是還想再打一架吧?」

離開了巷道,他們依然跟著,寧采臣不得不停下來,看著他們問道。

「不不。大人是奇人,在下等人又豈敢一而再的冒犯?」前倨後恭這麼明顯,顯然是有所求。

「呵呵,方大員外,你這樣做,不會也是有什麼事吧?」

寧采臣直接問了出來,言外之意就是你還是不要開口了的好。

方臘仿佛沒有听見似的繼續說︰「在下偶然間得了一本道書,得知了一些天地至理,有意與大人探討一番。」

這是利誘了。自從趙佶祟道以來,不僅這道士的身價倍增,就是這些道書也成的稀罕貨。

從上到下,無論是信道的也好,不信的也罷。都已經拿這道書當寶一樣使。

換任何一個人,方臘這法都是無往而不利。但是寧采臣……

「不!對道書,我是不懂的。」也許直接看書,看原書上的字,寧采臣還有看的

然而,僅僅是探討,他就沒有興趣了。

也是,方臘的道書看他現在,應該是真的。而這時代的人由于活字印刷術的原因,還是喜歡抄書的。

一些珍貴的書籍,到了手中,都會先抄下來。然後閱讀時,讀的便是手上的手抄本。

這對他們來說,讀哪一個,都沒有什麼曲別,都是一樣的理解,一樣的領悟。但是寧采臣不行,他看的是字,是字身上載的道。

修為不同的人,這字載的道之痕跡也不相同。即使是寫同一個字,其中所載的道的多少也不相同。

如果是方臘寫的,寧采臣敢說,他的字還不如自己的呢?

就像趙佶的字,為什麼後世那麼值錢,而即便模仿得再像,也還會讓人看出來。

這就是字承載得不同。趙佶是皇帝,承載一國龍氣。寫字時,免不了會受其影響,字也有了這勢。

雖然宋國滅亡了,但是他模仿的勢還在。

方臘的字有什麼?

寧采臣笑著搖搖頭︰「不了,我這還有事。尋仙問道什麼的,于我還很遠。」

這是明白無誤的拒絕了。

方臘傻了。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人會不受道書吸引?他到底還是不是大宋人。

不行,現在不是發傻的時代。這仙桔既然是他的,那他肯定極為有錢,這麼好的信徒,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至于寧采臣奇人的身份。那不過是客氣話。

他用法術試過寧采臣了,就是一凡人而已,但卻是一個有錢的凡人。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人買到一件兩件的仙家寶貝,這不奇怪。

何況剛認識他的黑漢也說,他就是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如果我這樣都能讓他跑了,那我還圖謀什麼大事?

李逵只是個粗魯漢,都是以外貌看人。

這李逵的一嗓,使得寧采臣成了方臘眼中的肥羊。這真是陰差陽錯,太出人意料了。

看寧采臣要走,方臘立即大聲道︰「大人千里做官,就不打算為百姓做點什麼?」

寧采臣皺了下眉,不得不停下腳步。

雖然明明知道他是大言欺人,但是寧采臣卻不得不听他說。不為別的。全是這名聲鬧的。

名聲能換來信仰,信仰又能促進後土世界的成形。

方臘怎麼說也是個宗教領袖。別的本事不說,在信徒中模黑一下寧采臣,他還是辦得到的。

信徒都是不可猜度的。他只要說︰「寧采臣寫的書都是假的,信奉的是偽神。」只這一句便是個麻煩事。

「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寧采臣一字一頓說道,「你既然偷听了我與李姑娘的談話,竟然還敢大言欺人?」

「不敢!」嘴上說不敢,但是他的神情,哪兒有一點兒不敢的樣。

作為一個自以為看透了寧采臣身份的人。方臘一下極有自信。

真是可笑。我作為一名真正的修煉者,竟然會相信妓女的話,相信他們都是修真。

別開玩笑了,哪個修真不是高高在上的?又有誰會自甘墮落做妓女。

是了。大言欺人!

當今官家祟信道真,不少人借此升官。

對了,他的官位升的這麼,肯定與此有關。否則又怎麼一下便官運亨通?

他有多大?有十九嗎?

唉!太年輕了。自己假說是修真也就罷了,又豈能連妓女拉上?即使這是皇帝的女人。阿附攀爬,也不能這麼不分對象?

唉!還是太年輕了。

不過這與我正好,這樣的人好得手。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