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四︰序戰 第325章、還是听話的

全文字無廣告第325章、還是听話的

眾進士剛剛才真正享受到皇家御宴的美味,忽然便起了一陣騷動聲,只听又有宦官尖尖唱道︰「太後娘娘,皇後娘娘,公主殿下駕到。」

得,還是得向後,再次拜伏于地。

瓊林宴又不是皇帝家宴,你說你太後皇後,還饒上一個公主來干什麼?有你們什麼事啊!這拜來拜去的,一會兒菜涼透了,又該不好吃。

沒辦法啊!沒有色拉油等秘制油的時代,好吃的菜幾乎都是為葷油所燒制。

不是說沒有菜油,而是菜油雜質去不盡,往往少不了一股怪味,影響了菜味。至于香麻油,不是所有菜色都合適的。

這樣一來,這菜只要涼透了,便免不了出現白色油沫、油塊。

這樣的菜,別說好吃了,就是捏鼻子往下咽,都難咽得很。

拜見完這突如其來的太後娘娘、皇後娘娘,以及公主後,寧采臣是顧不上了,他已經是餓得前胸貼後背了,自然沒有不吃的道理。

再一看他身邊的馮素貞,這恐怕是今科年齡最小的士子了。也是,趙佶的考題之下,年青人要比思想固化的老者要佔便宜得多。

這一眼,這位小進士給寧采臣的印象更大。

哈哈,看來他也餓了。

只看他筷子飛快夾動,但是菜卻不見少。

絕不是他吃的少,而是他在面對自己這面的菜上開了個洞,筷子只往洞中夾,所以從外表看來,他的菜是幾乎沒有動的,但那只是表相,里面早掏空了。

這也是一門技術。

寧采臣看得大樂,也有樣學樣起來。

正努力練習自己的吃菜技巧,兩耳不聞桌外事時,突然,他的面前多出幾雙宮裝雲頭絲縷鞋來。還沒來得及看這是怎麼回事,便听一個女聲道︰「大膽今科士子,見了太後皇後還不拜見?」

糟了!

這個聲音,寧采臣差點都忘了。沒接觸女子前,只知道女子的美,就是看了她們的**。也是……嗯,純藝術的眼光。

現在,啪,丟下筷子,立即大禮拜見。

沒法子,這看人的腿軟,更何況別人還抓到了自己面前。

藝術性?除非是不知道女子好的天閹,藝術性實在是看不出來。

只希望這麼多天過去了,這位捕頭把自己忘了吧!

向太後對寧采臣和藹一笑,說︰「這就是皇兒選出的新科狀元寧采臣嗎?寧狀元快快請起。」

向太後是不知道趙佶與考官們的頂牛,這朝政的事,她不愛打听,也不樂意知道。不過這狀元坐第一桌的規定,她還是知道的,所以只看寧采臣坐在第一,她便猜測寧采臣是狀元。

坐在上面的趙佶顯然不知道太後與皇後會來,就像寧采臣想的那樣,這瓊林宴又不是皇帝家宴,太後皇後跟公主來做什麼?

這時候,隨太後一起來的中使把太後們來的原因說了,趙佶立即來了興趣。

起因自然是程小蝶程捕頭,她既然選擇了做捕頭,便知道她是個極好強的人。雖然她只是趙佶的私生女,但是以大宋的富裕,皇帝養個女兒,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程小蝶不僅沒有把自己養在家中,反而出來做捕頭,還闖出了名頭來。這放在後世也要稱一聲女強人來。

被一個這樣的女強人盯上了,想也知道她不會隨便放棄。好勝心下,請來太後出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柔兒怎麼也來了?」趙佶問道。

「回官家,柔公主本在太後那問安,听說了程捕頭之事,是極力反對太後賜婚。」

趙佶一听,不由嘆道︰「這寧采臣,朕早听聞過他的名頭,想不到一下子竟然挑動了朕的兩個女兒。」

寧采臣自然也是相貌堂堂的,特別是那超凡月兌俗的氣質,簡直不像是人間之人。但是趙佶注意的不是這個,他關注的是︰這人好是面善,到底是在哪兒見過?朕為什麼就是想不起來。

那邊太後沒有閑著,而是對皇後說︰「皇後快幫哀家好好看看,這寧狀元長的到底與小蝶是否相配。」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這程小蝶真就是太後的一塊心病。

本就是女乃女乃與孫女的隔代親,再加上這孩子一直自強不息。她看不上也就罷了,現在明明看上了,她這個女乃女乃當然要出面了。怎麼說,也要幫她把這個夫君拿下。

至于狀元什麼?不是狀元,你以為用得著自己這太後出面嗎?

寧采臣一听,便知道壞了,她果然是較上真了,立即跪下道︰「回太後話,臣已經成過親了。」

太後一听,問道︰「丫頭,這是怎麼回事?人家都成過親了。」

自從出了一陳世美,這皇家人便小心很多。實在是太慘了!當年誰也沒有想到包黑子竟然一點兒人情都不給,就那麼把是鍘了。

雖然說那事公主沒有牽涉進去,但是害怕也好,內疚也好,公主還是出家做了姑子。

實在不是一個好模板。一听說寧采臣成親了,太後下意識的便想反對。

程小蝶既然做了這捕頭,還有個閻王轎的渾號,她也不是混假的。這人是不是雛,她一眼便看得出來,三月前,她不是沒見過寧采臣。以她的心高氣傲,不是處男,她是絕對不會下嫁的,更不會求到太後的頭上。

寧采臣能感覺到程小蝶柔情似水的眸子在自己臉上定格。突然,柔情沒有了。她的瞳孔慢慢收緊,僵硬,目光中閃爍出捕者的寒芒來,審犯人似的厲聲質問道︰「是誰破了你的身?你三個月前明明還是處男!」

侮辱,絕對的侮辱!

哪兒有女子這樣質問男人的?

所有士子都轉頭看向寧采臣,看他怎麼回答?

破身?丟人啊!

換了一般人,早惱羞成怒了。

這也就是寧采臣,後世穿越而來。這誰破誰的身,並不那麼看重。

只是好奇的是這男人有處女情結,怎麼女人也有處男情結。

男人有處女情結,後世英國科學家已經有了科學的證據。

女人的第一次的確非常寶貴,原因不僅僅是那層膜,是因為科學家研究表明︰女人一生的第一個男人體液激素成分會長期附著在女人的子宮內壁,不管你是不是和你第一個男人結婚,這樣的激素成分將有一定的幾率影響下一代性格,長相,愛好。再婚的婦女朋友和現在的丈夫生的小孩子長得象前夫,有些鬧出了家庭矛盾,丈夫以為妻子和又有染,其實正是這樣的激素成分附著引起的。從另一個側面講,如果自己和自己丈夫生的小孩子居然還有可能要被前一位男人左右,無論是男女雙方心理都不是滋味,處女的聖潔之處就在這里,檢測報告顯示非處女會喪失其原有的純潔的基因,這種改變為永久性。

其他更詳細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這里就不復述了。

沒有結婚,以及沒有破身的好朋友們,可要保護好你的第一次。不然真要引出什麼家庭矛盾來,可就不好了。

至于結過婚的,不像的。哈哈這也沒啥,自己愛自己的妻子,妻子愛你,也就足夠了。反正理論上這孩子99%以上還是你的。現代社會,自己沒孩子的,收養孩子的,也不在少數。

程小蝶的厲聲質問,不僅驚動了滿苑士子,更是驚動了官家趙佶。

趙佶有些不滿了,這女兒也太過份了。

這可是瓊林宴,這讓一個士子怎麼回答?不管怎麼答,都是傷了士子的面子。

趙佶立即補救道︰「寧狀元,你是何時成的親?」這樣問,就好听多了。

老實說在太後來之前,趙佶是有心讓馮素貞做狀元的,因為他美。善于發現美的趙佶,自然是更希望自己身邊多一些美的。

當然,並不是說寧采臣就長得丑。而是趙官家對寧采臣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有灰心,有感激,還有厭惡。

他知道自己沒有見過寧采臣,怎麼會對一個沒見過的人有這麼復雜的感情?

趙佶也不明白,他只知道如果不是太後,他剛才就換了寧采臣的頭名。現在不僅太後認可了,自己女兒又出了這事。他是想換,都不好意思動手了。

寧采臣立即對趙佶回道︰「回陛下,臣是月前完的婚。」

比起面對程小蝶來,面對趙佶,寧采臣自然得多。

程小蝶一听,心說︰好啊!你是故意的,絕對是!

在她看來,從她搶寧采臣,到寧采臣逃跑回家。

這是她沒想到的,寧采臣竟然會逃回家中。

一般來說,這中了舉,光是與同年聯絡感情,時間都不夠用的,誰會回家?派個下人回家報喜,也就是了。

除非是家境貧困的。但是她看寧采臣,絕對不能算是窮人。

可他偏偏回去了。

不算路途花費的時間,這一個多月,從找人到說媒,到下定迎娶……弄的這麼趕,我就真的那麼可怕嗎?

程小蝶有些傷心,這還是她第一次因為男人而傷心。這與她男人都是要打倒的心態不一樣。她那顆堅硬的心終于也開始柔軟,開始學會反省了。

從這一點上說,她搶寧采臣是搶對了。

扭曲的心態雖然可以讓人高高在上,但是卻也很難得到幸福。

趙佶的想法也和他女兒差不多,這麼短的時間,這寧采臣不僅跑回了家,更連娘子都娶了,顯然是怕了自己女兒。

對自己女兒,他是同情的。

可是你喜歡他,偷偷告訴朕就是了。自己女兒,當父親的能不幫忙嗎?就是他不願意,下道旨也就是了。一個狀元,朕還是舍得的。

可你偏偏把人嚇跑了,這人也成了親,朕也不好插口。就是陳世美,當年也是在外間沒人知道他成親的情況下辦的。

當然了,三十多歲的人還沒成親,信的全是傻蛋。

可這本就是一個借口不是,現在他當眾說自己成親了,朕也不好下這旨意不是?

小蝶?柔兒?

算了,這事朕是沒辦法了。

寧采臣當眾說他成親,趙佶沉默了一下,轉換個話題說︰「寧狀元,你與朕是不是見過?」

雖然不提了,但是趙佶心中已然有了不滿。心說︰這個士子怎麼看,怎麼討厭。能成為狀元,朕就不信他沒看出來。這樣還故意說成親,怎麼?難不成朕的女兒還不如民間女子不成?

寧采臣說︰「是的,臣與陛下相識一場。」

趙佶哦了一聲,便沒有了下文。

寧采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這時趙佶又開口道︰「對了,朕想起來了,你寫過兩本武夫的書。」

「是的,陛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寧采臣很興奮。如果自己寫的書影響了趙佶,那麼北宋,並非沒救。

趙佶卻臉色一沉說︰「這樣的書,今後還是不要再寫了。」

「為什麼?」寧采臣想不明白,是自己寫的不好看麼?可是自己寫的分明都是後世經典,在這個缺少娛樂的時代,怎麼可能會有人不喜歡。

趙佶卻說︰「他們那些人都為國為民了,朕每年還取才干什麼?」趙佶說到後來,怒了,因為這幾年他听多了草寇之事。

寧采臣立即便明白過了。小說永遠是小說,對一般人來說,這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就是看看,武者也許會興奮一下。

但是一旦觀閱者換成了當權者,官員士紳們。這便是足以上綱上線的東西。

武者為國為民?那我們呢?想奪權嗎?

只想想,寧采臣背後便全是冷汗。在華夏,你得罪了皇帝,沒有問題,但你若是得罪了士紳,那你什麼事都做不了。

好在那兩本書影響不大,士紳們這才沒有向他發起了反擊。

「臣遵旨,多謝陛下!」寧采臣是真心的,如果不是趙佶今天這麼一句,他今後可能還會再寫下去。

而在大宋得罪了全體士紳,他便等于可以下課了。

寧采臣的真心,趙佶還是听出來的。這讓趙佶很滿意,也減淡了對寧采臣的不滿。他這個皇帝與眾不同,不喜歡忠言逆耳,最喜歡順著他的大臣了。看他身邊得勢的,哪一個不是順著他的?

這個狀元不錯,至少還是听話的。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