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白蛇 第66章、掛靠

感謝的打賞,感謝火太陽,失落的神靈,凌雪儗,大道五行,少林魔聖,失落D小葫蘆,書友100115194153571各位好人的評價票。謝謝!

白素貞的想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她初下山時,是一門心思報恩。遇到了小青又變成︰報完恩,便回山修煉。

現在,看到了這新白蛇傳,她又有為人妻,為人母的想法。

感情的糾紛,最是難煞。就連經歷過情愛的人類都看不開,就更不必說這化形成人,在學做人的妖了。

經典勾引的不僅僅是人,還有這做人的妖。

白素貞從書中可以看出這作者對妖的同情與平等,毫無歧視之意。她很想見見這麼個人,也許從他那,可以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至于小青,則沒心沒肺多了。感情是什麼?問一冷血動物,絕對是問道于肓。

她可以告訴你,吃一只恆溫動物,肚子、身體,都會暖烘烘的,很舒服。

至于感情,能吃嗎?

說到感情,也還是有一群無情之人。

西方,大雷音寺。

西天如來,突然張開緊閉的雙眼。

「摩訶伽葉,禪宗弟子可以出山了。」

「是佛主。」一僧人行禮而去。

南海觀世音問道︰「佛祖,據貧僧所知,這次大劫還有百年,為何提前令禪宗出山。」

「觀音有所不知。天地大劫,當有新佛新羅漢出。我命禪宗出山,當可超生解月兌。」

「南無阿彌陀佛。」

作為參加過封神大戰的慈航道人女性化身,他自然知道何為超生解月兌。

人道神位有其定位,有新神誕生,舊神便可解月兌業位。

當年佛教二主便是如此傳位于多寶,現在不過是又一輪回罷了。

觀音知之甚詳,也就只宣佛號,並未勸止。畢竟修成真仙,無人想終生受到束縛的。

只是這樣一來,便要引出法海下山。也就是說真正的白蛇傳開始拉開了序幕。

佛妖之戰,至此已注定,再無挽回。

妖要報恩,佛要滅妖。如何挽回?

只要在這人間,必有一戰。

至于寧采臣,還不知道他一本新白蛇傳把去了蘇州的白素貞又引了回來。

他只是關心許仙,再度追問了許仙對妖的看法。

他的看法沒有變,依然妖是壞的。

抱持著這樣的心思,寧采臣自然也就問不下去。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好,不與妖有關聯,也就不會再惹禍上身。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無災無難,這比什麼都要重要。

至于白蛇與許仙的千古人妖戀,他並不在意。這等事,本就是傳說,誰敢說就一定有。

是沒人敢說一定有,但是某人把劇本都寫好了,還會不會可能沒有嗎?

縣學的生活很輕松,雞鳴而起,落日而睡。

當外出的民夫回來後,寧家的宅子也開始翻修起來。

這賣書有暴利,自從與書局老板合作以來,這都快兩千兩了,也依然打不住。

看到這寧采臣一書千金的本事,書局老板不是沒求過他再多寫一些。

可寧采臣哪兒還敢寫,一本白蛇傳,差點壞了功名。一本新白蛇傳,直接連玉帝都惹上了。

這還是雷部眾神幫襯,否則自己還有沒小命在,都要打個問號。

寫書的危機如此之大,他哪兒還敢寫。

他不寫。書局老板竟請求把書局掛靠在寧采臣名下。

寧采臣無須管理,無須過問,只要拿錢分紅便行。

大概這書局老板是想︰你不寫是吧!如果這書局成了你自己的,你還會不聞不問嗎?

不管這書局老板如何想,如何算計。這事總歸是好事。

作為一個後世之人,如果說是種地收益大,還是行商生意大。沒人會選錯。

寧采臣只是不會做生意,但這不等于有人把白花花的銀子送來給他花,他還有不接受的道理。

雖然不能寫書,他還是出了點子。和新白蛇傳一樣,盡可能把一些書的斷句,以空格方式印出來。

對此,書局老板選的論語。

「論語不行。」

里面的內容太敏感,是絕對不能下手的。

比如︰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還可以寫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按上面印,這是愚民教育,寧采臣不會干。按下面刻,這雖然是開啟民智的正道,卻絕對是要犯政治錯誤的。

怎麼?這剛得罪了天庭,這便又要得罪朝庭嗎?

這些日子,寧采臣便為這能印和不能印的,傷透了腦筋。

不過成果也是有的。自從這樣印之後,書局的生意好了一倍有余。

書局老板是越發相信自己選擇是對的。

這買賣人把生意掛靠在讀書人名下,古來有之。可誰見過,真有讀書人幫忙出主意的?不過是一個得個靠山,又或是與上打交道的渠道;一個得了銀子。

這有些像後世的名星與商家之間名譽董事這類關系。

寧采臣是在這世界又過了兩年,也才懂得了這個道理。

現在,他累得跟個水兔子似的。

寧母最是高興。因為自己兒子更有本事了。

這田地是朝庭賜的,先不說。這別人的產業掛在自己兒子名下,這是多有本的事,這是以往只有舉人老爺才能吸引到的待遇,可自己兒子現在就做到了。

為免是場夢,她還央村人送她去了城里,去看看兒子的產業。

真正看到了,模到了,她才心滿意足的回來。

兒子要翻建房子,她也是大力支持。

以往,她雖知道兒子有翻建房子的願望,她卻不甚積極,只想隨便修修算了。不是考慮到自己兒子還未娶妻,就是修,也會盡量省著修。

現在不必了。這生意永遠比土地賺的多,這是山中老媼都知道的事。這還是杭州,若是泉州,人們更懂。

在寧采臣拿來兩千兩銀子後,寧母更是主動提出了修房子。有了新房子,兒子又這麼能干。接下來,便是所有父母都熱衷做的,張羅婚事。

所以在寧采臣忙碌的日子里,寧家進進出出的,除了工匠,以及幫忙的村人,最多的便是這媒婆了。哦,還有書局的崔老板,他也參與了進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