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三︰白蛇 第62章、新書

許仙見了那人,立即質問道︰「你為什麼要害我?」

許仙是一個純潔的小正太,他從來沒想過害人,更不會去害人,更不必說還是家里人了。

他寫《白蛇傳》,主要是書局老板的勸說。他是人,愛的也是人,對妖怪什麼的,最是無愛了。

只是這故事寫了便有錢拿,他也便寫了。就連會著上寧采臣的字號,他是因為書局老板的勸說,說這故事本就是寧采臣的,寫上他的名字,才是正理。

至于這名字在商業上的作用。對一個讀書人,有必要說嗎?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事情會這麼嚴重。如果知道我是絕不會做的。現在我人已在這,認打認罰!」

書局老板已經豁出去了,反正這事無論如何,他都討不了好。寧采臣沒事,以後為官也會記住他;寧采臣有事,現在這縣太爺便會記住他。

他已是破罐子破摔了。

「喲!你覺得你還有理啦!」李公甫這等公人最是明白下面各行各業人色最怕什麼。

所以這一路上,他沒少恐嚇他。只是這李公甫畢竟做捕快不久,恐嚇過火了。反而成了差仁們之間流傳的最差的情況︰這人破罐子破摔了。

差人、捕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這上等捕快提人,是想讓犯人說什麼,他就說什麼。顯然這李公甫修煉的並不到家。

見他已經是這樣了,寧采臣也就不再為難于他。「大家都是文人,文人之間的事自然要以文事解決。」

書局老板是文人嗎?至少主流讀書人之間是不承認的。不過這話真的很提心氣。文人間的文事是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

書局老板說︰「寧相公,您有辦法了?」

所有人都看向寧采臣,只是他們的目的不同,許仙、許嬌容、書局老板都關注于他的解決方法,但是李公甫除了同樣關注之余,還大生佩服之情。

這破罐子破摔,是公認的難辦。至少他就沒辦法。

這是什麼?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像他們縣老爺那樣什麼事都需要他人安排好,實在是有些丟讀書人的臉。

他甚至懷疑若沒有里頭這上等的捕快差人在,他是否真的能破得了一個案子。

寧采臣沒讓他們多等,說道︰「我需要你幫我印書,印一本故事書。」

「不,不。」書局老板連連擺手,一次他就怕了,哪兒還敢有第二次。

「你必須這麼做,因為這是唯一的方法。」

在寧采臣的強烈要求下,書局老板只能妥協。

聰明的讀者大概已猜到寧采臣要做什麼了。

是的,經典。

任何作品會流傳于世,只有一個原因,那便是經典。

老版《白蛇傳》沒有流傳下來,同樣是因為不經典。

寧采臣要做的便是重寫《白蛇傳》,以經典頂掉不經典,再換個筆名上去,就不會再有人去在意那為市場所驅逐的故事了。沒故事,自然沒作者。

這個計劃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有人不好。因為寧采臣與他定了挈約,這售書所得,一律歸寧采臣所有。

不是寧采臣心黑,是他深知這一本經典利潤有多大。和後世一樣,只拿稿酬和拿售書所得,作者的收入絕對是天壤之別。

雖然書局老板會白活忙,再加上書廠的工人,他很有了可能倒帖。

但這不關寧采臣的事,他又不是寧采臣的親人。寧采臣關心的只是親人,大愛無邊,他還做不到。

如果不是牽扯了寧采臣,他也許會用更可怕更果斷的處理方法。這總比自己擔風險要強。別忘了他可是學法的,趨吉避凶,他上學第一天便學到了。

而現在他的方法,他卻要擔風險。

因為眾所周知,所有讀書人中,這寫寫畫畫是讀書人的最低等。

這卜卦算命,還有「終南捷徑」可尋。可從古到今,有誰听過有寫小說為皇帝所看中,出仕為官的。

寧采臣不想害自己親人,更不想害自己的母親。他現在的一切都是原寧采臣用命換回來的,如果他不僅沒有讓寧母過上好日子,反而害她傷心難過,那這「母親」二字,他今後還怎麼叫得出口。

所以寧采臣留了後手。取筆名為「八大山人」,只是寫出來,卻像是「仙人」二字。

開篇便是︰天道無情,以眾生為棋子,借仙家之口,以述故事。

這樣也便夠了。再多寫可就是真的在走「終南捷徑」,而不是以為後手了。

接下來的故事便是完完全全的後世故事了,只是不能安在宋朝,而是以傲來小國為稱。至于以後的《西游記》會怎麼取名,他已顧不上了。

這用毛筆寫字,就是比不上後世的電腦。

據說後世的碼字高手,一小時便能碼出兩萬字來。這比寧采臣強得太多了,也比筆者這1小時1千字的二指禪禪宗高手強多了。

只是再怎麼比,這毛筆字絕對是最慢的。

好在上次為黃明制的鵝毛筆還有剩,這才加快了進度。

就是如此,也是半個月的辛苦。後世那些,一坐經年的大神們,實在是讓人佩服。

為了寫《白蛇傳》,寧采臣根本就沒回學校。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好在這縣學很開放。它不關心你何時來,甚至你不來也沒事,只要是不誤了考試就行。

這與後世某些國家很像,只是華夏卻失傳了。華夏甚至是走了回頭路,圈養教育。國門是打開了,可頂起國家的支柱們卻為「閉關鎖國」了,也難怪後世大學生會爛大街,沒人要了。「閉關鎖國」的壞處,難道就沒人知道嗎?就是不知道,也該經歷過才是。

扯遠了。總之,這給了寧采臣很大的方便。

書寫好了,都沒人知道。

書寫好的同時,這版也幾乎雕好的。

這是大才子寫的,誰敢校稿。就像我們後世的魯迅,文章中出現的錯別字,也會被當成通假字。所以寧采臣寫好一張,他們便立即雕版一張,這才是這麼快的原因。

當天寫完,當天便印出了這最後的一始,開始裝訂縫合,等待第二天的上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