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我叫寧采臣 第25章、詩比

台上兩個文官,你補充來我補充去,簡直是沒完沒了。從地方開闢,到地理人文,他們那是滔滔不絕。

幸好寧采臣來此只是打醬油的,花廳里燒得正旺的木炭,正好用來溫酒。

酒是好酒,真正的品酒人都是飲品這糧食酒。可惜這現代社會糧食酒極少,即使是號稱糧食酒的酒也多為酒精勾兌。似乎也只有高檔葡萄酒仍為古法酷造。可惜價格貴得離譜,絕非一般人飲用得起的。哪像古代,你就是想找酒精勾兌的化工酒類都找不到。

剝開花生,丟進口中。寧采臣甚至在想可惜沒有那豆腐干,否則這花生就豆腐干,就可以品嘗到這燒雞的味道了。

突然有僕人在管家邊耳語,管家又去告知正發感慨的二人。二人立即不再言語,匆匆下台,往門外而去。

又出什麼事了?來了什麼大人物嗎?

眾人不解。卻看到一個身著常服的人,帶著三五個從人家眷從正門進來。

還沒去迎,這人就進來了。二位官員立即恭身行禮。「下官拜見府尹大人。」

那人笑道︰「不用多禮,本官還未上任,听說本地有文會,特來觀瞻。你二人不用管我,去做你們的事吧!」

原來這人竟是府尹。寧采臣細細打量于他,幽黑的面堂說是官倒不如說是老農。長長的胡子修飾得很漂亮。

他身邊除了家僕,還有兩個女眷。女眷以輕紗遮面,看不真切,也不知是這官的妻,還是子女。反倒旁邊那丫環看上去有些眼熟。只是具體在哪兒見過,卻一時間想不起來。

這府尹大人成了歡眾。二位官員哪兒還敢廢話,立即便宣布詩會的開始。

「先考詩。詩詞一物,急切之間難有佳作,不如先出題目,也好讓大家先做準備。」

听到要出題目,三百士子同時一凜,皆直起了身子。

府學教授掃視眾人一眼,然後淡淡道︰「昨日一場好雪,你等便以雪為題,以一個時辰為限。」

立刻,便有兩個下人抬出一個偌大沙漏,放于台旁顯眼處。

題目已經出來了,一眾書生再沒有心思吃飯,都皺眉苦思,希望能夠搜刮腸道,以求得好句子來。

寧采臣卻不管這些依舊酒來即干,直吃得口滑。

許仙見了,分外焦急。「叔舅,你怎麼還吃?」

寧采臣笑著說︰「不吃做什麼?他們想入那府學,可我已是縣學生員,這府學入與不入並無差別。」

入府學相當于入重點,可對寧采臣這個才讀書沒幾日的現代人來說,反倒是不入重點,甚至是越普通越好。這樣他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

許仙不知道這些,只以為寧采臣是有真才實學,在哪兒讀書都一樣。也就不再催促,只是對見不到他的詩詞有些可惜。一首《正氣歌》下,他已成了寧采臣最忠誠的粉絲。

只這會兒功夫,下人們便將酒席收了下去,在每人面前擺上新案,上置文房四寶。筆是兔毫好筆,墨是上品松煙墨,硯台是歙硯,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質地略遜于端硯。紙同樣是上好的夾江宣紙。

單這些便頗費銀子。據寧采臣所知,上世習字時,也曾求過好硯,但是最好的端硯,價格昂貴,是收藏家的珍品,哪是他一個窮學生可以染指的。就是歙硯,由于宋代豪蔡襄、蘇軾的贊譽,也只能觀價而退。

一時間,再沒有說話,只墨錠在硯台里摩擦的聲音。有無數支筆落到上好的夾江宣紙上,或快或慢,或沉重或輕靈。

有沉香在花廳里氤氳冉冉,空氣中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清香。

這古代糧食酒,看著度數不高,但是喝多了,同樣上頭。

實在是喝太多酒,寧采臣只覺得腦袋發漲,眼皮也有些沉重,只想找個地方美美地睡上一覺。其實,在現代社會,他也是有半斤量的。茅士學顯然是在顯擺,不僅文房四寶不俗,就是這酒也是上好的劍南燒春,入口醇厚,後勁悠長,不覺多喝了幾口,卻是醉了。

在這種情況下醉倒在,絕對是一件極丟臉的事,寧采臣只能強提起精神,有一口無一口地喝著邛萊花茶提神。

至于寫詩,他才沒那個興趣呢!再說,他也不會寫什麼勞什子詩詞,他這功名本就不是他賺來的。如今若是強寫,肯定會鬧一個大笑話,還不如藏拙不寫。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一爐沉香燃盡。

再看廳堂正中的沙漏已經瀉到盡頭。

錢縣令看時間已經差不多,看了看府尹。

府尹大人點了點頭,顯然他自說是觀眾,不參與,卻沒人信,包括他自己。見他點了頭,這才有雲板聲清脆響起。

府學教授微笑著站起來道︰「時辰已到,請各位士子交卷吧。」

聞言,眾人紛紛放下毛筆,捧著稿紙走上前恭敬地放在府尹大人、錢縣令和府學教授面前的桌上。

三人接拿起稿子,飛快地看起來,遇到不好的,就隨手放到一邊,踫到好的詩句,都面露笑容,夸贊兩聲。

受到夸獎的士子都是一臉得色,而卷子被扔到一邊的書生們也不頹廢,反正晚上還有兩場比試。詩詞一事,講究的是靈感,沒準到時候自己靈機一動,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句呢!

寫詩做詞並不復雜,只要讀過幾年書,知道平仄格律,任何人都能輕易湊出兩句來。

所以,所有的人都是輕松地交流起心得。

三百多士子,就寧采臣一人不著一字。

錢縣令見大家的卷子都交上來,笑著站起來︰「詩作好不好,我說了可不算,還得請府尹大人和府學教授來評判。各位若無事,可在此飲酒作樂,或者游賞風雪,說不得便有靈思泉涌,為下一場做出準備。」

正在這個時候,茅士學站起身來,長身一揖︰「錢大人,飲酒作樂或者去游賞雪景又有何趣味,晚輩們不如都在這里等評定詩作等級之後,再來一個品酒論詩。」他的目的在此,哪又會放眾人離開,正所謂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如果都沒人了,即使後來傳入眾人耳中,也不如這眾目之下,嬴得暢快。

「是啊,正該如何。」眾生都是一陣叫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