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大營內,曹操正在思量著東吳內部的局勢︰「如此說來,東吳內部難道真的的出現了內訌的情況?」。曹操最近幾天陸續收到從前線傳回的情報,通過張昭以及自己安排的細作回報,發現這次東吳的內訌不僅是戰、和兩派之爭,更牽涉到軍中統帥周瑜和大將黃蓋。若一旦東吳真的出現將帥不和的情況,曹操馬上就想到也許定鼎江東就在此一舉了!
曹操此次揮軍南下多有不順,先是在新野受挫,雖然憑借兵力的優勢挽回了局面,可卻錯失了迅速南下的時機。再到後來在對是否采用連環船的問題上也是擾攘了一番,繼而又被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愚弄了一次——各種紛紛擾擾紛至沓來。而更要命的是,對手之中更有著諸葛亮、周瑜這兩位當世奇才,這讓曹操行事不得不慎之又慎!
曹操對于自己安插到東吳的內應蔡中、蔡和兄弟,不是完全的信任。曹操此人甚是多疑,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任來自曹家和夏侯家的將領。對于外姓的將領,他一向就是只用奇才而不信其人,而對于蔡氏兄弟就更是如此。
前些時候,曹操被周瑜和諸葛亮所計算,罷免了蔡瑁、張允兩名水軍將領,後來當他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後,就授意賈詡安排蔡瑁的兩位族弟假裝因為蔡瑁緣故而遭到貶斥,于是就心生不滿繼而叛變投奔到東吳的甘寧麾下,以東吳軍情。
此時蔡氏兩兄弟就帶來了東吳內訌的情報,只听蔡和回報說︰「啟稟丞相,東吳內部已經分化為兩股勢力,一股是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他們之前曾經為造勢而散布傳言,說我軍此次南征大軍數量達到百萬,並且挾官渡之余威,實在是不可與之戰,主和派便以此為借口來勸說孫權放棄抵抗轉而來與主公議和;而另一股勢力則是以周瑜、程普為代表的軍中勢力,他們主張以武力抵抗我朝廷大軍。主戰派最近動作連連,頻頻壓制、打擊主和派,而且周瑜最近更是處罰與主和派過從甚密的老將黃蓋,而她更在其中施加了公報私仇的手段,這也引來了主和派及黃蓋軍中勢力的強烈不滿。臣下在收集到這些情報後,就立刻回來想丞相稟報,供丞相定奪。」
大戰前夕,東吳卻爆出將帥不和的傳言,這對于曹操來說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曹操深知越是這樣就越要小心謹慎,于是他就問道︰「僅有傳言不足為信,可有其他佐證?」
蔡中想了想回答說︰「在周瑜處罰黃蓋的事情中,牽涉到了劉軍的一名趙姓副將,該名副將與黃蓋一同受了一百杖刑,可這趙副將卻在兩天後便恢復過來,而且還如常人一般回到軍中當值,仿佛就像沒有受過傷一樣。試想一下,若那趙副將真的是受了一百杖刑,哪有兩天就能恢復過來的道理,反觀黃蓋可是休養了將近大半個月才恢復過來。因此軍中傳言是周瑜公報私仇,特意針對黃蓋。這讓黃蓋很是惱怒,多次揚言要向周瑜討回公道,可是卻被孫權壓了下來,而黃蓋卻依舊還是很不服氣。」
曹操听著蔡中的回報後想到︰「受了一百杖刑哪有兩天就能恢復過來的,看來東吳這將帥不和也許是真有其事了——可是周瑜這次也太過著相了吧,難道其中就沒有點貓膩嗎?而諸葛亮也身在東吳,他應該會提醒周瑜而不至于讓她犯下如此低級的失誤吧?」,曹操陷入沉思︰「嗯,諸葛亮和周瑜兩人實在是太深不可測可,我還是要好好思量一番,免得又墮入了他們的圈套」
這時蔡氏兄弟中的蔡和發話打斷了曹操的思路︰「丞相,我們兄弟此次歸來除了帶回東吳的情報外,我們還從東吳帶回一個向丞相獻降之人。」
曹操一听立刻回過神來說道︰「究竟是何人前來獻降,給本相快快說來。」
蔡和回應道︰「回稟丞相,此人名叫闞澤,乃東吳老將黃蓋麾下的謀士。我們在得知黃蓋和周瑜發生矛盾之後,我們就多方聯系,終于讓我們兄弟倆得知如今黃蓋已無心再為東吳孫家效力,于是他便派出闞澤與我等一同返回江北大營。據說闞澤還帶來了黃蓋的書信,足見黃蓋確實是有投誠之意。」
曹操此時兩眼放光地說道︰「那快傳此人前來與本相見面。」,蔡和領命而去,少頃之後他就將闞澤帶到曹操面前。
一番寒暄過後,闞澤就將說明來意,並將黃蓋的書信交給了曹操。曹操立刻拆開信封拿出信函閱讀了起來,只是當他讀完信函之後,曹操眼中閃過一陣寒光便冷冷地說道︰「來人,將此人拖出去看了!」
听聞曹操此言旁人皆十分驚訝,可唯獨闞澤依然淡定自若地說道︰「素聞丞相辦事從不拖泥帶水,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只是丞相今天就這樣將闞澤殺害,闞澤的命是沒了,可丞相此次南征恐怕也就要鎩羽而歸了!難道丞相真的就如此害怕這是諸葛亮和周瑜的計謀嗎?」
听聞此言曹操立刻揮手示意讓侍衛先行退下,接著曹操便質問道︰「信中既沒有列明接頭的地點,也沒用明確的時間,這不是詐降是什麼?」
闞澤回應道︰「丞相,我家黃老將軍被周瑜那小女子所羞辱,卻又不能報仇,因此就存了投效朝廷、投效丞相之心。可投誠之舉乃暗中進行之秘密行動,其中風險,若是期間發生變故,預先所定的時間、地點便要作廢,而且若一旦被周瑜、諸葛亮等人所察覺,我等欲投誠之人必會遭受滅頂之災,所以我等必須在一切準備妥當後方才可定下接頭的時間和地點。」
曹操還是很是謹慎地說道︰「你難道僅憑只字片語,就想讓我相信你嗎?」
這時闞澤從懷中取出一張錦圖說道︰「此乃柴桑周邊的兵力布防圖,此圖乃黃老將軍讓我獻與丞相,以表黃老將軍投誠之誠意。若丞相想有所懷疑,可請軍中斥候前來一驗便可知真假。」
曹操立刻找來斥候,斥候在仔細觀察該圖後回稟道︰「丞相大人,此圖確實為柴桑周邊的兵力部分圖,此圖所標除幾處隱秘地點外,其余與我軍所偵查到的情況均為一致。」,當曹操聞得此言後心中頓時大喜過望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