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二章 仲謀之憂

諸葛亮和趙颯一行到達魯肅府上時已接近晌午,魯肅連忙吩咐下人設宴招待,很快飯桌上就擺滿了江東一帶的時令佳肴。最近眾人經歷顛簸,能吃上這樣豐盛的一頓飯,本應是很讓人高興的一件事。可實際上這頓飯吃得很是安靜,因為飯桌上的的四人各有各的心事。

四人當中,最高興的應該數諸葛亮,面對著滿桌的佳肴,他就在尋思︰我就搞不懂了,當初我在隆中都是種一樣的菜和稻米,可怎麼我種出來的味道就是比不上江東這邊種出來的呢?難道真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嗎?啊哎,我待會得去問問這里的農夫,看看是不是我的種植方法不對。要是有機會,我要讓夫人也嘗一嘗這邊的果菜和米飯,特別是這米飯,芳香綿軟,實在是太好吃了!想著想著,諸葛亮就情不自禁地吃了起來。

而魯肅卻是一臉的擔憂,因為剛才諸葛亮授意趙颯對那些江東的文人墨客下黑手,雖然趙颯已經說了會注意分寸的,可魯肅還是不能夠放心︰諸葛亮此人本已學究天人、智冠天下。加上他竟然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那諸葛亮此人實在是太難應付了,看來張昭他們這次要載個大跟頭。嗯,不過我還是擔心趙颯會下狠手——不行!我還是要找個機會和趙颯商量商量,讓他悠著點,不要最後弄出什麼不可收拾的局面。

周瑜靜靜地喝著酒,腦海里卻在盤算︰孫權這個人,表面上還是受張昭等人的掣肘,但從子敬那里可知他暗地里已經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試圖擺月兌張昭對他的影響和控制。這次曹操南下,對于孫權來說可說是一個求之不得的好機會。以劉備現時的處境,就必定要尋求與孫權進行合作,而孫權則可以利用劉備和曹操相互牽制,他在其中左右逢源,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估計諸葛亮也會想到這一點,而且他可能也是早就有了被孫權利用的覺悟,而孫權也很好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估計其第一步就是利用諸葛亮來削弱張昭的權威,好讓他能逐步收權。看來這次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我要好好思量一下應對之策。

趙颯在注視著周瑜的一舉一動,看到周瑜那正在尋思的樣子,趙颯就在想︰看來小瑜還是在想孫策和孫權兩兄弟的事情。難道真的會是孫權害死了孫策嗎?可無論正史、野史對孫權的記載,大多都是正面東西,他的口碑還是不錯。不過現在有了出入,我倒是想一探究竟。既然軍師已經給我下達了任務,那麼接下來我肯定就是要和張昭等人有所接觸的,那我也就順帶地把那些事情弄清楚,這樣一來既能完成任務,又能加深對小瑜了解。

眾人就在沉默中用完了午飯,諸葛亮心無旁騖,一心就想著去田間找農民取經,于是諸葛亮在吃飽後,就對趙颯說︰「立風下午可有空閑,可否與我一同前去領略一番柴桑的風土人情?」,趙颯原本就負有護衛諸葛亮之責,加上還能在柴桑附近游玩一番,趙颯可是求之不得,遂一口就答應下來。周瑜卻對此卻不感興趣,獨自回客房去了;而魯肅心想,要與趙颯所商量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時,加上他午後還要去見處理軍務以及要準備晚上那場正式迎接諸葛亮的宴會,于是他就吩咐了下人,為諸葛亮和趙颯準備了一輛馬車。

趙颯和諸葛亮共乘一輛馬車來到了柴桑城外碉野中,下車後兩人行走在夏末初秋碉邊小道之上,小道兩旁盡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農戶們正忙于收割的部分早熟的稻谷。當諸葛亮看到一名正在田邊喝水休息的老農時,他立刻上前不恥下問,請教如何種植出好的果蔬和稻米的方法。那老農也很是好客,加上見著諸葛亮一番虛心好學的樣子,也很是耐心地為諸葛亮講解著他的種田之道。

諸葛亮正和老農談得興起,趙颯就在不遠處守著。這時一輛馬車駛了過來,從馬車上下來一名青年和一名中年人,兩人均為文士打扮,只見其中那中年人對年輕人說道︰「主公,今年風調雨順,估計今年的晚稻會比往常要早些收成。你看那邊,一部分的稻田開始收割了。」,年輕人循著中年人所指的方向看去點頭說道︰「東部先生說的不錯,看來今天又是一個豐收之年,那農夫們的收入可有增加?」

一听到那年輕人的這個問題,中年文士面露難色地回答說︰「主公,屬下不善商事,恐怕解答主公的疑問,不如我去把里正找來,讓他來為主公解惑。」,年輕人點頭應允,接著中年人招呼著田里的農夫們幫忙尋找里正。

就在不遠處的趙颯被他們的對話吸引住了︰又是主公、又是什麼東部先生的。嗯,東部先生——我想起來了,東部先生張東部那就應該是指張了;那麼能讓張稱為主公的就只剩孫權了。想不到在這里遇到了孫權和張。趙颯正準備將此事告訴諸葛亮,只見諸葛亮獨自一人坐在樹底下乘涼,趙颯就過去對諸葛亮說︰「軍師,我在那邊遇到了微服私訪的孫權和張,我們要過去打個招呼嗎?」

諸葛亮略一尋思後說道︰「立風,現在還不是和他們見面的時候。招呼就不用打了,不過我們可以過去湊湊熱鬧。」說著就和趙颯一起,向著孫權他們走了過去。

剛才和諸葛亮領的那位老農原來就是附近村子的里正,他正向孫權說道︰「啟稟大人,今年是個大豐收之年,但我們農人的收入卻並加很多。因為雖是豐年糧食增產了,但我們賣糧的價錢卻下跌了,而地主們的地租卻會有所增加。幸好我們這里耕作的土地都是屬于張公的,張公經營糧食生意多年為人公道,而且他的地租沒漲多少,而收糧食的價錢也算比較公道的,所以附近的佃戶、農戶及大戶人家都喜歡把糧食賣給他。雖然我們得到錢貨沒增加多少,但畢竟也能養家活口,這已經讓我們這些做農耕是很知足了!」

孫權听了里正的話後,臉色先是先是一喜但轉眼間卻又深沉了下去,接著他就和張坐上馬車離開了。趙颯不明所以就問諸葛亮︰「軍師,我剛才看到孫權離開前好像是一臉的不高興,自己管轄下的老百姓能安居樂業,這不是好事情嗎,為什麼他會不高興呢」

諸葛亮回答說︰「立風啊,糧食都在張昭的手上,你說孫權能高興得起來嗎。」,趙颯听諸葛亮這樣一說頓時就明白了個中緣由。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