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入相(上)

宋九盯著他,說道︰「其實我在碼頭上出現之前,就來到江州。自黃州上的船,當時看到許多人要乘船渡江來江州,感到奇怪,然後听大家的議論,知道了一些真相。對你們來江州,我不是太討厭,就包括貪墨賄賂。以前我與陛下交談,說漢朝文景二帝非是無為而治,即便無為,這種無為比有為更難。我也怕麻煩,但想不麻煩比麻煩更難。」

有些繞口兒。

但許多聰明人還是能听出來的,想要無為而治,實際真的不易,那需要上下齊心,真正的政通人和,才能實現它。

「無為我不敢想,想不麻煩更不敢想,我想的只是清靜。就是清靜也同樣很難。因此只要不過份,我很少去過問。但這個有底線。然後我到了江州城。初看時不錯,江州開始有了生機,可心中總覺得不對,又不知哪里錯了。于是上街看,不久便看到一件事,六和記布店前有一個婦人抱著嬰兒在哭。我便上前看。得知真相,這個婦人家人被官兵殺死了。在此,我再說一句,陛下對這件事不喜也!」

宋九僅說一句。

曹翰做得聰明的地方,便是將大頭交給了朝廷,自己得了小頭,再加上朝堂現在很詭異,于是無人**。

這些錢的用場,宋九也知道了。

若是按照趙匡胤的用意,那是需要與契丹來一次持久戰,生生利用中原的人力財力,將契丹耗死。

趙匡義上台後,後果不妙。

但也沒有關系,就看宋九走到那一步了。若是影響力夠大,依然能解決。

他已經在謀劃了。

只說江州這些錢帛。若是為了幽雲十六州,還不知道能不能拿下來,便要如此做,那個幽雲十六州就是拿下又有何意義?

但不能多說,繞過這個話題,又道︰「這個婦人抱著孩子逃了出去。江州安定後,婦人帶著兒子無法生活,返回江州城,然而她家的邸店卻被一戶朱姓人家佔有,開了六和記布店。婦人討要,朱姓人家不給,到縣衙要,衙役將她轟出來。她只好再去曹家央求,我在邊上听。孤兒寡母,何等可憐,但沒有一人說一句公道話,相反的,朱家下人將她們趕走時,滿街嘲笑。」

「江南如今是大宋領土,江南百姓同樣是大宋子民。五代十國之時,你們也多屬于南唐管轄範圍,是誰給了你們高高在上的權利,朝廷,陛下?還是兩個貪官。江州快成了一個罪惡之都,人心扭曲,善惡不分。若是如此,這份生機我不要也罷。」

宋九等衙役將他的話傳達後,他又低聲吩咐道︰「去將那個六和記布店的主人與管事找出來。」

衙役如狼似虎撲下去,一會兒就從人群帶出兩人,一個中年胖子,一個高個老者。

兩人嚇壞了,跪下求饒。

「我剛才是怎麼說的?」

「小人不知啊,太守饒命。」

宋九很想將這兩人中一人棄市立威。

但想了想,終將改了主意,震攝是好事,可怕做過了,于是說道︰「給你們一次機會,將那對孤兒寡母找回來,邸店立即交出,若找不到,依律問斬。」

「是,是。」

「但你們死罪可免,活罪不免,來人哪,將他們拖下去,杖六十,再押入大牢,若是半月之內不見那個孤兒寡母,當斬首示眾。」

幾個衙役將兩人拖下去,當著眾人的面開始用竹杖抽**。

不會打出人命的,但這六十杖打下去,也將兩人打得鬼哭狼嚎。

也算是立威了。

人群鴉雀無聲。

宋九道︰「江州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還給你們一個機會。有三種區別,一是直系親屬在世的,一是直系親屬在世的,但有五服之內親戚在世的,一是連同五服之內親戚都沒有人在世的。」

「若是有直系親屬在世,包括祖父母,同祖父母叔父,同祖父母從兄弟(堂兄弟),以及他們子女,孫子女,曾孫玄孫子女,以及妻子,必須將宅地一起交還。至于你們所花的錢帛,除了邸店裝修費用外,包括住宅裝飾費用,耕地花費,以及賄賂費用,這些一律不計,只有邸店裝修費用巨大,雙方可以協商處理,由對方以後進行補貼。若是對方無力經營,可以協商著讓對方將宅地便賣給你們。」

「宋公,若是對方要價太高呢?」有一個大著膽子問道。

「無妨,你們若是調解不當,本官可以派人協助你們調解,」宋九指了指他身後的人,這些人皆是來自各個衙內家的管事,以及書院的一些學子。

還會麻煩,可想不麻煩,就必須先得很麻煩。

實際除了宅屋外,大多數邸店原江州的百姓已經無力經營了,一無充足的親人,二無足夠的錢帛做成本。

只能說宋九所做的是一種平衡,一要保持江州不能荒蕪,二要給原來江州百姓一個公道。

又有一人說道︰「宋公,若是手中沒有那麼多錢帛怎麼辦?」

「可以分三年償還。」

大家開始小聲的竊竊私語。

虧肯定是虧大了,但大多數人經營都有了起色,讓他們舍棄,肯定是舍不得的。

有人對宋九不滿,可不敢說,還有人開始低聲咒罵張霽與古通判。

宋九又說道︰「若是沒有直系親屬在世,但在五服內,也就是高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孫、曾孫、玄孫、兄弟、從兄弟、再從兄弟、三從兄弟、姊妹、從姊妹、再從姊妹、三從姊妹、叔父母、再叔父母、祖叔父母、從叔祖父母、曾祖叔父母、姑、從姑、再從姑、祖姑、從祖姑、曾祖姑、佷婦、從佷婦、再從佷婦、佷女、從佷女、再從佷女、佷孫婦、從親屬,在這些親戚當中,若是有人在世,財產對半處執,一半歸你們,一半歸他們,但不得計任何投入費用。若是無五服在內,你們仍只有得到其一半財產,余下由官府處理,這些財產官府所得,將會投入到江州水利,或者白鹿洞書院。至于財產各的協商調解,與第一類相同。」

一旦露布公文下達,江州原百姓不會只有一個親戚在世的,這同樣也要調解。

反正接下來數月,江州城不得安定了。

然而這樣處理後,江州甚至江南百姓怨恨就會減少一點。而且動作要快,平衡之道是解決糾紛的最好辦法,但平衡之道同樣是玩火之道。

動作不快的話,若是有人在中間煽風點火,頃刻之間,就會崩潰。

因此真相揭開之後,宋九動作很快,說完了,又看著眾人。

不滿是必然的,但多少還討了一些便宜。

讓大家散去,宋九又寫了一封奏折,說了江州來龍去脈,朝堂馬上要大變了,宋九也不敢多事,同樣說了江北百姓來江州的一些意義,肯定了張霽與古通判的部分做法。

對了不遮蔽,錯了也不隱瞞。

奏折發向京城,宋九開始向周邊九州三十多個縣發出露布公文。讓江州的逃民返回江州,可以安居樂業了,同樣分返他們的財產。

忙碌這才開始……

…………

時光過得很快,眨眼間落葉紛紛。

湓浦口,宋九便裝,看著羅大說道︰「你勿要擔心。」

「小人謝過宋公。」羅大說道,他妻子兒子讓宋九送到京城,做了人質,但對他兒子前途肯定是有好處的。

四家船隊回到密州,抓回來六個國王,送到了京城。

呆了這麼久,有些機靈的水手能用當地語言,做簡單的溝通。

吩咐他們不能說是抓來的,而是說來朝拜中國。

宋九對此十分不喜,要這個面子干嘛,可古人喜歡,萬國來朝,才是國家的盛事。

果然,趙匡胤大喜。

開始送金子,銀子,綢緞。

這時候船只出事消息也不用隱瞞了,有幾個大臣進諫,但效果不大,與江州一樣,利益牽涉得太深了,多家衙內派出海船去海外謀利,密州船塢上還有幾十條船未下水呢。說得淺不管用,說得深,得罪的人太多。

趙匡胤這時候也沒有心思去過問,這些奏折呈上去後,如石落大海,沒有任何消息,幾個大臣見勢不妙,閉上了嘴巴。

幾個國王呆了一些曰子,不能再呆,又隨船隊返回他們的「國家」。

但這次出海的人比去年要多。

他們中間有些人不是貿易,而是長居,雇佣當地百姓,或者自己種植香料,甘蔗,水稻。

趙匡胤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可在這之前宋九也說過,權當一個試點。

因此這些人出海,朝廷也沒有人過問。倒是有些衙內機靈,開始將自家的船只發出,隨四家船只下南海。

羅大就是隨這次船隊南下的,他是一個狠腳色,放在海外會有大用場。

這次還是一個開始,若是能站住腳,以後陸續設置幾個供給點,那麼探索的範圍會越來越大,最終能將船只發向大洋洲。

還有幾萬里外的彼岸,宋九不想了。

就是南海這些島嶼,以後能控制起來,意義就非同小可。

帆船遠去。

宋九回到家,對潘憐兒說道︰「我們去湖口吧。」

這種宋式財產分配法,雖說相互平衡牽就了,但為了估算財產,這一個多月來吵得不可開交。

不但江州這里吵,下屬幾個縣都在吵鬧,也包括湖口與彭澤。

宋九必須要親自前往。

潘憐兒看著丈夫吃苦,不禁抱怨︰「陛下不是說三司使相待嗎?」

一個大劫後的州知州,一個三司使,兩者區別太大了。

實際宋九也不滿。

若是現在就是三司使,以這個職位,再加上趙匡胤的軍事天賦,契丹會忌憚的。那麼就能通過一些手段將隻兒弄回來。

但現在不行了。

不知道趙匡義會什麼時候動手,一旦動手,趙匡義取代趙匡胤,對契丹震攝力會更小,那麼弄回隻兒會更麻煩。

「三司使啊,好大的官,咱們不要想吧,」宋九道。(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