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二章 孫烈臣

狹窄的靖安縣大街上,到處是血肉模糊的尸體,馬的尸體與人的尸體交錯在一起,一片狼藉.特別在東門這邊,狼狽不堪的蒙匪只能向著東門竄逃。

「馮立成、李玉田你們分別帶著帶著二營、三營向著蒙匪包抄過去」滿臉灰塵的蘇厚德眼里閃過一絲凶光,揮手命令道。

蒙匪的凶悍和熱血出乎蘇厚德的意料,不過這並不妨礙他下定決心要將他們盡可能殲滅,因為這是蘇厚德升任標統之後的第一仗,他必須將自己的能力完全的展現在何天賜的面前,也對得起何天賜對他的提攜,要不是何天賜自己一年前還只不過就是一個講武堂教習。

隨著蘇厚德一揮手,二營、和三營分別向著蒙匪的左側和右側穿插過去,一旦二營、三營穿插過去,那麼將是對白音吐斯致命的一擊。

「噠噠噠!」

隨著白音吐斯向著東門逃竄,沉寂已久的東門第二標開始發動火力,隨著馬克辛機槍的轉動,黑色帆布帶與源源不斷的為機槍手提供著火力。

對面的蒙匪立刻發出痛苦的嘶吼聲,馬克辛機關槍蒙匪是第一次見到,但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已經有無數蒙匪死于馬克辛機關槍發出的十一毫米子彈之下,在如此利器面前,他們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逃。

「呯,呯!」馮立成端著步槍,帶著部下奮勇向前,追擊慌亂後撤的蒙匪。

「一營給我頂上去,別讓蒙匪給我從咱們的眼前跑出去,務必全殲這群蒙匪!」蘇厚德兩眼血紅,對著一營管帶命令道。

「劉管帶!還請留步!」傳令官一路小跑,盡管是冬天仍然冒了一身的冷汗,急匆匆的道︰「何大人命令,不要對蒙匪合圍!給蒙匪流出一條出路,讓蒙匪突破出去,而且不要讓他們看出來我們是有意的!」

本來還想全殲這股蒙匪,沒想到何天賜竟然命令自己放蒙匪出城,這是什麼道理啊?蘇厚德目瞪口呆的問道︰「什麼情況,放蒙匪出城,兄弟,你沒听錯吧!」

「你沒听錯!是我的命令!」身後響起了馬蹄聲,蘇厚德扭頭看去,一身戎裝的何天賜翻身下馬,走了過來。

何天賜走到蘇厚德身邊拍著他的肩膀,微微一笑道︰「放吧!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有他們我們才能找到其他蒙匪的老巢,這蒙匪大多之間都有聯系,要是不靠著他們,我們在這茫茫的大草原上可是很難找得到蒙匪的老巢啊,這次要不是這群蒙匪敢于攻打靖安縣,我們想抓住這群蒙匪可就……!「

還沒等何天賜說完,蘇厚德立刻大聲命令道︰「給我把二營、三營管帶叫過來!」

在蘇厚德的吩咐下,二營、三營假裝後退,同時在後退的過程中給予還擊,給蒙匪讓出一條路,白音吐斯狼狽的帶著一百余騎逃出靖安縣,向著科爾沁草原北部竄逃。

夕陽西下,落曰的余暉下,整個靖安大街被映的的一片緋紅,彌漫著一股血腥的味道。這場戰斗一直打了近兩個個小時,槍聲才零星地停下來。

四月的草原的寒風依舊刺骨,短短兩個小時,就有上千人命喪于此,看著滿地殘缺的尸體,何天賜感觸頗多,亂世這就亂世,自己對著亂世是又愛又恨。

亂世,為何天賜提供了最適合他生長的土壤,讓他迅速的在東北崛起,大發戰爭財,但是。他又恨亂世,這一年當中就在何天賜的隊伍當中,已經有無數的弟兄離開了他。想到這里他又很害怕,他怕在亂世之中,下一個死亡的就是他,他怕他不一定就是那個最後的梟雄,他怕再也見不到可愛的兒子、和溫柔賢惠的妻子。

花了一個小時肅清了整個靖安縣的局面,何天賜直接將指揮部移到了江安縣衙門,所謂的衙門根本就是掛個虛名而已,自從八國聯軍侵華後,整個東北是一片混亂,別說縣衙門了,除了奉天意外,黑龍江、吉林、東蒙等地的一些偏遠地帶府一級的行政單位都沒有直接負責人,特別是在洮南蒙匪泛濫的地方,基本上已經處于無政斧管制之下。

「下官孫烈臣參見統制大人。」

「下官王奎參見統制大人。」

孫烈臣兩道濃重的眉毛上揚,如同兩柄刀鋒,嘴唇上的胡子濃密而黑,整個人不苟言笑,看上去顯得有些古板而嚴肅,而王奎則面帶微笑,表情上多了幾絲圓滑事故。

「兩位快快請起。」何天賜急忙上前扶起二人道︰「二位不要客氣了,以後就是在一個部隊里吃飯喝粥的兄弟了,虎臣出來洮南還要多多仰仗二位啊!」

「請統制大人放心,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協助大人。」兩人同時道。

「久聞何統制在延吉那是名遠揚,今曰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兩個時辰不到便擊潰了悍匪一千余人,斬首良多,這次如果不是秦大人及時趕到,恐怕我們靖安縣的這群巡防營兄弟少不得要遭受一場劫難,下官代表靖安的這些巡防營兄弟謝謝何統帶!」王奎畢恭畢敬的說道。

「哪里哪里,我受朝廷之命,剿匪靖邊是份內之事,而且這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何天賜微微一笑道。

「好啊!何大人果然是忠勇之人,以後兄弟們跟著你肯定錯不了!」王奎急忙附和道。

「罷了!罷了!」看著這只是一味討好自己的王奎,何天賜顯得有些無奈,揮了揮手道「對了,我部士兵大多都是第一次來這茫茫的草原,除了今天這一戰之外,基本上還沒有模清蒙匪的具體情況,很難模清蒙匪的具體情況,二位可有什麼好主意!」

孫烈臣道︰「除了今天大人剿滅的白音吐斯部,草原上還有三股蒙匪,分別是洮南的陶克陶胡、通遼的白音大賚再有就是在科爾沁草原上飄忽不定的牙什匪幫,這也是蒙匪難以剿滅的原因,而且這三支匪幫之間彼此有聯系,經常聯合在一起對官軍發動襲擊,以前吉林巡防營也多次前往洮南一帶,但每次都是落荒而逃,甚至現在這些蒙匪已經開始佔據了一些州府,自稱為王。」

「眼下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洮南府的陶克陶胡,陶克陶胡已經在洮南府已經呆了不少時間,而且陶克陶胡治軍極嚴,禁止手下搔擾百姓,所以當地百姓對陶克陶胡不止無惡感,相反還極為擁戴,下官說句不中听的話,陶克陶胡的亂軍軍紀比起之前朝廷在洮南府的駐軍還要受當地百姓擁戴。」

這何天賜倒是知道,陶克陶胡在蒙古人心中可是英雄,說白了人家也是義軍,就是為了反抗蒙古王公以及清朝對蒙古牧民的壓迫,而且後世蒙古人為了紀念陶克陶胡還特意寫了一首歌叫《嘎達梅林》,就像歌里面唱的一樣,「要說造反的嘎達梅林(陶克陶胡)是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此時的洮南、通遼一帶還是以蒙古人為主,所以陶克陶胡在東蒙一帶受歡迎也是正常的,但是這也無形的給剿滅蒙古叛匪提供了巨大的阻力。

但是站在眼下自己的立場,即使再難,何天賜必須毫不留手地將蒙匪盡數剿滅,其實在這些蒙民看來,無論是白音達賚還是陶克陶胡,比起草原上的那些王公貴族要好了千倍萬倍。孫夢文在中原之所以能成事,是因為中原人口眾多,形勢更為復雜。而草原人口稀少,造反的隊伍很難拉大,而且以草原游牧的生活,也難以養起大股的軍隊,所以這些蒙匪注定不能成事。

陶克陶胡,白音達賚也許初衷是要**壓迫他們的王公貴族,不過後面一旦有了**人的影子,動機便不再單純了,蒙古是中國的領土,絕不能**出去。這是立場問題,後世整個外蒙一百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裂出去,在這個時代必須被終結。

王奎臉色微變,看了看何天賜道︰「孫管帶怎麼能說這種話?咱們現在可是何統制下面的第十一鎮,可是新軍,兵精械利,此戰必能大敗蒙匪!」

何天賜听得暗自不愉,不過臉上沒有露出來,擺了擺手,面向孫烈臣道︰「但說無妨,孫管帶說得對,咱們就得要找出蒙匪的弱點,一擊斃敵,要不然在這大草原上,蒙匪要是拖上個幾年,就能把我們的大軍拖挎,孫管帶繼續!」

孫烈臣點頭繼續道︰「陶克陶胡在草原上起事時,因為搶了**人一個軍火庫,所以裝備並不比咱們弱多少,而且手下也是有上千人之多,如果據城而守,雖然蒙古人不擅守城,但沒有重火力下,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攻克。」

何天賜露出滿月復的自信,嘴角揚起一抹弧度道︰「這點孫管帶不必擔心,咱們的十一鎮可是有一個炮標,六十多門火炮打下洮南府是不成問題的,不過這些蒙古人都是騎兵,戰馬充足,而且騎術了得,若是陶克陶胡要棄城而逃,恐怕咱們可是很難追上吧?」(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