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七章 石台之戰

朱治、韓當被孫策封在新都郡,一為太守,一為都尉,是新都郡的文武兩大臣。

當柴桑郡之戰還未開始時,孫策就曾下令讓二人保守此郡,已做牽制之用。

面對太史慈將三萬大軍集中在建德,新昌兩城,二人頓時興奮不已,以為一場大戰即將開始,也匆匆將軍隊集中到了淳安,新定二城,並積極布置防御,專等太史慈的進攻。

可另二人想不到的是,這一等就是數月之久。

雖然其間太史慈多次派出大量士兵巡邊,做出進攻姿態,卻都是淺嘗輒止,又迅速退了回去。

甚至在韓當主動挑釁的情況下,他也保持了足夠的冷靜,始終不肯進攻。

結果,柴桑郡激戰正酣,己方損兵折將時,朱治、韓當反而被太史慈牽制住了,空守著兩萬大軍無所作為。

幸好這時孫策放棄新都郡的命令傳來,雖有些不舍,但二人也明白空守此處已無意義,倒不如集中兵力,大干一場。

事有所料未及,就在二人調兵遣將,準備去與孫策匯合時,孫權竟然突然出現在始新城里。

本來二人還以為他是逃出來的,心中欣喜不已,但接下來孫權堅決擁護許康的態度卻讓二人再次陷入尷尬之中。

說到底,二人是孫堅的老將,並不是由孫策提拔上來的,對孫氏的幾個兄弟一向一視同仁。

他們忠誠的首先是孫堅,孫堅死後是整個孫家。

孫策因是孫堅的長子,才被他們擁護,可一旦孫策的舉動危害到整個孫家的安危時,他們就要三思而行了。這也正是孫權來此的原因。

但孫策真的錯了嗎?

他作戰勇敢,每戰必沖鋒在前︰他機智無畏,面對劉表、許康這樣的強敵也能游刃有余,打下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以說,能追隨這樣一位主公是每一個為臣者,為將者的驕傲和幸運,怎麼能說他錯了?

若是老主公在世,所能做的也不過如此了吧。

想到這里,朱治站起身道︰「請恕臣無禮,但老臣已奉孫策公子為主公,就不能再違背他的命令

韓當也站起道︰「老將也是如此

孫權看著他們堅定的神情,明白二人心意已決,苦笑道︰「看來許刺史說的果然沒錯,我始終沒辦法讓你們回頭

朱治臉色一變道︰「許康既然知道我們不會投降,為何還要派二公子來?難道是要找借口對付孫家?」

孫權搖頭道︰「非也,此來招降是我個人的主意,他對孫家倒是從沒有怠慢。我只是不想父親留下的家業徹底斷送而已

韓當小心的問道︰「既然那許康不會對付孫家,二公子又何必如此擔憂?」

「他固然不會對付孫家,但以後恐怕也不會再重用孫家中人了孫權嘆口氣道︰「父親費了多少努力,甚至連性命都賠上了,才讓孫家從一個地方上的小家族一躍成為如同世家一般的存在,身為人子我怎麼能眼睜睜的看著孫家重回到過去的光景

朱治、韓當默然,對孫權的話也不知該如何辯駁。

倒是孫權似乎想通了什麼,長身而起,飄然一揮衣袖,道︰「走吧,我同你們一起去石台見見兄長,我們兩兄弟好像已好久未見了

朱治、韓當同時愕然道︰「二公子?」

「不必多言,你們這麼久不出兵,總要有人去解釋一下才行。而且我也想試試看能否勸動大哥

石台縣,城如縣名,修建于一座石台之上。

縣城很小,即使算上史上最好的時期,人口也沒有超過八千人。

四面山嵐起伏不定,道路狹窄,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趙雲調三千人來此防守,絕對算不得失策。

只能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孫策為攻打石台顯然做足了功課,竟采用精兵偷襲的方式,派出三百敢死隊混入城中,然後又用一千先鋒營在外配合,兩面夾擊下,觸不及防的守軍立刻潰散。

石台這座極具戰略價值的小城就這樣落入孫策手中。

緊下來,孫策明白他的任務就是守好此城,等待朱治,韓當前來匯合,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帶來萬余人的原因。

因為他必須要有可供消耗的兵力。

一座小小的石台縣甚至無法為這些士兵提供足夠的住房,將這麼多人集中在一座城內顯然不智。

所以孫策為他們劃分了幾個據點,佔據了附近幾座易守難攻的山峰,以做策應。

做完了這一切,孫策開始焦急的等待朱治、韓當的出現。

只是兩天過去了,預料中的新都軍始終不見蹤影,倒是趙雲似乎反應過來,將大量的士兵調來圍攻石台城。

石台城內,孫策披掛整齊,一身的煙火之氣,顯然已經經過連番激戰。

但現在,他又要出征了。

外圍的幾個據點,是他在來之前就反復推敲過的,布置極為巧妙。

孫策相信在沒有拔掉這些據點之前,趙雲絕對不會派遣主力攻打石台城。

事情也正如他所料,趙雲果然投入重兵反復爭奪這些山峰據點。

孫策也不會坐以待斃,靜等對方成功後再來圍攻自己。

為此他組織了一支千人規模的救火隊,親自帶領,哪處戰況緊急便救援何處。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孫策已經成功擊退趙雲軍對幾個據點的威脅,斬殺敵首過五百。

如今他要救援下一個目標了。

那就是小東峰,一座由八百人防守的小山峰。

士兵在崎嶇的山路間快速穿行,孫策穿著沉重的盔甲,靜靜的站在一塊兒突起的岩石上。

對面,小東峰的喊殺聲清晰可聞。

但孫策深明「看山跑死馬」的道理,雖然戰場看上去很近,實際上要真正趕到地方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讓兄弟們注意保持體力,可不要趕到戰場後,刀都提不起來了孫策笑著吩咐道,渾不將小東峰的危機放在眼中。

這也難怪,他選擇的地點都是易守難攻之處,大隊士兵根本施展不開,八百士兵防守小東峰,只要敢打敢拼,守上一天半天的完全不是問題。

隨行的侍衛受他感染,也輕松回應道︰「大人放心,這點山路還難不倒弟兄們。看我們如何去摘下敵軍士兵的狗頭其他將士也是轟然回應,士氣高昂之極。

小東峰山腳小,剛剛出現的孫策軍迅速投入戰斗,山上的守軍听到動靜後,明白是己方援軍已到,也組織兵力反攻。

上下夾擊下,正在攻山的趙雲軍留下幾百具尸體後,匆忙撤離。

孫策稍微追擊了一下,便收兵上山。

守衛小東峰的將領是孫河,此時略微激動的將他迎了上去,畢竟任誰在經歷了生死之戰後都不可能保持平靜。

看著這位最早跟隨自己的族中兄弟,孫策沒有任何寒暄,直問道︰「傷亡如何?」

孫河立刻回稟道︰「陣亡九十八人,傷一百零三人

孫策點頭,這與許軍數百人的傷亡相比,確實不算什麼。「傷者由我全部帶走,人員從我帶來的士兵中給你補齊。接下來的戰斗可能更辛苦,你要有心里準備

「是孫河躬身道。

雙方匆匆完成人員分配,孫策又急急的帶人回了城。

在這里,另一支千人救火隊已經組建完畢,正等著他帶領去救援其他山峰。

石台城外的每一個據點,都是孫策軍賴以生存的基礎,他絕不能輕易丟失。

石台縣外的許康大營內,所有將領濟濟一堂,听候趙雲差遣。

如今戰場各處傷亡已愈兩千,竟然連石台城外圍的一個據點都沒有攻下,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想要給孫策好看。

尤其是趙雲,許康這一次把指揮權完全交給了他,並給足了他施展的空間,若還不能有所建樹,那他在軍中的威望恐怕就要喪失殆盡了。

想到這里,趙雲深吸一口氣,面容冷峻道︰「根據情報,新都郡的士兵已經開始行動,離石台只有三個時辰的路程。所以我們必須在一個時辰內肅清石台城外圍的所有據點。典韋、甘寧、凌操、賀齊、董襲、張多,現在我命你們各領一軍,每人負責一個據點,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給我拿下

典韋豪氣干雲道︰「這有何難?只我一雙鐵戟便可殺上山去

其余眾將也紛紛應諾,只張多一人有些猶豫。

趙雲視而不見,揮手道︰「去吧,成敗在此一戰,全靠諸位將軍了

「遵命眾將拜別許康和趙雲後,各自領兵去了。

待大帳內清空,許康見趙雲仍緊皺著眉頭,安慰道︰「你做的已經不錯了,我相信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將領都不見得會比你做的更好

趙雲搖頭苦笑︰「打到現在連一點兒成果都沒有,何來不錯之說

「哦,那現今各據點的防御工具如何了?」

趙雲老實回答道︰「經過剛才的戰斗,應該消耗的都差不多了。這次有諸位將領親自帶隊,想要拿下應該不難

許康笑道︰「這不就是最大的成果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能學會如何保護手下的將領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