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緊急應對

獨孤良的馬車緩緩在獨孤震的府宅前停下,獨孤良下了馬車,管家前行禮,「長老爺來了!」

「嗯!」

獨孤良有心事,他隨口答應一聲,直接向府中走去,一直走到房前,門口一名童立刻高聲道︰「長老爺來了!」

「請他進來!」房里傳來獨孤震的聲音。

獨孤良快步走進了房,只見房間里,獨孤震正坐下燈下寫信,見他進來,獨孤震放下手中筆道︰「坐下!」

獨孤良坐下便問︰「八叔找我,可是為最近京城讖語之事?」

獨孤震點點頭,「事情比你想象的嚴重。」

獨孤良心中有些不安,莫非是他擔憂的事情發生了?他問︰「難道是讖語被確認了嗎?」

獨孤震取出一張紙條,嘆口氣道︰「這是李忠良剛剛派人送來的紙條,聖找了方士安迦陀,恐怕安迦陀確認了這條讖語,說聖從蓬萊閣回來,眼楮凶得可怕。」

讖語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御用方士確認,那事態便嚴重了,大多時候會引發血案,獨孤良擔心的是李淵出事,不僅他們的心血會付之東流,還可能會牽連到獨孤家。

「八叔,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獨孤震背著手走了幾步,「朝中姓李的貴族無非是李渾、李敏和李淵,一些中低層官員就不用考慮了,這三人中。如果論地位高,是李渾和李敏,但如果說掌實權,那是李淵,很有可能李淵是第一個對付。我們必須盡快幫李淵月兌禍。」

「但沒有理由。聖也不能輕易動手!」

獨孤震苦笑一聲。「想找理由還不容易嗎?高麗之戰和元家造反後,關隴貴族已經被打壓得差不多了,無力反抗,只能任他宰割,他如果想殺李淵,隨便找個借口,就像他對付張瑾,把李淵調進京,然後派人去太原查他。沒問題都會栽贓出問題。」

獨孤良擔憂地問︰「可是幫他月兌禍,又能從何處入手?」

獨孤震沉思片刻,「我想從宇文述和蕭後這兩條路子同時著手。」

「還是讓李神通的出面嗎?」

獨孤震點了點頭。「讓他出面最為合適,路子由我們找,他只管去送禮便可。」

「不知蕭皇後那邊有什麼路子?」

獨孤震笑了笑,「我知道懷恩和蕭瑀之子蕭靜義關系極好。而蕭靜義又極得蕭皇後寵愛,就讓懷恩來牽線。」

獨孤良沉思片刻,道︰「我擔心就算蕭皇後也無法去除聖的猜忌。」

獨孤震笑了起來,「這個我知道,我們關鍵是爭取時間,現在天下造反之勢越演愈烈,洛陽是中原月復地,四面受敵,已經不安全了,我估計最遲明年,他就無法在洛陽呆下去,很可能會遷都,而遷都,他必然遷去江都,那時,我們的機會就要來了。」

「八叔,為什麼不是遷都回長安?」

「哼!他是把南方視為他的根基,他營造江都多年,就是為了有一天遷都南下,長安是關隴貴族的老巢,他怎麼敢回去?只要他遷都去了江都,那李淵便可效仿楊元慶,擁隋而自立,他就算想殺也沒有機會了,所以現在我們必須要千方百計拖延時間。」

說到這,獨孤震又陰陰笑道︰「除了李渾和李敏,其實還有楊元慶,楊元慶的母親不就姓李嗎?有楊元慶這個借口,還怕宇文述不賣力嗎?」

「八叔果然高明!」

夜晚,張亮的馬車駛進了洛水北岸的銅駝坊,這里是京城匠人集中之地,這次張亮進京除了勸說張須陀外,他還擔負著一個任務,那就是招募一批刀匠回豐州,天下優良的軍器匠大部分都住在京城內,足有萬人之多,分屬將作監、軍器監和少府寺,這些工匠大多有匠籍,世代為匠,沒有人身自由,每天都要點卯工,很難把他們帶走。

但如果兒子接班後,父親便可以退職,在家養老,豐州打的就是這批老匠人的主意,他們經驗豐富,技藝高超,他們若去豐州,必能提高豐州的軍器質量。

楊元慶早在一年以前便給張勝下了命令,張勝已經招募了五百良匠,陸陸續續把他們送回豐州,而這一次張亮來,是另有所圖。

馬車在一座佔地只有一畝的小宅前停下,七八間屋子,低矮的圍牆圍著一片小院,是一座典型的小戶人間。

「張使君,就是這里了。」

帶張亮來的人叫做趙亦清,是張勝的副手,精明能干,招募軍器工匠便是由他負責,他對軍器監的工匠和這一帶都非常熟悉。

張亮下了馬車,趙亦清前敲了敲門,片刻門開了,一名少年探頭看一眼,「你們找誰?」

「你父親在嗎?」趙亦清笑眯眯問道。

「二郎,是誰?」院子里傳來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

「不知道,有個讀人,說找爹爹。」

「我來,你去!」

腳步聲響起,門開了,是一名中年男子,三十五六歲,身材中等,長得非常壯實,一臉憨厚老實的模樣。

「你是」

他見趙亦清有點眼熟,但一下子想不起,趙亦清微微笑道︰「王大哥忘了嗎?去年我找過你。」

「你是趙先生!」

男子終于想起,去年十月,這位趙先生找過自己三次,出高薪招募自己去豐州,但因為父親去世,他沒有去成。

他立刻熱情起來,「先生請進!」

趙亦清點點頭,給張亮使個眼色。兩人走進了院子,趙亦清低聲道︰「此人叫王仲生,號稱軍器監第一刀匠,他能打造先生想要之刀。「

張亮笑了笑,走進來房間。房間里家具簡陋。燈光昏暗。這些匠人雖然技藝高超,但收入卻很微薄,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溫飽。

兩人坐下,王仲生給他們倒了一碗水,看得出他有些激動,王仲生屬于膽小之人,去年趙亦清邀去豐州,他害怕出事,不敢答應。借口父親去世推掉了,今年他听到一些消息,去豐州的同伴收入比這里高十倍。住房寬敞,衣食富足,更重要是,可以轉為民籍。丟掉匠人的身份,王仲生一直便為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

趙亦清笑道︰「如果現在有機會可以去豐州,王大哥還願意去嗎?」

王仲生撓撓後腦勺,不好意思地笑道︰「能夠增加收入,改善家人生活,誰不願意去呢?」

趙亦清點點頭,給他介紹張亮,「這位是從豐州來的張先生,他想先問你一點事。」

張亮從懷中取出一份圖紙,放在桌鋪開,問道︰「這種刀你會打造嗎?」

王仲生把油燈拿前,仔細看了看,笑了起來,「這是拍刃,長一丈三尺,重五十斤,雙刃鋒利,可劈可刺,非身高力猛者不能使用,用得不多,不過我能打造。」

拍刃也就是陌刀,南北朝時已經出現,但因為受鍛造工藝限制,這時候的陌刀非常沉重,舞動吃力,所以並不受歡迎,但數十年後,隨著鍛造技術發展,陌刀變得輕薄,才開始流行起來。

由于不流行,會打造陌刀的工匠並不多,王仲生便是其中之一。

張亮大喜,便笑道︰「這次王大哥請務必跟我們去豐州,我們會厚待于你。」

王仲生激動得站起身,「我和家人隨時可以走。」

張亮點點頭,但他今天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把王仲生請走,他還另有所圖,幾個月前,一名工匠透露一個消息,五年前,當時任刀匠頭的王仲生率領一百余名刀匠打造了千把陌刀,但還沒有最後完成,他們便被勒令停工,轉而全力備戰高麗,這批陌刀便成了半成品,按照軍器監的規矩,半成品不用登記造冊,楊元慶便讓張亮進京,把這批半成品陌刀搞到手。

張亮沉吟一下便問︰「五年前,你們曾打造過一批拍刃,但沒有完工,這件事你還記得嗎?」

王仲生沉思片刻,猛地想起來了,「有!這批拍刃現在還在,前兩天,主事還嫌那批拍刃佔地方,說要把它們清理掉。」

張亮精神一振,連忙問︰「一般是怎麼清理?」

「一般是回爐交庫,但實際,這種東西都不會回爐,一旦回爐,就要交還給生鐵庫,反正過了五年,也無帳可查了,一般是當官的會把它們私下賣給生鐵鋪,中飽私囊。」

王仲生明白張亮的意思了,笑道︰「如果張先生想買,我可以替你聯系主事,最多三天,他們就有辦法將這批拍刃運出來。」

「你告訴主事,我願出高價購買!」

三天後,在豐都市鐵行的一家倉庫里,張亮見到了這批半成品陌刀,所謂半成品,實際已經成型,只是沒有最後開刃,張亮拾起一把陌刀,長約一丈四尺,沉甸甸的,至少重五十余斤,他是生,只能勉強拿動,卻舞不起來。

旁邊軍器監的潘主事笑道︰「一共有一千二百把,都是好精鐵打造,按照生鐵價,一把十吊錢,你說開價二十吊錢,那麼就是兩萬四千吊錢,但我們不要錢,要折成銀子,那就是兩千兩銀子,或者一千兩黃金,可以嗎?」

張亮回頭看了一眼康巴斯,康巴斯將一只沉重的木箱放在潘主事面前,「這是一千兩黃金,少府寺的官金,二十五兩一餅,一共四十餅。」

潘主事打開箱子,黃燦燦的金子照得他眼楮都花了,他不禁心花怒發,迅速點了一遍黃金,便對他們笑著拱拱手,「我們成交!」

他和另外兩名官員抬著箱子,了一輛馬車,馬車疾駛而去。

康巴斯前拾起一把陌刀,舞動兩下,眉頭一皺道︰「這種刀有什麼用?」

「楊總管說,這將來會是對付突厥人的利器!」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