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北巡訊至【六月還債最後一章】

第十二章北巡訊至【六月還債最後一章】

冬去春來,天氣又漸漸暖和了起來,又是一年過去,時間已經到了大業四年三月,仲春時節,邊塞格外生機盎然,白雲悠悠,藍天如洗,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長滿各種色彩艷麗的野花,奼紫嫣紅,在風中搖曳。

而在大利城外卻是另一種景象,一排排的蒲桃棚架延綿十幾里,女敕綠的早苗剛剛爬上木架,佔地數萬畝的棚架上變成一片女敕綠的海洋,蔚為壯觀,數十條溝渠引來黃河水,灌溉這片極為適合蒲桃生長的肥沃土地,大利蒲桃在兩年前的秋天已經大獲豐收。

更是在去年釀出了第一桶蒲桃酒,楊元慶進貢皇宮,令皇帝楊廣大為贊賞,親自命名為大利蒲桃酒,得到皇帝贊譽,大利蒲桃酒立刻身價倍增,和高昌蒲桃酒一樣價格暢銷兩京,成為大業三年最引人矚目的事件,大隋王朝已經能釀出自己蒲桃酒。

這天中午,一隊使者在無邊無際的蒲桃園大道上向大利城方向疾奔,為首年輕官員勒住了戰馬,驚訝地望著這片無比遼闊的蒲桃園,對身後幾名隨從笑道︰「原來大利蒲桃酒的蒲桃是從這里種出來的,今天算是親眼看見了。」

一名隨從笑道︰「裴使君,說不定楊總管就在這片蒲桃園中,咱們可別又走岔了。」

年輕使者便是裴矩的長孫裴晉,今年二十余歲,出任禮部員外郎,這次是奉命出使五原郡,通知楊元慶,大隋皇帝即將來五原郡巡視的消息,他先到九原縣,卻得知楊元慶去大利城去了,只得再次趕來大利城。

裴晉點點頭,手下說得有道理,他向四處張望,只見一名老者正在修剪蒲桃早苗,他便翻身下馬,上前躬身施禮道︰「老丈,我們是從京城而來,想找楊將軍,請問楊將軍在蒲桃園里嗎?」

老者呵呵笑道︰「年輕人,我們這里有兩個楊將軍,一個是大利城守將楊將軍,還有一個是我們豐州總管楊將軍,你找哪位?」

「我找楊總管。」

「上午他還在蒲桃園里視察,估計這會兒,回大利城了吧!」

「多謝老丈!」

裴晉听這老者竟是關中一帶口音,又好奇地問道︰「老丈是關中人嗎?」

老者點點頭笑道︰「我是雍縣人,兩個兒子都在這里從軍,所以我和老伴也遷來了。」

老者指著周圍用籬笆圍起的一片蒲桃園道︰「你看,這周圍百畝蒲桃都是我種的,我一年能掙上千吊錢,在雍縣種田,一年百吊錢就到頂了。」

「老丈不用交稅嗎?」裴晉驚訝地問。

「我兩個兒子都從軍,我自然就免稅了,不光這百畝蒲桃園,我還有十畝桑麻田和二十糧田,一年我還可以買給縣衙十石糧食,這種日子從前在關中是不敢想象的。」

「多謝老丈了!」

裴晉施一禮,翻身上馬,帶領隨從向大利城方向疾奔而去

大利城後山的石窟原本是鑿來藏身之處,現在卻變成了大利城的酒窖,這些洞窟里終年保持著一種較為陰涼的溫度,是存放蒲桃酒最理想的場所。

石洞內,大利縣縣令杜如晦正陪同著楊元慶視察這些酒窖,一桶桶前年和去年釀制的蒲桃酒整齊地碼放在巨大的岩洞中,足足有上萬桶之多。

「我們去年沒有存放就直接上市,說實話,口感和香醇都比高昌蒲桃酒差很多,若不是聖上金口御封,也根本賣不了那麼高的價格,今年我準備把價格降下四成。」

杜如晦有些擔憂道︰「如果價格降下來了,會不會讓人覺得我們蒲桃酒不如高昌蒲桃酒好,要知道,很多人就是看價格,以為價格約高,酒品就越好。」

楊元慶搖搖頭笑道︰「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說,最終售價不變,但賣給各大酒肆的價格下調,讓利給他們,這樣他們有利可圖,會更多賣我們的酒,讓那些粟特商人無利可圖,他們就不會向大隋販酒,過幾年後,人人都知道有大利酒,卻不知有高昌酒,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五原郡種蒲桃,河套地區的人口就會越來越多,人口增加,河套地區就會繁榮起來。」

旁邊楊思恩眉頭一皺道︰「將軍,河套地區能承受這麼人口嗎?」

杜如晦笑了起來,「思恩多慮了,現在整個河套地區才五萬多人口,你知道漢時河套地區有多少人嗎?漢元始二年有記載,當時河套地區共設立了九十個縣,三十余萬戶,人口一百四十六萬余人,現在還差得遠呢!」

楊元慶點點頭,「杜縣令說得對,關鍵是要獲得朝廷的支持,聖上很快就要巡視五原郡,我們要趁這個機會爭取到聖上對五原郡的支持,這也是我來大利城的原因,我們必須要準備充滿,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周到。」

說到皇帝巡視,杜如晦又憂心起來,皇帝巡視一般都要地方獻食,如果是幾十人幾百人倒沒有問題,但當今皇帝巡視都是幾十萬人,百官、後宮、數十萬軍隊,一個郡根本就負擔不起,前兩年去江南巡視,連江南那些富庶的郡縣都喊吃不消,更不用說五原郡這樣人口稀少的郡縣。

杜如晦正想和楊元慶商量一下獻食之事,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士兵的稟報,「楊總管,朝廷使者來了,要立刻見你。」

楊元慶笑著對眾人道︰「剛說朝廷,朝廷就來人了。」

他又回頭問︰「使臣在哪里?」

「已經到了,在縣衙等候!」

楊元慶點點頭,對杜如晦和楊思恩道︰「走吧!一起去見使者。」

眾人下了石洞,片刻便來到了縣衙,楊元慶走進房間便一眼看見了裴晉,他不由笑了起來,「原來是你!」

裴晉是裴敏秋的堂兄,和楊元慶見過幾次,裴晉拱拱手笑道︰「元慶,讓我好找!」

這時,杜如晦也走了進來,一下子愣住了,裴晉愣住了,隨即兩人哈哈大笑,緊緊擁抱在一起。

杜如晦在肩窩捶了一拳,笑道︰「你這家伙,來大利縣居然不說一聲。」

「慚愧啊!克明兄,我竟然不知道你在大利城,大家都說你在榆林郡。」

「你們認識?」楊元慶含笑問道。

杜如晦一指裴晉微微笑道︰「你這位內兄和我是同窗,我們同室而居五六年,你信不信,他現在穿的內袍說不定還是我的。」

杜如晦一向刻板嚴肅,他此時的幽默讓楊元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楊元慶見已經到中午了,便笑道︰「我請大家吃午飯,正好給裴兄洗塵。」

「元慶,我還公事!」裴晉急道。

楊元慶拍了拍裴晉的肩膀,笑眯眯道︰「公事一般都在酒桌上談。」

大利城經過三年前一戰後,變得越來越繁華,人口已經突破三萬,內城是居住區和行政區,保持著安靜,而外城,也就是當年燒死上萬薛延陀軍的內外城之間一片月牙形闊地,已經變成了繁華的商業區,兩邊密密麻麻修滿了兩層樓的房屋,商鋪、酒肆、客棧、青樓、賭館、邸店,各種各樣的店鋪足有數百家之多。

大利城也是大隋靈武道對突厥貿易的交市所在地,來自天南地北的客人匯集于此,大街兩邊旗幡,吆喝聲此起彼伏。

楊元慶帶著裴晉一行來到了大利城最大的酒肆,烏海酒肆,酒肆掌櫃早已得到衙役的消息,收拾好了最好的單間,等待貴客到來。

「楊總管,好久不見了。」掌櫃滿臉堆笑迎了上來。

他又連忙給杜如晦和楊思恩施禮,今天五原郡和大利縣的軍政首腦都來了,讓他有點手忙腳亂。

楊元慶見掌櫃和伙計都出來了,便擺擺手笑道︰「不用這麼客氣,把你的特色菜都端上來,讓遠方客人嘗一嘗我們大利城的美味。」

「放心吧!小人親自下廚,包客人滿意。」

掌櫃慌忙安排去了,楊元慶請裴晉上二樓雅室坐下,很快酒菜陸續端上來,裴晉笑道︰「先說公事吧!聖上龍駕已經到平涼郡了,接下來是靈武郡,最後就是五原郡,按照時間算,最多十天後,聖上龍駕先到九原縣,元慶,時間非常緊張,你要盡快做好接待。」

楊元慶端起著酒杯笑道︰「我沒什麼好準備,聖上來,我就請他喝蒲桃酒,吃點野味土產,入鄉隨俗。」

裴晉一愣,他有些急道︰「元慶,你可不能這樣,去年丘和和楊廓的事件你不知道嗎?」

去年皇帝楊廣巡視雁門郡和馬邑郡,雁門郡太守丘和傾盡一郡之力,招待了楊廣及其數十萬隨從三天,盡管雁門郡幾乎被剝削一空,但丘和卻因招待得力,被調到富庶的博陵郡去做太守。

後來楊廣巡視到了馬邑郡,太守楊廓為官清廉,不忍剝削民眾,不肯奉獻美食,有點怠慢楊廣,結果令楊廣極為不滿,雖然沒有罷免他,卻命他去向丘和學習。

從此以後,楊廣所到一地,地方官都竭盡全力招待,不敢怠慢,這便使得楊廣的巡視成為各地民眾一項極其沉重的負擔,但同時也是地方官大發其財的良機,有御史曾彈劾丘和,聖駕在雁門郡三天,丘和以獻食為名,向雁門郡民眾額外收刮了五十萬吊獻食錢,僅他一人便貪污了十萬吊,其他下屬官員也不知趁機貪污了多少?這是一筆糊涂帳,誰也算不清,更重要是楊廣把御史的彈劾壓下去了。

現在楊元慶說得輕描淡寫,怎麼能令裴晉不擔心。

楊元慶心里明白,他見杜如晦憂心忡忡,知道他不忍擾民,又不知該怎麼獻食,便笑著安慰他道︰「不用擔心,我已經有安排,我一個月前就派人拿茶葉去草原向突厥人換牛羊,很快就會回來,我用突厥人的牛羊女乃酒招待,諒他們無話可說。」

杜如晦大喜,他竟然把草原上的牛羊忘記了,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騷亂,眾人探頭向窗外望去,只見窗外的大街上上出現了一群群牛,連綿不絕,一直排到城門口。

「他們回來了!」

這時,樓梯上腳步聲響起,楊巍從樓下沖了上來,「將軍!」

他聲音很焦急,就是他和胖魚去突厥買牛羊,一直沖進房間。

楊元慶見神情緊張,便笑道︰「怎麼,突厥人不肯賣嗎?」

「不是!我們听說了一件大事。」

楊巍低聲對楊元慶低語幾句,楊元慶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他眯起眼問道︰「還有這種事嗎?人在哪里?」

「就在城外等候!」

楊元慶不慌不忙站起身,向裴晉等人拱拱手笑道︰「有件要緊事,我要去處理一下,先失陪,酒錢我來付,誰也不準跟我搶!」

【六月所欠十一章終于償還結束,一下子長長松了口氣,這個月還有十三天,老高盡量做到每天三更,假如某一天,有點身體不適之類,可能就只有兩更,老高會事先向大家說一聲】

下面推薦一下兩位書友的新書︰

一、《我的幸運女神》,書號2400368,一次意外,楊林得到了一款超級智能︰風暴系統,汗!我的書沒有楊林,這本書倒有了。

二、《網游之焚盡八荒》,書號2371186,摧枯拉朽,見神殺神,無可阻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