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神州世界大國盤踞,小國林立,其中不乏有一些國家擁有相同的名字.

而‘唐’這個國號就有兩個,但這兩個唐國,卻並不是兩個不相干的國家。

大的那個唐國叫‘武唐’,小的那個唐國叫南唐,又叫李唐。

萬年前,一名姓李的修士與一名姓武的修士結成道侶,而當時正逢人族發展之際,兩人建立的唐國,而當時的唐國還不算太強大,唐國的崛起是在人妖大戰之時,李與武兩人帶領著唐國的修士逐漸打下了大片當時被妖族佔領的土地,隨著人類越來越強大,人妖大戰曰漸惡化,而唐國也越來越強,最終,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人妖劫難。

這一場劫難的結果,便是人族獲勝,將妖族封印在了亂神山脈之中,而當時的人族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很多國家在戰爭中滅國,家族甚至滅族,各國保存下來的實力極為有限,于是神州世界最後雖然漸漸恢復,但已經很難再有當初的那種萬國爭霸的局面了,而宗派家族則開始誕生,當時幸存下來的幾個大國紛紛隱居幕後,保存著自己的實力。

而在那一場戰爭中,唐國也是難得的保全了下來,但卻死掉了一位開國之主,他就是當時的唐國國君,後人只知道他姓李,但卻沒人知道他的全名,而最後則是,他的妻子做了唐國的國君,並且將唐國重新振興了起來,她的名字後人知道,叫武媚!

武媚做了唐國的國君之後,武媚為了祭奠在人妖劫難中死去的丈夫,在武唐國中劃出一塊土地,封給了他丈夫唯一的妹妹,並助其建立國家,人們為了區分這兩個唐國,將武媚的唐國叫武唐,另一個叫李唐。

而李唐從古至今一直都以一個附屬國的身份依附于武唐,而武唐也一直將李唐視作為自己的友國,再說得不好听一點,就是武唐的皇帝一直將李唐視作自己的領土。

而李唐政斧不過就是一個郡縣罷了。

如今多少年過去了,滄海桑田,世代更替,當年兩國的關系早已伴隨著逝去前人進入了地下,如今的李唐國,正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武唐國正式向李唐國提出,李唐國全國要正式歸入武唐國,原來李唐國的大臣,在李唐與武唐合並之後,可以按照能力分配官職,而李唐國的皇帝,可以封王。

現在李唐國的朝廷可以說是一片愁雲慘淡,皇帝李賢皺著眉頭坐在帝座上,看著下方的武唐使者,眼中露出深深的無奈。

「不知陛下考慮好沒有?」使者一臉的不耐,對他來說,無論李唐國同不同意,這件事最後都只會是一個結局,那就是李唐國並入武唐國,此時派來使者,不過就是想免去無謂的刀兵之禍。

「大使,可否容朕再與眾卿家商議商議?」李賢陪著笑臉說道。

使者眉頭微皺,在他看來這毫無意義,不過只是耽誤時間罷了,但李賢一個皇帝,雖然是武唐的附屬國,但好歹也是一個皇帝,他不過是一個使臣,既然皇**低聲下氣的說了,他也不好拒絕。

「好,但本使只能給陛下三曰之期,三曰一到,無論到時結果如何,本使都將前來面見陛下,告退!」使者說完抱拳之後,退出了大殿,留下了愁眉不展的君臣。

武唐國,神州世界的七大仙國之一,國君武世崇乃是一名劍皇中期修士,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仙國與凡國的不同。

除了仙國,所有的凡人國家,皇帝最高的修為也都在劍宗以下,不是他們資質不好,而是一個國家,若是沒有很強大的傳承,皇帝以及臣子是無法**到太高境界的,因為這個事情牽扯到另外一個東西,氣運,在此先暫且不表。

「函谷封印第一次破碎已經應驗,各國都已經開始準備了吧。」大明宮宣政殿中,武世崇目光看著手中的奏本,然後隨口問道。

大明宮,乃是整個神州世界三大皇宮之一,與秦國的阿房宮,漢國的未央宮齊名。

要說宣政殿,首先就要說到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于丹鳳門以北約六百米處、龍首原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又稱「外朝」。主殿面闊十一間,與副階一起為十三間,進深四間,再加副階為六間,每間寬五米。殿基高于平地十五米,東西長約兩百米,南北長約一百米,佔地四十一畝,四周有寬五米的副階。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條長約七十八米、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分為中間的御道和兩側的邊道,表面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其左右各有橫貫東西的隔牆。含元殿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都城,曾有人寫詩贊道「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就形容了它的巍峨氣勢。

在含元殿正北約三百米處是宣政殿,為皇帝臨朝听政之所,為「中朝」。殿基東西長七十米,南北寬四十多米。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台館等官署。在殿前一百三十米處,有三門並列的宣政門,左右是橫貫式的宮牆,牆、殿之間形成較大的院庭。

而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九十五米處,為「內朝」,群臣在這里朝見皇帝,稱為「入閣」。

「是的,陛下,齊國、晉國、宋國都已經在著手準備了,據報,這兩國最近都有大量的儒士涌入,整個都城中到處都是先天修為的兵士巡邏,甚至都能見到劍宗級別的將軍出現。」一名著銀翎鎧甲的武將站了出來,說道。

「儒士?」武世崇抬起了頭,目光有些驚訝,「這三國為何儒士要召集眾多的儒士?」

「臣也不知道,但據臣听到的消息說,這些儒士不同于以往的儒士,他們身上有著一種令人震撼的氣質。」這名武將說道。

「什麼氣質?」武世崇又看著手中的奏本,好像完全不在意一樣。

「浩然正氣!」這名武將說道。

「什麼?浩然正氣?」武世崇忽然抬起了頭,目光直勾勾的看著這名武將,「你確定他們身上有浩然正氣?」

「我安排在這三個國家的人是這樣回報的。」武將被武世崇看的有些莫名的心虛,不由得低下頭說道。

「你,給朕再好好探查一番,還有,最好想辦法親眼證實一下。」武世崇對這名武將說道。

「是,陛下。」武將應道,隨後站回了官列中。

‘昂’忽然,在武世崇帝座前的紫金案上,一個方方正正的,散發著朦朧七色雲氣的璽印猛然間發出一道震天動地的龍吟聲,隨後只見玉璽上驟然爆發出一道強烈璀璨的霞光,隨後,在宣政殿上方,那已經存在了上萬年的七彩祥雲此刻劇烈的翻滾起來,一道道龍吟之聲從祥雲之中發出,一條金色的龍影在祥雲內不斷翻滾盤旋。

「嗯?」武世崇雙目之中瞬間閃過一道精光,隨後他的身體頓時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了宣政殿中。

而在宣政殿上空的祥雲中,武世崇凌空而立,手執帝王劍,金龍盤踞在腳下,身上的玄冕龍袍與十二章冕冠也散發著熠熠金光,一股浩大的帝王之氣瞬間籠罩了整個武唐都城。

「是陛下,是皇帝陛下。」

「大唐皇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整個武唐都城都看見了天空之上龍氣環身的武世崇,感受著天上降下的帝王威嚴,無論老幼,無論男女,無論士民,都同時跪在了地上,對這個主宰著他們命運的帝王發出他們尊崇敬的聲音。

霎那間,白萬人的跪拜之聲山呼海嘯的席卷而來,震動著整個武唐**,浩浩蕩蕩的聲音一直上升到九霄之中。

而武世崇,目光略過**中的任何事物,看向了遠處那座九曲高拱的山脈,只見那里龍氣沖霄,甚至隱隱有超越武唐**龍氣的趨勢。

「必須要抓緊時間了。」武世崇看著那座九曲山喃喃自語道。

隨後,在漫天的龍氣托舉之下,武世崇踩著祥雲回到了宣政殿帝座之上,而那些膜拜他的百姓,他至始至終都只看過一眼,他是他們的君王,是他們眼中的神,那麼他必須要保持一個神應有的威嚴。

「宰相。」武世崇叫道。

一名身著宰相朝服的老者快步走出,「陛下。」

「大祭準備的如何了?」武世崇看著這名老者,也就是武唐帝國的宰相狄靈問道。

「已經差不多了,只是」狄靈有些猶豫。

「只是什麼?」武世崇目光如炬,看著狄靈道。

「原本定為主持大祭的靈智大師說此祭無需他親自來,只派了一名**前來。」狄靈說道。

「荒謬!」武世崇突然大喝道︰「此次大祭乃是祭祖,祭武媚始祖,讓他來是他的榮耀,他竟然還敢給朕擺架子,真以為朕對付不了他們這些修士嗎?」

武世崇突然的震怒,讓狄靈驚得連忙跪倒在地,道︰「陛下請息怒,雖然靈智大師未來,但他派來的這名**佛法極為高深,甚至比靈智大師也差不了多少。」

「可笑,他靈智怎麼說你就都全信嗎?如此大祭怎能讓一個未經世事的小和尚來但當?你立即著人,去給朕詔靈智,讓他在三曰內進京準備大祭事宜。」武世崇說道。

「可是要是靈智大師執意不來呢?」狄靈又問道。

武世崇眉頭緊皺,隨後道︰「要是他執意不來,朕就親自去請他。」

「陛下萬金之軀,豈能如今作**,臣必當竭盡全力,將靈智大師請來京城。」狄靈忽然誠惶誠恐的說道。

「很好,希望宰相大人不要讓朕失望。」武世崇說完,忽然站起來,看著大殿中百官,道︰「此次大祭乃是亙古以來未曾有之大祭,一切事務都必須為此次大祭服務,一切國事都不得擾亂大祭章程,散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百官再次跪拜。

當武世崇走到宣政殿門口時,忽然轉過身來問狄靈道︰「靈智大師派來的**叫什麼名字?」

「回陛下,叫了一。」狄靈跪在地上說道。

隨後,武世崇便邁出大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直到武世崇徹底離開之後,文武百官才站起身來,相互成群結伴的走出了宣政殿。

只有狄靈一人臉色愁苦的離開了皇宮。

河水清清,楊柳依依,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蕭瑟,帶走片片落葉。

‘嘩啦啦’一雙晶瑩玉潤的手伸進了冰涼的河水中,捧起一股清澈的河水灑在了臉上,‘呼’他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在涼水的刺激下舒服的眯上了眼楮。

他是一個很俊秀的年輕人,但很奇怪的是,他頭上沒有任何的頭發,竟是一個年輕俊朗的和尚,光亮的腦袋袒露在空氣中,倒也不覺得冷。

他穿著一襲白色的僧衣,袖子高高的挽在了胳膊肘處,皮膚**滑女敕的足以讓所有女人嫉妒不已。

「哎,小師父,快過來,不要在那里去。」突然,身後傳來了一個女人的聲音,年輕和尚站起身來,輕輕的抖了抖自己的僧衣,整理了一下儀態,臉上永遠帶著溫和的笑意,眼中滿是悲天憫人的情懷。

一位中年婦女,身上穿著平凡人穿的粗布麻衣,手里提著一個菜籃子,秀發盤起,目光正緊張的看著河邊的年輕和尚。

「施主,怎麼了?」年輕和尚緩緩走了過來,婦人神色有些奇怪,她從沒見過如此氣質的和尚。

雖然和尚在李唐與武唐兩國都已不再稀奇,但像年輕和尚這麼有氣質的和尚,確實不太多見。

「小師父,這條河里面有妖怪,千萬不要靠過去啊。」雖然心中奇怪,但婦人還是好心說道,當她說道妖怪時,眼中很明顯露出一絲恐懼。

年輕和尚目光輕輕往河里看了一眼,隨後笑道︰「我就是來等它的。」

「等誰?」婦人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

「你不是說這河里有妖怪?」年輕和尚看著婦人問道。

婦人反應過來,臉上又出現一縷驚恐,道︰「這條河里面有一條蛇妖,以前這附近的鎮子都靠這條河來打漁維生,但三年前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出現了一條很大的蛇,這條蛇一連傷了五條人命,當時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之後官府還派人來殺蛇,不僅沒有殺掉這條蛇,就連那些來殺蛇的兵士都被這條蛇給吃了,後來大家又請了很多仙師,但最後無一例外這些仙師也被蛇給吃掉了。」

婦人繼續說道︰「後來這條蛇便霸佔了這條河,但這條蛇有個習慣,那就是只要有人不靠近這條河,它便不會出來傷人,後來便沒有人敢再接近這條河,漸漸的,這附近的人都搬走了不少,畢竟這條河已經不能再打漁了,所以小師父你千萬不要靠近這條河,不然它會出來傷人的。」

「一條蛇而已,不過就是一只很大的畜生,為何能說是妖怪呢?」年輕和尚笑道。

「這條蛇能听懂人話,而且有時候它的身上還會發出白光。」婦人說道。

「很好。」年輕和尚忽然莫名其妙的點了點頭。

「好,好什麼?」婦人又迷惑了,有妖怪還說很好?這什麼和尚呀。

「其實我就是來等這條蛇的。」年輕和尚說完,徑自轉身走向了河邊。

最後不管那婦人怎麼說,怎麼勸道,年輕和尚都只是微微一笑,到最後甚至在河邊就地盤坐了下來,婦人劍年輕和尚執迷不悟,也不敢上前去拉他回來,于是嘆息一聲,搖搖頭離開了這里。

年輕和尚雙手合十,目光柔和的看著毫無一絲波瀾的河面,口中輕輕吟誦著一句句**,身上漸漸開始彌漫著一道道白色的聖潔的光芒。

‘嘩啦啦’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面前的這條河的河面突然間泛起一陣陣的巨浪,白白的浪花席卷而來,激烈的拍打著河岸,而一股莫名的妖風刮起,吹的兩岸的楊柳搖擺不止。

年輕和尚此時忽然笑了,「終于忍不住了嗎?」

‘轟’水面一聲劇烈的炸響,只見一條又長又大的白蛇竄出了河水,騰空而起。

隱劍宗,葉青坐在一處長滿青翠竹林的庭院中,抱著太一劍,目光直直的盯著前面的一排青竹。

無生無死,觀葉落花凋。無虛無實,看塵世起落。

整個庭院中,滿是凋落的竹葉,無聲無息,無休無止。

「人這一生,總要到你得到一件東西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你得不到而又想要得到的時候,那就是**。**下的追求,永遠不是一個人、一個劍客最主要的追求。」

「劍客的使命是什麼?是變強?是拯救蒼生?是得到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都不是,劍客的使命,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宿命,生與死的宿命,成與敗的宿命。」

「一個劍客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追求劍道?」

「不,是找到你的心,你的心在哪?」

「在胸口?」

「如果你的心在胸口,那麼你永遠也不會了解什麼叫‘劍道’」

葉青沉浸著,沉浸在曾經與師父雲易嵐的交流中,葉青微微有些失神。

‘咻’忽然,葉青面前落下的一片竹葉錚然一顫,一道絢麗的劍光霎那間在竹葉上綻出,隨後射向了葉青的左邊,那里,是庭院的入口。

葉青的目光跟隨著竹葉一起射了過去,只見一名風度翩翩,溫文爾雅,豐神俊朗的男子正站在那里,一臉笑意的看著自己。(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