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戰中都 第二章 敵情

「見過大人!」看到被劉三奇帶回來的楊曉,眾將均是大吼一聲。

「有勞諸位了。」楊曉滿臉春風,看他的樣子,任誰也想不出來,他在前幾天還險死還生,而且身受重傷。

「不敢!」眾人忙施禮道。

「征南,你怎麼也來了。」楊曉一眼便看出人群中的王征南,看他臉色蒼白,雖然站得筆直,但卻掩蓋不了臉上的那種倦色,忙上前責問一句。

「屬下死罪,錯判敵勢,累大人處于險地,還請大人恕罪。」王征南表情刻板,單膝跪地,大聲請罪道。

「若非征南,我早死在裂谷中的箭下,征南何罪之有,快些起來。」楊曉向前一步,雙手扶住他的肩頭,安慰一句道。

「多謝大人。」王征南自知楊曉右臂受傷,怕他強扶自己,而崩裂了身上的傷口,也不爭辯,借勢而起,但滿臉的愧意。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子既然回來了,那些賊寇可就得遭難了。大家且回帳中,商量一下馬上的行軍和作戰。」楊曉看眾將臉上難以掩蓋的愁色,振臂一呼道。

「是,大人!」听楊曉這麼一說,眾人的心氣這才高了不少了,齊聲轟然道。

「英國,最初賊勢有何變化?」

中軍大帳之中,楊曉高居正座,向堂下的李英國發問道。

「回大人!」李英國起身抱拳道︰「自賊出終南後,由陝入豫,裹脅河南百姓,所過之處,十地九荒。賊寇數量瘋狂暴漲,已至十余萬。現在正處于洛陽外圍,愈圍攻洛陽。洪大人飛檄嚴令各路大軍兵進洛陽,以平賊患。」

「洛陽不會破!」楊曉擺了擺手,加重語氣道︰「到是別的地方有些麻煩,不過我等卻不能在這里久候,便依照洪大人的指示,兵進洛陽便是。但是依我所判……」

說到這里,楊曉自傲一笑︰「或許未等我們進于洛陽,新的指示已經到了。」

大軍整備,極為迅捷簡單。有李英國和王方等人就手,根本就不用楊曉操什麼心。他原本以為這次還是這樣,卻沒想到,命令只剛剛下來,王方那張苦臉就湊了過來。

「大人,軍中糧草只能供二十日所需,請大人早做準備。」

听到王方的話,楊曉倒吸了一口冷氣。

還未等他發問,王方便又張嘴說道︰「我部除在漢中得到李總兵的資助之外,便只有在葫蘆河畔繳獲了一批賊寇的糧食。而後便再無補充,屬下也曾派人去各縣征糧,但是各縣之糧已全被各路大軍征用。至于洪大人那處也無補給,令我部自行解決糧草。」

「靠!」楊曉咬了咬牙,卻未想到當了大明朝的官兵,還得自己解決糧草等事。

看楊曉表情嚴厲,王方咬了咬牙,接著又道︰「時剿匪官軍各路均是自行征糧,若是大人同意的話,屬下也想學著他們的辦法。」

「什麼辦法?」楊曉一看王方的表情,便知道不是什麼好主意。

「民間征糧!」王方接著發話道。

此話一出,堂下各人表情各異。除王征南臉上露出了一絲的淒然之外,其余各人全無反應,便好似听到一個與自己毫無關系的話語一樣。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李英國和劉三奇以前是左良玉的下屬。左良玉禍民極重,燒殺搶掠,幾同賊寇一般。去民間搶糧,只是他們以前生活的一小部分,根本算不得什麼。至于郝搖旗等人,本身就是賊寇出身。賊寇平時慣于搶糧、搶人,這樣的事情來講對他們更是稀松平常,如家常便飯一樣。

「不行!」楊曉搖了搖頭,斷然拒絕。接著又解釋道︰「我們是官兵,可以繳賊之糧食書己用,也可以收繳大戶的糧食為己用。但是,我們卻不能和賊寇一樣,去收繳饑民的糧食。」

言罷之後,楊曉雙目掃視全場,但看多數人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他對此並不強求,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人所處的立場,就表明了他們不會把民眾放在眼中。民如水,官如船,但幾乎所有的官都會把民當成能讓他們乘載的河流,而不會想到這會是讓他們翻船的洪水。

「糧食之事,且等到洛陽之後再說吧!」楊曉接著又道了一句,給今天做出了總結。

…………………………………………………………………………………………………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在大軍將至洛陽之時,一計藍旗飛至。當楊曉打開洪承疇的飛檄之後,不由得一聲冷笑。

事情的發展與歷史記載的一樣,高迎祥大軍兵困洛陽十余日,整個河南震驚,川、陝、晉、豫、楚各省官兵先後出動,而洪承疇更是督率大兵親出潼關。

而就在此時,高迎祥鐵騎突進,趁著滎陽大軍救援洛陽,滎陽空虛之時,一戰而下,又于滎陽城會聚各路賊首。

賊寇只在滎陽呆了幾天,就在洪承疇調兵遣將,打算收復滎陽之時。眾賊首卻趁機分兵數路。各擋一路敵軍,已探知的敵情有,馬世耀、革里眼、左金王率兵三萬人,擋川、湖官兵。李定國及俞彬率兵二萬人,擋山西官兵。艾能奇及混天王、混十萬率兵三萬人,擋陝西官兵。羅汝才及過天星率兵二萬人,扼守黃河水路。至于其他諸路,尚未探清,尤其是賊首高迎祥之所在,官軍根本不知。但以洪承疇判斷,時各路皆動,只有東路兵少,高迎祥或向東去。同時命左良臣率部游擊,自行攻擊敵寇。

看完了飛檄之後,楊曉不得不佩服洪承疇其人。這些歷史上聞名的人物,果然不是白給的。只憑借賊寇其余幾路的動向,就能判斷出來高迎祥的舉動,其準確程度,與他從後世歷史中所得知的一般無二。

「只是他能判斷出來賊寇具體的目標嗎?」楊曉思索著,心中一片火熱。滎陽大會如期的召開,接著便是中都之變了吧!

「如果我能成功的保住中都的話,祖墳沒有被毀的崇禎會如何表示呢?只可惜我現在人太少,要與高迎祥等人正面對敵到是有點危險。」楊曉一邊思索著,一邊撫弄著下巴。

「王方,今天是什麼日子?」

片刻之後,楊曉才終于下定了決心,一招手,把王方叫了過來。

「回大人,今天是臘月十三。」王方回話道。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史書上記載的滎陽大會應當是于崇禎八年年初召開的,中都之變,應當是正月十四。但是現在滎陽之變提前了,中都之變會不會也提前呢?」楊曉慢慢的思索著。歷史上發生的事情雖然已然出現,但是時間卻出現了拐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