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62︰擴大的創新

山村里,在鐵廠附近建立起的幾個機械廠隨著工人的返回再次恢復到了往曰的喧囂,不過其中有一個機械廠今天比起往曰要略微的安靜,工人們站在各自的工作台上並沒有干活,而是看著廠房中間的工長,特別是其中一個掛著小工長工作牌的一個年輕人,他的情緒似乎有些緊張和激動……

「準備開始吧.」

老孫頭的兒子孫鐵鋼看看從高精度加工車間里生產出來的鬧鐘指針,將這個還是屬于奢侈品的鬧鐘發條熟練的給擰上。

「開始!!」

隨著時間走到八點整,工長一聲長哨音,宣布了今天的工作開始。

當隨著工長的哨音響起,廠房車間里的工人們開始專注的完成手中的工作,這個車間的工作屬于那種鈑金車間,機械設備少而且九成九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但是也就正是因為如此,這個車間所加工的零件較為繁雜,絕大部分山村工廠所生產的設備所需要的很多零部件都是從這里用手工產出。

只是如果你仔細觀察之下,你就會發現今天工廠里的氣氛有些不同,這里的工人似乎在進行著某種競賽,所有的工人按照不同的工作台位隱隱的被分成了三條線,而在這工廠牆壁上,也赫然寫著甲乙丙三個大字來預示著這里正在進行著某項測試……

「專心干活,別管別人的進度,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能贏……」

三個小工長走在車間自己組員的身邊,不時的提醒著想看下其他組進度的年輕人。而除了小工長在四下走動的同時,還有幾個人正推著小車不斷的路過每個工作台的旁邊,將已完成的零件裝上小車。不過每條線上的小車工人的工作流程似乎又有點不同,其中一條線只負責收取每個工作台上產出的各種零件送到檢驗台,而另外兩條線則似乎又有些不同,它們在收取各種單一的零件後並不直接送到後面的倉庫,而是送到其它的工作台上,直至完成某個步驟後這才送到檢驗台去接受檢驗……

時間隨著車間里的煆銼鏨鑽各種金屬聲在一分一秒的流過,而三條線所生產出來的各種零件在經過檢驗台的檢測後是堆積的越來越多,不過當時間走過三個小時後,三條線的產品堆積量開始出現了差異,即便是為了避免影響工人的情緒而蓋上了布匹,可從每條線負責推運零件來檢查的小車工人次數……就已經說明了某些問題了……

不過產量並不代表著唯一勝利的標準,因為這些零件都需要經過幾個裁判的檢驗,從而確定每一組產品的合格數量和次品甚至是廢品的比率,從而最終判斷出最終的結果。

而負責做為總裁判的孫鐵鋼在這段時間里並沒有溜回辦公室里喝茶享清福,而是站在檢驗台這里做著監督員,並隨時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著各種數字和短語,一切都透著一股令人緊張的氣息……

「時間到!!」

孫鐵剛的聲音伴隨著鬧鐘刺耳的鈴聲和總工長的哨音在車間里回蕩著,三個半小時的連續工作雖然比平曰還要少半個小時,但卻讓大家感到比平曰要累上這麼三分……而這個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分頭在做著兩件事——上廁所和喝水休息……

「怎麼樣,哪一組贏了?」

「不知道,成績還沒有出來……」

孫鐵剛在和幾位檢驗台的老師傅們統計最後的數字以及做評判的時候,解決完內急的工人們紛紛聚攏在一起,大家相互小聲交流著,想試圖先人一步的知道最後的答案。

「我估計是甲組能贏,畢竟那邊都是老員工,不僅在廠子里干的久,而且還有不少是中級工,我們基本上都是屬于甲組老師傅的徒弟……而乙組雖然沒有那麼多中級工,但初級工也不少;而我們丙組我總感覺是拿我們來扛榜湊數的……」一個年輕的工人活動著自己有些酸脹的手臂和手腕,剛才一陣鏨打和銼零件讓他的右手肌肉在反復收縮中消耗很大。

「郭哥,什麼叫扛榜?」旁邊同樣是乙組的工友有些好奇的問到這個詞。

「就是在最後一名,在榜單的最下面,替前面的人扛著整個榜單,叫扛……哎喲!誰打我?!」

順著被打的郭哥的聲音和目光,大家注意到在他們身後多了一個人,這個人年歲比大家大不了幾歲,但是胸口掛著的小工長的胸牌卻告訴著所有人他的身份。

「師傅,你什麼時候來了……成績出來了?……」

被結結實實挨了一個爆栗的郭哥在見到小工長後沒有一絲的怒色,反而一臉的敬畏。

「瞧你這點出息!!」小工長沒有回答自己徒弟的問題,反而正色訓斥著這位滅自己同伴之氣長別人威風的徒弟︰

「做人做事要有一個上進的動力,別成天看著別人的高度就矮子興嘆的感覺不可逾越,甲組的中級技工是多,但你們也好好想想,人家也就是比你們多干這麼一年兩年的時間差,沒什麼不可超越的!!」

「是是是!!師傅教訓的對……別站著啊師傅,趕緊坐著歇歇……」

小師傅並沒有坐下,而是讓自己組里的兩位女孩子坐下休息,現在機械廠里也開始出現了女工的身影,因為姓別的緣故,女工們都是大家較為照顧的對象。

「我研究這麼久的工作流程,就是為了讓大家在較低的技術水平狀態下能夠盡量拉高產品的產量和合格率,今天的比賽就是驗證我這種工作流程的實際效率,你倒好,還沒比完你就在隊里扯後腿……」

小師傅的話語中道破了今天比賽的原因和意圖,而他也就正是在比賽開始前,最為激動的那個人,因為今天的比賽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檢驗自己研究成果的一個擂台。

「是是是!看我這張臭嘴……」姓郭的年輕人趕緊承認著自己的錯誤,不過眼尖的他在目光掃過檢驗台後有了新發現︰「師傅,好像出成績了!!唷,校長也來了!!」

年輕人嘴里的校長其實不是別人,正是鄧時鋒,現在山村里對鄧時鋒的稱呼很有意思,老村的人還是比較習慣叫他大仙;而經過中高級教育培養後的學生因為都上過鄧時鋒的課所以大多稱呼鄧時鋒老師;而來山村內干活只經過夜校普及教育和掃盲教育的學生因為鄧時鋒有一個教育中心校長的頭餃,所以這些人多半稱呼鄧時鋒為校長;而軍隊和行政單位人員以及治下之地的人員稱呼鄧時鋒多為官稱總指揮;不管是若干年後的史學研究者還是現在的人員,從不同的稱呼中不難看出這些人和鄧時鋒之間的關系。

鄧時鋒的到場讓現場的氣氛驟然間又緊張了不少,因為大家都知道鄧時鋒的時間很緊張,能讓他出現在這里那就說明這次的競賽在某種意義上很重要,重要到這位大人物也撥冗除陳也要到場親臨見證某種時刻。

「別看我,這是你的地頭,自然要由你來宣布成績。」

鄧時鋒笑著婉謝了孫鐵剛讓自己宣布成績的建議,鄧時鋒只是饒有興趣的站在了一旁。見老師讓自己來公布成績,孫鐵剛也沒多推月兌,展開手中的本子開始宣布到︰

「這次比賽,是為了驗證韋德山工長所研究的新工序管理辦法,經過五位檢驗員的檢驗,和包括我在內的五位監督員對整個過程的交叉監督、確定這次比賽所用材料、工具均為一致,過程沒有人作弊,一切成績都是真實有效,可以作為真實參考……現公布成績如下︰」

「按照事前韋德山工長對零件加工難度以及加工工藝要求分為了一級零件和二、**零件標準,同時按照不同的生產加工模式進行分組,甲組按單人加工生產方式︰總共生產零件一級零件一百七十七個,合格率91%;二級零件兩百三十三個,合格率94%;**零件三百六十六個,合格率98%……」

「乙組按照小配合加工生產方式生產一級零件一百五十九個,合格率83%;二級零件二百零三個,合格率94%;**零件三百五十八個,合格率97%……」

工廠所有的工人平息靜氣的聆听著孫鐵剛公布著成績,前面兩個實力最強的工作組在成績上雖有差距但在二級和**零件上的數量和合格率均差別不大,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第三組,也就是采用韋德山所研究出來的工序流程的成績,這才是大家所最關心的。

「丙組的成績……丙組采用專人工序的工作方式,生產一級零件八十一個,合格率27%;二級零件三百三十個,合格率91%……」

孫鐵剛還沒有說完,工廠里的所有人轟的一下就炸開了,一級零件以外形較為異形為主,對加工人的技術要求比較高而且各種基本工要求扎實熟練,這樣的零件甲組的那些中級工都得要花費點心思和時間來完成,從甲組和乙組之間的產量和合格率就可以說明了這一點,甚至丙組那點產量和低的可怕的合格率就更能說明了很多問題。

不過讓大家驚奇的地方是,二級零件外形就沒那麼復雜了,加工速度也比較快,精度也比較容易控制,甲組也就是產量比乙組略高一點,合格率在四舍五入下那是一樣的。

但丙組卻在二級零件上,直接高過了甲組和乙組的產量,而且在合格率上也只低了這麼三個百分點……這就讓人稱奇了,而更讓大家感到神奇的,是孫鐵剛壓住大家的話語接著公布**零件的數據。

「靜一靜,听我說完……丙組**零件產量五百七十一個,合格率……94%……」

嘩……的一下,工廠里的所有工人都炸開了,甲組和乙組的人都沒有想到,在**零件上自己居然輸了技術力量最薄弱的丙組人那麼多,而丙組的人則是亢奮欣喜不已,在二級零件上大家剛剛受到點刺激後,沒想到又獲得了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特別是韋德山,也就是那個多嘴郭的小工長師傅,更是興奮的面色通紅,而多嘴郭則是在旁邊不住的大呼小叫著……

「都靜一靜……下面總指揮給大家說兩句……」

隨著鄧時鋒站在了工台上,現場再一次的靜了下來。

「各位工友,剛才孫廠長所宣布的成績大家都听到了,采用韋德山工長所研究出來的新工序生產小組雖然在一級零件上是慘敗于個人技術實力強大的甲乙組,但在二**零件上卻遠勝于前兩組,可以說明,韋德山工長所研究的新型工序生產方式是可行的,是有其特點的!!在此我們可以通過對這種生產工序的驗收,並將以韋德山式流水線生產工序來命名!同時韋德山將獲得由工廠和科技教育處頒發的獎金與證書!在此,我向韋德山工長和丙組勝出者們表示祝賀!!」

熱烈的掌聲在工廠里響起,特別是丙組的這些人們,更是很多人連巴掌都拍紅了,鄧時鋒不得不等待大家心中的情緒**完後這才繼續說道。

「我想可能大家心中有人欣喜有人不服,這我都能理解,競賽就是如此,我在這里,也想在這跟大家說兩句,因為這也是我專程過來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韋德山工長研究出的這種簡單分類加工方式很簡單,無外乎將各種工序進行專門的分離使之簡單專一化,也正是因為如此我相信很多人心中不爽的地方就是︰‘不就是一個簡單的分化加工方式嘛,有什麼了不起的……’」

鄧時鋒惟妙惟肖的模仿讓工人們笑了起來。

「韋德山工長他是我們第四期普工教育的學生,我當然記得住他,在這里,特別是在甲組乙組中我還看到不少第二、第三甚至第一期的學員,我想說的,各位韋德山工長的前輩們,你們不要以為你們進廠早就有資歷,干的早就有本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韋德山工長雖然進廠比你們晚,但他肯鑽研,肯模索,利用業余時間去學習去思考,最終他獲得到了成功……他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每個工人的長處充分的利用起來,將短處盡力的給避免,使只有學徒和初級技工的工人們在合作與發揮各自所長中獲得更大的工作效率……」

「所以我在這里告誡有這種想法的工友們,當你們心中看不起這種小專研、小把戲的時候,你們模著心口問問,為什麼這點小把戲你這位前輩卻不曾想到過呢?!當你越是鄙視和看不起時,其實你也是在貶低和看不起你自己!!」

鄧時鋒的話說的很重,但這些話卻如同重錘一樣敲打在很多人的心里,讓一些人耳根直發燙的低下了頭。

「響鼓不用重錘,我期盼著各位在工作中多帶著思考去工作,去總結,去模索更好的工作效率和方式,去研究如何擺月兌簡單枯燥生產的新方法甚至是新機器!也在此鼓勵各位新工友和學徒們,你們不要妄自菲薄,韋德山工長就是你們最好的例子,只要你們在工作中認真工作,努力專研,我相信,今後會有更多以你們名字命名的新工藝和新機器出現!!」

隨著鄧時鋒的發言結束,這一次所響起的掌聲比起上一次來要更加巨大和熱烈還有持久,因為這一次,是所有人,包括剛剛輸掉競賽的甲乙組工人也在用力的鼓掌,他們的掌聲是發自內心的宣泄,同時也是對今後生活與目標的更高鞭策聲……(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