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3章教育問題當然不是因為鄙視

除了波斯的長矛步兵千人隊、希臘的弓箭手千人隊之外,便是以中國士兵為主的混合步兵千人隊。

既是「混合」,自然是多兵種直接的搭配組合。

低階步兵中攻擊力最高的中國長戟兵。

作風強悍,耐力持久的波斯殉教者。

身不著甲,使用比匕首強不了多少的希臘短劍和補充的月復弩作為武器的雅典衛兵。

還有身強力壯,手持巨盾防御力最高的中國盾兵。

這便是混合步兵千人隊的近戰力量構成。

再補充以一部分數量可觀的連弩校尉和比希臘弓箭手更便宜,但勝在渾身不穿鎧甲更為輕便的波斯弓箭兵。

這便是這支混合步兵千人隊的構成。

這樣的組合絕對算不上強,但也絕對是面面俱到,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敵人都能應對——盡管克制對方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硬踫硬之下,互有損傷卻是能做得到的。

因此,這支混合步兵也被唐業認為是最貼近于平時應用,能最快面對敵人的部隊。所以第一批鐵質武器便是優先裝備給了這支軍隊!

而除了波斯長矛步兵千人隊、希臘弓箭手千人隊和這混合步兵千人隊之外,其余部隊則幾乎都是由之前的雅典衛兵、殉教者和其他兵種組成的哨兵千人隊。

當然,在補充過前面三個部隊後,這人數自然不滿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格外分列出來的一支半的騎兵隊伍和剛剛湊了二十幾人的斯巴達近衛隊。

前者作為戰場上最為靈活機動的兵種單獨交由最熟悉騎兵作戰的蒙一指揮統領。後者則因為一經訓練出來便遠超其他兵種,甚至能與羽林將軍騎馬狀態下媲美的斯巴達勇士則被單獨列為精銳,成為了保護村莊重要任務的強力近衛兵。

唐業還打算等以後家底雄厚之後,將成百上千的斯巴達勇士組成成為一支支強力精銳,專門用于攻堅或者沖殺敵人中軍大將。

不過,目前只有二十多人的斯巴達勇士也只能暫且做著衛兵的工作。

……

除了軍事方面的巨大進步之外,村莊基礎人口的破萬也給這座更像是臨時營地的山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原本擁擠在一起,形成密密麻麻一團的老村落之外又在山坡更下方一段距離較為平緩的山坡上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經過了細致規劃的新區域。

以仁和堂、希臘醫療院為中心,向四周呈「口」字形層層擴散的村莊呈內外三層,除了十字形的主要道路之外,還輔以整齊如同豆腐塊一般劃分的小路。

為了預防火災等情況,豎鋸老頭還專門對小路進行了拓寬設計,一條新奇的引水渠更是借助系統開闢出的地下水源將活水引向整個村莊,不但便于救火,更便利了生活。

當然,在眼下這種寒冬當中,這條石質的高于地面半米的引水渠還並未通水。

一些調皮的孩子在引水渠內潑上了水,當水結冰之後便形成了一道古典版的人工滑道,移民的孩子們在這里玩的十分歡樂。

而這些瘋玩的孩子被唐業看到後卻給忙于建設和自身鍛煉中的唐業提了個醒——他竟然疏忽了對移民下一代的教育!

要知道,文明的傳承可絕不僅僅是靠殺戮和軍隊便可以完成的!

有時候教育的優劣很可能會影響著一個文明未來的命運!

宏觀上來說,良好的教育影響著整整一代甚至無數代人。

微觀上來看,一個本應該輟學的孩子若是給他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也許會創造奇跡也說不定呢!

就像是那些文藝復興中的歐洲大師們,很多人並非是在國家常規教育中的優秀孩子——愛迪生自小貧困,無緣正統教育卻最終靠著自己強烈的好奇心和歐美適合的環境成為了一代發明大王。

愛因斯坦小時候曾被人評價為遲鈍,某位偉大的數學家也曾經被老師罵為「最愚蠢的孩子」。

就連達芬奇那個時代的大師們也有許多根本沒上過學,只是在家庭教師,甚至是皮匠、木匠師傅們的帶領下步入了科學的殿堂。

雖然這些事例有的時候非常打傳統教育或者說普及教育的臉面。

但不得不說,無論這些大師、巨匠們所受的是怎樣的教育。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必然都要經歷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至少有充足知識祭奠的文化環境。

察覺到村莊在這方面的不足之後,唐業迅速做出了彌補。

在新城區迅速建設了三座學堂。

雖然一時間連充足的教師都未湊足,但總體來說,無論是希臘家庭、中國家庭還是波斯家庭都能為孩子找到一個學習的地方。

盡管大部分家庭對于教育並不重視。

除了希臘家庭能達到一半以上的送學率以外,其他兩族的送學率都低的可憐。

中國家庭更傾向于讓孩子早一點幫助家里工作,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波斯家庭則只是希望孩子能讀懂經書,遵守教義規矩的生活便可以了。

對于這種情況,唐業當然明白如果這樣繼續下去……當下一代成長起來後很可能造成希臘人在上層——至少是知識分子階層中佔據主要比重,而產生失衡。

雖然作為帝國與文明系統的掌控者,唐業不會遭到嚴重的背叛。

但他同時也明白,若是社會發展進入了偏差的軌道……那麼,自己雖然不會遭到殺戮,但整個社會卻很有可能發生動蕩。

甚至于進入一種將他完全架空,人民將其供奉于神壇,但他卻完全無法掌控這個國家的尷尬狀況。

要知道,即便是在游戲中《帝國與文明》也有著民心程度的設定。

「像太陽一般」和「甚至冷漠的忘記了你是誰」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遇啊!

所以,在做出這番補救之後,唐業又迅速召集諸多召喚人物,一番商議之後最終將張學寧任命為教育主管。

雖然很想用大氣的「部長」、「尚書」一類的官名。

但考慮到如今村莊不過萬人,張學寧所管理的也不過是三所加起來還不如後世一個年紀的學校。

所以,最終也只能暫稱為校長。

唐業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沒有堅持使用「教育部長」、「教育相」這樣的稱呼是因為眾人鄙視的眼神……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