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逸之所以會在定制了幾十個大三角似的木斗,就是為了把泥沙之中的細膩砂金給淘出來。
這種三角形的木斗又叫「金斗」或者「搖金盤」,是古逸他那個世界淘金工人常用的工具,雖然只是在某紀錄片中走馬觀花的看到過,卻不妨礙古逸將其仿制出來,畢竟那玩意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僅僅只是幾塊木板拼接而成。
有了這玩意,古逸他們就不用像上次一樣,端著沉重的銅皿在水里把自己晃的累死了,只需要雙手扶著金斗,讓其漂在水面上輕輕搖動,就可以輕易的將較輕的泥沙,通過不斷搖動灌進的水流沖刷濾去,而將沉重的砂金淘洗出來。
古逸只是給其他人演示了一番之後,就把這活兒交給了那些礦隸,于是乎剛當完建築工的礦隸們搖身一變,又轉職成了淘金工,慢慢搖去吧!
至于那些順便被淘出來的石英砂,古逸暫時用不上,只能暫且找了塊空地堆在那里暴曬,這世界所謂的「龍髓玉」,指的是那些大塊的石英石,最小也不能小于拇指大小,不然根本就毫無價值。
就算大塊的石英石被撈出來,古逸也暫時沒工夫去處理它,因為其中還混雜著大量的雲母塊,到沒听說過這世界的人也喜歡雲母的,雖然石英石和雲母石看上去幾乎沒有區別。
真正耗費古逸精力的,則是需要他親自動手的釀酒程序,畢竟只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古逸少不得進行大量的實驗才能掌握準確的材料配比。
好在前些日子做的酒都已經可以用了,雖然因為裝壇大小不同、發酵的溫度不同,有一些沒做好發霉壞掉了,可古逸總共做了一千公斤胚,即便壞掉了一部分,又經過了干燥,剩下來的酒也能有好幾百公斤。
古逸將發酵中因為裝壇大小、發酵溫度的因素,產生了略微區別的酒分門別類的歸類好,準備同時釀制,嘗試那種口感最好。
而且由于古逸這一次做的是甜酒曲,所以暫時只能釀制黃酒來進行試驗,將淘金的工作交給了礦隸們,在他搗騰酒的時候,又指揮著部分木匠手藝夠好的礦隸,按照他的要求建造水力磨坊。
建造水力磨坊的難度倒不大,畢竟這種木制品的技術含量不高,只要親眼看過實物,基本上就能畫出大致的結構圖來。
而且古逸在還沒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很喜歡宅在家中看網絡上發布的那些「種田文」,那些跟他有相同遭遇的「前輩們」幾乎把這些可以當做「金手指」來使用的東西,研究和剖析的十分簡單透徹了。
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甚至有無聊人士專門將種田文之中主角們所使用過的各種金手指,整理出了一篇名為《金手指使用指南》的東西,其中詳細的敘述了各種金手指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與《世界末日生存指南》、《貝爺野外求生寶典》並稱為《三寶書》。
當時只是覺得有趣,抱著好玩的心態去詳細研究了一下《三寶書》的古逸,不得不感謝那些「前輩」們,如果不是他們,生活在現代化都市里,連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的宅男們,那里會知道這些古老又原始的器械結構和原理啊?
可當古逸自己也活生生的亂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之後,突然發現,萬千「前輩」已經為他做好了榜樣,而那些辛勤收集資料,編綴《三寶書》的無聊人士們,也為他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鋪平了成為一個「大發明家」的道路,這也是古逸目前身陷困境,卻依然保留了一份「底氣」的原因。
雖然工具原始粗陋,但這些手藝精湛的礦隸們,依然很快的按照古逸的指點,全靠木楔契合,沒用一根釘子就做好了第一架小摩天輪般的水力磨坊。
這高達五米的水輪,被地下河出水口處強勁的水流帶動著,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旋轉著,通過一根粗壯的中軸連接杠桿和齒輪使石磨轉動起來,而連接在石磨另一端的木杵則像小雞啄米一般,一下一下的搗在石臼里,發出「 當 當」的聲音。
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器具的眾人驚呼連連,那水輪竟然不需人力就可讓石磨、木杵自己轉動、搗騰起來,可惜的是,沒等水輪旋轉多長時間,連接軸的部位就開始冒煙,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發出可怕的「 嚓」聲,轟然斷裂倒塌了下來。
傳動軸的強度不夠,這可讓古逸差點把頭皮都給撓破了,以前看「前輩」們「發明創造」,好像簡單的跟打嗝放屁一樣,幾句話就能把農業時代發展成工業時代,等真正自己動手,卻發現根本就沒那麼容易。
最後無奈之下,古逸只能讓葛樵這小子冒死去求老矮子幫忙打制一些金屬部件,想來打著為了加工釀酒原料幌子,想喝酒的老矮子應該不會拒絕。
葛樵拿著古逸畫在皮紙上的部件構造圖,戰戰兢兢的去了一趟火洞,好在倒是成功的讓老矮子答應幫忙了,小半天工夫就打制出了一批關鍵部件來,終于再度把水輪給立了起來。
經過數個小時的旋轉沒有出現故障,古逸這才松了一口氣,宣布水力磨坊建造成功!
興奮的礦隸們甚至無需古逸吩咐,就主動的去取來了黍米倒進石臼之中,興致勃勃的看著驢頭似的木杵,把石臼里的黍米谷物舂去麩皮,不時發出「氣力真大啊!」、「搗的又快又好!」的驚呼贊嘆聲。
有了第一座,自然後面的就不難了,稍微進行了力道、角度等細節上的調整後,人多勢眾的礦隸們,很快的架起了第二座、第三座,乃至第十座水輪,同時在陷空河上旋轉了起來。
可有了水力磨坊後,也產生了讓人苦惱的問題,那就是對這些土豹子的吸引力太大了,都忍不住這個來模一把,那個來掏一下,想要弄明白這被水沖的徐徐轉動的大木盤是怎麼讓石磨、木杵動起來的,一個個不干活,卻興致勃勃的紛紛搬來黍米,排著隊等著親手舂一下過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