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二章山雨欲來

「瑯琊郡兩面環山,一面臨海,唯有南面與徐州相通。」段文操手指地圖,神情非常凝重,「若要攻打瑯琊,唯有三條路,一條是自瑯琊郡的西北方向展開攻擊,從魯郡泗水上游的卞城方向殺進去,但蒙山乃天然屏障,更有陪尾山要隘相阻;一條是自瑯琊郡的東北方向展開攻擊,從高密郡首府諸城南下,但此處山巒疊嶂,有齊國古長城為阻,尤其馬耳山和喜鵲嶺之間的黃草關,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還有一條便是自瑯琊郡的東南方向展開攻擊,從徐州的下邳郡北上,直殺臨沂,此處平原坦蕩如砥,一望無際,但河道縱橫交錯,如果防御部署得當,尚可進行有效阻截。」

段文操眉頭緊縮,右手食指用力敲擊著案幾,煩躁不安。

「賊人攻佔瑯琊郡後,西北方向守住陪尾山要隘,東北方向守住黃草關,東南方向則調用主力,以沂水、沭水為中心建立防御戰陣,便可抵擋住衛府的三路圍殺,給自己贏得足夠的時間發展壯大。」

段綸看看地圖,又看看心神不寧的段文操,鄙夷地撇了撇嘴,「賊人哪來的發展壯大的時間?東征明春便即展開,聖主御駕親征,以百萬雄師攻打一個小小的高句麗,殺雞用牛刀,如探囊取物爾。東征結束,數十萬衛府軍南下各歸本鎮,以齊魯衛府大軍和徐州諸鷹揚的實力,三面圍剿蒙山叛賊,還不是一鼓而下,手到擒來?」

段文操瞥了段綸一眼,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對東征如此有信心?」

「當然。」段綸毫不猶豫地說道,「吐谷渾與高句麗相比,吐谷渾的實力明顯高出一籌,但聖主揮軍西征,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吐谷渾,開疆拓土,建下了蓋世武功。此次東征,以高句麗那等彈丸小國,豈能與我中土抗衡?如螳螂擋車爾。」

段文操緩緩坐直身軀,目光炯炯地望著段綸,又問道,「既然如此,聖主為何要集舉國之力進行東征?數十萬大軍,幾十萬民夫雜役,百萬人馬,千里征途,需要耗費多少錢糧?對國力損害之大又是何等嚴重?你可曾想過為什麼?」

段綸沒有說話,但神情不以為然,顯然他認為段文操夸大其詞了。

「某問你。」段文操的神情更為嚴肅,「你對高句麗了解多少?對整個遠東局勢又了解多少?」

「某知道高句麗素有稱霸遠東之野心,這些年甚至覬覦我中土,屢屢入侵我遼東邊陲,挑戰我宗主國之權威。」段綸冷笑道,「蠻荒賤奴,也敢叛主?自尋死路。」

段文操欲言又止,稍稍思量了一下,不再繼續這個話題。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段文振是皇帝的股肱大臣,東征大計的主要策劃者,做為他的弟弟和兒子,在這里胡亂議論實為不智。

「徐州賊佔據了蒙山,立足未穩,尚未喘口氣,亦不知道魯郡局勢如何,便匆匆下山燒殺擄掠。在你看來,他們是缺衣少糧,饑腸轆轆之後,失去了理智,還是另有圖謀?」

段文操這話說完之後,他緊鎖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似乎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

段綸卻估猜到了段文操的憂慮所在,他搖了搖頭,以非常肯定地口氣說道,「徐州賊的動作雖然非常快,越境之後便飛一般殺進蒙山,兵貴神速,攻敵不備,一口氣拿下了蒙山,但齊州賊尚在汶水一線,因為張須陀在泰山腳下張開了血盆大嘴,虎視眈眈,他們遲遲不敢南下,至今尚未抵達徂來山和梁父山一線,所以,這兩支叛軍之間,絕無聯系,只能是巧合。」

巧合?段文操沉吟少許,說道,「還是慎重一點好,不要過于樂觀,以免馬失前蹄。」

「流賊而已,不堪一擊。」段綸一臉傲然,目露不屑之色。

「在譙郡造反的賊,在通濟渠兩岸擄掠的寇,忽然殺到了齊魯,佔據了蒙山,並在魯郡燒殺擄掠,甚至已經威脅到我首府之安全,你還認為他不堪一擊?」段文操對段綸的態度有些不滿了。

「看看齊州賊就知道了,王薄和孟讓為什麼離開長白山,不得不轉戰魯郡?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是缺少糧食,而是缺乏戰斗力。張須陀帳下沒有鷹揚衛,只有宗團鄉團和臨時征募的壯丁,但他的戰斗力為什麼強過了叛賊?是張須陀謀略過人,還是他帶兵有方?某認為,張須陀的戰斗力之所以飛速增長,在于右候衛府給他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包括重兵,若沒有充足和鋒利的武器,張須陀對盤駐長白山的叛賊亦是無可奈何。」

段綸反問段文操,「徐州賊的實力難道會超過齊州賊?張須陀假若不是另有圖謀,一定要把齊州賊趕進魯郡,王薄和孟讓可能早就敗北了,所以,某認為,叔父只要從巨陽、梁父一線抽調兩個團南下,配合瑕丘留守團,以三個團的兵力圍剿徐州賊,足矣。」

段文操沒有說話,他始終在想著董純寫給自己的信,試圖從中尋找到有關徐州賊的訊息。董純和梁德重都是沙場老將了,卻讓這伙徐州賊逃出了他們的手掌心,這是很丟臉的事,由此也可以推測到這兩個老家伙當初就像段綸一樣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結果馬失前蹄,栽了個大跟頭。

要謹慎,一定要謹慎,如今前有狼後有虎,張須陀和董純又有南北夾擊自己之可能,而東征在即,兄長段文振做為東征的主要策劃者之一,現在正是日理萬機的時候,一旦自己在魯郡鬧出什麼天大動靜,驚擾了兄長,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重大變故,甚至會影響到兄長和東征大計。一步錯步步錯,所以第一步千萬不要錯。

段文操遲遲不拿主意,密切關注著瑕丘、曲阜一線的局勢發展,顯得瞻前顧後、優柔寡斷,這讓段綸月復謗不止,暗自嘲諷叔父老了,有些不中用了。

就在這天晚上,彭城郡丞崔德本的密信送達到了段文操的手上。

看完書信,段文操暗叫僥幸,幸好自己慎重,沒有在一怒之下倉促派出軍隊,否則可能有大麻煩。

崔德本在密信中詳細述說了這伙徐州賊在通濟渠兩岸的惡行,其中最讓段文操和段綸震驚的是,重兵船隊被劫,永城鷹揚府四個團全軍覆沒,鷹揚郎將費淮陣亡,鷹擊郎將王揚失蹤,而董純和梁德重的反應也算快速,調用十幾個團圍追堵截,但賊人成功跳出包圍,並且大搖大擺地由彭城城下渡河而去。董純一世英名付諸流水,更嚴重的是,他的政治對手們會借此機會蜂擁而上,董純的官職肯定保不住,甚至會被趕出軍隊,剝奪軍權。

段文操暗自驚駭。段綸更是臉色鐵青,久久不語。

叔佷二人的腦海里,不約而同的掠過一個念頭,徐州賊的背後有「黑手」,而這個黑手肯定來自東都,且徐州有人默契「配合」徐州賊的燒殺擄掠,最終把董純掀翻在地,給了朝堂上的隴西系以沉重一擊。

好厲害的手段,到底是誰想掀翻董純?掀翻董純的目的絕不僅僅是打擊隴西系,肯定還有更大的目標,那麼目標是什麼?當前朝堂最激烈的矛盾就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而東征就是改革派發起和推動的,保守派強烈反對,為此皇帝和中樞已經撤換和罷免了不少大權貴。

難道徐州賊背後的「黑手」是想阻止東征?

段文操越想越覺得可能性很大。掀翻董純可能是個「障眼法」,真正的目標十有**就是自己。

自己一旦沒能穩住魯郡,導致整個齊魯地區陷入混亂,繼而影響到東征的準備工作和東萊水師的渡海作戰,那麼東征必然要延遲,而遠東作戰因為季節氣候等原因,攻擊時間最多只有半年,初夏進攻,深秋停戰,假若攻擊時間推遲過長,攻擊時間不夠,那麼今年的東征計劃只有停止,等待來年再戰。

但這個「障眼法」的破綻也很明顯,那就是以徐州賊之實力,竟在徐州官軍的圍追堵截下跳出了包圍圈,並且大搖大擺地從彭城城下渡河而走,這就匪夷所思,經不起推敲了。董純、梁德重雖然都是關隴人,都是保守派勢力的成員,但不一定知道這個陰謀並且給予配合,他們可能也是這個陰謀的犧牲品,給徐州賊以配合的肯定另有其人。不過猜測這些東西已沒有意義,徐州賊已經佔據蒙山,已經贏得了先機,且冬天已經來了,當前不論以齊魯軍隊的力量還是以徐州軍隊的實力,未來幾個月內都無力殺進蒙山剿殺賊人,所以現在最為迫切的事,便是把徐州賊包圍在蒙山,阻止他們下山燒殺擄掠混亂齊魯局勢。

只要齊魯局勢穩定,東征能如期開始,那麼這個陰謀也就失敗了。

「叔父,計將何出?」段綸看到段文操沉思不語,忍不住問了一句。

段文操半晌不言,忽然,他開口問道,「我們包圍了蒙山,困住了賊人,是不是就能挫敗對手的陰謀?」

「這需要一個前提。」段綸不假思索地說道,「如果齊魯沒人暗中配合徐州賊,那麼我們必能將賊人困在蒙山。」

話音未落,段文操馬上想到了張須陀,頓覺驚凜。

「叔父,瑯琊郡的太守可是姓竇。」

段綸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最後一句話,更是讓段文操臉色大變,山雨欲來風滿樓,齊魯的天當真要變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