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

李安期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李百藥沒有口訊,就等于告訴李風雲,合作事宜並無進展。實際上這事難度非常大,在山東人和關隴人的政治博弈日趨白熱化的大背景下,不要說李百藥和韋福嗣之間毫無信任可言,即便是齊王對李百藥也是高度戒備。可以想像,這種情況下,指望以李百藥為「橋梁」,把崔氏和齊王拉到一起談合作,無疑比登天還難。

但李風雲現在只有這一個指望,指望崔氏在東都戰場上「放水」,以便讓楊玄感在有限時間內攻佔東都的外郭,而楊玄感只要拿下了一半東都,則整個戰局必然對其有利,雖然這依舊挽救不了楊玄感的失敗,卻可以幫助楊玄感在東都戰場上堅持更長時間,而楊玄感堅持的時間越長,對李風雲轉戰河北就越有利。然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完全建立在齊王和崔氏攜手合作的基礎上,若兩者在兵變開始後還是無法達成合作意向,李風雲參加東都兵變的決策就是錯誤的,他不但不能從兵變中牟利,反而深受其害,一點好處撈不到。

李風雲稍事思量後,終止了這個話題。目前楊玄感的兵變還沒有開始,東都局勢還沒有急轉直下,齊王和崔氏都還沒有清晰地看到這場足以危及到他們生死存亡的危機正步步逼近,所以目前情況下,指望兩者積極謀求合作顯然不現實,現在齊王能把李百藥「留」在身邊,預設一條危急時刻尋求崔氏合作的捷徑,已經難能可貴了。

說一千道一萬,當前各方不論如何絞盡腦汁、殫精竭慮地算計和謀劃,首先必須促成楊玄感發動兵變,只要楊玄感兵變了,造反了,李風雲的預設目標和各方勢力從中牟利的打算才有實現的可能,否則一切都是虛空,而李密的到來可謂恰到時機,正好給了李風雲施展全部手段促成這場兵變的大好機會。

然而,李風雲並不高興,該來的是來了,不該來的也來了。李密來是好事,但李安期來就是壞事了。李安期此刻出現,說明有人為了控制李風雲,為了確保對未來局勢的操控,已經不擇手段了,已經公開拿李百藥、李安期父子乃至趙郡李氏來威脅李風雲,這顯然觸犯到了李風雲的底線,讓李風雲不可忍受。然而此事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卻說明李風雲現在已擁有了決定某些人命運的實力,已讓某些人畏懼了,擔心被李風雲算計,所以才冒著激怒李風雲的危險,行此下策。

「是誰讓你來的?」李風雲冷聲問道,「李密秘密而來,負有秘密使命,根本不敢暴露,而更重要的是,你我之間的秘密知者寥寥,如今這兩個秘密卻走到了一起,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你知道後果嗎?告訴某,是誰讓你帶著李密來的?此人居心叵測,其心可誅。」

李安期心知肚明,但他為魚肉,人為刀俎,他也沒辦法,只能忍著。

「你我都是山東人,而在對付山東人一事上,關隴人向來齊心協力。」李安期冷笑,「怪不得你對齊王的未來一直很悲觀。以某看,齊王之所以有今日之敗,不是敗在自己手上,而是敗在身邊人手上。未來齊王如果一直倚重這些人去爭奪皇統,失敗是必然,不失敗才是奇跡。」

說到這里,李安期抬頭看了一眼李風雲,鄭重其事地說道,「但某相信小叔,既然小叔從來沒把拯救中土的希望寄托在齊王身上,那麼很顯然,中土就沒有希望,未來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小叔成功了,我趙郡李氏也必將迎來一個輝煌時期。」

李風雲笑了起來,憤怒的情緒突然消散,心中的波瀾也悄然平靜。的確,正如李安期所說,一切都要靠自己。自己需要達成目標,為此需要齊王的默契配合,但齊王與自己之間缺少信任,既然如此,那現在只能暫時犧牲一下李百藥父子了,以他們為質任,以此來贏得齊王的合作,至于到底是齊王控制自己,還是自己算計齊王,實際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目標實現了,利益拿到了,自己就是贏家。

李安期的神情忽然一變,有些意味深長,有些玩味之色,「你認識李密?」

李風雲微微一笑,「某為何不認識李密?」

李安期也笑了,「你為何會認識李密?」

李安期話里有話,李風雲卻懶得編個謊言去解釋,當即沖著他搖了搖手,「你回去吧,代告你家大人,請其轉告韋福嗣,凡事點到即止,不要做過了,某畢竟是中土悍賊,無一牽掛,惹惱了某,大可反目成仇,但他的損失就大了,得不償失。」

李安期哈哈一笑,拱手辭別,調轉馬頭揚長而去,甚至都沒有再看李密一眼。

李密對此不以為意,他知道李安期被齊王「挾持」,憋了一肚子火,沒有中途撒腿走人已經很給面子了,也知道李風雲的身份在齊王眼里已不再神秘,所以齊王才敢于「威脅」李風雲,才敢于利用李風雲為他自己牟利,只是李密認為齊王此舉有與虎謀皮之嫌,十分危險。齊王已不是過去的齊王,貌似光鮮強大,實則不堪一擊,更可怕的是,齊王尚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處境,還把自己當作一頭猛虎,當作可以與聖主一爭長短的皇儲,那就大錯特錯了,會給自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李風雲與李密並肩行走在渮水大堤上,眼前月光朦朧,涼風習習,翠綠柳葉翩翩起舞,不知名的蟲兒藏在草叢里高聲吟唱,靜謐的夜色顯得安寧而溫馨,但如此美景卻無助于緩解兩人心中的煩躁和不安,相反,因為長時間的沉默不語,氣氛壓抑,兩人心情愈發沉重。

李密的出現讓李風雲意識到自己的謀劃中有重大遺漏,而這個遺漏很關鍵很致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全盤皆輸,所以他不得不窮盡心力予以補救,事實上他現在根本沒心思與李密「周旋」。

李密也是心事重重,尤其在聯盟總營見到蕭逸,獲悉了一些聯盟當前現狀和危機的機密後,他也需要時間整理一下思路,調整一下策略。他此行使命艱巨,雖然李子雄絕對值得信任,李子雄也不可能以謊言欺騙楊玄感,因此李風雲有意參加這場兵變的消息是可信的,但李密認為自己更了解李風雲,再加上去年他曾深入接觸過李風雲一段時間,當時李風雲就曾數次暗示東都可能會爆發兵變,暗示朝堂上一些激進保守勢力可能鋌而走險,暗示這場軍事政變必將因復雜的而難逃失敗之結局,所以李密據此認定,李風雲參加這場兵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風雲既然明明知道這場兵變肯定會失敗,他還有什麼理由參加這場兵變?聯盟好不容易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李風雲又有什麼理由輕言放棄,親手葬送?李密必須找到真相,唯有如此,才能確定李風雲是否真心誠意參加兵變,若李風雲別有圖謀,甚至是不利于兵變的圖謀,那麼李密不惜代價也要予以阻止。

「去年在通濟渠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今天我們會再度攜手……」李密終于開口說話了,先懷舊,聯絡一下感情

李風雲一揮手,果斷打斷了李密的「懷舊」,直奔主題,「你們決定何時起兵?在哪里舉旗?某西進中原,劫掠通濟渠,是否會于擾或者破壞你們的兵變大計?」

李密有些惱怒,不是惱怒李風雲的失禮,而是惱怒自己準備不足,措手不及,「第一個回合」就被咄咄逼人的李風雲「挑落」馬下,陷入了被動,這對他這個豪門世子儒林名士來說可謂顏面盡失,自尊心大受打擊。

「到目前為止,某尚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你決心參加這場兵變。」李密不得不緊跟李風雲的「節奏」展開凌厲反擊,「某不能僅靠建昌公的一面之辭就相信你。」

「你懷疑甚?」李風雲質問,「懷疑某與齊王有陰謀?」

「據某所知,齊王態度堅決,退一步說,就算他動搖了,他身邊的韋福嗣、董純等人也不會動搖。」李密冷哂道,「所以,某有足夠的理由懷疑你,你參加兵變另有圖謀,或者說,有陰謀。」

李風雲眉頭微皺,當即問道,「如此說來,你們在皇統繼承一事上,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齊王?」

李密沒有回答。

李風雲急切追問,「當前局勢下,若想兵變成功就必須更迭皇統,而且還是為大多數保守勢力所接受的皇統,所以你們在兵變之前肯定做好了選擇,那麼你們的選擇是什麼?是哪一位親王?抑或,越國公要篡國自立?」

李密臉色微變,下意識地扭頭看向四周。兩人的衛士都在二十余步開外,雖然夜深人靜,但他們說話聲音很低,衛士們應該听不到。

李風雲窮追不舍,「你必須告訴某,這直接關系到某的決策,關系到某是否會參加這場兵變。」

李密欲言又止,遲遲不言。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