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10日,歷史將濃墨重彩地記錄這一天!
當日,埃及的亞歷山大城里陽光明媚,除了風大了一點,這完全可以說一個好天氣。
意大利人將在距離英軍陣地不足50公里的此地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這對于英國人無疑是一計重重的耳光。遠在倫敦的丘吉爾甚至私下里對自己的秘,說因為北非英軍的無能,這一天幾乎就是開戰以來英國人最黑暗的一天。
當然,對于我們愛好的和平的意大利人來說這就是一個神話。這個神話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亞歷山大。聚焦到市政廳前那略顯寒酸的「廣場」和廣場臨時草草搭建的觀禮台。
午點整,一個盛大的閱兵式會在這里舉行。出現本次亞歷山大閱兵式的意大利主要領導有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黨首、意大國利王首相墨索里尼先生、副首相德.博諾先生、意大利總參謀部參謀長彼得羅•巴多格里奧元帥、空軍司令弗朗切斯科•普里科洛將軍等人。意軍地中海艦隊指揮官桑米格利將、非洲軍團指揮官皮愛蒙特親王,副指揮梅西將軍等人在觀禮台落座
之前,一場不請自來的沙塵暴將參加閱兵式的坦克、大炮、汽車和每一個意大利軍人的雙肩和後背都披了一層厚厚的黃沙。當然,那些站在檢閱台的身穿名貴元帥禮物的大人物也不能幸免于難。但是,這場沙塵暴被沒有影響意大利人的好心情,墨索里尼身穿法西斯國民軍最高司令官的淡綠色軍服,略帶微笑,不時向周圍的人揮手示意。
閱兵這個詞,來自拉丁文文,原意就是︰我準備著!作為一種軍隊的禮儀歷史非常久遠。一般是在正式節日、具有全國性意義的紀念日,或者是在大規模軍事演習結束後舉行。很早,古羅馬軍隊就將閱兵作為一種重要的國家禮儀,在古羅馬時期每當羅馬軍隊遠征勝利回時來,都要舉行閱兵式,慶祝軍隊取得偉大的勝利,凱旋歸來。古羅馬時的閱兵式通常由身披白袍的元老院老大們走在整個隊列的最前面,緊隨其後的是頭戴橄欖枝桂冠、手持權杖和月桂枝、坐在戰車里的軍隊統帥,他們的周圍是鼓樂手和歌手相伴。再後面,就是穿著鮮紅鎧甲,手持長矛短劍,全副武裝、帶著戰利品和押著戰俘的將士了。
而在今天,作為新時期亞歷山大的征服者,墨索里尼將要帶領著他的新時期羅馬軍團,在戰爭年代,在敵人的眼皮底下舉行大閱兵,並且將參加閱兵的部隊直接開戰場,這不僅在意大利歷史,即使是在世界閱兵史,也是第一次。
為了這次閱兵,意軍一共編了20個方隊和梯隊,其中徒步方隊4個,裝備方隊10個,空中梯隊6個,總兵力有五千多人。
盛裝出席的三軍儀仗隊按照以往閱兵式的慣例走在整個閱兵式最前面的。跟在他們後面的是奇襲阿拉姆哈爾法嶺的意大利突擊隊員,正是這支不足百人的小部隊的頑強防守,成就了阿拉曼戰役勝利的關鍵。跟在突擊隊之後的是來自北非集團軍群的步兵和地中海艦隊的水兵。前者是阿拉曼戰役勝利的中流砥柱,而後者的奮戰使得地中海變成了意大利人的內湖,保障了大量物質人員順利運抵北非,為戰役的勝利提供了物質基礎。所有的徒步方隊都是是正面10人,縱深10排,領隊2人,一個方隊總數是102人。這些威武的百人方隊,邁著整齊的步伐一起走來,使得亞歷山大的廣場都略顯擁擠。
徒步方隊後面的是10個裝備方隊,其中包括現役的1236和25坦克、菲亞特戰車、火炮導彈和保障裝備方隊。裝備方隊的編成隊形是正面3輛,縱深4排,領隊2輛,總共14輛。正式依靠著這些精良的裝備,意軍才從直布羅陀、阿拉曼、亞歷山大一步一步走向勝利。
在裝備方隊的空是5個空中梯隊,包括空軍派出的200雙發戰斗機、菲亞特轟炸機和來自德國的斯圖卡轟炸機。海軍則派出了橫掃地中海的.79魚雷轟炸機。空中梯隊的編成隊形有楔隊隊形和「品」字隊形。空中梯隊飛機的數量在6到1架之間。這些空中戰鷹,不僅為地面的意軍撐起了可靠的保護傘還狠狠地削弱了英軍的實力,為地面和海的戰斗勝利打下基礎。
整個閱兵式雄壯威武,一共歷時2個多小時,向世人展示了意大利強大的軍力,得到了好國家的一致稱贊。得益于前幾天意大利空軍強力掃蕩了英國在埃及最後的幾個空軍基地,再加閱兵式當天高射炮和巡邏戰斗機的通力合作,所以雖然偶爾可以听見爆炸聲,但英國人的飛機並未能進入亞歷山大市區進行轟炸。所有人最擔心的一幕終究沒有發生。
視乎一切都在意大利人的掌控之中。
晚19點,按照事前的安排,一場大型酒會正在亞歷山大的最豪華的酒店舉行。芒果將宴請北非意軍的高級將領,以示嘉獎。作為一座旅游城市,亞歷山大不乏檔次的酒店。這里酒店里的設施一點也不輸給羅馬或是巴黎的同行。
巨大的水晶燈,下觥籌交錯,言笑晏晏。每個來賓優雅地拿著高腳杯,步入這個有著華麗燈光裝飾的宴會廳……餐桌擺放著剛剛從意大利本土空運而來的美酒佳肴,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通心粉、女乃酪、火腿,還有絕對地道的卡布奇諾咖啡和意大利美酒,一盤盤抹了女乃酪的面包干隨意品嘗,綿軟可口的女乃酪,加帶切成薄薄小片的生牛肉片配一點鹽、胡椒、檸檬汁,這樣的組合簡直就是絕配,甚至可以讓人暫時離開這個戰火紛飛的北非,仿佛置身于午後慵懶的羅馬街頭。
出人意料的是,此時能在北非享受如此大餐的,除了亞歷山大市政廳里的達官貴人之後,還有一群英國大兵。只不過與意大利人那富麗堂皇的酒店大廳相比,他們的用餐環境就要差了太多太多在亞歷山大港口外15海里的水下,英國皇家海軍「奧林巴斯號」潛水艇的擁擠而又充斥著異味的船艙內,以大衛.斯特林尉為首12名英國特別空勤團的特種部隊正在享用著他們「最後的晚餐」。雖然,沒人這樣告訴過他們,不過這頓晚餐的豐盛程度和馬將要執行的任務,不得不讓斯特林尉和他的手下有這樣的想法。
1940年月,北非戰局如火如荼。英軍建立了一個叫做「特別空勤團」的部隊。這支只有6名軍官和60名士兵的小部隊之所以有這樣「響亮」的名號,是因為英國人希望能迷惑意大利人,誤以為在北非英國人又一種兵力可觀的空降部隊。該部隊的建立完全是出自指揮官斯特林尉的大膽設想。斯特林尉還親自為設計了徽章。盾形的底板簡潔地繡有3樣獨具特色的東西︰短劍——鋒利無比,能精確刺入敵人要害;張開的翅膀——既是表示這支部隊特種空勤團的身份,同時也表示其能快速的部署到地球任何需要的地方;臂章下端,紅邊藍底的綬帶繡著特種空勤團的座右銘︰「勇者必勝!」。自成立起,這支不起眼的小部隊就不斷穿越沙漠滲透的意軍後方的機場、倉庫和通訊站進行襲擊,戰果輝煌,成為了英軍統帥奧金萊克手里的一支暗箭。歷史是41年月成立,本架空提前一年
四天前,意軍將在亞歷山大進行閱兵式並且有大人物出席的情報被送到奧金萊克的面前。這位被意軍奇襲阿拉姆哈爾法嶺而深深刺痛的將軍馬想到了同樣以特種作戰作為手段回敬意大利人一手。于是,他一方面指示北非的英國空軍量力而為,不強求轟炸亞歷山大,破壞意軍的閱兵式,一方面悄悄地射出了這支暗箭。
21點,大風又一次光臨亞歷山大。洶涌的海浪咆哮著撞擊著海岸的礁岩,發出巨大的響聲。而此時大酒店里也是人聲鼎沸、熱鬧喧囂,那些不勝酒力的貴客已經歪歪扭扭地模索著向客房進發。在離海岸不遠的海面,一根又粗又長又黑又硬的棍子探了出來。那是「奧林巴斯號」潛水艇的潛望鏡,再三確認海面周圍的安全後,艇長下令浮。接著老邁的「奧林巴斯號」慢慢地浮出了海面,好像一副很情願地樣子。浮後,艇員們迅速涌艦橋,然後七手八腳地將兩條橡皮艇推入海中。
「祝你好運」,艇長握了握斯特林尉的,又擁抱了一下,然後目送著12名隊員爬橡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