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今天下了一天的雨,電閃雷鳴,尤其是今早七點多和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天空簡直是漆黑如墨,正如李賀的詩句所說︰「黑雲壓城城欲摧」。

雨一直下個不停,今天公司也沒開餐,本想等雨停了去外面吃個快餐,奈何雨非但沒停的意思,反而是越下越大,最後,沒得辦法,肚子最重要,只得冒著大雨,電閃雷鳴打著雨傘去吃了個快餐。

走在電閃雷鳴的天空下,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因為在下雨打雷的時候,走在戶外是很危險的。

這從昨天開始下的大雨使我想起了老家這個時候正是春播忙碌的季節了。

我農村老家是靠天吃飯的地方,靠天吃飯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那里的水利不好,如果遇上干旱的年份,基本上要減產一半,甚至基本上白干一年,這也基本上導致了我們哪里的人都不鐘晚稻,只選擇栽種中稻。

這個時候,我們的老家也正是雨季,一連幾天的大雨,使經過秋季和冬季干涸或快干涸的池塘都積滿了雨水,同時稻田里面也因為這場大雨使泥土松軟,積蓄上一些水。

這時,只要天一晴,大家都開始忙碌了,牛也開始累了,大家牽著各自家的耕牛,肩膀上扛著犁,手中拿著一根趕牛用的竹枝來到剛被雨水打濕的稻田里。

這一忙就是好些天,人累牛也累。因為春夏多雨,加緊把自家的幾畝稻田犁完,是為了一旦下雨,稻田就像池塘一樣能積蓄水,這樣方便以後插秧就不用從池塘抽水。沒犁的稻田就算能積蓄到水,可是只要一兩天,也就會全部被地面吸收。

記得小時候,我老爸犁田,我都會拿著一個小桶站在田埂上,一旦我老爸犁田犁出泥鰍或者黃鱔都會丟到田埂旁,讓我抓進小桶里面,一個早晨下來,中午的飯菜就有了。

可是,這些年由于化肥尿素之類的使用多了,田里的泥鰍和黃鱔也就漸漸的少了,再加上有人放毒毒泥鰍和黃鱔,所以,到現在,稻田里面的泥鰍和黃鱔幾乎是沒有了。

說起犁田,我就想起我讀初中的時候,我母親要我學犁田,她說,誰知道以後政策怎麼變,會種地就不會餓死。

我反駁了我的母親,並沒有跟著我老爸學習犁田,不過插秧割稻谷之類的農活我都能干,只不過現在多年沒干,估計也生疏了,突然去干的話,一天下來就會讓我腰酸背痛。

清明節快到了,在我們老家的風俗是,清明節那天是不能掃墓的,都是提前去掃墓的。

老家掃墓都是一大家子人去,長輩大人小孩,而年紀大的婦女則聚在某一家做好飯等著大家掃完墓回來吃飯。

我們一大家子人掃墓一般上午八點多左右就出發,要到下午一點多才能掃完墓,來來回回走的路有十多里。

小時候掃墓的時候,我們最喜歡放鞭炮了,到祖先的墓碑前點好香燭,燒了一些紙錢,做了三個揖,並在祖先的墳上插上一根樹枝,並在樹枝上掛上紙錢之後,大家就爭著放鞭炮。

現在也有好些年沒回家掃墓了,想起那個時候發生的事情,只有快樂,沒有憂愁。

這個季節,我倒又記起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情,每當春暖花開,白天出太陽氣溫略高,晚上我爸就會帶著我拿著手電筒,和扎魚的工具,這里要說明的是,扎魚的工具並不是影視劇里面那樣的,我們老家那種扎魚的工具有很多根細長前面很尖的刺,有點類似于鐵耙那樣的形狀。

我爸拿著扎魚的工具和手電筒,我則提著小桶跟在後面,然後沿著有水的稻田,小水渠以及池塘邊上走,看到有泥鰍、黃鱔、鯽魚以及其他的魚類,我爸則瞄準好,然後扎下去(其實說扎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是握著扎魚工具的木柄對著目標打下去,靠前面那些鐵打縴細後粗的刺將目標刺住)。

一般我跟老爸吃過晚飯七八點鐘出發,九點多就回來了,在外面總是能遇見很多跟我們一樣扎魚的人。

運氣好的話,兩個小時下來,泥鰍黃鱔、魚加起來能有好幾斤,吃不完就燻干以後慢慢吃;運氣不好的時候,剛夠第二天一餐的菜。

這種扎魚的活動只要一過了清明節就停止了,按照我們老家的說法,過了清明節後,魚、泥鰍黃鱔這些東西的眼楮就亮了,就能看見你們的到來了,就很難扎到他們了。

好了,今晚的屁話有點多,我也只是有感而發,大家看的不開心不要罵我,一笑了之就可以了,因為罵我只會傷你自己,讓你自己生氣,得不償失……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