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魔看著這條黃泉路,心中一動,從幽冥之中搬遷來彼岸花,種在道路旁邊的黃泉河畔。
「花開不見葉,葉落方見花,花葉不相見,世世不相隨。」元始天魔道。「這彼岸花有誘人心神之用,入得幽冥之魂,若是看到彼岸之花,正好可以讓他們忘去陽世,安心上路。」
楊林道︰「接引殿中鬼吏,負責接引入得幽冥之魂,這一路卻需好生看護才行。」
元始天魔點點頭,道︰「我再煉制一些拘魂法器給那些鬼吏,用來看押這些亡魂。」
二人從幽冥入口,順著黃泉路走到接引殿,楊林道︰「大凡三界眾生之魂,不外乎三類,諸天眾神和修行之靈所在的天人,諸天萬界和凡塵之中的有情眾生,剩下的就是鳥獸蟲魚花木等獸類。」
元始天魔瞬間領悟道︰「既然如此,那就將接引殿分作三類,對應這天人類,人道類和畜生類,如此一來,各有針對,也不會造成混亂。」
說罷,二人一起動手,再建立兩座接引殿,調來一些鬼王,分派鬼卒管理,接引對應亡魂。先由鬼魂進入接引殿大門,然後按照跟腳進入三司看押,檢查陽壽生死。要是陽壽未盡則可就此直接打回陽間,由此還陽,而不必白白就此早夭身死。
為了確定地府機構能否順利運行,二人抓了一批亡魂,一起走這地府之路,看看各司各殿運轉,也好查漏補缺。
三司之後,進入接引大殿。殿中有一高台,名「孽鏡台」照人神一生之罪孽。然後有接引殿主做初次批改記錄,再送入後面的裁決殿。
孽鏡台前,亡魂的一生也已經被觀測出來,由鬼官記錄之後,放入一旁的一個玉盒中,文錄直接消失不見。隨後接引殿主就讓亡魂跟著接引使前往下一站。
審判殿,審判殿主一旁的文案上也放著一個玉盒,跟接引殿主那里那個一模一樣。審判殿主一旁的判官從中拿出一份單子,正是接引殿記錄了亡魂一生罪孽的文錄。這種玉盒就像傳送陣一般,可以將文書一站站的傳輸下去,亡魂走到那一站,文書就會跟著到那一站。
判官對應人書記載,查詢亡魂生前種種,判定善惡福報,這今生判定,早已經被人書寫得一清二楚,來生卻還得判定之後決定如何。
楊林道︰「終究是差了一件東西,這審判無法定下來生福報,也就沒了意義。」說罷,一支筆出現在他手中。
元始天魔接過後,笑道︰「這輪回筆可以記錄眾生來世福報,在人書上寫下命運,只可惜我不掌人書,道友還得親自動手才行。」
楊林伸手一印,一本書交到判官手中︰「這是人書副本,對應人書而出。」
元始天魔道︰「輪回轉世之後,來生福報卻也得詳細一點,得福運,運數,錢財,姻緣,官運,壽運都得稍微詳細一些。」
楊林點點頭,看著審判判定亡魂罪孽福報之後,由賞善、罰惡兩司對應判定。
三十三層地獄,扒皮抽筋削骨凌遲等等刑罰盡在其中,元始天魔看著這三十三層地獄道︰「這里卻少了一點東西,靈魂並非元神,無有五感,況且靈魂孱弱,受不得這些刑苦,只怕第一層地獄就能讓群鬼隕滅了。道友可有什麼辦法?」
楊林雙手朝地獄一拍,一道靈光落下,瞬間籠罩整個地獄,隨手他一身法力涌動,不斷打出禁制,整個地獄逐漸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元始天魔在一旁認真觀看,不敢漏下半點。
「好了,這三十三層地獄與一件靈寶相合,亡魂進入其中之後,自能生出肉身五感,體驗種種刑罰,即便靈魂消磨,也會重新凝聚。」楊林做完之後,隨手將一個被審判的惡鬼丟入地獄之中。
剛入地獄之門,一道清光落下,融入亡魂體內,而後亡魂在地獄中承受剝皮抽筋之苦,身軀就算損壞再嚴重也不會真正死亡,只會體驗那無盡痛苦,而完成一遍刑罰之後,就會立即恢復過來,再度承受刑罰。
三十三層地獄刑罰,前面二十七重都是**刑罰和精神的刑罰,後面六層全都是精神方面的刑罰,比如一個黑暗世界,無邊黑暗之中,亡魂不能動彈,卻又無法入定睡覺,時刻都保持著清醒,這黑暗之中什麼都沒有,如同無間地獄一般,讓人在里面承受孤獨寂寞。
這種刑罰下,亡魂最終不是崩潰就是瘋狂,最後忘記自我,而落入這刑罰之中,最少也得承受百年孤獨懲罰。而這個空間內,有時間規則加持,地獄的時間過去一天,那里就是一年,受罰的人,要承受地獄百年孤苦,就等于承受三萬六千年孤苦。
這地獄之中受苦亡魂,將會爆發無窮精純精神力,然後被地獄這件法寶收取,提純之後吸收,以便維持在里面受苦的亡魂不死和擁有五感的能力。
三司十殿,每一殿負責各個亡魂的審判,但並非是十殿閻王挨著審判,而是一起審判,地府工作本來就講究的是效率,不可能一個亡魂走遍所有,玄黃天地每日死亡的眾生何其多,真要這樣做,根本忙不過來,只有一些特殊的亡魂,才會真正走遍三司十殿,那種亡魂一般都是大惡之輩,或者不好弄的。
輪轉殿是負責最後的轉生之地,一條大河漫漫而過,其中有無數怨靈惡鬼不斷想要從河水中掙月兌而出,這便是所謂的忘川河了。
在忘川河的這邊有著一座土台,台上有著一顆巨大的神石,石上有三道巨大的裂紋,而旁邊就有一個金斗。不用問,這里便是望鄉台,那神石便是傳說中映照三世的三生石,金斗自然是混元金斗。
內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因果不知,劫數不顯,神通不明,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損仙之氣、喪神仙之原本、捐神仙之肢體。不管仙神,落入金斗之內,削去頂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氣,直接打回凡胎,消去記憶和修為,變得如剛出生的嬰孩一般。
但凡來到此地的亡魂,就會被金斗吸進去,然後重新吐出來,這就可以送去輪回了。這金斗旁邊,仙神亦避,更別說那些鬼吏了。
奈何橋橫跨忘川河而過,橋上分為六道,即金玉銅石木竹六橋,楊林道︰「這奈何橋,是為了消磨亡魂執念之用,上了此橋,涂之奈何,如今卻要改變一下。」
楊林說罷,伸手朝奈何橋一指,那六橋中的銅橋變成銀橋,金銀玉三橋高舉,石橋橫跨忘川河,木橋在石橋之下,竹橋又在木橋之下。金銀玉三橋為善橋,石木竹為功過參半和大惡之人過。
金橋供修行之人所用,若有莫大功德可就此轉世天人道,成仙成神。而諸多仙神要去後面的轉輪殿辦公也可就此而過,而不必和那些轉世之人同過一橋。
銀橋供給積聚莫大功德、善果的生靈通過。或就此轉入天人道,或就此成神享一方眾生香火。玉橋與那些積聚了一些功德的人經過,轉世為權貴之人,良善之家,享一世富貴榮華。
石橋與原本一般,由那些功過參半的人經過。木橋給在世過多于功的人,卻無甚大惡之人經過,投身貧窮、病苦、孤寡的下等人家。木橋搖搖晃晃,雖然也是從惡鬼中穿過。但是橋位略微高了一些也不懼那些惡鬼的撕咬,只是受一番驚嚇之苦罷了。
如果說木橋所過之人,還是可以轉生人道,那麼竹橋便是供那些惡貫滿盈之人轉輪畜生道所用。而且竹橋在六座橋的最下方直接從惡鬼中穿行而過,必然要受一番苦楚。
六座橋原本的功能就是消除人的執念,上三橋,金橋最弱,走在橋上,這橋原本該有多長就是多長,很快就會走完,而銀橋卻會讓人感覺稍長一些,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才能走完,六道橋,最長的還是竹橋。
走在竹橋上,一眼望不到盡頭,回頭同樣看不到岸邊,上了橋,那就別想再回頭,這一走,不僅僅要承受惡鬼撕咬之苦,更會被逐漸消磨所有執念,最終變得渾渾噩噩,才能過橋。
過了橋之後,二人站在三生石旁,那三生石自然無法顯示二人三生過往,這是給亡魂一個最後留戀的機會。
楊林看著那混元金斗道︰「這金斗威力太大,對于鬼吏卻是有害。」說罷,伸手一點,那混元金斗無法再自動吸取亡魂,唯有找人將其投進去。
元始天魔招來幾個鬼王親自主持混元金斗,消去那些亡魂記憶。
「輪回盤直接消磨靈魂,只留下真靈轉生,這般做,卻是浪費眾生亡魂一世苦修。」楊林在輪回盤上一抹,使得輪回盤無法再絞散亡魂靈體,可以保證靈魂直接轉生。
元始天魔道︰「這轉生殿也算是看完了,這里倒沒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道友不妨與我到幽冥中,轉轉,看看還有什麼需要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