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董淑妮
從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四,分別發生了三大戰役長安之戰、洛陽之戰和太原之戰。這三大戰役徹底改變了天下原本即將南北隔江對峙的局面,中原大半已經落入雲羿三兄弟之手。三大戰役兩勝一負。長安和洛陽被順利拿下,但太原之戰則是慘敗。
長安之戰中,雲羿領三千特種部隊自楊公寶庫的秘道攻入大唐皇宮,有陰癸派的內應和石之軒藏在唐宮的棋子,李唐皇室領導層徹底陷入癱瘓狀態,得到龍符和虎符,玄武門輕松便被神箭堂接管。接著大開皇宮和長安東門,兩位兄弟分別自城外和皇宮外長驅直入,一個時辰便將大唐皇宮控制,接著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援軍趕來擒王之前,一日之間城外的十萬人馬順手便拿下了長安,長安之戰完勝。
洛陽之戰則充分顯示了宋缺這個軍師天才和地理大家的水平,一步一步蠶食王世充的地盤,直消七日,王世充便只剩下洛陽、虎牢和慈澗三座城池。接著半個月下來,宋缺多年的積累終于爆發了,悍不畏死的兵卒、精良適用的攻城器械和精確到一時一刻的布局,讓王世充根本毫無還手之力,虎牢和慈澗相繼被攻下之後,李靖不知所蹤,洛陽徹底成為孤城,宋閥大軍很快便沉兵與洛陽城下,王世充在得知長安之變,知已陷入四面楚歌之地,便開城投降,洛陽不攻而下。
倘若長安之戰是雲羿三兄弟人生軍事生涯的輝煌,那麼太原之戰這是李世民和李靖二人戰術的完美融合。緣來,李世民在得知長安被寇仲三兄弟圍攻之後,便果斷采取了舍車保帥之舉,故作倉皇逃離之態,讓劉黑闥和杜伏威的聯軍盡情追擊,哪知道李世民已經在沿路埋了不下于三支的伏兵,直到太原城下,李世民據太原而控全局,回頭猛攻,決戰之時,李靖有如天兵,橫空而出,三萬精銳偷襲劉杜聯軍大後方,劉杜大軍立即陣形大亂,乘此機會李世民親帥玄甲精騎直取中軍,十多萬人馬的大軍立即土崩瓦解、全軍覆沒,由于幽冥戰騎被調回長安,沒了他們的護衛,夏王劉黑闥被李世民當場生擒,杜伏威仗著強橫的個人武力方得堪險逃月兌。
寇仲三兄弟和李世民默契皆默契的選擇了止兵休戈。在這休兵的一月中,沒有了李淵這昏庸之主,李世民剿滅梁師都,招降羅藝,勢力大增,並沿長城一帶,沉重兵防御突厥狼軍,以狠打狠,雙方皆消耗不小,吉利此次南下本就不得畢玄及族中人心,也灰溜溜的退回塞北。此一役,李唐聲威大振,雖失關中卻儼得天下民心,李世民的聲威不降反升,讓人始料未及。寇仲和雲羿兩兄弟見此,也識機沒有展開大規模的北伐,借機休養生息,以免便宜了突厥,但是兩兄弟在長安正式合並一處,遷都長安,國號為華。
四月初四,長安皇宮,太極大殿。
「稟報堂主!河北徹底陷落,李世民昨日稱帝,沿用大唐國號,定都幽州,命李靖鎮南大元帥,駐守太原,李靖已著手準備組建全面防御我軍北伐的戰線。」雲九躬身行神箭堂禮,對著大殿高台龍椅之前的雲羿,匯報道。
四月初六,李唐後宮。
寇仲望著毫無神采、一臉憔悴董淑妮,腦中竟然浮現出首次看到她刁蠻俏皮外的另一種神情,一時也不知言語,輕聲道︰「淑妮!一切都結束了!」
「結束了?」董淑妮雙目涌出沉寂的淚水,喃喃自語道。
「你和楊兄的事……」寇仲欲言又止,他本不想來,但出了他似是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前來,畢竟王世充投降,其中牽扯不少門閥和勢力的厲害關系,倘若處理不當,必將有不少後患。寇仲此時心中也只有嗚呼哀哉地不爽道︰「皇帝的位子,誰愛當誰當去!」
「寇帥!寇帥!虛彥他怎麼樣了?求你告訴我,虛彥他是不是被你們抓住了?還是……」董淑妮听到楊虛彥,雙目立時有了些神采,發瘋般地撲向寇仲,並跪倒在地,哀求道。
「淑妮身處皇宮,其中斗爭的殘酷性不言可知。你早已知道結局,又何必再問?」寇仲苦澀答道,畢竟眼前的女子也是曾讓其動心過,更有一夕之緣,實在不忍傷害。
「死了!死了!他終于死了!」董淑妮松開緊緊拉扯寇仲褲腿的玉手,緩緩起身,也不只是喜是悲,言辭間,舉袖拭抹眼淚,一副楚楚動人的神態。
「楊虛彥只在利用你,如他真的愛你,怎舍得把你送人?」寇仲憑空冒出一句勸慰的話道。
「當年大舅著我入關,又不見你來阻止,你有什麼資格指責他?」董淑妮不知是傷心過頭還是見了寇仲有些惱火,微嗔道。
寇仲至現在還沒弄不清楚她到底是何心態,按道理她該傷心才是,又怎會如此平靜正常地回答?念及此處,輕聲道︰「淑妮!回家吧!你大舅父還在洛陽!」
「真的麼?這不可能!大舅仍在一日,少帥你在洛陽的勢力便不會穩妥,況且大舅以前待薄與你,你又怎麼會……」董淑妮玉容陰晴不定,淒然道。
「淑妮太過小看我寇仲了!現如今我口中說出來的話便是聖旨,如此你該信了吧?何況算起來,王尚書對我恩大于怨,他又主動獻城而降,我有怎會如此不仁不義?」寇仲雙目虎光生輝,霸氣炳然道。
「是啊!現如今的寇仲已近天下之主,奴家又有什麼資格懷疑少帥之言?」董淑妮嬌媚地橫了寇仲一眼,讓寇仲好不**。
「呃……」寇仲徹底無語了,之前一副要死要活地,如今卻光彩照人,細看之下,今日她竟然還畫了宮裝,不過寇仲也沒多想這些,只是納悶為何他對楊虛彥的死似是漠不關心。
董淑妮望著寇仲的呆樣,驀地「噗哧」一笑,酥胸起伏,軟聲道︰「少帥是否奇怪奴家對楊虛彥的死好不傷心?」
「這個……」寇仲面對這個問題,也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我對楊虛彥根本毫無感情可言,他死了最好不過!」董淑妮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旋即對著寇仲溫柔道。
「什麼?」寇仲聞之色變道,難道神箭堂的消息也有錯?
「大舅用的是連環計,她先將我許給楊虛彥,而後再將我嫁入李唐為妃,這一切都是大舅的保命之計。無論是楊虛彥和李唐將來誰成為天下之主,都不會對未來皇妃的舅父動手。楊虛彥之所以肯將我送入唐宮之內的緣故,是因為他真是看穿了此點,于是將計就計,妄圖利用我對付李世民,謀奪李唐的江山。」董淑妮緩緩道來,似是講述的一切與其無關一般,讓寇仲听起來卻有一種揪心、難受的壓抑感。
「淑妮不必再說,我相信你!不過你確實比以前變了很多!」寇仲似是有些無奈道。
「你可知我每天起床,都害怕在新的一天失去皇上的寵幸,做人做到這樣子有什麼樂趣?更怕是有新的不利傳言,破壞奴家的聲譽。在在皇宮生存下去,奴家我學曉了很多東西,宮廷斗爭中,最純良的人也會變成狠辣無情、不擇手段的人。」董淑妮幽幽道。
「淑妮!自今日以後,你再也不用過以前擔驚受怕的日子,回家吧!小弟保你一世平靜的生活。」寇仲自信道,確實,現如今的寇仲已然是眾望所歸,就缺登基稱帝。
「當年若淑妮從你少帥寇仲,听你的話,現在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董淑妮淺嘆一口氣,投他一抹幽怨的眼神,耳語般低聲道。
「我比你更希望失去的過往可以挽回!可惜一切已成定局,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未來。我相信淑妮將來的生活算不錯吧!」寇仲有感而發道。
「何必寄托于未來?寇仲你可接納人家嗎?如此,我們便可以回到以前歡樂的日子。」董淑妮凝望著他,緩緩移至寇仲身前,差少許便投進他懷內,柔聲軟語的道︰
寇仲立感頭大如斗,對她的善變狡滑,雖早深具戒心,但听著這幾句話依舊有些動心,畢竟那婀娜的嬌軀和充滿異域風氣的氣息讓寇仲還是很懷念的,這也是寇仲即將登基面臨的第一重考驗——色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