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二章 從容應對

「據我們所知,張翠珍嫁給繆智文之後不久,你就到智覺寺出家了。由此可看出你出家和張翠珍的出嫁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

「純屬巧合。」

大家應該能看出來,嚴小格和卞一鳴一樣,所有的問題都是試探性的,這是李雲帆提出的基本原則,不必窮根究底。現在還不是攤牌的時候。

「你母親齊煙翠已經被捕,這——你知道嗎?」

「靜悟——早已是——佛門中人,塵世的事情,也早已了結。」

很顯然,靜悟是知道的。

有些事情不是誰想了結就能了結的。

「你難道就不想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抓捕你母親嗎?」

「知之——為不知,不知——為知之,靜悟塵緣已了,二目皆空,心無旁騖。」

靜悟在智覺寺還真學了不少的東西,上面這句話的前半句,比「阿彌陀佛」要高深多了。我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的得道高僧,說的都是一些讓人听不懂的話。既然是听不懂的話,那就一定是非常高深的話,世人大都是這麼想的。筆者則不以為然,真正高深的東西肯定不在佛門以內,在紅塵之中,人們要應對的東西太多了,為名為利,感情糾葛,利益紛爭,哪一樣不讓人絞盡腦汁、勞心費神?佛門之中,僧人們所面對的只有泥塑的菩薩,敲敲木魚,念念經文,無須動一點腦筋,一日三餐少不了一粒米和一口湯。有些人之所以出家,就是不想應對紅塵中那些紛紛擾擾的事情,時下流行一句話,叫什麼問道某某山,實際上,真正的道在佛門之外,而不在佛門之內。如今的佛門在改革開放的浪潮的影響下,銅臭味越來越濃,所以,僅有的一點道所剩不多了。

「靜悟,你難道就沒有懷疑過你父親的死有問題嗎?」

「我爹過世,我很小——尚未成年。」

「我們懷疑你父親是被人謀殺而死的。」

「我爹——已經死了——二十幾年。」

「今天早上,我們對田大幫進行了開關驗尸。」

「開棺驗尸?」

「對。這件事情,你難道沒有听說嗎?」

「沒有,今天一天——我都呆在——寺院里。」

「可我們從棺材里面挖出的卻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的頭蓋骨。」

「這是何故?」

「有人在我們之前,將田大幫的頭蓋骨換掉了。此人就是殺害你父親的凶手。」

「我爹——已經死了——二十幾年,只剩下——一堆白骨,你們——能查出——所以然來嗎?凶手——為什麼——要將——我爹的——頭蓋骨——換掉呢?」

「我們懷疑你父親的頭蓋骨中有一根棺材釘。」

「棺材釘?」

「對,你的頭蓋骨里面一定有東西,否則,凶手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換掉你父親的頭蓋骨呢?你父親並非死于饑餓,當年,給你父親擦身體,換衣服的人說你父親的肚子里面有食物,這說明你母親沒有說實話。」

「你是不是——想說,我娘——也是——凶手之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