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武則天定下規矩之後,朝堂之中頓時出現了一片沉默,武則天掃了眾多考官一眼,輕咳一聲,婁師德眉頭一挑,便不再客氣,對李劍凌說道︰「你策論之中說道‘明君賢臣,莫不以強國富民為己任。強國首在強軍于外,國無外敵,則社稷穩固。’某從戎近五十載,對此深有感觸。某想問問,若設立軍校,便要有祭酒、博士、助教之職,屆時便有師生之宜,同窗之義,若是將領結黨為朋,將動搖國本,此弊如何免除?又有何人能擔當,敢擔當這祭酒之職?」

婁師德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軍方勢力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的皇帝所忌憚的事情,開設軍校,無疑也是為結黨為朋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溫床,說到底,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可能避免。

但是,如今大唐軍隊的情況,卻並不比「結黨為朋」要好多少,各地軍府,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朝廷,稱霸一方,特別是邊境地區的軍府,有不少都只是名義上屬于朝廷,實際上卻根本不听朝廷號令的,這一點,李劍凌是深有體會的。所以權衡之下,李劍凌這「強軍」之策還是寫進了策論里面!

一方面,武舉本就是開設于武則天時代,另一方面,軍校產生的弊端遠遠要比如今軍隊情況問題要小的多,所以被采納的幾率也會要大的多。

是以,李劍凌倒也沒有太過思考,便回答道︰「婁將軍所言確是實情,不過軍校之利遠大于弊。軍校之責,並非盡數教授行軍布陣之法,同樣也要教文習字,為將為臣之德,忠君愛國之念。」

「其次,軍校毋須設立祭酒之職,當以天子為首,設立軍校長。博士助教不能任職軍中,陛下可為文武百官定下「卸職年齡」,到齡者,文官致仕,武官卸甲,皆可于軍校之中任職!如婁將軍,已經到了卸職之年,卸職之後,便可于軍校之中任博士之職。」

「陛下還可開設武舉,由陛下欽點武將任職軍中,這樣降臨都是「天子門生」,多管齊下,可將軍校之弊端降至最低,軍校優勢卻能讓我大唐武將如活水之流,源源不斷!」

「此策大善!」

婁師德撫掌大贊,轉身對武則天躬身一禮,道︰「陛下,臣以為,軍校武舉之策可行!」

唐休璟也隨後進言,道︰「臣附議!」

軍校之事,唐休璟婁師德第一時間就和武則天商討過了,軍校利大于弊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武則天也基本上同意了,此時,李劍凌又提出了三點削弱弊端,讓武則天對這一條更加堅定,所以武則天當朝就拍板,道︰「既然如此,休景和宗仁共夏官共擬個章程出來給朕!」

李劍凌沒想到武則天這麼痛快,愣了一愣,這時地官尚書魏元同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武則天眉頭微皺,道︰「魏愛卿但說無妨!」

魏元同躬身一禮,道︰「地官掌管全國錢谷之政、貢賦之差,微臣為地官尚書,深知其中難處,每當收賦征稅之時,微臣便夙夜憂嘆,夜不能寐。民間之疾,百姓之苦更是讓微臣食不知味。」

頓了頓,魏元同臉上現出了一絲猶豫,武則天輕輕一嘆,道︰「和初想說甚便只管說,朕恕你無罪!」

得到了武則天的鼓勵,魏元同膽子一壯,道︰「各部找微臣要錢之時,便只是一個數字,殊不知微臣為了這個數字要愁白多少頭發,百姓為了這個數字要餓多久的肚子。對于某些同僚來說,錢財乃身外物,兩袖清風更是令人贊嘆之美德,然而•••」

魏元同漲的老臉通紅,道︰「但是臣真的很缺錢•••所以•••所以微臣以為,李監察所言之策,盡可一試。」

听到這,武則天卻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道︰「和初之言,深得朕心!」

武則天掃了姚元崇唐休璟等人一眼,道︰「眾愛卿以為如何?」

得到了武則天目光暗示的大臣頓時躬身一禮,舉笏過頂,大聲道︰「陛下聖明,臣等附議!」

有了一批大臣帶頭,那些中立或是猶豫之人也隨即表態,最後,贊同之人卻是超過了一大半,甚至還有制舉考生附議。

「既然如此,那殿試便到此為止吧!」

武則天一揮手,道︰「朕就欽點李劍凌作為此次殿試榜首,其余考生,諸位副考酌實排名,交由天官升任調遣!」

殿試本就是由皇帝欽點排名,是以對李劍凌得榜首眾人都沒有絲毫意外,是以那句「陛下聖明」說的是格外的整齊,例行馬屁之後,魏元同搶先而出,道︰「陛下,若施行李監察所提「富民」之策,前期需要有錢財支出,收功便有錢財收入,處處都要和錢打交道。而地官之中,右侍郎黃立中正居喪期,有一空缺,臣懇請陛下,擢升李監察為地官侍郎!」

魏元同話音一落,朝堂里面頓時熱鬧了起來。看過策論的各部長官都清楚,李劍凌的這份策論乃是需要各部相互配合才能施行,也就是說,李劍凌可以進任何一個部門任職。

而看武則天對李劍凌的態度,不管李劍凌進了哪一個部門,那個部門都將得到武則天的重視,一時間,各部長官紛紛進言,有的甚至還甘願「自貶」一級,請求武則天把李劍凌丟給他那個部門,頓時令武則天哭笑不得,道︰「李劍凌,你自己願意進哪一部任職?」

李劍凌身子一顫,一股熱血瞬間升騰,令他激動莫名,雖然渾身熱血沸騰,但是這個時候李劍凌也是清醒異常,連忙上前,將衣擺一撩,跪了下來,道︰「臣願進地官,不過,臣還需求陛下「掌領一道之權」,還需要「各部協同」!」

「道」作為一個監察區級,始于隋朝,成為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所以根本沒有「掌領一道之權」的官職,只有巡查、監察之司職,沒有處置之權。

雖然李劍凌要權要的孟浪而大膽,但是武則天知道李劍凌必定言出有因,倒沒有出言斥責,而是皺眉問道︰「需要各部協同,這一點你不說朕也會給你,但是「掌領一道」卻是何緣故?」

「回稟陛下,臣所提之策作為一種改革,並無前車之鑒,完全是一種探索和實驗,若是舉全國之力,施行的範圍太廣,一者降低成效,二者擴大難度,三者對國家的影響太大,著實不是明智之舉。」

這一刻,李劍凌腦子異常清醒,同時也深刻的理解了當初鄧爺爺在深圳畫那一個「圈圈」是什麼目的。選出一個試驗區,讓反對派能夠接受,而且可以將不利影響將的最低,即便改革不成功,那也不至于讓國家元氣大傷。

李劍凌無比認真的說道︰「所以,選出幾個州府,作為改革的先行者,若效果顯著,才能繼續推開跟進,不能一蹴而就!」

「看來你還真是一個明智且謹慎之人,沒有昏了頭腦!」

武則天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你打算選哪些地方作為試驗區?」

「一要交通便利,水路通暢。二要氣候適宜,適合作物生長。所以臣選定長江沿岸的州府,至于具體選哪一區,還需要和諸位大人商討!」

「此不為過!」

武則天微微一思考,很快便同意下來,而後面色一肅,沉聲道︰「監察御史李劍凌听封,擢升李劍凌為地官右侍郎,同鳳閣、都台平章事同三品,賜上方劍,總領改革各項事宜,凡有所需,皆可令各部、州、府協同,若有不從者,可持上方劍先斬後奏!」

武則天也懶得去多想,一把上方劍砸下來,便如快刀斬亂麻一般,解決了所有需求。李劍凌听得心中一顫,心中各種情緒瞬間充斥于心,但是此時此刻,李劍凌卻不敢多想,忙叩首于地,大聲道︰「臣李劍凌領旨,謝陛下隆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