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劍凌都在暗自揣度武則天這個時候召見他作甚,待進到上陽宮的御花園,見武則天一身常服在和張氏兄弟飲酒的時候,李劍凌才微微放下心來。
這番模樣,估計沒有什麼大事,那自己正好可以把薛家的族徽甩給她看,看看她的反應。這般想著,李劍凌快步走了上去,正要行禮,武則天揮了揮手,道︰「此時此地,就不用行禮了!」
李劍凌自是求之不得,微微欠身,道︰「多謝陛下!」
「你倒是跑的快,朕剛讓力士去召見,你就來了,看來身體已經沒有大礙了!」
李劍凌心中微微一暖,道︰「多謝陛下掛念,臣已無礙。」
馮元一在一旁小意的說道︰「力士是在承福門外遇見了李監察,一問之下,才知道李監察也想進宮來見陛下的!」
「哦,竟然這般湊巧?」武則天不禁笑了起來,道︰「且說說,你進宮見朕所為何事?」
李劍凌微微一猶豫,道︰「臣怕擾了陛下雅興,還是明日再來說吧!」
武則天目光掃了李劍凌一眼,無甚威嚴,卻讓李劍凌感覺到這道目光,和當初狄仁杰看他的目光幾乎一樣,都是令人心中毫無秘密可言。
當然,李劍凌也知道,這只是一種錯覺,連忙垂下眼瞼,適時的表現出了對武則天目光的敬畏。
「莫不是被嚇到了,不敢查案了?」
武則天猜出了李劍凌進宮是為了案子的事情,但是這樁案子的任何進展,都隨時呈送到了自己的御案之上,並無太大的緊張,故而有此一問。
李劍凌笑了笑,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未曾沒什麼好怕的!」
武則天眉頭一挑,眼中帶著一抹子笑意,點了點頭,道︰「既是如此,那應該是踫到了不知如何抉擇的事情了!」
「陛下英明,的確是查到一條十分詭異的線索!」
說著,李劍凌從懷中拿出了那塊油紙片,擺在石桌上面,道︰「這是微臣于劉方嘯的肚中找到,請陛下過目!」
武則天並不在意,伸手拿起那油紙片,一見之下,頓時色變,顯然是認出了薛家的族徽。不過武則天畢竟也是久經風浪的人,神色很快便恢復如常,抬眼看著李劍凌,淡淡道︰「李愛卿是否認識這個圖案?」
「微臣在刑部的卷宗樓里查證了,此乃左驍衛大將軍薛禮鐵槍上面的火焰紋,後來便成了薛家的族徽,所以微臣覺得此事蹊蹺,不敢妄斷,唯有來求助陛下了!」
李劍凌當真是去刑部的卷宗閣中查過,所以回答的十分篤定。武則天也沒有多問,卻是反問李劍凌,道︰「既然這片油紙是被劉方嘯吞在了肚中,你又是如何找到的?」
李劍凌干咳一聲,道︰「劉方嘯死前,用利刃劃開了自己的月復部,微臣在做尸檢之時,並沒有找到什麼,轉念一想,這才去檢查劉方嘯的肚中,發現了右掖門城樓上箭房的鑰匙,以及這一片油紙片!」
武則天目光一閃,淡淡道︰「此事你未曾告訴刑部的辦案人員?」
李劍凌心中微微一顫,道︰「當初刑部為了試探微臣是否有查案能力,以藥物隱藏了劉方嘯妻女致命處的瘀痕,令微臣生疑,加上此事事關重大,擔心人多嘴雜,是以臣不敢透露。」
武則天雙目中異色一閃,卻沒有對刑部的做法發表任何看法,點了點頭,道︰「那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劍凌漸漸心安,頭腦也清明了起來,便有條不紊的答道︰「微臣以為,此案乃是心懷不軌之人,假借薛家,故弄玄虛。不過,微臣和那些殺手交過手,此案背後的勢力,絕對不容小覷!」
武則天手中捏著那塊油紙片,不置可否,沒有說話。李劍凌垂首肅立,也沒有再說話,頓時間,場間出現了一陣極為難耐的死寂。
過了半響,武則天淡淡的說道︰「過幾天,便是制舉了,你好生準備一番,莫要讓朕失望了!」
李劍凌微微一愣,道︰「那這個案子•••」
武則天雙目微眯,不怒自威,沉聲道︰「朕和休景都低估了此案的復雜程度,也低估了其中的凶險,不曾想卻險些把你卷入,此案你就不要查了,朕會派專人查!」
武則天的態度變得太快,令李劍凌心中頓生猜疑,武則天這是不信任自己,還是要隱藏著一些其他東西?
李劍凌肯定不會認為她是真的擔心自己的安全,不由正色道︰「微臣深受皇恩,自當為陛下刀山火海,在所不惜,何況區區宵小,如何能嚇住微臣!」
武則天見李劍凌一個「小孩子」,說出這般熱血的話,並沒有如何感動,卻是不禁失笑,道︰「你小小年紀,知道什麼叫凶險,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李劍凌面色一紅,尷尬道︰「臣真的不怕•••」
「好了,朕知道你膽子大,連朕的聖象都敢幾槍給釘了!」
武則天瞪了李劍凌一眼,不過卻也不吝贊賞之色,道︰「你是國老看中的人,又是朕的正綱之劍,唐休璟已經跟朕提了多次,要把你丟到邊軍去,這樣的寶貝疙瘩,朕可是怕給踫壞咯!」
李劍凌干咳一聲,道︰「微臣本該謙虛,但是被陛下這般夸贊,臣還真的想要得意發笑•••」
便在這時,李劍凌的肚子卻是忽然「嘩變」,昨晚就喝了一小瓶酒,白天又抱著王韻睡了一天,卻是一直都未曾吃過東西。因為一直被事情佔據了心神,卻是未曾發現自己已經饑腸轆轆了。
一邊的上官婉兒終于沒忍住,「撲哧」一聲,掩嘴偷笑起來。武則天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指著一張空置的石凳,道︰「坐下吃東西吧!」
在吃東西這事兒上,李劍凌還真不懂客氣,當初在上陽宮喝粥是如此,如今在後花園吃糕點亦是如此,謝恩後,李劍凌便不再客氣,那模樣,倒像是八輩子沒吃過飯了一般。
不過武則天看著,眼神漸漸也發生了變化,卻是越發的歡喜起來,見李劍凌吃得著急,不由說道︰「慢點吃,沒有人跟你搶!」
听武則天聲音柔和了下來,李劍凌悄悄的松了一口氣,知道自己的「天真無邪」算是掩住了武則天那一絲忌憚。便索性大言不慚的說道︰「臣吃完還要回去準備一下制舉考試,屆時定為我大周謀百年發展!」
武則天雖然改了國號,但是連她自己有時候都改不過口來,此時听李劍凌說「我大周」,頓時高興了起來,笑道︰「那你說說,你將如何為大周謀百年發展?」
李劍凌將糕點一放,正要說話,卻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似的,忙不迭的搖頭道︰「臣現在還不能說,現在說了,到時候制舉考試可就不能出奇制勝了!」
武則天氣極而冷笑,道︰「朕是出題之人,你又怎知朕如何出題?」
「常科有章可依,制舉亦有跡可循。制舉是陛下選拔經世濟國之人之舉,大凡經世濟國,無外乎強國強民,而強國無外乎「強外」和「強內」。」
李劍凌正色道︰「軍強,則國無外敵,政強,則國無內憂。民富,則衣食無虞,國庫充盈。民安,則國無內亂,道不拾遺。不管陛下如何出題,只要未曾以此為血肉,依題為骨架,不離此中,提出相應行之有效之法,陛下又怎能不取此等高才呢?」
武則天細細揣摩李劍凌的話,竟是有些微微激動了起來,作為一國之君,她有多久未曾有過這種激動之感了,此時被李劍凌描繪出這麼一副「大同之治」的模樣,又如何能不激動?
但是,見李劍凌那一副正經而篤定的模樣,武則天便覺得有些氣急,冷笑道︰「屆時,你這位「高才」若是拿不出令朕滿意的答卷,朕定要把你踹到唐休璟那里做一個馬夫!」
李劍凌也吃的差不多了,便站起身來,躬身一禮,道︰「臣定不負聖望!」
•••
•••
「陛下為何就不問問他?」
李劍凌走後,張昌宗笑著給武則天倒了一杯酒,道︰「臣都有些等不及想知道李監察的高論了呢?」
武則天笑道︰「那小子鬼主意多,之所以在朕面前提及此事,不過是想讓朕心懷期盼,出題之時,便會不由自主的偏向他所提及之政,于他的考試可是大大的有利呢!」
張易之心中一動,佯作玩笑,道︰「那陛下出題之時,可千萬不要遂了他的意,免得他得意忘形!」
武則天面容微微一整,嘆息道︰「可他所說之事,卻正是朕所需,朕又豈敢以一時之氣,而置國家萬民于不顧呢?」
張昌宗連忙迎合著武則天的話,躬身道︰「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