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五章 王家的老腐儒

高祖皇帝李淵馬上得天下,太宗皇帝是馬上打天下、朝堂守天下,守天下自是比打天下要難,是以科舉制開始得到了完善,是以太宗皇帝曾自得于「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自太宗貞觀以來,僅東都國子監六學,學生最多的時候有三千多人,若是加上西京國子監,以及太醫署五科、太僕寺、司天台三科、弘文館、崇文館等學館學子,以及諸國留學生,那便有萬人之多,可謂是盛極一時。

只是武則天上位之後,迫于朝政局勢以及各地戰亂,而不得不把主要心思放在穩定朝堂,平定邊疆內亂的問題上,大唐的官學有過一段時間的停滯,甚至一度閉館。

隨著武則天的統治獲得了有開明見識的大臣的認可之後,武則天才有了多余的心思,放在了教育上面。

算學監有博士二人,魏賢是右博士,此人在算學上也算是頗有建樹,然而此人卻不是孔夫子那種「有教無類」的好老師,原本就對武則天準許商賈子弟如國子監很是不滿,只是人微言輕,而不敢提出什麼異議。

但是說要在開學問考之中耍一點什麼小手段的話,卻是輕而易舉,于是,便有了八十七人交白卷的事情。

算學監右博士劉念微曾極力反對,在國子監祭酒李儒出面干涉下,魏賢只同意將考卷發送給學生,若是達不到中等成績,便不能錄取,魏賢和武三思頗有交情,是以李儒和劉念微也不好逼迫太甚,也只好同意了。

此時進來的三個人,有兩人都是花甲之年了,一個慈眉善目,是算學監的左博士劉念微,另一個滿臉嚴肅,手持戒尺,正是算學監的博士魏賢。

而走在最前的那個中年男子,卻是國子監祭酒李儒!

魏賢掃了一眼正襟危坐的學子,老臉上露出了一絲冷笑,然後一眼便掃到了講案上的一堆考卷,見交了厚厚的一沓,不由微微一愣,不過很快,魏賢便又恢復如常,只是臉上的嘲弄之色,卻比先前還要濃了幾分。

走了過去,魏賢用戒尺挑開了壓在試卷上面的鎮紙,鎮紙「砰」的一聲打在了桌子上面。

「原本你們能否進國子監上學,三天前的問考成績便可決定!」

魏賢的眼楮卻是不看考卷,而是看向了下面的學生,肅然說道「不過為師念在爾等一片求學之心,跟國子祭酒李儒李大人求情,方才決定將考卷發送給你們,如果這樣你們都無法達到中等,那便不是為師不通情理了了!」

魏賢當著李儒和劉念微的面,卻是說的冠冕堂皇,讓兩個先生都覺的臉上有些發燙,不過君子非禮勿听,他們便當作沒有听見。

魏賢邊說邊瞄向了課案上的考卷,老臉卻是微微一變,連忙伸手翻開了第二頁,然後越翻越快,終于,魏賢一聲冷哼,戒尺猛地往案桌上一拍,伸手指著課堂的一群學生,卻是氣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劉念微見狀,心中一動,連忙走了上去,拿起一份考卷,臉上表情卻是正好和那魏賢相反,卻是越看越喜。

只是在拿起第二份的時候,眉頭卻皺了起來,看了第三份,眉頭皺的越發厲害,不由拿著三分考卷,遞給了祭酒李儒,道︰「九道考題,涉及《九章算術》七層知識,綜合性極好,但是這份答案,卻是全部正確!」。

李儒看罷,又快速的掃了第二、第三份考卷一眼,忽然笑了起來,道︰「諸位學子,歡迎你們來到國子監學習,自今日始,爾等要好生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李儒這段話,乃是正式定論了算學監八十七名商賈子弟的學籍,課堂上爆發出來了熱烈的歡呼聲,魏賢將戒尺往桌案上面一拍,學堂頓時一靜。

「祭酒大人,他們明顯是在抄襲,這不能算!」

「魏博士,你將試卷發送給學生們,難道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劉念微實在看不下去了,冷笑一聲,道︰「還是你以為這天下就無人懂得《九章算術》了不成?」

「你——」

魏賢一滯,被劉念微嗆得老臉紫黑,李儒臉色一沉,冷喝到︰「好了,魏博士若是不同意,那本祭酒便奏請陛下,請陛下裁決!」

姜還是老的辣,李儒一句話,便徹底把魏賢給堵死了,他出的考卷本來就是不合規矩,若是奏請武則天,他更加被動。

李儒忽的又笑道︰「有趣有趣,這題解的有趣!」

看了一會,李儒側身對劉念微,道︰「劉博士,請你將所有的考卷送到本官案上,魏博士,開始授課吧!」

•••

•••

國子監偏房內,李劍凌對面坐了一個人,兩人對桌而酌,都是一杯接著一杯,生怕對方比自己喝的多一般。

李劍凌所帶的酒囊相比普通酒囊要大了不少,可以裝酒兩斗,也就是是有四斤重,但是不到半個時辰,兩人便喝了近三分之二了。

李劍凌在洛陽認識的沒幾個人,所以李劍凌自然是不認識他,對方也沒有說名字,只是說聞到了李劍凌葫蘆里的酒香,勾起了酒蟲,過來討一杯酒喝。

其實,李劍凌交朋友並不容易,他太過老成,而且對他來說,交朋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在新城十一年,李劍凌幾乎沒有同齡的朋友,即便是虎子,兩人感情甚篤,卻也不能算公平相交的朋友。

但是眼前這少年,卻是讓李劍凌找到了久違的感覺。

這年齡也就比李劍凌相仿,或許要大上一兩歲,大概十三四歲的樣子,但是說話動作,行走坐立,卻都比同齡之人強太多,而且為人很是爽快。

酒過十多巡,李劍凌卻沒有舉杯,卻是忍不住問道︰「你不是書童,為何來偏房?」

那少年笑道︰「你也不像書童,卻又為何在偏房?」

「我陪我家兩位少爺來讀書,自然只能待在偏房!」

那少年笑容不減,道︰「我逃課出來,除了偏房,無處可去!」

李劍凌一樂,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舉起酒杯,道︰「你這人很有趣!」

少年也舉杯,卻是苦著臉道︰「你是第一個說我有趣的人,別人都說我是個老頭!」

李劍凌理解這句話,也深有體會,大哥薛飛雲就常說他「少年老成似妖精」,想起新城,想起大哥,李劍凌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親人,眼眶一熱,連忙舉杯,笑道︰「干!」

仰頭杯盡,兩人卻都是被烈酒嗆得眼泛淚光。

這時候,國子監的鐘聲響起,那少年放下酒杯,站起身來,沖李劍凌拱手笑道︰「多謝兄台的好酒,告辭了!」

李劍凌也站起身來,將酒囊遞了過去,道︰「我家中還有,這酒你拿回去吧!」

那少年也不推遲,接過酒囊,道了一聲謝,便大步的走出了偏房,卻是往國子監的正院跑了去。

正院是國子學和太學所在,國子學學生三百,只收文武三品以上高官以及國公子孫,太學學生五百,以五品以上高官子孫為之,也就是說,那位少年很不簡單,或者說,他的背景很不簡單!

李劍凌疑惑的同時,李儒和劉念微也是在疑惑,他們所疑惑的,乃是算學監的那八十七份「滿分」上等考卷,經過篩選,排除了八十份,還剩下七份,卻是不好再繼續分辨了。

忽然,劉念微提出了一份字跡工整的試卷,道︰「大人,這一份應該可以剔除!」

李儒看了一眼,道︰「嗯,字跡太過工整了!」

「咦——」

忽然,李儒一聲驚疑,問道︰「劉大人,你可曾記得,洛陽城那個辦私塾的商人,是叫什麼名字?」

劉念微蹙眉思索了片刻,猶豫道︰「好似叫王什麼寶來著•••」

李儒拍案而起,卻是嚇了劉念微一跳,忙問道︰「大人可是想到了什麼?」

「劉博士,勞煩你把這王良王良的案卷找出來,我要看看!」

不一會,劉念微便把王良兄弟的案卷找了出來,李儒端詳了片刻,輕聲一嘆,道︰「這個王元寶真是祖上燒高香了,竟然找了一個這般好的先生!」

「大人?」

「劉博士,你可知道,你經常捧讀的那《三字經》和《弟子規》出自何處?」

劉念微老臉一紅,訥訥不知如何言語,李儒失笑道︰「你莫要誤會,我可不是取笑你,孔子五十有一,學問滿天下,卻還要問禮于老子,可見是術業有專攻,你專攻算學,于文學一道不通,又有何奇怪!」

「我之所以這般問,卻是因為《三字經》和《弟子規》都是出自王元寶家那私塾先生之手!」

劉念微頓時反應了過來,失聲道︰「大人的意思是,這考卷答案,亦是出自王家那位私塾先生之手?」

「魏賢此人雖然德行不佳,在算學一道卻是不錯,他所出之題,雖然簡單,卻是包含了《九章算術》七層內容。」

「你再看這答卷,解答清晰、簡潔,毫無累贅,許多解法別出心裁,頗有博采眾長之象,若非精通算學之人,如何做的到?」

李儒笑道︰「難道你相信,此答卷是出自學生之手?」

劉念微搖了搖頭,忽然嘆道︰「如此人物,做一個私塾先生,著實可惜了!」

李儒搖頭道︰「那也不見得,若是真有本事之人,那也不會只做一個私塾先生,定然在科舉之中揚名立萬了,之所以名不見經傳,估計亦是腐儒一個了!」

李儒心思雖然縝密,卻是忘了,如果年紀小,那也是無法參加科舉的。

因為這一絲的疏忽,李儒便將此事丟到了一邊,直到一個月後的那件大事,李儒才豁然驚醒,自己真是大錯特錯,也因為那件事情,李儒自此一日三省,終成一代名儒。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