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患難見真情」,或許正是因為在武周時代,李唐宗室中的血親兄弟,和以往的皇家宗室兄弟,
有著很大的區別,很少有兄弟傾軋,父子相殘的事情發生。
便如相王李旦,有六子十一女,除了汝南王李隆悌、安興昭懷公主早薨,淮陽公主早卒之外,其余五
子九女之間,相親相愛,和和睦睦,在歷代皇家之中,也算是極為難得一見的!
兄弟五人收拾了心情,見幾人都是哭的的花臉貓一般,都覺得不好意思,紛紛告辭回去了,唯獨李成
器留了下來,猶豫再三,還是沒忍住說道︰「三郎,大哥有些事想跟你說!」
李隆基也是七巧玲瓏心,連忙拉著李成器進了屋里,關上房門,道︰「大哥有甚事,竟然不能當著其
他兄弟說?」
李成器面色微愧,道︰「非兄疑諸位弟弟,只是我們兄弟無五人中,唯有三郎最知隱忍,此事事關重
大,為兄怕幾位弟弟說漏嘴,釀成大禍!」
李隆基面色一變,又開門四處看了一番,然後又拉著李成器進了里屋,這才說道︰「大哥有何事?」
「三郎可曾記得,壽昌公主,代國公主和為兄都有一件玉器?」
李隆基微微一愣,道︰「自然記得,大哥的是一件玉戟,大姐所有的是一件玉釵,五姐所有的是一件
玉蓮,三郎所有的是一柄玉刀,皆是少府監所造!」
「那為何其他兄弟姐妹都未有,唯獨我們四人有?」
李隆基想了想,忽的面色一變,李成器連忙止住了李隆基,道︰「此事莫要再提,不管如何,我們都
是血親兄弟,今日為兄想說的也不是此事!」
李隆基壓抑住內心的震驚,道︰「那大哥想說何事?」
「今日為兄去「寶來閣」典當那玉笛之時,踫見一個與你年紀相仿的少年,他有一柄玉劍,玉質、工
藝,皆是出自少府監!」
李成器肅聲道︰「而少府監歷來不出重樣,此事之中,大有蹊蹺!」
李隆基一點就透,卻是大為疑惑道︰「為何不是一位小娘子呢?」
這次卻是說的李成器一愣,道︰「定然不是女扮男裝!」
「弟非此意,而是想起了某些事情!」
李劍凌搖了搖頭,道︰「不知大哥可記得,小時候娘親時常帶我去你那邊玩耍?」
說這話的時候,兩人都是有些難為情,卻是很快便斂了去,李隆基皺眉道︰「娘親時常當著大娘的面
,對三郎說三郎有一個妹妹,囑咐三郎,若是妹妹活在世上,一定要去尋到她!」
李成器也想不出其中究由,皺眉道︰「此事還當真古怪!」
「對了!」李隆基忽的眉頭一挑,喜道︰「弟去查查府里的典籍,興許事關玉器的記載!」
李成器連忙止住了李隆基,道︰「此事不忙,如今朝局不明,還是暫且先放一放,若是大唐還是大唐
,再做計議不遲,若還真有宗嗣血脈流落民間,在此亂世,亦非壞事!」
提起這事,李隆基臉色頓時一寒,卻是緊咬著嘴唇,兩兄弟相視,一陣默然。
其實李劍凌並未等五天後才去拿那玉劍,對他來說,玉劍是他的第二生命,自然不會放在別人的手中
,是以,等李成器回去相王府後,李劍凌便又回到了「寶來閣」,取回了玉劍。
只是,他沒有算到的是,他前腳剛走,李隆基便出了相王府,徑直進了寶來閣,更沒想到的是,這一
樁事情,李隆基足足隱忍了十五年之久!
時間到了「萬歲通天元年」的十二月二十九,過了今日,便是新年了!
民間有偈:「小兒笑,大人愁、貧者四壁望天哭」,說的便是過年,李劍凌雖然不曾體會過這種生活,
但是卻能體會這種滿是心酸無奈的情感。
過年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一年來都舍不得吃上一頓肉,做上一件新衣,在過年的時候,卻
都能如願以償,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和發壓歲錢的習俗,第二日便是正月初一,小孩子都有新衣服穿,是以
小兒笑。
只是,一般人家,雖有余糧,卻也要計劃新的一年中的活計,無一刻舒心,是以新年也愁,至于家貧
人家,每日吃飯都要定量,得雜著雜糧野菜一起吃,更別說做新衣裳了,家徒四壁,唯有望天垂淚罷了。
當然,王家自是不會愁,亦不會哭,王良、王賢都各有一家商鋪,年終結算下來,竟然也賺了幾百兩
銀子,自是高興的合不攏嘴,這些天,一直在準備「爆竿」。
李劍凌看著兩個比自己還「大」的小子,興致勃勃的摟著一堆長竹竿,煞有其事的在平分,覺得好笑
,卻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搗鼓幾個真正的「爆竹」出來玩玩。
大唐現在已經有了粗制的「火藥」,之所以叫做「火藥」,卻是因為它是能被點著的「藥」,所以被
劃分到了「藥」的範疇,別的地方沒得賣,卻要去藥鋪購買!
這個時候,火藥的主要作用,還未曾被發現,原先在新城,李劍凌本打算就那樣紈褲一輩子,是以根
本沒想讓火藥的運用,提前走進歷史,現在,為了他那個不可告人的目的,他更加不打算那麼做。
有黑暗心思,卻也有正經考慮。
黑暗心思,是因為這是一樁大殺器,可以成為自己的壓箱底!
正經考慮是,一旦爆竹「爆炸」成功,在這個信息傳遞十分迅速的洛陽城,勢必會引起轟動,而每個
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特征,李劍凌想走仕途,而這等「奇巧婬技」,恰恰是出仕的大忌!
經商已經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了,也是他的底線所在,所以那「餾器」都是王韻出面在交涉,李劍凌自
己撇的干干淨淨,若是自己搗鼓出這「爆竹」,被有心人查到「爆竹」出自己手,到時候連科舉的資格都
沒有了,那就虧大發了!
唐朝雖然開明,但卻不是一朝一夕就開明起來,而是經過了百年的醞釀,有些事情,李劍凌還是不敢
冒險。
子時一過,原本已經睡著的李劍凌便被一陣「 啪啪」的聲音吵醒來,走到露台一看,整個洛陽城
都是張燈結彩,「爆竿」聲響徹全城,洛陽城沸騰了起來,李劍凌搖了搖頭,暗道︰「這竹子燒的多,也
是能熱鬧起來滴,何必要玩火藥哩?」
這般一想,李劍凌便徹底打消了這等「出風頭」的念頭,困意襲來,便有進房間睡覺去了。
第二日一早,李劍凌便被敲門聲給鬧了醒來,本以為是王韻或著小鯢,不曾想到,來人卻是王元寶。
一見到李劍凌,王元寶便焦急的說道︰「賢佷啊,大事不好了!」
李劍凌從未見過王元寶這般焦急過,不由也重視了起來,道︰「伯父先莫急,究竟發生了何事?」
王元寶緩了緩氣,但是焦急依舊不減,道︰「剛才宮門張貼了皇榜,聖上下令,準許商賈子弟進國子
監讀書了啊!」
李劍凌一愣,道︰「這是好事啊!」
「你糊涂啊,商賈子弟進了國子監讀書,咱們的書院定然會要倒閉啊!」
李劍凌听罷,啞然失笑,道︰「是伯父你糊涂了,天下學子何其多,國子監又能招收多少?」
李劍凌一針見血的點出,不禁讓王元寶一呆,老臉瞬間紅了起來,干笑了一聲,道︰「某糊涂了!」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對我們的書院,也是有促進的!」
「哦?此話又怎講?」
「雖然我沒看到具體的詔令,但是可以肯定,國子監對商賈的招生人數,學子入學年齡,科目,都會
有所限定,所以能入學的,還是極少數一部分。」
「但是朝廷這番動作,卻是會刺激到不少人,粥少僧多的結果,便是會讓「野菜」也緊俏起來,這麼
一算起來,我們的私塾,實際上不會受半點影響!」
王元寶做生意老實本分,從未投機取巧,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在走,之所以還能有如此成就,一者是
因為廣結善緣,朋友極多,信奉和氣生財的道理。二者也是因為他務實之風,講究「薄利多銷,積少成多」之念,卻並非善于分析時局、政局背後,對商業的影響。
而李劍凌卻正好與之相反,擅長分析時局,喜劍走偏鋒、敢為人先,深受「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理
念的影響,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酒莊便是一證。
忽然,李劍凌眉頭一挑,眼里露出了一抹不敢相信的神色,而後瞬間化作了驚喜,暗自想到︰「難道
是自己的一粒「閑招」已然奏效?」
初來洛陽之時,李劍凌曾和姚元崇提起過「商賈入仕」之事,原本並未抱多大的希望,此時,武則天
發布詔令,便是一個起步,一個開端,看似不經意,但是若然成功,卻可能是一樁大手筆,是武則天的大
手筆,更是李劍凌大手筆中重要一環!
這會是大唐教育界,乃至對整個大唐天下,都是一次強震,只不過比李劍凌預料的,還要小了許多,
不過,卻是讓李劍凌對自己的「落子」,又多生出了幾分信心,不禁有些期待,禁止近親通婚,又能何時
實行?
ps:多謝【魔鬼慈善家】【左散騎常侍】【黃河之子2013】【無聲弦】等兄弟的支持,朝天暫且只知
道你們四位.
閉門造車,不知過失,還請諸位兄弟,多多為朝天指出不當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