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章 我以我手挽青天(二)

從修士到荒民,層層疊疊,一共層,卻如地獄變。每一層里都有無數風華絕代的人物、恣意宣揚,卻只能在上一層力量者那里如同狗一樣的跪伏。每一層里,都有著安靜祥和的溫暖,也都有著柔軟人心的種種真摯感情,桃園兄弟的結義、山盟海誓的恩愛、待師如父的尊重、養徒如的從容。但是每一層之間,卻有無盡的波譎雲詭。下克上的殘忍,上吃下的貪婪,上上而爭的無恥,下下火並的絕望。唯有舍棄所有正常人的感情,才能在那個血腥戰場存活,也才能得到那微不足道的晉升上一個階級的機會,卻要拼盡一切尊嚴。

陳觀水很隨意,就把那一團綠色霧氣演化成了一個現實的「菩薩城」。絲絲點點的霧氣,變成一個個扭曲的小人兒,在那里上演無聲的戲劇。總是有人不甘,也總是有人得了機緣,有的時候也會有些外來者心生惡念,或者是周圍地域里突生波瀾,所以整個層機構一直都在動蕩平衡。不管是外來的金丹修士如何的殺戮,還是底層如何鐵血的反抗,甚至是太陽神教的滲入,總是會被時間抹平,也總還是會歸入那種層層疊疊的結構里。

陳觀水看對面的梁不惑還有些不服,開口問道︰「不惑兄,你在儒門,可曾讀過當代大儒梁笑的《天演論》?」

一邊說著話,陳觀水一邊從夢境虛空里掏出一張大大的躺椅,隨便扔在元虛身邊的樹影下。再一揮手,放出了個木靈傀儡,很舒服的就躺在那里吃起了水果。

個很溫柔的美女,這一次雲魔北上路上陳觀水從那些被吞噬的修真門派里搶下來的戰利品,個人都是築基女修,都是築基巔峰的精銳修士,也都是那些門派的金丹真人的妻。但現在,卻是穿著輕婉的紗裙,遮掩著隱約的**,露出羞澀,帶著興奮,眼期冀,渾如剛破身的少女,極盡溫柔的服侍著陳觀水。

這時卻是旁邊的元虛對這些傀儡起了興趣,輕松抓過一個女,探手就伸進了她的衣襟,混不顧旁邊還有兩個男人,直接就上下模索起來。那個女也是像一個真人一般,面對元神真人的「寵幸」,眼全是震驚、期冀、渴望、遲疑、畏懼。細細粒粒,每一絲每一毫的表情,都是那麼真實。

元虛嘖嘖出聲,一邊模索,一邊很是欣賞的眯起眼楮。手指濾過木靈傀儡的身軀,其下的材料、煉制的手法、融合的法陣、彼此相連的關節、魂魄的動蕩,全部被探查的一清二楚。到了最後,元虛的手就握住那個女右胸前的玉筍,手指細細的彈著那里。

陳觀水眼神一凝,那里正是木靈傀儡魂魄存放的地方。

不過元虛雖然發現了手下這個木靈傀儡的不同,卻沒有急著發問,而是順著陳觀水的話題就說了下去︰「梁笑?那個王陽明的首徒?死蘿莉控?唐國大夏總督?」

然後元虛抬起身,捏了一下手,懷里的女隱約尖叫一下,「你是不是也很仰慕梁笑那個混蛋啊?」說完抬手就摘下樹上的一粒水果,丟在陳觀水的頭上。那邊的幾個美女頓時哈哈笑了起來。

美人如畫,梁不惑卻連欣賞的意思都沒有。

《天演論》,他也讀過。書很簡單,也很直白,講的就是今天他所提出的問題。

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按照天然而然的演化,因為哪些要素,因為哪些不同,最後成就了現實的世界?哪些是可以改變的,哪些又是縱然改變也是徒勞無功的?

因為讀過,所以梁不惑更是痛苦,但陳觀水卻是繼續講了下去。

陳觀水揮手散掉了空的綠色霧氣,攤平開來展示了一幅菩薩城周圍直徑三千里範圍里的地圖。探手一指,落在菩薩城西北一千三百多里的一個圓形湖泊,問梁不惑道︰「你知道這里曾經是什麼?」

那一個湖泊確實很古怪,是一個標準的正圓,正好是十四里的直徑。湖岸的那一圈弧線,非常詭異的在那里起伏不平的低緩山丘地形上切出一個標準圓形來。四邊的溪水河流匯聚而下,就成了一個大湖。湖岸邊上,數百上千年的演化早就生成了若干個漁民小鎮,數十個漁村。數萬的漁民在湖泊里面橫舟捕魚,時不時的就能捕捉到一些深水里的丈長的大魚。

湖的名字同樣很怪,叫做「無錫湖」。

陳觀水一點那里,開始娓娓道來︰「我在梁笑的《天演論》里曾經看過一個故事。梁笑在擔任唐國大夏總督之前,曾經南征青唐山地,在那里看到一件怪事。青唐山地縱橫百萬里,富有金銀銅山,按理說當地的王國應該很富足強大。畢竟一個礦口就要使用數千人的礦工,出礦後還有種種後續,連綿下來養活數萬、十萬人口也是可能。但事實是那里的富礦山全部都被挖成了這樣的大湖,要不就被堅硬的穹頂法陣籠罩,凡人只能和老鼠一樣在那些貧礦上挖掘,或者去做盜礦賊。」

「這個無錫湖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這個錫礦沒有被修士挖走,而是交給菩薩城的凡人經營,最少可以養活十萬以上的人口,讓此地富甲一方。但現在除了養活三四萬的漁民,什麼作用都沒有,還破壞了這一塊地方上的水,讓周圍那些良田沒了水源。」

「而這一個湖泊,按照菩薩城的記載是一千一百年前一位上門元嬰真君路過時留下的。他當時只是一招手,就拔起地上那一大團的泥土山石,裝進袖帶走了。留下來的空洞,深達四千丈,抽盡了周圍上千里地域里的水脈,讓原來的那些農夫變成了現在的荒民。」

「那位元嬰真君只用一招手,就可以奪走此地凡人賴以求活的礦山和良田。對于他,一座錫礦山可能只是煉制一件法器的材料之一;但對此地凡人,卻是天災。所以梁笑先生在《天演論》里提出君之道,以有為無為、出世入世、仙凡隔絕等等來推演一種更好的結局。」

梁不惑听到這里,卻是抬手搖了一下,「觀水兄要說的話,不惑已經明白了。當年梁笑先生初選無為法,以出世心治理轄地,隔絕仙凡。但是三百年以降,凡人不但沒有絲毫得利,反而愈加困苦。所以梁笑公毀道重起,以有為法勵精圖治,以入世心插手轄地民政,設定仙凡規條,推演出《唐國律》這一門載道之器,定鼎明心宗強盛之基。」

「梁笑公有言道,修士,天地之賊,盜天地以養己;修士之欲,魔之源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