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東南第一州,州學也堪稱第一,單單正式在讀生員就達兩千七百余人,就算與東京汴梁的太學、西京洛陽的府學相比也不遑多讓,這麼多學生匯集一堂,管理上就是個大麻煩,好在北宋官學規模不斷擴大,管理方式也跟著日臻完善,齋舍法就是最核心的管理方式之一。
所謂齋舍法就是將所有學生分為兩個大的部分,也叫兩齋,按現在的話說就是系。其中最主要的一齋稱為「經義齋」,主考進士科。由于進士科是士子進身高官的唯一途徑,所以這一齋人數最多,基本上達到了整個州學生員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剩下的一齋叫做「治事齋」。主授講武、水利、算術、歷法等等實用學說。相比經義齋來說,治事齋屬于偏道,除了經義齋生員在其中兼學一技,剩下的都是進士科無望,準備走其他門路入仕的「差等生」。
在兩齋之下又分舍,也就是班。每舍三十人左右,有公用大屋數間,其中包括宿舍,論學堂和飯堂,生員平常的生活範圍就在這里頭。而舍又分為三等,最低也是人數最多的是外舍,主授初入州學或者老是考不進內舍的生員;再往上一等是內舍,屬于「德藝雙馨」的被選拔人才;最上一等是上舍,到了這個層次那就是拔尖的了,就算不一定能考上進士,但過發解試絕對是小菜一碟。這還只是州學里的上舍,如果到了太學,上舍生只要德操、學識考評雙優,就有希望直接授官,實在讓人眼熱。
沈謙小小年紀來州學求學,自然不可能上來就沖著考不上進士來,所以別說把強教授都給震了,就算面試成績平平,也只可能去經義齋。要不然來這里做什麼?還不如回家一門心思經營飯店舒坦呢。
沈謙扶著劉瑜從弘道門里出來的時候已經到了午時,莫小乙實在等得閑極無聊,都躺在放行李的石台子上睡著了,听見沈謙喊他,這才猛地睜開眼撲通一聲跳下來,兩眼難受的眨了好幾下才連忙問道︰
「五哥考完啦?考上了麼?」
「還行……小乙,快來拜見劉學諭。」
「哦哦,小人拜見劉學諭。」
「呵呵呵呵,不必多禮。仲惠,你們倆跟老夫來。」
劉瑜也看不大清莫小乙長什麼模樣,反正看著挺大一塊頭就是了,听他喊沈謙「五哥」,而他又是「小乙」,也鬧不清他倆具體是什麼關系。不過這事不在人家劉學諭關心範圍之內,笑呵呵的接受了莫小乙的拜禮便領著沈謙他倆向快堵門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對沈謙交代道︰
「仲惠吶,你明年春上正式入學必然是十拿九穩,不過沒參加學考之前與別的生員多少還是有些差別。你也用不著覺著別扭,只要學識好比什麼都強。內舍那邊老夫給你準備了一個鋪位,不過是硬擠出來的,畢竟內舍各舍都是按人數抽考上去,俱已人滿,不比外舍。先這麼湊合著吧,終究不是天天住著。
另外,你一會兒見了齋長,讓他帶你去領生員冬夏袍衫之時,別忘了做好名錄,然後再去領一塊入門信憑,老夫都已經跟那邊說好了,讓他們寫清楚‘听讀’字樣,要不然平日里進出不得門。逢甲己五日一論學需早起點卯,昏定方止,你頭一天必須來學里,強教授已經交代下去了,食宿不需再交錢。不過你終究還不是正式生員,庠資和給食錢若是現在就下發實在沒法上賬,所以還得等明春。為了正己正人,免得別人說道,也只得讓你來回跑了,不論學的時候你在家好好用功就是……」
「種灰?種什麼灰?怎麼讀個書這麼麻煩。」
莫小乙扛著鋪蓋跟在沈謙和劉瑜身後亦步亦趨的走著,見劉瑜嗦個不停,而沈謙卻只在一旁連連點頭稱是,更是從心里怕了讀書兩個字。低低的嘟囔一句,根本就沒想起來他五哥剛得了個「仲惠」的字。
就這麼走了不大會兒工夫,前邊穿過快堵門,再往北穿過天中門,就見院內屋舍層層,亭榭錯落、榆柳成蔭,處處可見前朝碑刻,環境頗為雅致,確實是一處相當不錯的讀書場所。
院子里有許多或讀書或散步休息的生員,看到劉瑜進了院子,遠遠近近的紛紛上前見禮,那一身身儒雅之氣跟外邊的市井世界簡直判若雲泥。
這院子里應該都是劉瑜的學生,劉瑜也看不大清誰是誰,只是笑呵呵的跟他們打著招呼,不一會就領著沈謙走進了一所闊大的聯排屋舍。穿過擺放著一排排桌椅的堂屋往東間兒門里一拐,就看見排滿榻櫃的大屋或坐或躺的差不多有五六個人之多。
要不是教室就在外頭,這分明就是大學時代的集體宿舍嘛……眼前的景象實在讓沈謙倍感親切,還沒來得及環顧全室,屋里一水兒藍的那一幫人便急忙跑過來跟劉瑜見上了禮,說話間紛紛好奇的打量著沈謙和莫小乙。沈謙誰都不認識,也只得笑微微的點著頭權當招呼。
在眾生員眾星捧月之下,劉瑜自然是大得面子,草草的笑應幾聲就將沈謙向前招呼了招呼,接著對一名二十歲上下的白淨書生笑道︰
「欽叟吶,這位是沈謙沈仲惠。強教授見你們舍里還有個空鋪,便將他安排了進來……呵呵呵呵,仲惠吶,這位唐恪唐欽叟是你們本舍齋長。」
「哦,欽叟兄好。」
「仲惠兄好。」
「仲惠兄好。」
「小弟見過諸位兄長。」
……
劉瑜那里一交代,沈謙和唐恪連忙相互見禮,旁邊那些生員也跟著一通拜,笑眯眯的雖說多少都帶著些讀書人的矜持,但總算是親熱。劉瑜見他們自顧自的相互招呼上了,忙揮揮手打斷笑道︰
「好了好了,你們以後同學時日還長著呢,慢慢問禮就是。仲惠今天剛剛過來,老夫交代清楚還有事要去忙。」
「哦哦,是是是。」
唐恪連忙拱著手點頭稱是,微微張著嘴和善的向沈謙笑了笑,忙對劉瑜問道,
「劉學諭,這位仲惠兄是……外舍剛剛調進來的?」
「呃,那倒不是。」
州學里的規矩就是在外舍成績優異才能進內舍,而且還得多次考評才能按批遞進,很少有單蹦,如果單蹦絕對不是一般人才,所以像沈謙這種情況很少見,也難怪唐恪會這麼問。劉瑜兩句話也解釋不清楚,沉哦了沉哦才笑道,
「是這樣,仲惠今日才來咱們州學,只是暫時听讀,等明春再參加學考。他歲數有些小,不過學識不錯,你們這些做兄長的還當多照應些才是啊。」
「哦,原來是這樣……是是是,劉學諭盡請放心,學生知道了。」
話雖這樣說,但當听到‘听讀’兩個字的時候,唐恪臉上接著就有些不自然了,而其他幾個生員也是表情各異,但很明顯剛才那種矜持的親熱猛然之間就沒了,其中兩位甚至頗為鄙夷的瞟了瞟沈謙,雖然當著劉瑜的面沒好意思轉身走開,可還是微微向後退了兩步,大有一副不願與沈謙共站的架勢。
這麼明顯的變化沈謙如何會看不出來。這已經不是欺生了,而是他們讀書人內心傲氣在作祟——我們辛辛苦苦才殺進內舍,憑什麼你連正式學籍都沒有就跟我們為伍!憑什麼跟在我們身邊偷學問!靠關系進來的吧?無恥!下作!非君子所為!
這局面讓沈謙忍不住暗暗一嘆,這種事他也沒辦法,今後的事也只能再說了,反正眼前不能說什麼。沈謙想到這里又對各位學兄報以一笑,而眾學兄卻一個個像是避瘟神似的連忙「呵呵」干笑著微微向後仰了仰頭。
氣氛發生了變化,沈謙看得出來,大近視眼劉學諭當然也听得出來,他一開始想把沈謙弄上舍去,眼見如此景象,心知別說上舍了,就是這內舍恐怕沈謙也得很長時間才能……還不一定能不能融進去,畢竟這里頭不單是學識的問題,還有一個資歷在作祟,不過如果讓沈謙去下舍實在有辱他的天分,也只能這樣了,不管怎麼說與人相處也是一門學問,你做不好這學問,就算有本事考上官也不會有多大出息,那……自求多福吧。
不過劉學諭終究對沈謙另眼相看,面前景象尷尬,他雖然沒法把強淵明說的那些話說出來,可要是不說點什麼,這心里始終不舒服,便捋著胡子沉哦了沉哦道︰
「仲惠雖是新來,不過所作文章老夫看了,很有些道行。就是去太學,兩年升內舍也不是什麼難事,今後分到你們齋舍,你們還當多多切磋學問,互促求進才是。」
「是是是,多謝先生指教。」
劉瑜這麼明顯的責備加給沈謙長臉,一幫子讀書人得傻到什麼程度才听不出來?于是在唐恪的帶頭之下,五六個書生全都弓起了腰。劉瑜見他們這副模樣,忍不住「哼」了一聲才對唐恪道︰
「仲惠剛來,安頓了鋪席還得去領袍衫憑牌,各種事實在是多。你是齋長,這些事老夫便交給你了。一定要照應好。」
「謹遵先生所命,先生走好。」
唐恪連忙拱手答應了下來,見劉瑜說完話就往門外走,忙領著沈謙和一幫子同學送了出去。
劉瑜這一走,幾個生員的態度接著不一樣了,除了唐恪跟沈謙並排站著目送劉瑜,其他幾個人都自顧走進了屋去,連一個上來招呼沈謙的都沒有。
唐恪怎麼說也是齋長,臉面上總得應付過去,見那幾位同學實在不給面子,尷尬之下下意識的模了模鼻子,急忙搓著手訕笑道︰
「你看,他們幾個也真是,唉……」
「不妨事。」
沈謙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那還怕什麼,不過看著個子不高的唐恪還真是負責,倒不免對他頗有些好感,雖然看得出他心里也別扭,但還是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就算過去。唐恪臉色這才好了些,連忙揮手拽袖地招呼沈謙進屋道︰
「仲惠兄還是先安頓安頓,等停當了小弟再帶你去領東西。呃,那個誰……對對對,那張空榻就是仲惠兄的,你把上頭的東西清一清鋪好就是。」
「那個誰」自然就是莫小乙,其實不用唐恪說話他也早就動上手了。他雖然不愛讀書,但頭腦活泛,手腳麻利,再加上又跟沈謙自小一起長大,雖說原先情況特殊了點,但就算沈謙「好了」,習慣成自然之下他也沒有多少特別的感覺,反正就是兄弟唄,比親兄弟還親的那種。
更何況人家五哥還會做那種好吃的炒菜,又很有經營頭腦,如今都快把他一家人指揮懵了,能不親嗎?而且他爹本來就是讓他暫時冒充沈謙的書童來幫著搬搬鋪蓋,也好給沈謙長長臉面,顯得家里闊氣,以免別人欺負,這種情況下他還能不勤快著點?
沈謙也知道這時候不會有誰願意搭理自己,好在沒人拿那張空鋪上的東西說事兒,這就很給面子和有書生氣度了,所以干脆也不去找不自在,進了屋便挽起袖子走過去要給莫小乙幫忙。
然而沈謙剛走到榻邊伸手彎下腰還沒來得及去拽鋪蓋,與他的榻對著的那張榻上忽然傳來了「哧」的一聲哼笑,沈謙雙眼剛剛往哪里一瞄,就見斜躺在榻上的那個矮胖書生陰陽怪氣的笑道︰
「仲惠兄可真夠體恤下人吶。只是好端端怎的找這麼個傻粗大個當書童?他讀過書沒有?不怎麼像啊。」
這番話話音未落,滿屋子早已傳來了好幾處極力壓抑的「哧哧」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