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宮的,從外觀看起來是一座氣勢頗為不凡的大殿,散發著一股濃郁的中正平和之氣。這股氣息,李圖遠遠就感受到了,而且心中也有微微的震撼,因為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濃郁的中正平和之氣。
這讓他心曠神怡,似乎也與胸中的浩然之氣引起了共鳴,身上驀然間也散發出一股平和的氣息。
此時,正佇立在前,靜靜地感受著這股氣息。
當這一股氣息平靜下來後,初入學士三品的境界,似乎更加穩定了起來。
靜靜站在一旁的文公,感受到李圖身上驀然間散發出來的平和氣息,不禁微微笑了笑,也想不到李圖一走到大門前,胸中的浩然之氣就與的中正平和之氣引起了共鳴,只一會兒間就讓境界更加穩定下來。
不愧是顯現了十二尊聖像,創造太學宮最高記錄的天才。
當李圖境界穩定回神過來,文公接著也推開了的大門,一股柔和白光從里面射出,如打開了一條通向大學之道的大門。
太學宮的,是太學宮的重地,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非太學宮的學子不能進。
「進去吧,好好攻讀第一套經典,它對你日後的成長非同凡響。」
李圖點了點頭,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前一站,竟然讓自己的初入三品的境界穩定下來了,同時對太學宮的十八套經典更為好奇了,似乎真的很不簡單。
「攻讀每一套經典,都有三個境界。第一個為‘微境’,第二個為‘意境’。第三個為‘韻境’。也就是,讀而入微。後而意生,最後韻成,終得真諦……十八套經典,只有第一套‘入微’,才能再讀第二套;第二套‘入微’後,再能才第三套……」
「微、意、韻三境……」李圖口中輕言了一下,繼而走進了。
走進,就如走進了一座大殿。
在大殿的周圍,立著一排排的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種的書籍,如同書的海洋般,至少有十萬冊。而在書的海洋中,有著一名須眉發皆白的清瘦老人,正在聚精會神地捧讀著一冊古卷,身上散發著一股純正而濃郁的中和之氣,給人一種學富五車的感覺。
而在大殿的中央,則是立著一塊數丈高的古老石碑,大概有半丈大。石碑上刻著一種古老的字體——古彖。
石碑痕跡斑駁,看起來很古老,散發著一股荒涼而悠遠的古老氣息,而在古老的氣息中。又散發著一股中正平和之氣。
在石碑前靜靜地盤坐著兩名青年,皆是皺著眉頭在看著石刻在沉思默想著,其中一人正是蘇定邦。
從大門射出的柔和白光。正是從那座數丈高的石碑上散發出來,準確地說是從石碑上的碑文散發出來。
看到這一座石碑。李圖立時就知道,這就是太學宮十八套經典中的第一套經典——石刻碑文。
走進了。那一股中正平和的氣息更是濃郁了,李圖用靈識打量著這里的一切,從中央的石碑到周圍的書海。一會兒後,也在石碑前盤坐了下來,用靈識一一看著石刻上的碑文。
碑文並不大,如指頭般大小,散發著一股柔和的白光和濃郁的中正氣息。
古彖,乃是一種古老的字體,繁榮于中古諸子時期。雖然現在很少用于書寫,但是作為一名儒家修行者,當然認識。
李圖用靈識一一觀看著碑文,越看越是皺著眉頭,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或者是根本是看不懂碑文在說什麼……
這些碑文,似乎都是由亂七八糟字拼起來的,讀起來根本不成一句話。
「這就是太學宮的重典——十八套經典?」
李圖眉頭緊皺著,心中在思索著,自然知曉這些碑文並不是亂七八糟拼起來的,而是自己讀的方法不對。既然自己進入攻讀十八套經典,師兄和文公都沒有具體提到關于碑文的讀法,那麼……這些碑文的讀法並不是唯一,而是每人都有自己的讀法。
每人都有自己的讀法,那麼每人的感悟則是不同……
「文公剛剛言︰攻讀每一套經典都有三個境界,第一個為‘微境’,第二個為‘意境’,第三個為‘韻境’。也就是,讀而入微,後而意生,最後韻成,終得真諦……」
李圖把石碑上的碑文,一字一字地記在心中,但很快就發現石碑上的碑文,似乎永遠都記不完,而且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
「這是怎麼回事?」
石碑雖然高有數丈,碑文也如指頭般大小,但最多了數萬言而已,怎麼會記不完。
讀法不對!
李圖立即就知道,然後也如蘇定邦般皺著眉頭看著石碑,一動不動,在沉思默想……
……
太學宮的一個院子中,文武二公兩人正在煮茶論道,接著兩人的話題又回到了李圖和蘇定邦的身上。
「你說他們兩人需要多久才能找到自己的讀法?」武公飲了一小杯茶,隨意地問著。
文公看著茶火,沉思了一會兒,道︰「至多三天即可。」
「三天,這麼看好他們?要知道,葉通入太學宮已經一年了,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讀法。」武公頗為有些不信的道。
「十八套經典……很是奇妙。宮中有記載,曾經有學子花了數年的時間,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讀法,但找到**後,只用一天就‘入微’了……這種事情很難說得清楚。」文公搖搖頭。
武公點了點頭,想了想又道︰「今年又是九年一次的重陽,恐怕他們兩人都沒有希望進入了大周太廟了。入大周太廟需要一個條件,九套經典‘入微’或者是一套經典‘韻成’……而且,每人都只能進一次。」
道完,武公不禁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又道︰「不過,下一個九年重陽,他們兩人都應該有機會進入太廟……太廟中,應該還藏著其他的經典,如果他們找出了一兩套並帶出來,則是大好。」
「學宮中的十八套經典,花了上千年的時間,豈是那麼好找的。」文公搖了搖頭,正欲繼而說下去之際,突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怒吼之聲,接著又是廝殺打斗之聲。
「它們又打起來了?」文公愕然了一下。
「呵呵,這下熱鬧了。」武公大笑起來。
……
青松院落中,烏鴉不知從哪里找了一個大鍋,從庭院中架了起來燒火。
此時,鍋中翻滾著,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香氣,讓一旁的小狐狸口水流了一地。
烏鴉一邊給鍋加柴火,一邊大喝著︰「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可安五髒,輕身,益氣,宜腎,補胃,暖腰滕,壯氣力,補五癆七傷,補血脈,填精髓……」
此時,小狐狸的眼楮眯成了一條線,痴痴地看著鍋里的肉,一臉的陶醉。
「小不點,去找得干柴回來,還不夠火候呢?」烏鴉看著快成了痴呆的小狐狸,連連翻白眼。
「咿呀……」
小狐狸指了指大鍋,一臉不情不願的樣子,似乎生怕烏鴉一下子偷吃了。
「快去了,柴火快燒完了。」烏鴉喊道。
「咿呀——」
看到柴火真的快燒完,小狐狸只好不情不願地竄了出去,一會兒後抱著一大堆干柴回來。
此時,一條大黑狗來到了青松院,看著烏鴉竟然當著它的面在滾狗肉,立即火冒三丈,七竅生煙。
烏鴉瞥了一眼大黑狗,用勺子搗了搗鍋,撈起了一塊狗肉起來聞了聞,道︰「真香,大黑,本座請你吃肉。」
「你在滾狗肉?」大黑狗怒目而視。
「是呀,怎麼了?」
烏鴉點點頭,看了看鍋,然後加進了一些藥材,口中說道︰「本座知道一種秘方,就是用十二味中草藥秘方腌漬,再用土法慢煙香燻,得香臘狗肉,經改卻,調特制十三香料,于熱油鍋中炒至熟,盛入瓷缽文火熬制,愈久愈香味愈地道……嗯,現在時間急了些,可惜了,下次試試看。」
「啊——」大黑狗仰天怒嘯。
「大黑,一定要捧場哦。」烏鴉道。
……
一天過去了。
中,李圖靜靜地盤坐著,靈識盯著石刻,一動不動。
而外,大黑狗和烏鴉又是打了一天,把李圖的青松院打得面目全非。小狐狸則是趁著烏鴉和大黑狗大打出手之際,捧著大鍋在一旁獨自在吃著肉,一臉的陶醉。
「混帳,給本座留點……還吃啊。」和大黑狗打成一團的烏鴉,看到小狐狸在狼吞虎咽,不禁大叫起來。
「烏鴉,你找死……」
「這石碑乃是何時代,又是何人所書?」
李圖靜靜地看著石碑在思索著,這石碑越看越是不簡單,似乎乃是中古時代所遺留下來。
靜靜看著石碑上指頭般大小的碑文,驀然間動了起來,如同一個個小蝌蚪在游動般。李圖楞了一下,接著更是看到那一個個小蝌蚪從石碑上游了出來,在大殿中暢游著……
然後是游進了自己的腦海中,源源不斷……(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