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師徒留宿度佳節(第二更)

第二百五十三章師徒留宿度佳節

老朱等兄弟三人沖進洞中解救唐僧,因為此時洞中的妖怪早已經逃散,所以三人一路暢通無阻,很快就在內洞之中找到了被捆做一團的唐僧。

唐僧正在那里擔憂害怕,一見孫悟空等人進來救他,頓時欣喜不已。尤其是看見老朱更是驚喜莫名。未等老朱等人走到近前便在那里忍不住喊了起來︰「八戒你回來啦!實在是太好了,你這幾年不在,都想死為師了。」

老朱搶步上前一把扯斷唐僧身上的繩索,隨後俯身跪倒向唐僧拜道︰「師父,俺老朱數年不歸,讓師父您掛念了。」

乍見老朱歸來,唐僧激動莫名,忍不住喜極而泣,撫模著老朱的腦袋顫聲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為師知道你也是被逼無奈,事情我已經听悟空說過了。怎麼樣,如今事情可解決了?」

由于怕唐僧擔心,所以老朱並沒有細說,只是說事情已經解決了。否則要是讓唐僧知道他還被一個高階大巫惦記著,只不過暫時沒有被發現,還不定得怎麼憂心忡忡呢。

師徒久別重逢,自有說不盡的話語。不過考慮到身處妖魔巢穴,確實不是一個好的講話之所,所以師徒四人稍敘離情之後便起身離開了竹節山九曲盤桓洞,一路趕回了玉華州親王府。

玉華州親王見孫悟空等人得勝而回,還多領回一個長老來,頓時大為歡喜,設宴慶賀。飲宴之後,老朱也和孫悟空和沙僧兩人一起簡單的教了玉華王的那三個小王子幾手功夫,傳了一點簡單的煉氣法門,至于小王子拜師的請求他卻沒有答應。那幾個小王子也知道老朱等人都是神仙之輩,非是等閑中人,見老朱不答應也不敢過于勉強。

當日老朱與唐僧等人便在那玉華王的安排下在王府住下,敘話半宿,後來唐僧困倦了這才睡下。第二天一早,師徒四人起身洗漱,吃過早飯之後便向玉華王辭行。那玉華王自然是百般挽留,畢竟像老朱他們這些神仙之輩豈是那麼容易遇上的?要是能夠多留些時日,讓自家兒子多得一些指點,便是以後成仙得道也未嘗不可能。只是唐僧等人去意已決,任這玉華王如何勸說,依然是一心辭去。後來玉華王見實在留不住了,只好遺憾送行。

辭別了玉華王之後,師徒四人繼續沿大道向西行,又走了十幾日,迎面又見一座城池。唐僧師徒進了城門之後,只見那兩邊茶坊酒肆喧嘩,米市油房熱鬧。市井之中有些無事閑游的浪子,見唐僧師徒俊的俊,丑的丑,紛紛大感好奇,都擁擁簇簇爭上近前觀看,只不過看孫悟空和沙僧兩人長相怪異凶惡,心中好奇的同時也有幾分害怕,這才不敢上前來搭話而已。

唐僧見此情景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脾氣不好的孫悟空惹禍,忙催促急行。老朱等人依言快走,只是那些閑散之徒仍然尾隨不去,孫悟空有些惱了,猛然站住轉身向著那些跟在身後的浪蕩閑散之人呲牙,做了個鬼臉。頓時將那些人嚇得驚呼一聲連連退去,不敢再跟,唐僧師徒這才擺月兌了圍觀。

唐僧師徒四人又走過幾條巷口,忽見有一座山門,門上有慈雲寺三字,老朱道︰「師父,咱們走了這麼長時間也累了餓了,不如進這寺中歇歇人馬,求頓齋飯吃吧。」

唐僧此時也有些疲累饑餓了,聞听老朱所言當即點頭道︰「好!就這麼辦。」

當下師徒四人推門而入,只見這寺內珍樓壯麗,寶座崢嶸。佛閣高雲外,僧房靜月中。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樹陰森輪藏清。真淨土,假龍宮,大雄殿上紫雲籠。兩廊不絕閑人戲,一塔常開有客登。爐中香火時時爇,台上燈花夜夜熒。忽聞方丈金鐘韻,應佛僧人朗誦經。

師徒四人正在四下觀看,忽見廊下走出一個和尚,對唐僧作禮道︰「不知這位長老從何而來,來此有何貴干?」

唐僧道︰「貧僧乃是東土大唐的和尚,奉我大唐天子詔命前往西天靈山佛土拜佛求經,途經貴地,見貴寺之中香火鼎盛,想要在此歇一歇腳,討頓齋飯吃,順便也問一問地方,不知僧友能否代貧僧向貴寺主持問上一問,可否行個方便?」

那和尚笑道︰「貧僧不才,正是本寺的主持。長老既是從東土大唐上邦而來,正是我等請都請不來的貴客,怎好怠慢?里面請,里面請。」

師徒四人受邀,孫悟空在院中把馬栓了,隨後師徒幾個便隨著那寺院主持一同進入奉客殿中就坐。主持命人奉上香茶,又命人準備齋飯,好不熱情。

待到坐定之後,唐僧忍不住想那主持問道︰「借問主持,不知貴處是何地名?距離那西天靈山還有多遠?」

那住持道︰「好叫唐長老得知,我們這里乃是天竺國外郡金平府。從我們這里到我國都城還有二千余里,這是我等走過的,所以知之。可從都城再往西去到那靈山佛土之路我們就未曾走過了,不知還有多少路,不敢妄言。」

唐僧雖然未從這主持口中得到他最想得到的信息,不過還是禮貌稱謝道︰「如此也多謝主持了。」

時間不大,有寺中僧人將齋飯擺上桌來。唐僧師徒幾個當即開動,吃喝起來。時間不大,師徒四人吃罷,齋飯撤去,唐僧便起身向慈雲寺主持告辭。慈雲寺主持殷勤挽留道︰「聖僧不必如此急行,如今元宵佳節將至,幾位長老不妨且在本寺中住上幾日,順便賞玩一下我們本地的喜慶元宵,待到佳節過後再走不遲。」

「都快到元宵了麼?」唐僧聞言不由得驚聲問道︰「貧僧這一路上跋山涉水,越嶺攀巒,整日里只怕逢魔遇怪,卻是把時間都忘記了,不知幾時是元宵佳節?」

主持笑道︰「聖僧拜佛與悟禪心重,所以才會忽略時日,實在是可敬可佩。今日乃是正月十三,到了晚上就開始試燈,後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直至十**,方才謝燈。我們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爺愛民,各地方俱高張燈火,徹夜笙簫。還有個金燈橋會,是早年間流傳下來的習俗,至今仍然豐盛不衰,乃是本地一大勝景,路過此地不可不看。幾位長老只管寬心在此留住幾日,待到賞完了元宵燈會再走不遲。本寺雖然不大,香火倒也興盛,幾位長老的齋食還管待得起。」

唐僧听了慈雲寺主持的話也有些心動,人都是社會性的動物,自從踏上取經之路,一晃已經十幾年了。這十幾年來唐僧大半時間都在跋山涉水,往往幾個月時間才能遇上一座市鎮城池,而像元宵佳節這等熱鬧之事更是已經十幾年沒有踫上了,即便唐僧自幼修持佛法,也有些荒寂難耐了。所以此番听那主持一說唐僧卻是有些動心了。

當然,這也是明知靈山將近,唐僧心態有些放松的緣故。如果是在西天靈山遙遙無期之際,唐僧滿心里想的都是早日到達靈山,哪有心情去看什麼熱鬧。

孫悟空這人最好熱鬧了,一听說有元宵燈會可看,就向唐僧攛掇道︰「師父,反正靈山已經不遠了,咱們這些年都走過來了,休息個三天兩日的也不算耽擱。不如咱們就留下來看完了燈會再走吧。」

原本唐僧就有些動心,再一听孫悟空的攛掇,也就不再堅持,便點頭同意在慈雲寺中住了下來。如此在寺中宿了兩夜,到了第三天正元十五上元節,正是燈會的正日子,到了晚上,寺廟眾僧邀請唐僧師徒前往街市之上觀看燈會,唐僧幾人本就因此而留下,當即欣然應允。

唐僧師徒隨著慈雲寺眾僧人來到街市之上,但見千燈映照,玉壺光轉,摩肩接踵,車水馬龍。正是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花燈懸鬧市,齊唱太平歌。又見那六街三市燈亮,半空一鑒初升。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

燈火璀璨,百樣千種,有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鱉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檐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並;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萬千家燈火樓台,十數里雲煙世界。

街市之上游人如織,寶馬雕車香滿路,街邊樓台之上可見有俏佳人紅妝彩扮,倚欄嘻笑。綠水橋邊,鬧吵吵,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對對游人戲彩。滿城中簫鼓喧嘩,徹夜里笙歌不斷。好一個熱鬧歡慶的上元佳節,唐僧幾人沿街賞完,不覺陶醉其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