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殿了很是安靜,皇帝原是半靠在床榻上的,太後就坐在床榻邊的椅子上,在往下便是老王爺,屋子里里只留了一個汪公公貼身伺候。皇帝朝著汪公公使了個眼色,汪公公趕緊上前扶起了他。太後驚道︰「皇帝,你這是要干什麼,好歹顧念著自己的身體啊。」太後一面說著話,一面上前扶住了上官睿。皇帝和太後都站了起來,老王爺自然不好再坐,也趕緊站了起來。皇帝拍了拍太後的手示意他沒事,一步步的走到老王爺的跟前,他的神情很是復雜,似是後悔又似是愧疚,伸出雙手緊緊的抓住老王爺,就好像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一般︰「皇叔,朕錯了,朕請你原諒。」皇帝的話一出口,太後的眼淚就出來了,作為皇帝她的睿兒完全壓上了驕傲,老天為何要那麼殘忍的,她寧可用自己的健康去換睿兒的健康,這樣他至少不用為了江山賭上了性命。當然這個時候太後是不會想著那手握皇權指點江山時的意氣風發,更不會想著當初多少姓上官的為了那個位子賭上了自己的性命。「皇上言重了。」老王爺雖說是長輩,卻也是臣子,皇帝這麼鄭重其事的,他若是沒有心安理得的受了必定會被人詬病的。「皇叔,朕的身子怕是看不到昭兒成年了,他是朕唯一的兒子,又是皇後所出,為嫡為長,這皇位合該是他的,只是我這個做父皇的沒用,不能將這個江山好好的交到他的手上,皇叔,朕希望您能不計前嫌,看在皇祖父的份上,看在同是上官的份上,好好輔佐昭兒。」皇帝這話倒有幾分托孤的意味了,他的雙手用力的抓著老王爺的胳膊,似乎怕他不答應,就這麼巴巴的望著他,神色激動而又迫切。老王爺不由得嘆了一聲,听到太後跟著幫腔道︰「皇弟,哀家知你心中是有大夏的,要不然也不會鎮守西北多年,如今北戎虎視眈眈,南疆又不穩,這個時候我們大夏內部實在不宜出現爭斗,昭兒雖是年幼,但哀家相信有皇弟和一班大臣在,定能讓大夏穩定安榮的。」老王爺沒有說話,皇帝臉上的笑容看著有些慘淡,「皇叔,難道真要我跪下求你您嗎?」這一次上官睿沒用「朕」自稱,作為大夏的皇帝他不能給一個臣子下跪,但是作為一個擔心幼子的父親他可以為了兒子給自己的長輩下跪。皇帝一面說著話,膝蓋卻已經彎了下來,不過最後卻被老王爺一把給截住了,皇帝的身體虛弱,老王爺稍稍用了點力氣,他便沒發繼續了。一邊的汪公公看到皇帝這個樣子,哪里還敢站著,噗通一下便跪倒在了地上,而太後亦是淚眼婆娑的望著老王爺,老王爺長嘆了一聲,扶著上官睿坐下了,道︰「皇上不必如此,匡扶社稷是臣該做的,臣會驚心輔佐皇子的。」這一句話便重逾千斤,上官睿知道老王爺素來都是一諾千金的,只要他承諾了那便會盡力輔佐昭兒的。次日的早朝上,皇帝頒布了兩道旨意,第一道便是封秦親王為攝政王,協助皇帝打理政務,另一道封魯國公等以蔣家為首的四位老臣為輔政大臣。這兩道旨意一出,昭示著大夏進入攝政王和輔政大臣互為肘制的時代。*********************************************************大抵是因為上官絕事先交代過上官瀝了,青鸞等人到達石頭城的時候,上官瀝便已經在城門口等候了。「嫂子一路上辛苦了。」上官瀝的神情依舊恭敬,好似還不知道上京發生的一切,嚴格說來現在的青鸞已經不是他的大嫂了,要知道上京的衛青鸞已經病死了。青鸞扯出一抹笑,上官瀝也不多話,直接將青鸞迎進了城,住的是一處三進的宅子,宅子是半舊的,自是比不得上京的住所,不過打掃的干干淨淨,因為房子並不大,人員的配備也很簡單,守門的是一個跛腳的四十多歲的漢子,廚房里總共兩個婆子,外加四個丫鬟。上官瀝的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嫂子,這屋子是簡陋了點,但是如今石頭城情況也只能配成這個樣子了。」青鸞也不是嬌氣的,西北如今是個什麼情況她也很清楚,連忙道︰「二弟客氣了,這樣便很好了,不知道二弟如今是住在哪里的?」上官絕讓她在石頭城等候,那便是對上官瀝表現出了全然的信任,青鸞自是隨著上官絕的意思將上官瀝當成自己人。上官瀝一身鎧甲,人高馬大的,面對青鸞的關心到是顯得有些靦腆,畢竟自己雖然稱呼青鸞一聲大嫂,可是她的實際年紀卻比他要小上很多。「我是住在軍營里的。」上官瀝模了模頭道。他和上官絕都是只身來到西北的,雖說他和上官絕是秦親王的孫子,但是在這軍營里更是用實力說話的地方,而上官絕在上京的名頭也不知道怎麼的傳到了西北,更多的將領對于上官絕這個所謂的繼承人是不服氣的。因而一開始的時候,處處都是刁難,可是他沒有想到驕傲如哥哥都一一的忍了下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他便用自己非凡的人格魅力以及出色的能力贏得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改觀和尊敬,當然這當中並不包括如今西北軍的元帥陳述。陳述作為皇帝的心月復也明白皇帝其實並不想再將西北的軍權交給秦親王府了,因而一個命令便將他們兩個遣到了石頭城。石頭城是對上北戎的第一道防線,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城的兩邊都是陡峭的連飛鳥都無法停駐的石壁,北戎若是想要南下,首先就得破了石頭城。石頭城的守軍共計兩萬,北戎十萬大軍壓陣,陳述給的命令是死守,上官絕這才決定從內部策反,他將石頭城的守衛工作交給上官瀝,自己則潛伏到了北戎,聞人猛來勢洶洶,恐怕也只有皇廷大汗的位置才能阻止他的腳步。上官絕去了北戎後,上官瀝便一直都住在軍營,同全石頭城的守軍一起同吃同住,他也不是受不得苦的嬌少爺,這樣的生活雖然辛苦卻讓他覺得很是充實,他已經領著守軍擋下了北戎三波的進攻,也算是證明了自己作為秦親王的孫子的能力。「那二弟一切要小心,今日就不留你吃飯了,但改日收拾好之後再請二弟吃飯。」青鸞道。上官瀝點了點頭道︰「嫂子只管忙自己的,我這就走了。」說著一躍上了馬,朝著青鸞等人點了點頭,便飛馳而去。石頭城其實還是有百姓的,只有個別經濟條件允許或者有其他地方去的百姓逃離了,大多數的百姓依舊選擇留守在這里,他們都是這塊土地土生土長的人。便是城里的孩子也知道戎人之禍,這里的百姓遠比青鸞想象當中的堅強勇敢,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加入到軍隊,婦人孩子也都盡著自己的一份力。紅葉山莊的人,青鸞只留下了白晝和鄭老,其他人都由著白訾領著去找上官瀝安排了。慕容玉橈在送她進城後便去北戎了,青鸞不知道他會用什麼方法混進去,但是她相信有大師兄在,上官絕的安全系數要高上很多。這片土地雖然處處透著危機,可也處處透著勃勃的生機。安頓下來的第二日,便有人上門拜訪,來的是石頭城副將的夫人,一個看上去很是爽利的中年婦人。「這西北比不得上京,妹子可還習慣這里的生活?」那副將姓全,青鸞本是稱呼她一聲全夫人卻被她擺了擺手道,「我不過是個粗人,這夫人听著也是怪怪的,我比你大上幾歲,你便稱呼我一聲全大嫂便是了。」不過交談了片刻,青鸞立即便喜歡上了這位全大嫂的性子,正好她到了這石頭城所有一切都是不清楚的,有著全大嫂的幫帶自己也能迅速的融入這里的生活。果然她才提出這個請求,全大嫂便拍著胸脯滿口應下了,她領著青鸞在附近晃了一圈,這一條街上住著的幾乎都是軍營里的軍官,大抵是民風的關系,這里的人大多數都是性子爽直痛快的,因為又有全大嫂帶著,青鸞很快便跟她們打成了一片。青鸞來到石頭城的第七天,北戎人又一次發動了攻勢。沉沉的戰鼓敲了起來,那廝殺的聲音就好像在耳邊一樣,青鸞第一次感覺到戰爭離自己是那樣的近,不過她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感慨,因為城里的人力缺乏,全大嫂等軍嫂自發組織的傷兵救援隊,就在他們所在的這條街的最前面,有一個小廣場,搭建著各式的帳篷,一旦打起仗來,便有源源不斷的傷兵從前頭抬下來,而這些傷兵就必須由她們照料。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