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高粱紅了
高粱為禾本科草本植物蜀黍的種子。它的葉和玉米相似,但較窄,花序圓錐形,花長在睫的頂端,子實紅褐s 。在中國,高粱是釀酒的重要原料,茅台、瀘州特曲、竹葉青等名酒都是以高粱子粒為主要原料釀造的。而且,高粱自古就有「五谷之j ng、百谷之長」的盛譽。
是的,說的就是高粱,公孫續壓根就沒想過青龍城會成為糧都。用他的話來說,要是青龍城成為了糧都,那以後還要荊州干嘛?
高粱就不一樣了,對于北方來說,高粱就是救命的東西。也許你會說我太大驚小怪了,區區高粱,連水稻都比不上,竟然還能說成是救命的東西。
那我要說,你錯了。在北方,冬季的嚴寒,不用大家說都知道。這個時候,白酒的重要x ng就得到了體現。出門之前,灌一口,緩緩身子。剛從外面回來,別著急,先來一口,去去寒氣。什麼,路上有人倒下了,別著急,先灌幾口烈酒,讓他緩緩氣。
總之東北人的家中,少不了酒。
哪怕到了後世,溫度已經不是主要原因,在東北也是無酒不成席。這是千百年養成的印刻在東北人骨子里的愛好,無法剝奪,也沒有誰有權利去剝奪。
高粱的主要作用也就是,用來釀酒。再加上公孫續一個小小的盜版,二次蒸餾。酒j ng度數比較高的白酒,就出來了。在三國這個時候,千金買馬,千金買酒,可不是什麼荒唐話。
而且我們必須承認,哪怕就是再兵荒馬亂,總有那麼些人,還過著紙醉金迷,令無數人為之向往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為了一壇好酒,區區千金算得了什麼。
而在後世,稍微有些見識的人都知道。什麼最值錢?技術!什麼最賺錢?當然是成品,而不是原料。
所以與其種收成不好的水稻,還不如種植能夠最大化的擴大受益的高粱。對于學數學的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線x ng規劃而已,所以這個選擇也是毫無爭議的。
公孫續這天,帶著眾人來巡視青龍城的農業。看著周圍忙碌的百姓,入眼盡是綠s 的高粱幼苗,公孫續看著暫時還在青龍的趙雲眾人。
高興的說道︰「子龍,你們明年就有得享受了。我絕對會讓你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美酒。」
「主公,鞠義將軍,可是帶了十萬降卒過來。這些高粱,估計到時候吃都不夠。哪里還有余糧,去釀酒啊?」由于沒有人頂替,這個時候,還在管理著青龍城政務的盧毓,不由得出口勸導。
畢竟他是管內政的,知道每天青龍城的糧食消耗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事。要知道現在青龍城,經過一次次的遷徙,和得到俘虜,人口已經暴增到三十多萬。
公孫續看著眼前的良田,笑著說道︰「你看,糜竺他們不是給我送糧食來了嗎?」
「可是這畢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主公不得不防啊。再說等他們感覺到威脅之後,他們還會買糧食給我們嗎?」盧毓已經知道主公肯定是成竹在胸了,有時候為了成全主公的無所不能。他不得不裝的有些迂腐,繼續問了下去。
對于盧毓的小動作,公孫續豈能不清楚。不過畢竟屬下也是好意,他也就笑著接受了。
「首先,我手中有他們想要的。現在的琉璃、戰馬、j ng美的紙張,對于貴婦人,諸侯,儒生的誘惑你們應該懂吧。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比如明年的美酒,只要我想,我可以讓他們永遠對我著迷。」
公孫續的語速不快,語氣也沒有抑揚頓挫,可就是這平平淡淡的語氣,才更加的讓人相信他的底氣。這是一種站在歷史的巨人身上,俯視三國的底氣。是一個經過兩千年發展後,來到這個世界的底氣。
「其次,只要我想。憑借我的手段,鐵血手段,評定三國絕對不會超過三年。可是這不是我要的,我要的更多。」
「盧毓不要以為我在說大話,子龍的白馬義從英勇無雙,張郃的大戟士奮勇無雙,鞠義的先登舉世無雙。就我一個人,就能夠將他們全部葬送。等你們回來,你們就會發現。我不想動刀戈,不是對于戰爭的懼怕,而是對于屠殺的不忍。」
「可是主公,你還沒有說怎麼解決糧食的問題呢!」盧毓听得也是熱血沸騰,可是他還是堅持。
「有了糜竺的這批糧食,和公孫度的糧食,我們這兩年可以過得無比滋潤。兩年之後,如果他們不賣,我還不會去取嗎?你以為子龍鞠義,乂,公孫鄂他們都是光吃飯的啊!」
盧毓听了主公的話,感覺自己的表演足夠了。其余的將領,雖然知道這都是為了給身邊那些偷听的百姓听的。
可是听到自己的主公,是天下為無物。那種非比尋常的心態,一個個也是熱血沸騰。
其實這都是公孫續和盧毓,來到田地之後。突然而來的默契,才有了這一問一答。當然公孫續說的是真心話。
都說高人在民間,有些老人就指出青龍城的困境。
畢竟糧食在三國可是個大問題,雖然由于青龍城現在蒸蒸r 上。這些流言,還動搖不了民心。可是民心這東西,卻不得不讓公孫續認真對待。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算得上順風順水,除了鞠義這個大意外之外。其余靠的可全是百姓的感恩之心,也就是所謂的民心。
老百姓听了城主大人的話,瞬間有些人的臉s 就變得不一樣了。不再那麼的呆板和木訥,臉上僵硬的肌肉變得柔和起來。刀刻般的歲月印記,也初次僅僅堆簇,展現出一張張的笑臉。
「是啊,城主大人的可從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勝利的次數太多了,他都懶得一次次細數了。我還擔心那麼多干嘛!」
「我就說嘛,這才是我們的城主大人。他們要是敢不跟我們交易,直接打下來就好了。那個什麼鞠義,那麼厲害。打的白馬將軍,差點死亡。可是一遇到城主大人,還不是很光棍的投降了。」
「管他呢,至少最近兩年不會餓肚子了。這個世道,能有兩年不餓肚子我已經很滿足了。到時候誰要是跟城主大人不痛快,咱就跟他拼命就是了。反正賤民一條,要是沒遇到城主大人,我也是早晚得餓死。」
不同的百姓,因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身份,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可是至少听到了他們最相信的城主大人的話之後,一個個如同吃了定心丸一般。
而且這種效果,會以恐怖的速度傳播的,直到傳遍整個青龍城,甚至幽州。也許還能傳到中原也不一定,不過好壞就不好說了。
「老人家,你說這里的田地適合種高粱嗎?」公孫續走到一個老人家面前,和氣的問道。
雖然不知道這個老人家是什麼人,可是看他雖然不能下田地種植。可是周圍的農民,時不時的朝他請教一些問題。趁著他歇息的時候,公孫續就湊了上去。
「城主大人,這田地頂多算良田,種水稻不行,氣候太差。但是種高粱的話,絕對沒問題。不過收成的話,恐怕比河北一帶要差上一些。畢竟這里太冷了!」老人家似乎有些故事,看到公孫續語氣並沒有如同一般人那樣,變得激動或者顫抖起來。反而是很平淡的回答道,似乎這只是自己的一個晚輩而已。
「一些是多少啊?」听到老人家的回答,公孫續饒有興趣的繼續問道。畢竟他還從來不知道,還有這麼神的人,就是看看,就能知道收成大概如何。
「根據小老兒的經驗,估計有兩成。」老人家一邊繼續敲著鞋子上的泥巴,一邊淡定的回答到。
「兩成啊!」
說實話,公孫續此刻還是覺得心里有些苦澀的。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幽州人。
這個時候,幽州的百姓們太苦了。要知道以這個時代的科技,冀州種高粱也就是溫飽而已。遇到年頭好的,或少有結余。而幽州本來就苦寒,消耗就比冀州大。這收成還要少上五分之一,這要交完稅之後。百姓家,一年大概有三四個月吃不上糧食,只能靠野菜之類的度r ,苦啊!
「老人家,你貴姓啊!」感慨一番之後,公孫續感覺這個老人有些不同尋常。
「免貴姓賈!」
「多謝了,老人家要多多保重。在下還有事,就先告辭了。」
公孫續本來還想,跟這個賈姓的老頭聊會兒天。可是看到那邊,盧毓在朝他走來。他知道肯定是青龍城有事發生了,不然他不會來找自己,所以也就超老人告辭了。
「城主大人,仁慈是好事,但是太過仁慈終究不會太好啊!」老人家指著俘虜營,很有深意的說了一句。然後敲了敲鞋子,似乎感覺鞋子上的泥巴終于弄干淨了。穿了上去,頭也不回的走掉了。
這灑月兌的模樣,倒把公孫續唬得一愣。